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据显示,2019年末,中国贫困人口数量为551万人,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为30733元。艾媒咨询分析师认为,为实现2020年全面消除贫困人口、建成小康社会的发展目标,中国政府将动员各界力量、汇聚多方资源、尝试一切办法,全力奋战脱贫。加速传统农业变革,实现产业精准扶贫将成为脱贫主攻方向之一。
政策环境——政策密集出台扶持农村建设农村市场潜力加速释放
农产品+互联网深入融合网络零售额快速增长
互联网在下沉市场的加速渗透带动了农村电商的快速发展。随着农产品触网程度加深,农产品网络零售额迎来快速增长。截至2019年,中国农产品网络零售额达到3975亿元,同比增长72.5%。
农货电商前景广阔,“一高三缺”有待解决
电商平台加速下沉助推乡村农业振兴
电商平台积极抗疫,花式助农纾困解难
拼多多引领扶贫新模式干部直播加速农货上行
受访者主要购买果蔬与粮食其它品类仍有上行空间
用户购物车中品牌农货近九成产地品牌备受青睐
iiMediaResearch(艾媒咨询)数据显示,受访者在线购买农货时,品牌农货居多,占比接近九成。在具体的品牌类型中,受访者更偏好购买产地品牌农货,占比达61.2%。艾媒咨询分析师认为,在消费升级的浪潮下,居民对农产品的消费需求趋向品牌化/品质化,然而中国以小农经济为主,缺乏市场化品牌化的理念,为更好地满足消费者日渐升级的消费需求,助力农货上行,电商平台需要帮助农户进行品牌化建设。
受访者偏好通过阿里系电商平台和拼多多购买农货
四大因素影响用户选择平台食品安全最受重视
农货品质以及物流服务是受访者认为平台亟待改进的因素
电商助农措施传播广泛平台作为收获用户好评
逾八成受访者认为“助农”能增加电商平台好感度
iiMediaResearch(艾媒咨询)数据显示,85.6%的受访者表示平台推出的“助农”活动提升了自己对平台的好感度。艾媒咨询分析师认为,产品和服务是企业赢得消费者认可的主要武器,但企业能否肩负社会责任,树立标杆典范,也将成为影响消费者评价的重要因素。
三成受访者对拼多多“助农”活动给予充分肯定
iiMediaResearch(艾媒咨询)数据显示,在各大电商平台第一季度的“助农”活动中,30.0%的受访者认为拼多多表现最优,25.6%的受访者更认可阿里系电商平台的表现,认为京东系“助农”表现最优的占23.8%。
拼多多——发迹于下沉市场助力农货上行具有天然优势
拼多多——加速模式变革创新重塑农产品产业链条
中国农货供给端的“小”和“散”,是长期影响地区农业升级和发展的制约因素。拼多多集合自身先进的技术与运营优势,成功构建了“货找人”的电商新模式,为标准化、品牌化不足的农产品市场,打造了一套长效稳定的产销机制,并通过营销模式的加速创新,不断提升农货供应效率,重塑产业价值链。
艾媒咨询分析师认为,拼多多在农货电商市场优势明显,一方面其用户群体庞大,消费潜力有待进一步挖掘;另一方面,拼多多具备产销精准对接的能力,并通过基层干部直播的模式加速建立消费者信任,在助力农货产品标准化、品牌化、重塑产业链条、提升产业效率方面发挥了极大的作用。
拼多多——市县长直播效果显著,加速探索推广农货上行
京东——持续布局农村市场,农货上行再添京喜
艾媒咨询分析师认为,建立产地直供的供应链体系,能有效提升农货产品的流通效率,降低流通环节成本,提高农货与消费者的体验。京喜虽然在物流、数据、技术、资金方面拥有京东的强力支持,但在下沉用户方面还缺乏积淀,能否切实有效地帮助原产地的商家实现农货的最大化销售,还有待进一步观察。
苏宁——完善农村市场全渠道建设助力乡村扶贫振兴
苏宁——依托线下门店资源帮助农货商家利润最大化
“国家政策+电商平台”双轮驱动农货电商市场快速发展
农货供给侧改革深化农产品逐渐标准化、品牌化
农货营销模式迎来新突破直播带货唤醒乡村活力
艾媒咨询分析师认为,相较于其他电商模式,直播电商具有传播路径更短、效率更高等优势,商家、平台、主播和消费者四方都将受益。与其他产品通过网红主播带货不同,拼多多开创的基层领导干部农货直播模式引发风潮,市场反响热烈,激发出下沉市场的增长活力。未来,随着农货产品逐渐标准化,品牌化,消费者信任建立成本将有效降低,农货直播的内容与模式将更加丰富多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