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特色农产品电商市场分析和发展建议农产品品牌大市场

商务部数据显示,2020年全国农产品网络零售额达到5750亿元,同比增长37.9%;2021年上半年全国农产品网络零售额2088.2亿元,农产品上行持续恢复。电商节日经济对市场销售走势的影响不容忽视,果蔬类产品销量波动较大,新产区的特色农产品电商也逐渐兴起。具体特点表现如下:

节庆消费带动线上销量短期激增,引发农产品电商市场震荡运行。受“618”“双十一”大型电商促销活动消费提振影响,第二季度、第四季度为线上销售高峰期。每年进入5月,各主流电商平台纷纷提前预热电商节日“618”,6月受平台流量加持和消费需求聚集,特色农产品销量大幅提升。2020年第二季度,冬虫夏草、马铃薯、枸杞、核桃等各优势产品陆续进入集中上新期,线上线下市场呈现供需两旺的销售局面,电商销售量环比分别上升85.29%、7.20%、38.34%、38.32%。处于消费淡季的特色牛肉销量小幅提升,环比上升1.85%。2020年第四季度,特色牛羊肉和养生类农特产品线上销量再创新高。牛肉、羊肉、枸杞销售额环比分别上升63.09%、107.97%、83.7%。第四季度为冬虫夏草传统销售淡季,但受“双十一”电商大促影响,“三区三州”地区冬虫夏草电商销售量季度环比增长48.93%。

优势区域特色品牌占据较大市场份额,新产区的特色农产品电商也逐渐兴起。原产地效应作用机制影响下,优势区域特色品牌占据较大市场份额。产品原产地影响消费者对产品的评价,进而影响消费者购买倾向,其中优势区域公用品牌形象和地理生态形象对特色农产品评价影响显著。随着城乡居民消费升级和高品质农产品消费需求增长,无公害、绿色农产品更受消费者青睐,如内蒙古出产的“蒙羊”、宁夏生产的枸杞市场认可度、市场占有率、品牌知名度最高,2021年第三季度,内蒙古特色羊肉电商销售额为4302.62万元,占该品类总销售额比重25.35%;宁夏枸杞位居该品类电商销售额榜首,销售额为8836.4万元,占比49.23%。从监测的特色农产品电商销售情况看,在优势产区的农产品电商蓬勃发展的同时,一些新产区的特色农产品电商也逐渐兴起,如2021年第三季度,特色羊肉电商销售额为16971.23万元、销售量为130.86万件;其中,优势区销售额占比58.00%、销售量占比53.95%;非优势区销售额占比42.00%、销售量占比46.05%。而浙江以7157.85万元的特色核桃电商销售额位居首位,超过了核桃优势产区中拥有较高知名度的新疆。

特色农产品电商面临的主要问题

当前,我国特色农产品电商发展进入快车道,品牌强农、产业强农、人才强农等理念深入人心。然而在发展过程中,品牌、供应链体系、人员队伍等方面的发展短板日益显现。具体面临的问题如下:

农产品电商品牌虽“量大齐全”,但同质化严重、欠缺特色。当前,我国特色农产品电商行业头部效应明显,市场集中度较高,电子商务的动态竞争和产品快速迭代的不稳定性对市场竞争力不足的特色农产品销售极为不利。我国特色农产品品牌虽数量众多,但存在两个突出问题:首先是农业品牌价值和影响力总体水平不高。据中国农业大学国家农业市场研究中心和农业品牌研究中心发布的《中国农业品牌目2020年农产品品牌》价值评估和影响力指数数据显示,在首批入围中国农业品牌目录参评的107个农产品品牌中,农业品牌认知度和影响力有限。其次是品牌同质化严重,欠缺独特发展模式。对农产品电商这一领域来说,一方面由于市场投资的热风,农产品电商品牌近年来发展快速扩张,孵化出了众多同质的市场竞争者;另一方面是每年数十家电商企业亏损倒闭。对于农产品电商来说,有保障的供应链渠道和高质量的资源配置才能吸引消费者买到具有高性价比的商品。然而,众多农产品电商平台在产品种类、服务体验以及配送方面的特点并不突出,这种没有独特发展特点、缺乏核心竞争力的模式,无法在竞争激烈的电商市场上持久延续。

农村基础设施建设滞后,特色农产品产业链不完善。大多数农村地处偏远、物流成本较高,农产品面临着“酒香也怕巷子深”的困境,特色农产品产销衔接不畅问题尤为突出。一方面,农村设施建设滞后,农产品分拣、仓储、冷链物流体系不完善,运输成本较高。居住分散的农民把农产品出售给批发商,再由批发商销售给城市的商贩、超市、社区商店等,最终销售给消费者。繁琐的中间环节增加了农产品交易成本,造成消费者购买农产品价格高、农业生产者利润率低等问题。另一方面,产业链不完善,销售渠道不健全。由于缺乏系统的营销策略,产品一直销售不畅,不仅挫伤了农民群众的生产积极性,而且从市场终端阻碍了农产品需求的进一步扩大。

专业电商人才缺乏,特色农产品电商发展活力不足。随着我国特色农产品电商市场规模的持续扩张,产业发展面临的专业人才短缺问题将日益凸显。首先,电商行业人员流动性强,专业电商人才匮乏。《2020中国农村电商人才发展报告》数据显示,预计2021年我国农村电商人才缺口将达到217万人,2025年人才缺口将增至350万人。其次,农产品电商虽快速发展,但专业人才队伍建设滞后。据中国互联网络信息中心发布的第45次《中国互联网络发展状况统计报告》数据显示,截至2020年3月,农村网民规模为2.55亿,占网民整体的28.2%。全国非网民规模为4.96亿人,其中农村人口占到59.8%。非网民不上网的主要原因在于,使用技能缺乏、文化程度限制和年龄因素。一方面,受农业从业人口受教育程度普遍较低、老年农民比例较大等不利因素影响,本地电商人才挖掘与培养难以满足农产品电商发展需求。另一方面,受县域经济发展水平、农产品电商收益不稳定等因素影响,引进人才水土不服,流失率高,难以持久。

特色农产品电商发展建议

我国特色农产品电商发展既面临来自品牌资源及人力资源为代表的软实力不足的问题,也面临来自产业生态内部产业链、供应链等硬实力发展滞后方面的挑战。因此,特色农产品电商工作的开展既要补足基础设施建设、人才队伍建设等方面的短板,又要从农产品品质提升、品牌价值增值等方面下大功夫、大力气。

补足基础设施及销售渠道建设“两大短板”。要解决农产品上行尤其是贫困地区农产品流通问题,关键是要做好产销衔接。围绕农产品上行政府推动科学制定符合市场预期的配套技术标准、行政法规、优惠政策,构建符合农产品网货标准的农产品生产和流通体系。一是补足基础设施建设短板。大力支持特色农产品生产基地项目建设、农产品加工项目建设、产业园区、信息网络、农村公路等基础及配套设施项目建设,着力补齐地方基础设施短板,推动地方经济发展,为规模化生产、销售、物流提供有力保障。二是补足销售渠道建设短板。通过整合地方企业、合作社等资源,探索形成集农产品生产、加工、流通于一体的订单化生产、批量化供应的农业供应链体系。同时,加快建设农业供应链信息平台,深化应用农业生产经营大数据,共享政策、市场、金融等信息,有效打通供销信息渠道,打造线上线下农产品销售渠道,促使农产品精准对接广阔的消费市场。

THE END
1.中国农业电商行业市场情况研究及竞争格局分析报告:市场调研在线15北京博研智尚信息咨询有限公司 中国农业电商行业市场情况研究及竞争格局分析报告第3页/共18页第一章、农业电商行业定义 农业电子商务(简称“农业电商”)是指通过互联网平台进行农产品及相关服务交易的一种新型商业模式。它不仅涵盖了农产品从生产到销售的全过程,还包括了物流配送、支付结算、售后服务等多个环节https://www.docin.com/touch_new/preview_new.do?id=4736523275
2.2023年中国农村电商市场运行情况分析:农产品网络零售额同比增长12.5%中商情报网讯:2023年,面对复杂严峻的国内外经济形势和多发、重发的自然灾害,农业农村保持了发展稳中向好、稳中有进的势头,“三农”基本盘进一步夯实,为经济回升向好、高质量发展扎实推进提供了有力支撑。 农村网络零售额 近年来,中国农村电商市场蓬勃发展,农业农村部数据显示,2023年中国农村网络零售额达2.49万亿元,同https://www.askci.com/news/chanye/20240806/090319272290619813454223.shtml
3.农村电商行业发展趋势及前景展望分析报告.docx本报告旨在深入分析农村电商行业的发展趋势,展望其未来前景,以期为政策制定者、企业决策者及行业研究者提供有价值的参考。 报告背景方面,国家政策对农村电商的扶持力度持续加大,农村网络基础设施不断完善,为农村电商的发展提供了坚实的基础。同时,农产品电商、农村旅游电商等新型业态不断涌现,农村电商服务体系逐步健全,https://max.book118.com/html/2024/1109/6241125223010242.shtm
4.智研咨询发布:中国农村电商行业发展环境竞争格局分析及发展前景预测在当下高度信息化的社会背景下,精准的数据分析与深入的行业研究已成为企业战略规划、市场拓展以及投资决策不可或缺的指南针。智研咨询研究团队经过长期的市场调研与数据分析,重磅推出《2025-2031年中国农村电商行业市场全景调研及投资前景研判报告》,以期为业界提供一份高质量、专业化的行业分析。 https://zhuanlan.zhihu.com/p/11075652112
5.农村电商发展现状分析范文强劲的需求使甲级办公楼市场空置率从2013年底的60.7%下降至2014年底的45.1%。另外,近几年电商发展突飞猛进给商业地产带来了较大冲击,但体检式餐厅、娱乐、休闲等业态地产发展较好。解放碑是重庆历史最为悠久的商业中心,本文以重庆解放碑商业中心为研究对象,分析解放碑商业地产的发展现状及存在的问题,并给出相应的对策建议https://www.haoqikan.com/haowen/53119.html
6.农村电商市场现状前景趋势研究分析中研普华农村电商行业市场前景趋势研究分析 目前,农村电商的推广模式,发现其构建了一个多元化、立体化的营销体系,不仅有效推广了农产品,还助力了农业生产资料的流通。 在农产品推广方面,农村电商充分利用网络平台,通过直播、短视频等形式,直观展示农产品的生长环境、种植过程,让消费者买得放心、吃得安心。同时,电商平台还联合地https://www.chinairn.com/hyzx/20240718/114932854.shtml
7.江西省网络商品交易市场分析报告(2021年上半年)2021年上半年,江西省网络商品交易市场活跃,参与网络商品交易经营行为的市场主体数量达到300499家;其中,国内主流电商平台非执照公示网店数量最多,达到263445家,占比87.67%;国内主流电商平台执照公示网店数量为35631家,占比11.86%;辖区内自建交易网站数量为1237家,占比0.41%;辖区内电商平台数量为186家,占比0.06%。 http://amr.jiangxi.gov.cn/art/2021/8/4/art_22518_3527396.html
8.农货电商行业数据分析:2019年中国农产品网络零售额为3975亿元农货电商行业数据_宏观经济数据分析、市场数据、趋势现状解读、市场价格、销量走势分析,数据来源与艾媒咨询权威发布的农货电商行业分析报告及新行业经济数据库和行业大数据研究权威数据资源开放平台-艾媒数据中心,超130万份调查数据统计资料覆盖50多个国家的5G|跨境电商|新https://www.iimedia.cn/c1061/72025.html
9.我国农产品营销现状分析及未来农产品营销新模式有哪些?二是整合优势资源建立健全农产品产地集散中心,提高农产品流通量;引入网上商城等平台,通过网络媒介构建农产品电商营销体系,积极发展“互联网+”农产品营销体农业。三是减少农产品中间流通环节,建立农产品直营店,降低流通成本,让利于消费者,进而提升农产品市场竞争力。http://www.zgxczx.cn/content_29311.html
10.农产品电子商务的调研报告(通用6篇)调查显示,在已开展农产品电子商务的市场主体中,自建交易平台的800个,入驻第三方平台15499个;拥有自办物流的834个,借助第三方物流的8427个;销售农产品种类以生鲜农产品为主的5974个,销售农产品种类以加工农产品为主的5617个。目前,全国涉农电子商务平台超过3万多家,农产品电子商务平台3000多家,然而,农产品电商亏本运https://www.360wenmi.com/f/fileqit0d43t.html
11.电商农品突破新边界.pptx电商农品,突破新边界优化营销战略与运营流程日期:20XX.XX汇报人:XXX目录01电商平台优势探析电商平台优势与挑战02农产品特质与优势新型农产品特性介绍03电商营销战略电商平台营销策略分享04精细化运营与推广推广策略的实施与优势05优化https://www.renrendoc.com/paper/362651796.html
12.新阶段广西农产品物流发展的SWOT分析及对策建议2.2 劣势分析 2.2.1 物流基础设施落后,缺乏专业技术支持 农产品在流通过程中极易损坏,需要保鲜、制冷等专业技术支撑。现阶段广西主要有以农户-消费者形式为主的自产自销物流模式和以农户-批发市场-消费者为主的批发市场物流模式[5]。在广西的农产品流通过程中,由于其物流的主体比较单一,加之物流服务的局限性,农产品https://www.fx361.com/page/2020/1214/7699183.s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