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据作为数字文明时代的新型要素,具有易复制、非均质、非消耗、权属关系复杂等新特点,对产权、流通、分配、治理等制度提出新挑战。
数据是数字文明时代的第一要素
迄今为止,人类已经至少经历了原始文明、农业文明、工业文明三个时代。近30年来,人类迎来数字文明时代。
在数字文明时代,数据成为新的生产要素,由于生产方式主要以开发利用数据为主,因此其核心资源是数据资源。数字文明发展受土地、劳动力、资本数量的影响较小,受数据数量和质量的影响较大,特别是由于数据不同于传统生产要素,它具有多维属性特征,应用的场景越丰富,其价值就越能充分释放,因此数字文明时代的关键生产要素也是数据。这样一来,数据具备了数字文明时代核心资源和关键生产要素的双重身份。
数据基础制度是生产要素制度的历史性创新
第一阶段是2015年以前,初步探索数据资源价值。
“春江水暖鸭先知”,随着全球计算产业迅速发展,以数据库、云计算、互联网平台等为代表的企业率先发现数据在产品研发设计、企业优化运营、市场精准营销等领域的巨大价值,开始通过各类平台或终端大量获取数据、训练模型,赋能产业发展。
第二阶段是2016年至2021年,确立数据的生产要素地位和市场化配置制度。
2016年12月,国家工信部印发《大数据产业发展规划(2016-2020年)》,再次强调数据是国家基础性战略资源,是21世纪的“钻石矿”。
2019年10月,十九届四中全会首次将数据确立为生产要素,按贡献参与分配。
2021年3月,中央财经委第九次会议强调要“加强数据产权制度建设、强化平台企业数据安全责任”。
2021年12月24日,国家发展改革委等九部门联合颁布《关于推动平台经济规范健康持续发展的若干意见》,提出要细化平台企业数据处理规则,探索数据和算法安全监管等。
2022年伊始,国家发展改革委先后组织“我为数据基础制度建言献策”和“数据基础制度观点征集意见”活动,充分发掘全国各地科研院所、企业单位、社会团体和公众的智慧,为构建数据基础制度的总体思路、数据产权、流通交易、收益分配、安全治理等贡献了宝贵建议。
掌握数字文明时代第一要素
迈向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
当前,我国已经开启实现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的新征程,正朝着全面建成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的宏伟目标继续前进。与新征程同步开启的,正是中国快速增长的数据规模。
根据ICD对中国数据规模的预测,随着互联网用户的增加和数字基础设施普及速度的提升,中国将成为数据量增长最快地区,预计每年将以30%的增速提升,从2018年的7.6ZB(约占全球比重23.4%)增长至2025年的48.6ZB(约占全球比重27.8%),并在2025年成为全球最大的数据区域。
数据作为数字文明时代的第一生产要素,必将掀起一场新的商业变革,这也为广大企业商户提供新的创业思路。
如何利用这些海量数据,绘制有蓬勃生命力的商业蓝图呢?答案是:需要一款数字化工具,通过“去平台中心化、分布式经营”的全新方式,打破边界,无边界链接裂变大量的数据资源,打造属于企业商户的数据流量价值体系,数据资源越丰富,打造的数据价值也将越大,更有利于打造属于企业商户的商群诚信生态,持久健康地经营下去。因为,未来的商业竞争不是个人与个人之间的竞争,也不是行业与行业之间的竞争,而是生态与生态之间的竞争。
这款高维度的数字化工具就是无界SaaS(时空链App)。各行各业的中小微企业、个体工商户、经营创业者下载使用它,入驻无界(数字)云仓孵化,可以用它去链接广大企业商户、用户等无边界的数据资源,协同打造数据流量价值体系,构建商群诚信生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