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东作为“AI+农业”的先行者,在博览会的开幕式上,王清主任作了主旨发言。他指出,面对AI时代的快速发展,广东的目标是通过“先知先觉、先行先试”来抓住这一历史机遇。王清强调,农业的未来在于AI技术的普及与应用,唯有通过创新和变革,才能在新时代中创造新的农业价值。
在490平方米的广东展区,以“智造农业,粤向未来”为主题,十六家单位集中展示了广东近年来在智慧农业领域的探索与成果。展区内,参展商展示了涉及智慧种植、智能养殖、互联网农业等多个领域的前沿技术。通过远程实时监控金鲳鱼的健康状态、河水监测预警等举措,展现了科技在传统农业中的新面貌。
正如王清所述,广东的AI应用已经走入了普通农民的生活,展会上诸多创新的AI农业应用令参观者眼前一亮。例如,徐闻菠萝的“菠萝君”与高州荔枝的“高智荔”均代表了AI技术在产量提升与品质保证上的具体实践。同时,农业保险数字人“探险家”也通过AI智能化管理,为农户提供了更为安全的保障。这些成果不仅标志着AI技术的深度应用,更展示了广东在未来农业发展上的前瞻布局。
除了暴露传统农业的短板,广东还积极构建“AI+农业”的多元化生态集群。与通信运营商的合作,使5G、物联网和云计算等技术在农业领域得到应用,探索如“AI+海洋牧场”和“AI+植保”等新兴领域。此次智博会上,广东联通展示的“5G数字渔船”平台则是基于5G网络,实现渔港监控与管理,成为基层渔业安全的有效保障。
例如,极飞公司的农业无人车已经改变了传统作业方式。用户只需在手机应用上设计作业路径,这些无人机即可自动执行农田作业,作业效率达到每小时80亩。这针对了传统农业中对人力依赖过大的痛点,让农民从繁重的体力劳动中解放出来。
广东农业的发展并不仅限于技术应用。王清在接受采访时表示,近年来,广东在推行“百千万工程”中,以新质生产力服务高质量发展,通过与AI技术的结合,进一步提升农业整体效率和效益。他提到,广东正在引导AI企业进驻农业,推动“AI+农业”的全面深化。
在王清看来,安全与发展是农业现代化中不可忽视的两个方面。“粤水安”项目便是阳江市与联通公司联合推出的市级水域安全监测平台,整合数据,利用AI技术进行海上作业的感知与预警。在抵御台风期间,该项目通过智能通知成功保障了近1万艘渔船的安全返航,展现了智慧农业在风险管理中的重要作用。
然而,要实现更深层次的AI与农业的结合,王清认为需要更多的探索与实践。他建议从以下几方面推动“AI+农业”的发展:
总的来看,广东在智慧农业方面的探索已初现成效,但这只是未来发展的起点。随着技术的不断进步与应用场景的拓展,“AI+农业”将在推动农业现代化与可持续发展上起到更加深入与关键的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