滕州数字乡村建设跑出加速度

手机成为新农具,网络成为新农资,直播成为新农活……如今的滕州乡村,数字技术为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提供强大动力的同时,也正以多种形式全面助力乡村振兴。

滕州市聚焦智慧农业、农村电商、智慧治理等重点数字乡村建设场景,搭建了多个“智”管平台,跑出了农业转型升级、电商提质增效、群众满意度持续提升的数字乡村建设加速度。

数字助农“慧种田”

“这是智能水肥一体化控制系统,可以精准控制水量和肥料用量,一天最多能灌溉200多亩。”近日,滕州鲍沟镇丰歌家庭农场负责人陈苓告诉记者,现在田里不仅有智能化灌溉系统,农作物田间管理时还可以使用植保无人机、植保直升机,省时又省力。

近年来,随着大数据、移动互联网等信息技术与农业生产深度耦合,滕州的高标准农田里,各类借助数字化应用场景的“新农具”不断“上新”,田间地头农机穿梭、无人机飞舞,全程机械化作业已成为日常,传统农业正加快向数字农业转型。

目前,滕州已建成18套病虫害、20套马铃薯晚疫病智能化监测系统,在全省率先实现了农作物病虫害智能预警监测全覆盖。小麦玉米“飞防”达到80万亩,“全程机械化+综合农事”服务中心发展到11家,安装有北斗终端的农机达242台套,农机信息化作业面积80余万亩,培育枣庄市级智慧农业应用基地16个、山东省智能牧场3个。

作为中国马铃薯之乡,滕州市启动建设了马铃薯云平台,创新运用“大数据+互联网+马铃薯+金融”发展模式,工厂化育苗技术、标准化种植技术、病虫害绿色防控技术、水肥一体化技术、智慧农业与电商技术等集成应用优势明显,截至目前,因地制宜打造的“数字薯乡”片区,面积已达269.5平方千米。

同时,滕州市还搭建智慧农业云平台,已覆盖生产经营主体200余家、农资门店600余家,采集各类农业生产经营数据530万条,打造了实时监控、精准种植、科学管理的农业生产新形态。

数字兴农产业旺

“这里的猕猴桃鲜嫩多汁、营养丰富、酸甜适口,果香浓郁诱人,大家跟随主播的镜头一起来看看我们的果园……”9月25日,多位电商主播携手滕韵佳物直播超市在滕州西岗镇九龙湾猕猴桃采摘园开展“我为家乡卖农货”直播助农活动。近2小时的直播活动,吸引了3000多名网友热情围观互动,展现出不俗的销售业绩。

依托智慧物流产业园项目,滕州市建立了集仓储、分拣、配送于一体的电子商务仓储物流配送中心,探索交快、邮快、快快等合作模式,发挥村级电子商务服务点和邮政站点等网络资源优势,很大程度方便了村民的日常生活。目前全市每天乡村快件6万余单,实现了到达滕州的快递包裹1天内进村。强化了农产品质量安全保障,加快建设农产品数字化追溯管理体系,农产品质量安全例行监测合格率稳定在98%以上。滕州先后获得国家农产品质量安全县、县域网络零售额全国百强县、县域农产品网络零售额全国百强县等荣誉。

数字惠农乡村兴

乡村的数字化建设不仅为农村带来了生产、生活上的便利和经济上的增长,同时也赋能乡村治理现代化,提升了群众的获得感、幸福感和安全感。依托“智慧滕州城市大脑”,滕州建成集基层党建、综合治理、接诉即办、民生热线、市长信箱、应急指挥等于一体的“e呼善应”指挥平台,实现了社会事务“人治理”向“云治理”的转变。

通过宽带网络、多媒体系统,滕州大力实施城乡中小学同步课堂教学模式改革,实现优质教学资源直播共享,全市各类学校全面完成“三通两平台”建设,大大促进了教育优质均衡发展。滕州新型教学模式实验改革入选国家级实验区,获评“山东省智慧教育示范区”。

此外,滕州大力实施乡村智慧医疗提升工程,全面推进急诊急救、远程心电、康复理疗、中医服务4个“一张网”建设,完成村卫生室远程心电覆盖228家,远程会诊覆盖167家、智慧中药房代煎协议163家,乡村群众享受到了更加安全、便捷的公共卫生和医疗服务。(记者孙庆年通讯员王广吉刁文鑫刘凯)

THE END
1.手机变成“新农具”数据变成“新农资”直播变成“新农活”曙光随着农产品乘“云”走向全国,手机变成“新农具”,数据变成“新农资”,直播变成“新农活”,“三新农”理念激励着曙光村农民变身“新农人”,勇闯短视频和直播风口,走出了一条数字经济赋能乡村振兴的高质量发展新路。 “‘正北方云仓’主要销售产品覆盖自治区知名的农副特产品,带动了50多名村民就业,每人月收入3000元https://www.0471tv.org.cn/content/2024-03/03/content_80180419.html
2.手机变成“新农具”直播变成“新农活”近年来,黄石市阳新县以“新媒体+产业”为抓手,让手机变成新农具、数据变成新农资、直播变成新农活。 在阳新县陶港镇上徐村的亿家园农业开发有限公司,村民程玉萍正在直播带货。 亿家园农业开发有限公司负责人程玉萍说:“主要经营那些干菜、水果、家禽之类的。” https://m.hbtv.com.cn/p/3184662.html
3.“手机成新农具直播成新农活”农民网红直播观众超650万人“手机变成新农具,直播变成新农活,数据变成新农资”,是科技赋能的美好愿景,也是很多村镇希望搭上的快车。但直播售卖的商品质量参差不齐,售后服务跟不上,大部分贫困地区的供应链还在初级阶段,也是不能回避的问题。农业农村部也正在实施“互联网+”农产品出村进城工程,其中一项重要任务,就是教会农民用手机和互联网销售https://news.cctv.com/2019/09/29/ARTIlXxtdKELXVxJdl4F1S4r190929.shtml
4.电商产业前景行业发展规划电子商务市场受访专家表示,电商平台淡化GMV数据,在一定程度上反映出品牌方经营重心的变化,更加关注利润率、注重更高质量的增长,或许是当下“正确”的选择。与此同时,双11期间即时零售业务异军突起,凭借“本地门店+即时配送”的服务模式,使其成为实体零售业深入参与双11的重要途径,也成为平台、品牌新的增长点。淡化GMV,平台、品牌http://2844go.com/news/industry?num=1&size=30
5.新春走基层小山村里的“新农事”他们以技术入股,在春节前夕,分得了红利。焦霞每个月有4000元的工资,还有五险,她管理的一号棚分红有2万多元。 乔石认为,这样做实现了新农村的建设和“新农人”的孵化,让数据变成“新农资”,让手机变成“新农具”,让直播变成“新农活”,真正连农、富农、带农,推进一二三产业深度融合。https://m.jnnews.tv/p/871347.html
6.续写春天的故事河南周口:农资市场新变化手机成为新农具,网购农资比品牌,问诊配方选肥料,不买农资买服务……春耕、春播、春管农忙时节,在有“中原粮仓”之称的河南省周口市,农民选购农资、农具出现新变化,市场变得“潮”起来。今年他托管两户在外务工村民的10多亩地,种上强筯小麦。目前,该县已成立农机专业https://m.gmw.cn/2022-04/04/content_1302882161.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