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高会观察|“遇见”未来农业新图景

9月21日,在第30届杨凌农高会E馆,一家农机制造商现场演示产品性能。本报记者袁景智摄

9月20日,在第30届杨凌农高会E馆展示的现代化的青储机。本报记者袁景智摄

9月21日,在第30届杨凌农高会B馆苹果展台,绿萌科技苹果智能分选设备吸引参观者驻足观看。记者袁景智摄

9月21日,在农高会国际农业智能装备展上,参观者了解收割机产品。记者许奥博摄

牛的“翻译官”、土壤“唤醒术”、动物孕检B超仪、会学习的农田作业机器人……

在第30届杨凌农高会上,“新、奇、特”的未来农业装备、绿色环保的有机肥、智能高效的管理系统、引领前沿的高端论坛,让人们尽享“科技盛宴”的同时,更加清晰地“遇见”未来农业发展的新趋势。

“明星产品”抢眼球拓市场

9月20日,走进农高会A馆,闪烁着亮光的日光温室棚模型十分抢眼。棚顶的白色新型“棉被”是北京华美沃龙农业科技有限公司此次参会带来的“明星产品”。

“传统的大棚保温被大多采用针织品类,不仅保温性差、遇雨易吸水、寿命短,后期维护成本还高。”北京华美沃龙农业科技有限公司副总经理王利普说,华美沃龙防水保温被将采用特殊工艺研发的高分子闭孔发泡材料作为芯材,外覆自主研发抗老化红外线反射膜,保温性能持久、易维护、使用寿命长,很受市场欢迎。

近年来,随着农业现代化持续推进,我国农村地区不断加大对设施农业的发展投入。然而,老旧的设施大棚无法适应发展需求,亟待大规模改造提升。

“一亩大棚改造要用800平方米的保温被,这是一个大市场。”王利普说,“目前,我们的产品在宁夏、甘肃、内蒙古等地大面积应用。公司有60%以上的客户是通过参加展会达成合作意向的,其中农高会占30%左右。”

今年,北京华美沃龙农业科技有限公司在杨凌示范区落地农业合作项目。对此,王利普表示,农高会把农业领域的上下游企业聚在一起。大家在这里展出自己的“绝活儿”,互相交流学习,沟通合作变得更高效。

同样携带“明星产品”前来参展的还有显融智农(深圳)科技有限公司。作为动物医疗专业设备制造商,该公司的兽用超声诊断仪产品性能优良,出口100多个国家和地区。

“我们是第一次参加农高会,带来了13款核心产品进行集中展示。”显融智农(深圳)科技有限公司销售总监石红毅说,通过农高会,企业和上下游产业链配套企业现场交流,对接到了更多资源,为下一步拓展西北市场开了个好头。

农机插上智慧化“翅膀”

在未来农业智能装备专题展里,一款智能虫情测报灯吸引了孙超的目光。

作为榆林硕榆泽农业科技发展有限公司的负责人,孙超是第一次参加农高会,此行的目的是寻找下游合作伙伴。

“病虫害是农作物减产的主要诱因之一。”孙超说,今年公司承接了多个智慧农业项目,正打算寻找有实力的装备生产商进行合作,为项目提供全套的智能装备。

了解到孙超的需求后,浙江托普云农科技股份有限公司陕西市场负责人黄德志详细介绍了病虫害管理的系统解决方案。

“利用物联网,智能虫情测报灯将定时采集的现场图像自动上传监控平台,形成虫害数据库,并展示给农业专家进行远程诊断,随后制定防护措施。”黄德志说,这是农作物重大病虫智慧监测预警平台的核心硬件之一。该平台汇集了智能虫情测报、昆虫性诱和田间调查等业务数据,打通了系统间的数据壁垒,为“虫口夺粮”提供了重要的决策依据。

“农业装上‘智慧脑’,种地遇上‘黑科技’,省时又省力。”孙超感慨地说,“参加农高会,很多新奇的智能装备让我开了眼界,我更加坚定了从事智慧农业的信心。”

眼下,数智赋能正在为农机迭代升级插上智慧化的“翅膀”。

北京中科原动力科技有限公司工程师海丹说:“中科原动力是中科院微电子所孵化的农业机器人国家高新技术企业。参加农高会一方面是为了展示企业的创新实力,另一方面是为了了解农户和企业的实际需求,让我们的装备更贴近市场。农高会的参展观众很专业,提的一些意见和建议让我们很受益。”

绿色发展是未来农业趋势

为了让家人吃上绿色、健康的粮食和蔬菜,原本经营工程建设公司的吴惠男转行开始种植有机蔬菜。随着发展规模不断壮大,他成立了苏州天纯生物科技有限公司。

一次偶然的机会,吴惠男从朋友口中得知农高会,于是立即带领团队从苏州专程赶到杨凌来参会。9月20日,在农高会D馆的博创息壤(深圳)农业科技有限公司展位,吴惠男被该公司的土壤“唤醒术”吸引。

“由于过度使用农药,部分土壤已经出现板结、酸化等现象。”该公司董事长徐嘉辰说,公司自主研发的地润美产品是一种由苜蓿粉、大麦籽粒、大麦秸秆等有机物组成的液体配方唤醒剂,可以唤醒土壤中暂时休眠的微生物,从而提高土壤肥力。

经过数据验证,使用地润美产品后的土壤微生物增加21%,平均产量提高22.9%,肥料使用成本下降48.3%,种植成本下降53.8%。得益于优良的品质,地润美产品每年销售额超过5000万元。

土壤是生命之基、食物之源。守护土壤健康对于粮食安全、农业可持续发展、生态环境保护具有重要意义。

THE END
1.焦点访谈丨牢牢把握住农业“中国芯”看今日好“丰”景蔬菜养殖这就意味着我们要从源头开始,不断加大农业新品种的培育力度。农业农村部此前表示,将持续增强重要种质资源等关键要素控制力。在培育优质中国种子的同时,相关配套的产业链、服务体系也要跟上。只有让我们的农业有了更多“中国芯”,才能迎来更多的丰收,我们的餐桌也才会越来越丰富。https://www.163.com/dy/article/JEFMOOVA0514R9L4.html
2.农业观察贯彻落实大农业观是建设农业强国的关键举措贯彻大农业观建设农业强国需要遵循的原则 贯彻大农业观建设农业强国需要遵循四大原则。 一是现代化原则。新时期的大农业强调的是现代化大农业,农业强国是建立在农业现代化基础上的农业强国。坚持现代化原则就是用现代化理念、思路、技术、方法与装备去谋划和推进农业强国建设。 https://www.ntv.cn/zxhArticle.shtml?id=227480
3.新观察——锄禾网,锄禾,中国锄禾网,锄禾日当午,有机农业的发展锄禾网成立于2004年,是国内领先的农业类门户网站,立足中国农业科学院,致力于建设“从田间到餐桌的安全生产模式”。 锄禾网,锄禾,中国锄禾网,锄禾日当午,有机农业的发展前景,有机农业生态园,生态农业,农业互联网,农业供给侧改革,现代农业http://www.chuhe.com/_chuheguanzhu/
4.南国智库·财经观察从科技服务看海南农业的新质生产力南国智库·财经观察 | 从科技服务看海南农业的新质生产力 南海网记者易帆 40天,亩产值超6000元,“稻+虾”双丰收,在海南省虾现代农业产业技术体系专家的指导下,琼海市博鳌镇莫村稻虾健康生态养殖示范基地探索出了一条养虾种稻致富之路。利用海南气候优势开展稻虾轮作,2月投放首批小龙虾苗218亩,经过40天的养殖,https://www.agri.cn/zx/xxlb/hn_24280/202409/t20240926_8674775.htm
5.农业行业观察专栏农业行业观察 智慧农业 乡村振兴 农业现代化 “农光互补”模式:现代农业与可再生能源融合发展 所谓“农光互补”,是在不改变土地性质情况下,立体综合利用土地,上方光伏板发电,光伏板下兼顾农业生产的一种产业协同绿色发展的新模式。农光互补,作为一种创新的农业发展模式,其核心在于将光伏发电与农业生产有机地结合http://ngx.179c.com/column/23.html
6.农业行业观察农业行业观察创始于2015年,作为国内最专业的头部农业新媒体,面向农业从业人员、农业企业和农业产业上下游供应商、产业链企业,打造信息交流、知识分享、管理辅导和品牌营销、资源连接的共栖互利型农业产业创新服务平台。 农业行业观察—权威农业产业新媒体 -专业级农业人士关注的内容平台!我们以人为本、致力于服务农业经理人https://www.antso.cn/www/web62235.asp
7.[朝闻天下]农业农村新观察新产业新业态带动农民收入增长[朝闻天下]农业农村新观察 产业园兴起 乡村发展动能增强2019-05-21 07:31:02 [朝闻天下]农业农村部 今年农业农村经济亮点频现2019-05-21 07:29:02 [朝闻天下]日内瓦 世贸组织:全球贸易增速或继续放缓2019-05-21 07:28:02 [朝闻天下]关注中美经贸摩擦·意大利政治经济学教授 阻碍全球贸易 美做法毫无依据2019https://tv.cctv.com/2019/05/21/VIDErXwqGbnbUTseUCnt9pYH190521.shtml
8.经信所举办“皖农观察”第一期《新一轮千亿斤粮食产能提升行动2023年3月10日上午,经信所在安徽省农业科学院交流中心举办第一期“皖农观察”研讨会,会议邀请了中国农业科学院农业经济与发展研究所钟钰研究员等省内外专家学者和省乡村振兴局、省发改委、省农业农村厅、省社科院、望江县及太和县农业农村局领导、专家参加会议。本期会商主题为“新一轮千亿斤粮食产能提升行动安徽方http://jxs.aaas.org.cn/4308093/26003893.html
9.第181期现代大农业破解食品安全难题经济记者观察 建立现代农业亟需破局与升级 近年来,食品质量和安全等问题越来越为大众所关注。食品质量和食品安全的保障,进一步要求我国尽快发展现代农业。现代农业的基本特征,就是用新的更优的生产要素,更先进的经营模式改造传统农业,从这个意义上来讲,现代企业将越来越成为现代农业的主体。 十八届三中全会明确鼓励农村承包http://jingji.cntv.cn/cjfocus/shouye/xdny/index.s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