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手数字化“新农具”在成就90后新农人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这一现象体现了数字经济时代下农业知识传播方式的革新,为年轻农人提供了全新的成长和发展平台。
紧跟农时节点,用专业为作物长势护航
提到农业,人们的第一反应往往与土地挂钩,整齐的田块、葱郁的作物构成了农户们年复一年的种植故事。来自河北石家庄的90后姑娘小玉,就是一位“扎根”土地的“农田守护者”。
在线下主顾的建议下,2020年小路正式成为一名快手农技创作者,而她的更新节奏也基本与农户们的种植节奏同频。“每天我都会在早晚各开一次直播,例如现在是玉米除草的季节,早上6点开播正好能赶上大家出工,农户们可以一边听讲解一边忙活地里的工作,有问题也能通过直播间及时提问,晚上的直播基本在大家收工回家后。在非农时节点的时候,直播不用卡点,我也会稍微轻松些。”
小路的情况亦然,“店铺的客人从周边几个村子延伸到了更远的地方,有人从距离几百里地的地方赶过来咨询农技、购买产品,收入也较从前提升了一半以上”。
临床实战派兽医,直播传技“包治猪病”
生猪是重要性仅次于粮食的农副产品,一头连着消费者,一头连着养殖户。在大量引进国外猪种追求瘦肉率的市场环境下,猪越来越“娇气”,养猪也愈发成为了一门“技术活”。
“肥猪近期高发混感高热”“外购仔猪大群归堆慢喘”“外购注意保育混感副猪嗜血杆菌”……常年奋战在猪病治疗一线,他所接触的各种类型的猪病也正是困扰着大批养猪户们的难题。
“猪病和人类疾病其实有点类似,比如冬季容易感冒,严重了就会引发肺炎,春秋交替时,支原体病症会多一些。”若是疾病没有得到及时有效的治疗,就可能会导致猪的死亡,从而给养殖户造成经济损失。也正因如此,当养猪户在快手上刷到能治猪病的专业人士时,总是会如“抓住救命稻草”般不断提问,力求寻找到最合适的养殖治疗方案。
巅峰时期,王兽医的直播间一晚上能涌进两三千人在线听讲。与课程连带的兽药销售月GMV也达到了10万左右。
快手释放农技人才价值,赋能乡村振兴
农业技术推广能够提高农业产量和质量,但传统的知识获取方式往往很难满足农户对于农技的即时性需求,农技主播的出现刚好补足了这一短板。
在小路看来,“种地是件因地制宜的学问,线上资料或电视科普等形式,都很难让农民们直接套用,而在直播间里,所有问题即问即答,对于农民的帮助效果更为直接”。可以说,农技直播间为农户们提供了一个平台,免费学习农技知识、交流农业信息、解决农业问题。
快手也坚持为有实力的农技人提供舞台,进而推动农技传播,为助农富农提供切实的助力。去年,快手就曾联合中央农业广播电视学校打造快手首届“农技之星”大赛,通过花式活动融合趣味+竞技+科普,释放农技知识普惠价值。
实际上,他们不仅仅是充满生命力的新农人代表,更是快手上农资板块主播群体的缩影。2023年,快手平台上拥有近22万农技创作者,农技人每日直播时长超5万小时,覆盖26825个乡镇,在大量农技人才的聚集下,快手三农内容生态不断优化,多元、专业、系统的农业知识成为农民们促进农业生产的“新农具”,为乡村振兴发展助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