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张图,“画”出中国农业新可能——农业气候资源普查和区划试点观察

随着全球气候变化不断加剧,对气候变化极为敏感的农业生产也出现明显变化。对我国而言,全国农业生产热量条件增加,但水分条件变化区域性差异明显。水热条件变化及其连锁反应,正考验着我国农业生产布局和风险应对能力。

此时,拥有适应当前气候变化形势的农业气候资源区划图,尤为关键。

在20世纪60年代中期和80年代初期,我国先后完成两次全国农业气候区划工作。如今,原有的区划已不能适应目前的气候条件、社会需求、农业生物物种及其适应性等农业生产实际。

由此,农业气候资源普查和区划试点(以下简称“试点”)应运而生。

“这是一个巨大的工程,远比想象复杂”

新、精、准、智是此次特点

“相较于40多年前的第二次全国农业气候区划工作,每种作物由1张区划图变为6张,有了显著的变化。”技术组副组长、国家气候中心研究员廖要明介绍,变化体现在内容新、数据新、方法新、指标新等方面。

除了“新”以外,此次试点工作还具备“精”“准”“智”等特点。

廖要明进一步解释,“精”体现在试点工作基于8万多个区域气象站资料及未来公里级精细化预估数据,以及小网格计算方法和地理信息系统(GIS)、遥感(RS)、全球定位系统等地理信息技术;“准”是指经过最新农业普查、土地利用资料,卫星遥感,农业气象观测等多源数据对比检验,运用更加标准化的流程、指标,结果会更加准确;“智”则指的是利用机器学习等人工智能技术和智慧平台推动工作更加快速顺利开展。

此次试点工作也吸引了更多力量加入——中国气象局联合农业农村部,携手中国农业大学、北京工商大学组建专业团队,并细化成立试点工作组、工作组办公室和技术组,邀请中国工程院院士丁一汇任技术组组长。

“开展试点就是要鼓励有基础的地方多探索”

7省(区)的11市7县被列为试点地区

要想将这项大工程从美好蓝图变成现实,需要通过试点探索出全国气候区划的实现路径和实现形式,为全面推广提供可复制的经验做法,发挥好试点对区划工作的示范、突破和带动作用。

今年4月,中国气象局与农业农村部联合印发试点工作方案。试点方案明确,此次试点工作分为国家级和省级两个层面,前者包括国家级农业气候区划系统建设及农业气候资源、农业生产普查规范制定,后者则根据作物品种,选择了内蒙古、辽宁、黑龙江、江西、河南、新疆、陕西等7个省(自治区)的11个市和7个县开展工作。

“开展试点就是要鼓励有基础的地方多探索。”廖要明说。

记者梳理发现,试点省(自治区)选择的是对农业气候变化较敏感且具有一定区划工作基础的地区。

从作物品种上看,此次共选择小麦、玉米、大豆三种大宗作物和柑橘、苹果两种特色作物。值得注意的是,全国层面也将完成全国冬小麦和大豆气候区划。

普查类型分为农业气候资源普查和农业生产普查。其中,辽宁、黑龙江、江西、河南各选择两个市,内蒙古、陕西、新疆各选择1个市,绘制市、县两级精细化农业气候资源分布图,分析农业气候资源变化特征,编写农业气候资源普查报告;试点省(自治区)气象部门联合农业农村部门选择1个县开展县级农业生产普查。

近日,河南省信阳市固始县气象局农气人员到南大桥乡、洪埠乡、往流镇等乡镇开展冬小麦苗情调查。商泽浩摄影

“农业气候资源普查和农业生产普查内容各有侧重,也存在一定的交集。”试点工作组办公室副主任喻迎春介绍,农业气候资源普查内容包括基础地理信息、农业热量资源、光照资源、水分资源、风资源等,而农业生产普查内容则包括县域农业种植制度、种植作物品种和产量品质、作物生育期、农业气象灾害、农业病虫害、农业生产成本和收益等。

无论是农业气候资源普查还是农业生产普查,最终目的都是为了画好作物的种植、产量、品质、气象灾害、病虫害气候和经济效益这6张气候区划图。

“这个工作让我们行动更有计划了。”在试点地区辽宁省铁岭市铁岭县,蔡牛张庄玉米新品种推广专业合作社的高级农艺师郭鹏说,“区划对种植区域、密度、结构、品种以及标准都将起到指引作用,我们能借此作出最有利于生产的判断,产量、品质更有保障。”

中国农业大学资源与环境学院教授杨晓光表示,普查与区划结果可以为制定农业政策和优化资源配置提供科学依据,促进农业产业结构调整和资源配置优化,推动农业现代化和可持续发展。

农业气候区划图并非这项工作的全部成果。此次试点工作还将搭建农业气候资源普查及动态区划应用系统平台,形成普查数据、技术规范、分析报告等。“这些都将提供给当地政府部门、种植大户、保险行业以及涉农企业等。”喻迎春说。

“试点的目的是要形成可推广应用的基本范式”

2025年将全面推动开展农业气候资源普查和区划

“首先要明确,试点产品不是成品而是半成品,其目的是要把‘路子’走通——形成可推广应用的农业气候资源普查和区划基本范式,为全面展开新一轮全国农业气候资源普查和区划提供基础支撑。”廖要明说,后期产品真正投入使用还需要进行反复验证。

近日,浙江省温州市乐清市城东街道的农田里,农机手正在驾驶农机耕田作业。蔡宽元摄影

王亚伟表示,如果试点工作进展顺利,2025年将全面推动开展全国农业气候区划,届时,将进行10种主要大宗作物、15种主要特色作物六大类农业气候区划。同时,中国综合农业、种植制度、畜牧养殖业、畜牧种植业、渔业设施农业气候区划也将纳入其中。

“期待试点工作顺利推进!”在试点地区之一的陕西省延安市洛川县,拥有25年种植苹果经验的张永宽对区划工作提出建议,“由于南北塬海拔相差较大,生长周期相差7天至15天,北塬适宜生长周期相对较短,耐寒、耐旱的早熟或中早熟品种,南塬适合晚熟品种。希望可以以洛川为中心,进行南北两区种植气候区划。”

尚未参加此轮试点的地区,对农业气候区划同样充满了期待。

江西省新余市蜜橘种植大户裴海明近几年发现,随着气候变暖,蜜橘树的花期有不同程度的提前,部分常见于南部温暖地区的病虫害有北移的趋势,每年的生产安排都需要重新调整。

“气候区划是个好东西,以后在扩大蜜橘种植范围时可以用得上。”裴海明希望早日成为6张区划图的使用者。(陈鹏狮、蔡哲、梁轶、李钦、党红霞、李兴福对本文有贡献)

(作者:吴卉责任编辑:张林)

网站标识码:bm54000001

主办:中国气象局办公室承办:中国气象局气象宣传与科普中心(中国气象报社)协办:国家气象信息中心

THE END
1.焦点访谈丨牢牢把握住农业“中国芯”看今日好“丰”景蔬菜养殖这就意味着我们要从源头开始,不断加大农业新品种的培育力度。农业农村部此前表示,将持续增强重要种质资源等关键要素控制力。在培育优质中国种子的同时,相关配套的产业链、服务体系也要跟上。只有让我们的农业有了更多“中国芯”,才能迎来更多的丰收,我们的餐桌也才会越来越丰富。https://www.163.com/dy/article/JEFMOOVA0514R9L4.html
2.农业观察贯彻落实大农业观是建设农业强国的关键举措贯彻大农业观建设农业强国需要遵循的原则 贯彻大农业观建设农业强国需要遵循四大原则。 一是现代化原则。新时期的大农业强调的是现代化大农业,农业强国是建立在农业现代化基础上的农业强国。坚持现代化原则就是用现代化理念、思路、技术、方法与装备去谋划和推进农业强国建设。 https://www.ntv.cn/zxhArticle.shtml?id=227480
3.新观察——锄禾网,锄禾,中国锄禾网,锄禾日当午,有机农业的发展锄禾网成立于2004年,是国内领先的农业类门户网站,立足中国农业科学院,致力于建设“从田间到餐桌的安全生产模式”。 锄禾网,锄禾,中国锄禾网,锄禾日当午,有机农业的发展前景,有机农业生态园,生态农业,农业互联网,农业供给侧改革,现代农业http://www.chuhe.com/_chuheguanzhu/
4.南国智库·财经观察从科技服务看海南农业的新质生产力南国智库·财经观察 | 从科技服务看海南农业的新质生产力 南海网记者易帆 40天,亩产值超6000元,“稻+虾”双丰收,在海南省虾现代农业产业技术体系专家的指导下,琼海市博鳌镇莫村稻虾健康生态养殖示范基地探索出了一条养虾种稻致富之路。利用海南气候优势开展稻虾轮作,2月投放首批小龙虾苗218亩,经过40天的养殖,https://www.agri.cn/zx/xxlb/hn_24280/202409/t20240926_8674775.htm
5.农业行业观察专栏农业行业观察 智慧农业 乡村振兴 农业现代化 “农光互补”模式:现代农业与可再生能源融合发展 所谓“农光互补”,是在不改变土地性质情况下,立体综合利用土地,上方光伏板发电,光伏板下兼顾农业生产的一种产业协同绿色发展的新模式。农光互补,作为一种创新的农业发展模式,其核心在于将光伏发电与农业生产有机地结合http://ngx.179c.com/column/23.html
6.农业行业观察农业行业观察创始于2015年,作为国内最专业的头部农业新媒体,面向农业从业人员、农业企业和农业产业上下游供应商、产业链企业,打造信息交流、知识分享、管理辅导和品牌营销、资源连接的共栖互利型农业产业创新服务平台。 农业行业观察—权威农业产业新媒体 -专业级农业人士关注的内容平台!我们以人为本、致力于服务农业经理人https://www.antso.cn/www/web62235.asp
7.[朝闻天下]农业农村新观察新产业新业态带动农民收入增长[朝闻天下]农业农村新观察 产业园兴起 乡村发展动能增强2019-05-21 07:31:02 [朝闻天下]农业农村部 今年农业农村经济亮点频现2019-05-21 07:29:02 [朝闻天下]日内瓦 世贸组织:全球贸易增速或继续放缓2019-05-21 07:28:02 [朝闻天下]关注中美经贸摩擦·意大利政治经济学教授 阻碍全球贸易 美做法毫无依据2019https://tv.cctv.com/2019/05/21/VIDErXwqGbnbUTseUCnt9pYH190521.shtml
8.经信所举办“皖农观察”第一期《新一轮千亿斤粮食产能提升行动2023年3月10日上午,经信所在安徽省农业科学院交流中心举办第一期“皖农观察”研讨会,会议邀请了中国农业科学院农业经济与发展研究所钟钰研究员等省内外专家学者和省乡村振兴局、省发改委、省农业农村厅、省社科院、望江县及太和县农业农村局领导、专家参加会议。本期会商主题为“新一轮千亿斤粮食产能提升行动安徽方http://jxs.aaas.org.cn/4308093/26003893.html
9.第181期现代大农业破解食品安全难题经济记者观察 建立现代农业亟需破局与升级 近年来,食品质量和安全等问题越来越为大众所关注。食品质量和食品安全的保障,进一步要求我国尽快发展现代农业。现代农业的基本特征,就是用新的更优的生产要素,更先进的经营模式改造传统农业,从这个意义上来讲,现代企业将越来越成为现代农业的主体。 十八届三中全会明确鼓励农村承包http://jingji.cntv.cn/cjfocus/shouye/xdny/index.s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