我们的新时代拿起“新农具”干好“新农活”

“家人们,这个是咱们手工车间妇女用心缝制的枕头,我们的枕头是纯手工做的,没有机器,没有模具,不仅图案别致,而且针脚细密,刺绣工夫深厚,喜欢的小伙伴赶紧下单……”近日,一场特别的“直播”在贺兰县广荣村手工车间举行,带货主播声情并茂地向网友推介手工产品,展示产品质量,直播过程中,不断有客户询问。

如今,在广荣村,手机成为新农具,数据成为新农资,直播成为新农活,网红成为新农人。针对网络直播行业特性,广荣村依托手工车间直播基地,架起直播+党群教育、产业发展、乡村振兴、文化传承新桥梁,凝聚发展正能量,传播时代最强音。通过组织党建活动、业务培训、座谈交流等方式,集聚懂拍摄、会剪辑、爱直播的年轻人,组建直播带货、法制宣传等公益服务队,引导新一代年青人融入基层社会治理和乡村振兴大局。同时,设立党建直播间,邀请优秀党组织书记、致富带头人、优秀党员等先进人物直播讲党课,将党的声音广泛传播。

为了解决移民妇女的就业问题,在各级部门的支持下,广荣村建起了一座手工车间,培训村里妇女学习手工产品的制作。今年以来,广荣村充分发挥党建引领作用,积极探索“党建+直播间”助农新模式,通过建设直播基地、抓实人才培训、打造党建特色品牌,推动基层党建、直播带货和乡村振兴深度融合,通过平台经济“漫步云端”,叫响本地特色产品品牌,助力乡村振兴,带领更多村民走上致富路。

原标题:《【我们的新时代】拿起“新农具”干好“新农活”》

THE END
1.手机变成“新农具”数据变成“新农资”直播变成“新农活”曙光随着农产品乘“云”走向全国,手机变成“新农具”,数据变成“新农资”,直播变成“新农活”,“三新农”理念激励着曙光村农民变身“新农人”,勇闯短视频和直播风口,走出了一条数字经济赋能乡村振兴的高质量发展新路。 “‘正北方云仓’主要销售产品覆盖自治区知名的农副特产品,带动了50多名村民就业,每人月收入3000元https://www.0471tv.org.cn/content/2024-03/03/content_80180419.html
2.手机变成“新农具”直播变成“新农活”近年来,黄石市阳新县以“新媒体+产业”为抓手,让手机变成新农具、数据变成新农资、直播变成新农活。 在阳新县陶港镇上徐村的亿家园农业开发有限公司,村民程玉萍正在直播带货。 亿家园农业开发有限公司负责人程玉萍说:“主要经营那些干菜、水果、家禽之类的。” https://m.hbtv.com.cn/p/3184662.html
3.“手机成新农具直播成新农活”农民网红直播观众超650万人“手机变成新农具,直播变成新农活,数据变成新农资”,是科技赋能的美好愿景,也是很多村镇希望搭上的快车。但直播售卖的商品质量参差不齐,售后服务跟不上,大部分贫困地区的供应链还在初级阶段,也是不能回避的问题。农业农村部也正在实施“互联网+”农产品出村进城工程,其中一项重要任务,就是教会农民用手机和互联网销售https://news.cctv.com/2019/09/29/ARTIlXxtdKELXVxJdl4F1S4r190929.shtml
4.电商产业前景行业发展规划电子商务市场受访专家表示,电商平台淡化GMV数据,在一定程度上反映出品牌方经营重心的变化,更加关注利润率、注重更高质量的增长,或许是当下“正确”的选择。与此同时,双11期间即时零售业务异军突起,凭借“本地门店+即时配送”的服务模式,使其成为实体零售业深入参与双11的重要途径,也成为平台、品牌新的增长点。淡化GMV,平台、品牌http://2844go.com/news/industry?num=1&size=30
5.新春走基层小山村里的“新农事”他们以技术入股,在春节前夕,分得了红利。焦霞每个月有4000元的工资,还有五险,她管理的一号棚分红有2万多元。 乔石认为,这样做实现了新农村的建设和“新农人”的孵化,让数据变成“新农资”,让手机变成“新农具”,让直播变成“新农活”,真正连农、富农、带农,推进一二三产业深度融合。https://m.jnnews.tv/p/871347.html
6.续写春天的故事河南周口:农资市场新变化手机成为新农具,网购农资比品牌,问诊配方选肥料,不买农资买服务……春耕、春播、春管农忙时节,在有“中原粮仓”之称的河南省周口市,农民选购农资、农具出现新变化,市场变得“潮”起来。今年他托管两户在外务工村民的10多亩地,种上强筯小麦。目前,该县已成立农机专业https://m.gmw.cn/2022-04/04/content_1302882161.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