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着互联网的快速发展和国家乡村振兴战略的提出,农业作为支撑国民经济发展的基础产业,正在被互联网、大数据、人工智能等新科技进行重构和升级,互联网已经成为农业发展的重要设施,农业领域出现一片蓝海,阿里、京东、百度、腾讯等巨头纷纷布局智慧农业,为推动我国智慧农业建设做出努力。
未来中国智慧农业潜在市场规模将接近270亿
2015-2020年中国智慧农业潜在市场规模统计情况及预测
人工智能与农业深入结合
2018年6月7日,云栖大会。上海峰会正式发布阿里云ET农业大脑,将人工智能与农业深入结合。
目前,阿里云ET农业大脑已应用于生猪养殖、苹果及甜瓜种植,已具备数字档案生成、全生命周期管理、智能农事分析、全链路溯源等功能。
1、由人工走向智能
(1)、在种植、养殖生产作业环节,摆脱人力依赖,构建集环境生理监控、作物模型分析和精准调节为一体的农业生产自动化系统和平台,根据自然生态条件改进农业生产工艺,进行农产品差异化生产。
(3)、在生产管理环节,特别是一些农垦垦区、现代农业产业园、大型农场等单位,智能设施与互联网广泛应用于农业测土配方、茬口作业计划以及农场生产资料管理等生产计划系统,提高效能。
2、突出个性化与差异性营销方式
物联网、云计算等技术的应用,打破农业市场的时空地理限制,农资采购和农产品流通等数据将会得到实时监测和传递,有效解决信息不对称问题。
近年来各地兴起农业休闲旅游、农家乐热潮,旨在通过网站、线上宣传等渠道推广、销售休闲旅游产品,并为旅客提供个性化旅游服务,成为农民增收新途径和农村经济新业态。
3、提供精确、动态、科学的全方位信息服务
面向“三农”的信息服务为农业经营者传播先进的农业科学技术知识、生产管理信息以及农业科技咨询服务,引导龙头企业、农业专业合作社和农户经营好自己的农业生产系统与营销活动,提高农业生产管理决策水平,增强市场抗风险能力,做好节本增效、提高收益。
同时,云计算、大数据等技术也推进农业管理数字化和现代化,促进农业管理高效和透明,提高农业部门的行政效能。
本报告前瞻性、适时性地对“互联网+”农业的发展背景、发展现状、市场规模、竞争格局等行业状况进行研究分析,并结合多年来“互联网+”农业发展轨迹及实践经验,对“互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