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没有数据,减碳根本做不成”,这一论坛聚焦碳与数据两大新型生产要素

气候变化为全球生存和发展带来严峻挑战,然而它也为经济的绿色转型提供了前所未有的历史机遇。人工智能与数字经济的快速崛起,则为我国经济转型和创新发展开辟了新的空间。9月29日,由复旦大学和中央财经大学主办的首届“碳与数据新要素论坛”暨中国评估论坛(2024)在复旦大学举行。

【政府和国有企业要为民营企业放出数据】

“如果没有数据,减碳根本做不成。”中国社会科学院大学教授、国务院原副秘书长江小涓在主旨演讲中说,实现碳达峰、碳中和是一场广泛而深刻的经济社会系统性变革,而数字技术可助力全场景、全链条减碳。

中国绿色转型成效显著,截至2024年6月底,我国可再生能源装机容量已达到16.5亿千瓦,占全国总装机容量的53.8%。2023年,全国单位GDP能源消耗和碳排放强度分别比2012年下降26%和35%以上。2023年,中国在各种电动车、电热泵以及其他电动器械的低碳技术生产和使用远远超过全世界其他国家。2022年全球风电新增装机排名前15名榜单中,我国风电整机企业有10家,全球光伏20强综合排行榜中有19家是中国企业。我国绿色产业已经具备较强国际竞争力。

实现全链条全场景减排,在能源结构、生产端和消费端等各个场景都需要进行大量技术创新和应用推广,数字技术作为绿色转型关键使能技术发挥着不可替代的重大作用。比如,在工业领域帮助传统行业降低能耗;在建筑领域降低全生命周期的综合能耗;在交通领域提升交通网络的运输效率,减少碳排放;在碳管理方面助力碳资产管理和碳排放追踪的数字化等。

新能源具有数据多向交互、实时变化的特点,对数据汇聚和处理能力要求极高,高度数智化是必选项。江小涓认为,政府和国有企业是数据重要持有方,“碳与数”结合会产生海量结构化数据,因此既要增强自身发展能力,还要为全社会提供数智化服务,比如为主打智能化新能源业务的民营企业放出数据。

江小涓介绍,数字技术提供的海量连接能力和巨大算力,使得环境问题中的多种形态排放、减排行为的贡献等,宏观上可以在很大范围内计算,微观上可以颗粒化到个人,而且可以追踪动态足迹。比如,“蚂蚁森林”通过数字科技量化和放大个体绿色行为,不但促进了绿色低碳发展,还在全国10个省份落后地区设立了18个公益保护地,守护野生动植物1500多种。

【我国数字经济规模连续多年位居世界第二】

在数字经济和实体经济融合发展的需求之下,数据要素已经成为最先进最活跃的新型生产要素,不仅催生了平台经济、共享经济、算力产业等新兴产业,实现了产业结构形态的跃升,也通过赋能千行百业,促进传统产业的数字化转型,成为建设现代化产业体系、推动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的新引擎。

近年来,我国数字经济规模持续壮大,从2012年的11.2万亿元快速增长到2023年的53.9万亿元,连续多年位居世界第二。2023年我国数字经济核心产业增加值超过12万亿元,占GDP比重达10%。

余蔚平认为,做好数据资产评估工作,有利于加快数据资产的开发应用,有利于促进数据交易和流通,有利于拓宽融资渠道。

我国数据红利潜力巨大,超大规模的市场产生海量的数据资源,广泛而丰富的经济场景为数据的产生和运用提供了丰富的“土壤”。但与此同时,随着数据资产规模的爆炸性增长,复杂性也越来越高,数据安全面临着更大的挑战。

【复旦支持的碳定价模型取得首阶段成果】

近年来,复旦大学在推动“双碳”目标和数字经济高质量发展方面采取了一系列行动,特别是在碳与数据资产、能源系统转型、气候变化等领域展现了不俗的科研实力。

会议现场发布了三个产学研成果——

第一,复旦大学团队参与发起的国际绿色燃料标准成果,包含《产品碳足迹-产品类别规则-生物甲醇》《产品碳足迹-产品类别规则-电子甲醇》两项规范标准,为航运业脱碳化进程和能源行业可持续发展贡献力量。

国际绿色贸易平台是复旦大学参与发起的首个专注于进出口绿色贸易的国际综合性服务平台,其创新性地打造了国内首个集第三方机构盘查和国际认证于一体的数字化碳服务平台。基于此的国际绿色贸易“金贸通”项目,被列为印度尼西亚新一届政府实施的重大项目之一。

第三,链城数科数据资产价值评估模型。由杭州链城数字科技有限公司携手复旦大学资产评估研究中心共创的这一评估模型,深挖数据资产价值影响因子,探究多样化应用场景,为企业提供精准易用的数据资产评估利器。

THE END
1.让数据要素更好赋能新质生产力电子报数据要素解决效应突破资源瓶颈。数据要素具备协同联动、融合创新及复用增效的特点,能够优化传统生产要素配置,打破资源瓶颈,构建灵活、多样、开放的产业发展环境。通过网状共享的方式破除“信息孤岛”,以多元主体协作形式构建新型网络连接,凭借数智化管理和智能化生产构造数据要素共享新型生态系统。 https://dzb.whb.cn/2024-12-08/7/detail-872810.html
2.数据要素行业专题报告:公共数据授权运营,亟待开发的蓝海1.1 数据成为新型生产要素,政策快速落地助推体系建设 数据要素被列为五大生产要素之一,成为我国改革发展的重要方向。随着数据要素市场不断壮大, 数据要素市场的各个参与主体都投入到市场运作中。政府作为数据要素市场的管理者,将发挥政 策扶持和积极引导作用,推动公共数据扩大开放,构建数据开放平台。相关政策文件的密集出台https://new.qq.com/rain/a/20230725A01D3Z00
3.“数据”成为生产要素,区块链赋能正当时51CTO博客形象的说,数据是“新型石油”,虽然它不是一种有限资源,但就像石油需要提炼一样,经过一定的处理,能够被解锁出更大的价值。当前全球经济增长乏力,但数据作为生产要素的重要作用日益凸显,成为中国经济发展的新引擎。本文将为大家解读数据作为一种新型生产要素,被正式写入中央文件有何深意?新型技术又将如何赋能释放数据要素https://blog.51cto.com/u_15634468/5364763
4.数据:数字经济时代的新型生产要素数据资源开始成为数字经济时代的基础性生产要素。2022年6月22日中央深化改革委员会又审议通过了《关于构建数据基础制度更好发挥数据要素作用的意见》,更是明确提出促进数据高效流通使用、赋能实体经济,统筹推进数据产权、流通交易、收益分配、安全治理,加快构建数据基础制度体系的要求。数据要素及数据要素市场的相关研究已https://blog.csdn.net/jane9872/article/details/130181928
5.数字成为新生产要素,谁能成为未来的执哨者?数字时代,区域重新洗牌的时代再次来临。2020年4月9日《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构建更加完善的要素市场化配置体制机制的意见》,明确把数据列入新型生产要素,与土地、劳动力、资本、技术等传统要素并列。数字经济浪潮奔腾而来,工业经济时代依托大出大进、港口优先的发展逻辑已经发生改变。 https://www.iyiou.com/news/202006121004538
6.数据作为新型生产要素,是数字化网络化智能化的基础,已快速更多“数据作为新型生产要素,是数字化、网络化、智能化的基础,已快速融入()等各个环节,深刻改变着生产方式、生活方式和社会治理方式。”相关的问题 第1题 如今,数据已经成为重要生产力和关键生产要素,深入渗透到生产、分配、交换和消费的各个环节,引领()等要素网络化共享、集约化整合、协作化开发和高效化利用。 Ahttps://www.educity.cn/souti/bv57gps8.html
7.中国移动董事长杨杰:打造新型信息基础设施激活数据要素价值潜能习近平总书记着眼信息时代发展大势,高度重视、系统谋划、统筹推进数据要素发展,提出一系列新观点新判断,作出一系列新部署新要求,明确指出“数据作为新型生产要素,是数字化、网络化、智能化的基础,已快速融入生产、分配、流通、消费和社会服务管理等各个环节,深刻改变着生产方式、生活方式和社会治理方式”“要促进数据高效流https://www.10086.cn/aboutus/news/groupnews/index_detail_4779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