鼓励全球五大洲青年新锐投身数字农业:联合国粮农组织浙大携手拼多多启动“全球农创客大赛”

12月6日,由联合国粮食及农业组织(FAO)、浙江大学联合主办,拼多多支持的“2020全球农创客大赛”决赛结果正式揭晓。

据了解,此次大赛吸引全球超过150个青年数字农业科创团队报名,其中有12支新锐队伍进入决赛。评审团则由六位全球跨学科、跨领域专家组成,并由联合国粮食及农业组织副总干事BethBechdol担任评审团主席。这同时也是行业内,后疫情时代全球最大线上数字农业科创峰会。

经过激烈角逐,最终来自利比里亚和美国科研人员共同组成的“无土栽培和水产养殖的新型混合型创业项目”获得一等奖,来自中国的“数字化养蜂项目”和“MiTerro-食物蛋白提取保鲜膜项目”获二等奖,来自西班牙、玻利维亚和乌干达的三支创业团队的数字化垂直种植项目、果蔬专供项目、食品电商项目获得三等奖。

本次大赛旨在发现、加速和推广以青年为主导的创新商业模式、数字解决方案,释放粮食及农业领域创新潜力,以解决新冠疫情暴发对农产品上行带来的问题。这也是继“多多农研科技大赛”之后,联合国粮食及农业组织联合拼多多启动的又一支持数字农业青年科创的活动。

联合国粮食及农业组织副总干事BethBechdol女士表示,目前中国的数字农业应用于生产仍处于初级阶段,“我们乐于和志同道合的伙伴应尽己所能去推动国际一流数字农业解决方案在全球落地应用,让更多小农户享受到新技术带来的农业科技变革。”

12支国际青年队伍参赛,探索全球数字农业创新

青年人参与的新农业,会有哪些不一样?

此次进入“全球农创客大赛”决赛的12支青年队伍中,有5支队伍来自中国,7支队伍则来自尼日利亚、美国、玻利维亚、西班牙、孟加拉国、利比里亚/美国(合作)、乌干达等国家,共覆盖亚洲、非洲、北美洲、南美洲、欧洲等5个大洲。

年轻人们也带来了充满独特创意的数字农业解决方法——在中国陕西、湖南等地,有团队部署了智能蜂箱,用手机追踪蜜蜂轨迹;来自西班牙的团队,则利用远程数字遥控系统,在集装箱内种植草莓;美国的青年人研发出了智慧集装箱,为非洲提供水产养殖的数字化服务。

来自西班牙的初创企业VerticalGreen,目标是为开箱即用的方式找到新的解决方案,并以此方式针对未来几年将对食品生产和食品物流构成挑战的多重问题。

VerticalGreen创始人CarlosRepiso介绍说,他们正在为西班牙主要的草莓产区提供基于模块化和可扩展性的新农业解决方案。“比如在草莓园区进行垂直种植,通过远程数字系统进行遥控,也可在集装箱内种植,解决了农产品丰收时期大量农产品集中运输的问题。”

该项目团队由企业家、材料博士、教授、化学家等组成。团队创始人罗伯特介绍说,他们拥有世界上第一项将变质、过期牛奶重新设计成塑料替代包装材料的技术。生产的薄膜比其他生物基材料便宜,同时提供与石油基塑料薄膜相似的质量,“我们的成本比PVC材料便宜,可以广泛应用于时尚、医疗和包装行业”。

最终,来自利比里亚和美国科研人员共同组成的“无土栽培和水产养殖的新型混合型创业项目”获得一等奖,来自中国的“数字化养蜂项目”和“MiTerro-食物蛋白提取保鲜膜项目”获二等奖,来自西班牙、玻利维亚和乌干达的三支创业团队的数字化垂直种植项目、果蔬专供项目、食品电商项目获得三等奖。

“我们很荣幸能够与联合国粮食及农业组织、浙江大学一起,助力更多青年人投入数字农业前沿,推动农产品的智慧生产和流通,这也是拼多多的社会责任所在。”

拼多多副总裁韩东原表示,此次比赛将结合三方优势,共同寻找并培养支持国内外优秀的农业创业者。

“后疫情”下的“新农业”,粮农组织、浙江大学和拼多多再牵手

2020年新冠疫情暴发,对世界各地的经济以及社会都产生严重的影响。有数据显示,预计到2050年,世界人口数量将达到96亿,全球粮食产量须相应增长60%。与之相对应的是农产品需求大幅上升,而农产品的物流运输和销售渠道却严重受挫。

为此,FAO、浙江大学联合新电商平台拼多多举办此次全球农创客大赛,这也是后疫情时代全球最大线上数字农业科创峰会。

值得注意的是,数字农业的跨学科、跨领域特征,决定了需要多方共同推动。就在此前,FAO、浙江大学、拼多多已在基础科研领域,进行过多次紧密协作。

▲在“多多农研科技大赛”的比赛基地中,来自全球的青年科学家在探索利用人工智能、算法策略实现自动化种植草莓。(摄影:木公)

今年5月,在联合国粮食及农业组织的技术指导下,中国农业大学与拼多多举办第一届“多多农研科技大赛”,邀约全球顶尖选手,参与高原草莓AI种植挑战赛,探索一批有价值的“人机协同”草莓种植方案,并有望输出到国内更多草莓产区。

就在今年1月疫情刚刚暴发之际,浙江大学便联合拼多多设立“病毒感染性疾病防控基金”,由拼多多捐赠1亿元人民币。该基金资助科研项目104项,涵盖人工智能、临床医学、公共卫生等五大主攻方向。

“与公共卫生一样,数字农业也是一门基础科学,需要持之以恒的硬投入。”浙江大学食物经济与农商管理研究所所长卫龙宝表示,FAO、浙江大学、拼多多共同推动此次大赛,也进一步探索了农业领域“产学研”的深度融合和应用,通过鼓励青年新锐的科技创新,共同帮助全球农民完善农业全产业链。

目前,作为中国最大的农产品上行平台,拼多多仍致力于帮助农民“卖得好”、让消费者“买得好”。就在2019年,拼多多的农产品和农副产品成交额超过了1364亿元,预计2020年这一数字将突破2500亿元。

THE END
1.多多农研科技大赛位于上海崇明的光明母港垂直农业研究中心的4个集装箱里,参赛队伍在没有土壤与日照的条件下,通过精细调控温、光、水、肥、气,不断设计优化智能算法,比拼如何以更低能耗、更短时间种出更高产量、更好品质的水果生菜品种“翠恬”。 查看详情 集装箱里比种菜 “新农人”的高科技较量 没有土壤与日照,不“靠天吃饭https://www.smartagricompetition.com/cn/news
2.新时期新农博承担新使命中国中部(湖南)农业博览会助力长沙全力展示农业新产品、新模式、新成果;探索农业新技术、新业态、新空间;梳理“三农”事业新成就;体会广袤田野新变化;交流农业发展新路径……10月27日至10月31日,第二十四届中国中部(湖南)农业博览会(以下简称“中部农博会”)在长沙国际会展中心举行,以创新引领之姿,奏响农业高质量发展最强音。 http://nyw.changsha.gov.cn/xxgk/xxgkml/gzdt/zwdt/202310/t20231030_11266224.html
3.###全球新农可以做吗?解析全球农业新机遇,共创财富蓝海!在这个日新月异的时代,创业者的目光不再局限于传统领域,而是纷纷投向了蕴含无限可能的新兴领域。当“全球新农”这一概念跃然纸上,无数梦想着通过创新农业模式实现财富自由与社会价值的创业者不禁要问:全球新农可以做吗?答案不仅是肯定的,而且是前所未有的充满机遇与希望的! ### 一、全球新农:时代的呼唤,未来的https://jiameng.baidu.com/content/detail?id=709899852495&from=search
4.农产品丰收尴尬席卷全球丰产不增收“美国内陆水路运输遭遇空前压力,现在哪怕一场洪水、一次旱情或一个机械故障,都可能导致巨大灾难。”业内人士描述的美国运输困境,只是今年全球农产品丰产的一个缩影,在大西洋彼岸的法国则正遭受农产品胀库现象的困扰。 2014年,在全球范围内,农产品普遍存在供给过剩现象,由此带来了运输系统崩溃、仓库停止收粮等尴尬局面https://finance.eastmoney.com/news/1355,20141027438503418.html
5.四川三农新闻网四川坚定地把国家粮食安全重任扛在肩上,重农抓粮导向鲜明,粮食产量连续3年超过700亿斤。2022年,四川油菜籽总产量352.2万吨,生猪出栏6548.4万头,继续保持全国第一。四川省委、省政府出台《建设新时代更高水平“天府粮仓”行动方案》,提出十大重点任务,确保任何情况下都把饭碗端稳端牢。 产业振兴是乡村振兴的重中之http://www.sc3n.com/index.php/index/news/topics/id/6.html?page=23
6.拜耳胡梦影:生物制剂正在成为世界农化市场的全新风口新年问站在全球百年未有之大变局的关口,农业进入高质量发展阶段的深水期,“阵痛感”在所难免。在新旧周期交替之下,也蕴藏着新的发展机遇,如何理性观察当下巨变的宏观环境,如何预测未来更多的确定性商机,新兴科技将会引发哪些产业变化?这一切尚待揭晓。 辞旧迎新之际,正是答疑解惑之时。农财网农化宝典推出今年度《新年问大https://static.nfapp.southcn.com/content/202402/07/c8588034.html
7.国际农业科技创新加速,中国大都市如何作为?海外视窗围绕粮油大宗商品、鲜活农产品等重点领域,推进新零售渠道多元化、运营决策数字化、冷链物流体系化等技术与模式创新,赋能农产品供应链实现降本增效。围绕废弃物资源化等关键环节,推动生物质能源、生物基材料、生物质原料产业化发展,促进农业产业链闭环,抢筑生物质战略性产业高地。 https://www.fjlib.net/zt/fjstsgjcxx/hwsc/202405/t20240506_476164.htm
8.山东两会观察之乡村振兴篇:村里为啥多了100多口人?闪电新闻记者了解到,徐林收所在的潍坊市,正借助潍坊国家农业开放发展综合试验区的政策,加速农业“买全球”、“卖全球”,当地农民也成为最早经受全球先进农业洗礼的“国际农民”。 “新农人”更加有盼头 乡村振兴,产业是基础,人才是关键。山东出台了《关于推进乡村人才振兴的若干措施》,聚焦“引进来”“培养好”“沉下https://m.jnnews.tv/guanzhu/p/2021-02/05/79852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