推动“农村电商”开拓新天地——对陕西省宝鸡市农村电子商务发展情况的调查与思考

陕西省宝鸡市农村电子商务发展起步于2012年,在政府部门、农村经营主体、第三方电商平台、物流快递等多方的共同努力下,2014年,陈仓物流园、渭滨科技工业园被评为省级电子商务示范园区,岐山县、千阳县成功创建陕西省电子商务示范县,宝鸡市农村电子商务发展驶入了快车道。

多方助力总体形势喜人

政府推动,电子商务成为农村发展新亮点。市委、市政府出台了《宝鸡市人民政府关于加快推进电子商务发展的实施意见》、《宝鸡市百镇千企万人电商创业行动方案》,成立宝鸡市电子商务领导小组,明确专责部门,督查落实。市政府从2016年度促进产业发展专项资金中列支380万元,许多县区也落实了专项支持资金,支持政策、推进举措正密集出台。

市场驱动,农村电子商务发展规模快速扩张。市县各级政府坚持以市场为导向,依托行业协会、第三方电商平台、农业信息网开展线上线下商品展销,推介产品、传播信息,效果明显。从网络销售市场看,2015年全市电商交易额达到168亿元,其中农产品、特色食品、民间工艺品、旅游产品销售持续走俏。据问卷调查,75%的实体商户已兼营网络销售,传统经营与电商经营模式迅速融合。从网络购买市场看,2015年全市网购市场用户已达218万人,网购使用率为59.6%;网上支付规模达到185万人,网上支付使用率为49.9%,比全国平均水平高出2个百分点。

创建带动,农村电子商务平台建设提速提质。各级政府始终把平台建设作为推动农村电子商务发展的“重头戏”,以百镇创新、千企转型、万人创业、示范县创建为抓手,集中发力,有力促进了农村电子商务平台建设。一是电子商务应用平台爆发式增长。截至目前,宝鸡市注册电子商务企业2544户,在电子商务平台经营的商户达62436户,城乡从业已达到15万余人。二是经营模式呈多元化发展。主要有四种模式:以齐峰果业、第五村为代表的专业电商营销模式;以宝鸡农产品商城和部分县区的特色馆为代表的网络展销模式;以千阳县扁豆福专业合作社为代表的“合作社+电商”合作经营模式;以千阳县金达莱合作社为代表的委托电商代销模式。农村电商销售方式以B2C(企业对个人销售)、C2C(个人对个人销售)为主,符合电商市场发展方向的020(线上线下互动)模式,目前已在眉县齐峰果业等企业和商户运营。三是线上交易品种不断丰富。全市网售农产品已涉及白酒、特色食品、生鲜果品、民间工艺品、旅游产品等七大类20多种110多款。

激活乡村溢出效应凸显

促进农村创业创新。一方面,农村电商作为新业态,创造了大量就业岗位,开辟了农民创业就业新空间。千阳县金达莱公司经理王海燕就是电商创业的受益者,她原在东莞打工,后返乡开发生产千阳布艺品,委托电商代销,年销售额10万余元,同时带动周边100多名有刺绣手艺的留守妇女就业,现又准备招聘英语人才,开展跨境电商业务。近两年,各大电商纷纷在宝鸡市布局设点,招募人才,吸引了大批农村青年返乡创业。2015年9月扶风县招募136名农村淘宝合伙人,报名人数达到7000多人,农村电商效应可见一斑。另一方面,农村电商促进业态融合不断加深。岐山县以擀面皮等“岐山六宝”上网销售,形成了优质小麦种植加工、地域特色食品生产、第三方物流快递这样的产业链条,行业整合、分工协作雏形初显。

促进农民增收致富。农村电商打通了小乡村与大市场的快捷通道,拓宽了农村市场的“出路”与“进路”,农民获得市场信息更直接,市场选择机会更大。一方面农民日常消费有了更大的选择空间,足不出村即可买到质优价廉的商品和服务,消费支出相对减少;另一方面把农产品以低成本卖出去,销售范围扩大,销量增加,收入增长。调研中我们了解到,岐山县蔡家坡青年创业者林晓东注册网店销售擀面皮,2014年销售擀面皮30多万份,远高于实体店销售额,仅春节一个月网上销售额就达16万元。

推动提速转型仍存制约

一是传统习惯制约。一方面,个别领导干部习惯于实体经济管理思维,对电子商务认识不足,重视支持不够;部分机关部门之间、县区之间沟通协调不畅,造成重复建设。另一方面,部分农业经营者,对电商新业态不熟悉,电子商务应用定位不清,线上运营成效差强人意。目前全市仅有10%市级以上龙头企业和农民专业合作社开展电子商务应用,其中5%有效开展电子商务运营。

三是基础服务制约。首先,农村基础网络未实现全覆盖。全市农村家庭宽带覆盖仍有146个空白村、4G网络仍有24%的空白村。其次,农村物流快递业发展滞后。乡村物流快递服务网点设置不足,快递物流价格偏高,起步价7元/3公斤,高出全国行业均价1倍。冷链仓储物流仍是薄弱环节。第三,电商服务体系不健全。全市电子商务信用、认证、支付、金融、应用服务、统计监测体系尚未完善。

四是规划人才资金制约。首先,规划不到位。市级电子商务发展规划编制还没有完成,县区规划除岐山县、渭滨区完成编制外,其他县区规划还在编制之中。其次,人才匮乏。现有本土人才难以满足需要,电商运营紧缺的策划、设计、美工、摄影、营销等技术人才招不来、留不住,制约发展。第三,资金短缺。各级农村电子商务财政支持资金极其有限,电商企业融资面临的资产抵押门槛一时难以逾越,“钱从何处来”的问题十分突出。

立足新起点聚力突破发展

完善基础支撑,提高服务电商能力。发展农村电商,基础设施必须先行。一是完善基础网络平台。用足用活国家政策,实施农村基础网络全覆盖工程,建立农村及偏远地区宽带电信普遍服务补偿机制,支持通信运营商以4G网络为重点,扩网降费。探索发展智能化综合物流模式,打通物流快递“最后一公里”。二是健全实体农贸市场功能。开展“万村千乡”市场工程,完善实体市场物流快递配套服务体系,开展冷链仓储,冷藏设施和冷链物流体系建设,发展生鲜电商市场。三是建立政府电商综合服务平台。整合平台资源,建设市级电子商务公共信息服务平台,建立完善电商信用、认证、支付、金融服务和市场监测、统计分析体系,为电商企业成长提供一体化信息服务。四是建立电商产业基地。提升陈仓物流园、渭滨科技工业园服务功能,建设县区电商产业基地,开展电商应用服务,孵化培育电商企业、人才,为大众创业、万众创新提供服务支持。

整合社会资源,加快农村电商人才培养。人才是农村电子商务发展的核心要素。一是加大本地人才培养力度。以农业龙头企业法人代表、农民合作社理事长、返乡务工青年、退伍军人、高中毕业生、大中专院校毕业生、大学生村官为重点,通过定期培训、开展“东部行”活动等,提升综合素质。二是实行产学结合。联合省内高校、职业技术院校,实行校地合作,发现培养吸引人才。三是引进高端人才。将电子商务领军人才纳入宝鸡市高端人才引进计划,纳入有突出贡献专家人才库管理,实行人才柔性引进,引进国内专业公司承接技术服务。

加快发展现代农业,打造特色优势品牌。农村电商要发展,农业必须提质增效。一是以发展“三品一标”农产品为重点,扩大生产规模,保障农产品原产地直供品质。二是构建标准化生产体系。统一农产品规格和标准,建立农业全产业链标准体系,提高农产品商品化率。三是打造地域龙头品牌。持续开展国家级名牌,省优、部优产品,市级优质农产品品牌创建。

加强统筹协调,形成农村电商发展合力。一是建立协调推进机制。进一步强化市县电子商务发展领导小组协调督查责任,建立领导联系部门包抓机制,并纳入年度责任目标考核,定期考核通报。二是建立健全政策支持机制。不折不扣落实国家支持电子商务发展的政策和措施,争取省级项目支持。设立市农村电子商务发展财政专项奖补资金,建立长效扶持机制。将农村电商企业(合作社)纳入市中小企业担保基金重点扶持范围,对接金融机构创新产品,引进风投基金,支持农村电子商务发展。三是健全完善监管机制。加强农村电子商务调查研究、预测监管、行业自律、法规制度建设,努力实现电商诚信经营,优质服务,市场规范运行。

THE END
1.中国农业电商行业市场情况研究及竞争格局分析报告:市场调研在线15北京博研智尚信息咨询有限公司 中国农业电商行业市场情况研究及竞争格局分析报告第3页/共18页第一章、农业电商行业定义 农业电子商务(简称“农业电商”)是指通过互联网平台进行农产品及相关服务交易的一种新型商业模式。它不仅涵盖了农产品从生产到销售的全过程,还包括了物流配送、支付结算、售后服务等多个环节https://www.docin.com/touch_new/preview_new.do?id=4736523275
2.2023年中国农村电商市场运行情况分析:农产品网络零售额同比增长12.5%中商情报网讯:2023年,面对复杂严峻的国内外经济形势和多发、重发的自然灾害,农业农村保持了发展稳中向好、稳中有进的势头,“三农”基本盘进一步夯实,为经济回升向好、高质量发展扎实推进提供了有力支撑。 农村网络零售额 近年来,中国农村电商市场蓬勃发展,农业农村部数据显示,2023年中国农村网络零售额达2.49万亿元,同https://www.askci.com/news/chanye/20240806/090319272290619813454223.shtml
3.农村电商行业发展趋势及前景展望分析报告.docx本报告旨在深入分析农村电商行业的发展趋势,展望其未来前景,以期为政策制定者、企业决策者及行业研究者提供有价值的参考。 报告背景方面,国家政策对农村电商的扶持力度持续加大,农村网络基础设施不断完善,为农村电商的发展提供了坚实的基础。同时,农产品电商、农村旅游电商等新型业态不断涌现,农村电商服务体系逐步健全,https://max.book118.com/html/2024/1109/6241125223010242.shtm
4.智研咨询发布:中国农村电商行业发展环境竞争格局分析及发展前景预测在当下高度信息化的社会背景下,精准的数据分析与深入的行业研究已成为企业战略规划、市场拓展以及投资决策不可或缺的指南针。智研咨询研究团队经过长期的市场调研与数据分析,重磅推出《2025-2031年中国农村电商行业市场全景调研及投资前景研判报告》,以期为业界提供一份高质量、专业化的行业分析。 https://zhuanlan.zhihu.com/p/11075652112
5.农村电商发展现状分析范文强劲的需求使甲级办公楼市场空置率从2013年底的60.7%下降至2014年底的45.1%。另外,近几年电商发展突飞猛进给商业地产带来了较大冲击,但体检式餐厅、娱乐、休闲等业态地产发展较好。解放碑是重庆历史最为悠久的商业中心,本文以重庆解放碑商业中心为研究对象,分析解放碑商业地产的发展现状及存在的问题,并给出相应的对策建议https://www.haoqikan.com/haowen/53119.html
6.农村电商市场现状前景趋势研究分析中研普华农村电商行业市场前景趋势研究分析 目前,农村电商的推广模式,发现其构建了一个多元化、立体化的营销体系,不仅有效推广了农产品,还助力了农业生产资料的流通。 在农产品推广方面,农村电商充分利用网络平台,通过直播、短视频等形式,直观展示农产品的生长环境、种植过程,让消费者买得放心、吃得安心。同时,电商平台还联合地https://www.chinairn.com/hyzx/20240718/114932854.shtml
7.江西省网络商品交易市场分析报告(2021年上半年)2021年上半年,江西省网络商品交易市场活跃,参与网络商品交易经营行为的市场主体数量达到300499家;其中,国内主流电商平台非执照公示网店数量最多,达到263445家,占比87.67%;国内主流电商平台执照公示网店数量为35631家,占比11.86%;辖区内自建交易网站数量为1237家,占比0.41%;辖区内电商平台数量为186家,占比0.06%。 http://amr.jiangxi.gov.cn/art/2021/8/4/art_22518_3527396.html
8.农货电商行业数据分析:2019年中国农产品网络零售额为3975亿元农货电商行业数据_宏观经济数据分析、市场数据、趋势现状解读、市场价格、销量走势分析,数据来源与艾媒咨询权威发布的农货电商行业分析报告及新行业经济数据库和行业大数据研究权威数据资源开放平台-艾媒数据中心,超130万份调查数据统计资料覆盖50多个国家的5G|跨境电商|新https://www.iimedia.cn/c1061/72025.html
9.我国农产品营销现状分析及未来农产品营销新模式有哪些?二是整合优势资源建立健全农产品产地集散中心,提高农产品流通量;引入网上商城等平台,通过网络媒介构建农产品电商营销体系,积极发展“互联网+”农产品营销体农业。三是减少农产品中间流通环节,建立农产品直营店,降低流通成本,让利于消费者,进而提升农产品市场竞争力。http://www.zgxczx.cn/content_29311.html
10.农产品电子商务的调研报告(通用6篇)调查显示,在已开展农产品电子商务的市场主体中,自建交易平台的800个,入驻第三方平台15499个;拥有自办物流的834个,借助第三方物流的8427个;销售农产品种类以生鲜农产品为主的5974个,销售农产品种类以加工农产品为主的5617个。目前,全国涉农电子商务平台超过3万多家,农产品电子商务平台3000多家,然而,农产品电商亏本运https://www.360wenmi.com/f/fileqit0d43t.html
11.电商农品突破新边界.pptx电商农品,突破新边界优化营销战略与运营流程日期:20XX.XX汇报人:XXX目录01电商平台优势探析电商平台优势与挑战02农产品特质与优势新型农产品特性介绍03电商营销战略电商平台营销策略分享04精细化运营与推广推广策略的实施与优势05优化https://www.renrendoc.com/paper/362651796.html
12.新阶段广西农产品物流发展的SWOT分析及对策建议2.2 劣势分析 2.2.1 物流基础设施落后,缺乏专业技术支持 农产品在流通过程中极易损坏,需要保鲜、制冷等专业技术支撑。现阶段广西主要有以农户-消费者形式为主的自产自销物流模式和以农户-批发市场-消费者为主的批发市场物流模式[5]。在广西的农产品流通过程中,由于其物流的主体比较单一,加之物流服务的局限性,农产品https://www.fx361.com/page/2020/1214/7699183.s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