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字农产品电商是新质生产力。”丁俊发表示,农产品电商在“三农”发展中,特别是乡村振兴、精准扶贫、改变农产品生产、流通、消费方式等方面所起的作用将越来越大。“数字电商既是传统农产品电商发展的必由之路,也是发展新质生产力的具体体现。”
农产品进城规模增大,“路费”下降
将数字技术应用到农产业,在行业内已有探索。以拼多多为例,平台通过搭建“农地云拼”系统,将分散的农产品需求在线上归集,形成爆款,减少中间环节,让农产品直连消费者餐桌,降低终端售价的同时提高了农户收益。
农业农村部信息中心主任王小兵分析道,农产品电商之所以能发展得既快又好,关键在于不断运用新技术,通过互联网技术和信息化手段实现了产销对接。
王小兵表示,全国农产品网络零售呈现出东中西部竞相发展、各类农产品加速覆盖的良好态势,特别是为打赢脱贫攻坚战,有效应对三年疫情作出了独特贡献。“农村电商变革了农产品传统流通方式,成为农村数字经济发展的突破口和领头羊”。
从人与技术入手培育农业新质生产力
《报告》指出,电商在农业数字化升级的过程中应赋予新内涵,除了实物农产品交易,数字农产品电商还应包括服务类农产品、体验类农产品等。报告提出,以拼多多为代表的电商平台,将引领中国农产品数字化转型。
根据拼多多的调查,截至2021年,平台上90后、95后、00后新青年商家占比超过49%,95后“新新农人”占比超过13%,人数超过12.6万,其中大部分是返乡创业青年,而且,一位“新新农人”返乡,能够带动5至10位95后。
上述负责人表示,扶持“新新农人”最好方式不是直接给钱,而是建立一整套激励新农人跨越式发展的平台机制,让制度成为数字农业的放大器。“在传统推流方式下,很多商家认为强者恒强,大力便能出奇迹,但这一套方式在拼多多上走不通。我们的平台机制一直坚持产品导向,鼓励商家做产品创新,只要做好产品差异化,就有做大做强的机会”。
农产品如何提高质量,围绕产品创新,也是目前农产品电商面临的问题之一。《报告》指出,部分农产品电商企业存在同质化竞争的问题,导致竞争成本较高,效益较低。
“农产品电商大有可为。”丁俊发说,他建议,创新农产品电商的模式和场景,应从人才、生产工具、生产关系入手。其一,打造能创造新质生产力的战略人才、足够熟练掌握新增生产资料的应用型人才;其二,充分使用新型生产工具,掌握核心技术,赋能发展新型农产品电商;其三,塑造适应新质生产力的生产关系,着力打通束缚新质生产力发展的堵点、卡点,让国内先进、优质生产要素向发展新质生产力高效配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