什么是新型电力系统?是谁提出的?与传统电力系统异同

当前,我国二氧化碳排放主要来自电力行业,“双碳”背景下,电力系统转型升级势在必行,新型电力系统的提出符合我国电力系统升级转型需求。那么,什么是新型电力系统是谁提出来的与传统电力系统有什么区别本文将具体介绍。

1.新型电力系统的内涵及提出

新型电力系统的提出:2021年3月15日,习近平总书记主持召开中央财经委员会第九次会议,研究促进平台经济健康发展问题和实现碳达峰、碳中和的基本思路和主要举措。会议指出,要构建清洁低碳安全高效的能源体系,控制化石能源总量,着力提高利用效能,实施可再生能源替代行动,深化电力体制改革,构建以新能源为主体的新型电力系统。

2.国内各方对新型电力系统的认识

(1)总信息师孙正运:以新能源为主体的新型电力系统,将推动电源侧清洁化、电网侧智能化、用户侧电气化,加快以电力为中心的清洁低碳高效、数字智能互动的能源体系建设。

(2)国家电网

从内部电气特征方面来看,新型电力系统将由高碳电力系统向深度低碳或零碳电力系统转变,由以机械电磁系统为主向以电力电子器件为主转变,由确定性可控连续电源向不确定性随机波动电源转变,由高转动惯量系统向弱转动惯量系统转变。

从外部表现形式方面来看,新型电力系统将通过广泛互联互通推动电网向能源互联网演进,现代数字技术与传统电力技术深度融合将使得电力系统发输配用等各领域、各环节整体智能化、互动化,虚拟电厂、抽水蓄能电站、多种形式的新型储能、电力辅助服务等将让电力调度和源网荷储互动更加灵活智能,安全智能可控的技术手段成为交流电网与直流电网、电网和电源协调发展的关键保障。

(3)南方电网

绿色高效:新能源将成为新增电源的主体,并在电源结构中占主导地位;终端能源消费"新电气化"避程加快,用能清洁化和能放水平显著提升;电力体制改革持续深化,市场在能源资源配置中的决定性作用充分发挥。

柔性开放:电网作为消纳高比例新能源的核心枢纽作用更加显著;储能规模化应用有力提升电力系统调节能力、综合效率和安全保障能力。

数字赋能:数字与物理系统深度融合,以数据流引领和优化能源流、业务流。

(4)周孝信(中科院院士)

推动能源转型发展、构建以新一代能源系统为核心的新一代电力系统应包括以下特征:可再生能源等非化石能源发电为主(发电量占70%~80%以上),骨干电网与分布式电源结合,主干电网与局域网、微网结合。

(5)清华大学能源互联网创新研究院

新型电力系统是从单一电力系统向综合能源系统演变。从确定性系统演变为强不确定性系统,包括电源端、负荷端、电力潮流的不确定性;从机电装备主导向电力电子装备主导的演变:新能源的并网、传输和消纳在源-网-荷端引入了更多电力电子装备,电力系统呈现显著的电力电子化趋势问题。电力系统基本特性将由旋转电机主导的机电稳态过程为主演变为电力电子装备的电磁暂态过程为主。

3.新型电力系统的特征

(1)清洁低碳

形成清洁主导、电为中心的能源供应和消费体系,生产侧实现多元化清洁化低碳化、消费侧实现高效化减量化电气化。

(2)安全可控

新能源具备主动支撑能力,分布式、微电网可观可测可控,大电网规模合理、结构坚强,构建安全防御体系,增强系统韧性、弹性和自愈能力。

(3)灵活高效

发电侧、负荷侧调节能力强,电网侧资源配置能力强,实现各类能源互通互济、灵活转换,提升整体效率。

(4)智能友好

高度数字化、智慧化、网络化,实现对海量分散发供用对象的智能协调控制,实现源网荷储各要素友好协同。

(5)开放互动

适应各类新技术、新设备以及多元负荷大规模接入,与电力市场紧密融合,各类市场主体广泛参与、充分竞争、主动响应、双向互动。

4.新型电力系统与传统电力系统异同

(1)从发电侧形态上看,将从以火电为主转向以风、光等新能源发电为主。特征变化方面,从高碳电力系统变为低碳电力系统、从连续可控电源变为随机波动电源。

(2)从电网侧形态上看,将从单一大电网演变为大电网与微电网互补并存。特征变化方面,从刚性电网变为灵活韧性电网、电网数字化水平从低到高。

(3)从用户侧形态来看,将从电力消费者转变为电力“产消者”。特征变化方面,从静态负荷资源转变为动态可调负荷资源、从单向电能供给变为双向电能互济、终端电能替代比例从低到高。

(4)从电能平衡方式上看,将由“源随荷动”转变为“源网荷储”互动。特征变化方面,从自上而下调度模式变为全网协同的调度模式、从实时平衡模式变为非完全实时平衡模式。

(5)从技术基础形态上看,将从以同步机为主的机械电磁系统变为以同步机和电力电子设备共同主导的混合系统。特征变化方面,从高转动惯量系统变为弱转动惯量系统。

推荐阅读:

4.重点城市成交、去化情况跟踪4.1新房成交本周52个城市新房成交面积为792.91万平方米,环比上升4.8%,同比增长22.9%,去年同期疫情造成的影响正在逐步减弱。其中一、二、三线城市新房成交面积分别为117.41、413.17、262.32万平方米,环比值分别变化5.9%、7.6%

中央政策方面,国家统计局公布1-4月经济数据:4月规上工业增加值同比实际增长9.8%,比2019年同期增长14.1%,两年平均增长6.8%。1-4月固定资产投资14.38万亿元,同比增长19.9%,比2019年同期增长8.0%,两年平均增长3.9%。1-4月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13.

证券研究报告|行业周报2020年05月06日房地产开发房地产开发户籍改革深化有力支撑行业基本面户籍改革深化有力支撑行业基本面行情回顾行情回顾:涨幅回升,略微跑赢大盘。涨幅回升,略微跑赢大盘。截至4月29日,中信房地产指数涨幅为3.45%,略微跑赢大盘的3.04%,涨幅在2

请务必阅读正文之后的免责条款部分全球视野全球视野本土智慧本土智慧行业行业研究研究Page1证券研究报告证券研究报告深度报告深度报告房地产开发房地产开发典型房企典型房企2019年报阐微年报阐微超配超配(维持评级)2020年年05月月12日日一年该行业与一年该行业与上证综

证券证券研究报告研究报告行业深度报告行业深度报告行业保持高景气,龙头企业更胜一筹行业保持高景气,龙头企业更胜一筹行业保持高增长,龙头强者恒强。行业保持高增长,龙头强者恒强。2019年,23家上市物管企业(A+H)整体实现营业收入611.6亿元,同比增长36.1%;整体实现归母净利润76

THE END
1.国家能源局:支持储能/虚拟电厂/智能微电网创新发展,平等参与电力新型经营主体应落实安全生产及涉网安全管理相关政策要求,满足国家、行业有关技术标准。各地加快推动新型经营主体实现可观、可测、可调、可控。鼓励调节容量5兆瓦及以上、满足相应技术指标要求的新型经营主体提供电能量和辅助服务。各地可结合电https://mp.weixin.qq.com/s?__biz=MjM5MzUwNzk2Mg==&mid=2650021342&idx=1&sn=5fd1809a74b40d6dec2f643a25e23ac9&chksm=bff8aaeec1555619328434391bdd0bdca7f0d055d22b4ba91c041bccddaad8c76833e9f546eb&scene=27
2.《中国互联网企业综合实力指数(2024)》报告正式发布10月17日,中国互联网协会在厦门举办《中国互联网企业综合实力指数(2024)》发布会。中国互联网协会副秘书长裴玮[详细] 协会动态查看更多> 通知丨电信和互联网行业数据安全人才强基计划第二届“强基杯”数据安全大赛数据安全赋能赛道参赛报名通知 通知丨电信和互联网行业数据安全人才强基计划第二届“强基杯”数据安全https://award.isc.org.cn/
3.国家电网:以新能源为主体的新型电力系统3月19日,国家电网有限公司在京召开发布会,深入贯彻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认真践行“四个革命、一个合作”能源安全新战略,发布服务碳达峰碳中和、构建新型电力系统、加快抽水蓄能开发建设重要举措,为实现碳达峰、碳中和贡献力量。 公司董事长、党组书记辛保安,国务院国资委党委委员、中国安能董事长、党委书记周国平,水利部总https://power.in-en.com/html/power-2385339.shtml
4.国家能源局公开发布《新型电力系统发展蓝皮书》.pdf内容提供方:可行性研究报告,商业策划书 大小:1.31 MB 字数:约2.59万字 发布时间:2023-06-08发布于内蒙古 浏览人气:356 下载次数:仅上传者可见 收藏次数:0 需要金币:*** 金币 (10金币=人民币1元)国家能源局公开发布《新型电力系统发展蓝皮书》.pdfhttps://m.book118.com/html/2023/0605/8041050053005075.shtm
5.国网秦俭:加强新能源汽车与电网协同发展构建高质量充电服务网络随着新型电力系统的构建以及电动汽车的跨越式发展,可以看到在未来新型电力系统与电动汽车之间是一个相辅相成,不可分割的关系。从电源侧来看,新型电力系统以新能源为核心,新能源发电具有非常强的随机性和波动性,电力和电量的时空分布极度不平衡,为电网带来充裕性和可用性的双重挑战。截至今年,新能源的波动性已经超过35https://auto.cri.cn/chinanews/20231220/3b54b46f-eefa-d723-e048-c184c45b71f3.html
6.“新型电力系统”是什么怎么建?这份文件说清了近年来谈及双碳几乎必然会提到的热门词汇——“新型电力系统”,终于有了明确的官方定义和发展图谱。 国家能源局官网1月6日发布的《新型电力系统发展蓝皮书(征求意见稿)》(下称《蓝皮书》)明确:新型电力系统具备安全高效、清洁低碳、柔性灵活、智慧融合四大重要特征。其中,安全高效是基本前提,清洁低碳是核心目标,柔性灵活https://finance.eastmoney.com/a/20230108260786722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