培育数据市场,发挥数据作为新型生产要素的作用,需要深化对于数据要素经济性质、市场形态的认识,大力推进数据资源化、要素化、市场化发展,确保数据资源优化配置到社会生产的全过程、各环节,真正成为促进高质量发展的重要战略资源。
高质量数据是稀缺的要素资源。数据在物质形态上表现了累积性、可复制、不消耗等特点,作为经济要素资源,特别是高质量的数据要素资源,同样具有稀缺性。
数据要素市场作为典型的买方信息占优市场,主要体现在:一是买方占据市场的优势地位。由于“阿罗信息悖论”,数据价值验证过程和使用过程的重叠,买方需要卖方在交易中披露数据信息,而披露过程将可能导致数据贬值甚至不再产生交易的后果,这一性质决定了买方占据着信息主动和市场主动地位。二是买方拥有数据真实价值的信息优势。数据参与社会生产创造的价值会因使用场景、领域和用法而有差别。对于同一数据要素,用于生产什么、如何使用,能产生多大的经济价值,买方比卖方占有更多信息。三是买方掌握交易之后的主动权。数据要素交易之后,买方会不会维护或者能在多大程度上维护卖方的信息安全和个人隐私,买方会不会转卖、转让数据使用权,会不会重复用于其他生产用途,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买方。
由于数据要素市场买方信息占优,市场机制自发调节的结果将是:一方面,数据卖方惜售数据。卖方担心数据要素用途不确定、价值不确定、安全不确定,特别是对于可能影响个人隐私、信息安全、商业秘密、国家安全的数据,将会恪守谨慎的心理惜售甚至退出市场,从而导致数据要素市场供给不足。另一方面,数据买方寻求市场之外的渠道获取数据。当买方认识到在市场上购买数据不划算、不经济,或者根本没有市场供给时,将会出现数据互换的物物交换形式,或以市场以外的渠道,或自建数据中心替代市场。世界各国知名数据密集型企业,比如电信运营商、通讯产品制造商、平台公司等基本都自建数据中心,就是对于市场替代的例证。
进入数字经济时代以来,得益于公共数据共享和开放“红利”,推动了消费互联网的快速发展,平台公司在经济发展中扮演了生力军作用,带动了网络购物、数字居家生活、智慧健康养老、数字教育培训、网络餐饮、智慧旅游、智慧交通出行、数字化娱乐等场景的数字化转型发展。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随着工业互联网、物联网、5G、AI大模型等数字技术的运用发展,企业数字化转型的全面实现,必将在供给端产生更大规模、更高数量级、更高价值密度的数据;与此同时,社会生产产、学、研、用的数字化也将对于数据要素产生刚性需求,特别是工业互联网应用场景的加速发展,对于数据要素市场的发展产生了推动作用、带来了现实需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