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月25日,全国脱贫攻坚总结表彰大会于北京人民大会堂举行,对全国脱贫攻坚先进个人、先进集体进行表彰。当天上午,湖南七七科技股份有限公司组织全体员工观看了这场直播,该公司总经理杨淑亭获评“全国脱贫攻坚先进个人”。(2月26日红网)
相较于“杨淑亭”,不少人更常提及的,或许是她的另一个称呼——“轮椅女孩”。2011年,因为一场车祸,杨淑亭不幸高位截瘫。但她没有放弃,而是迎难而上、一路逆袭。
据媒体报道,“自2013年起,杨淑亭先后经营淘宝网店,创建网络工作群,带领200余名残疾人网上就业,几年来总计带动全县1386人增收,贫困户386户,残疾人就业59人;她创办了湖南七七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并且带领乡亲们脱贫致富,在‘扶贫车间’里,共有600余人在家门口实现了就业,月人均收入可达2000至4000元”。
简要几句,寥寥数笔,难以写清她的故事。诸多重磅级的荣誉,或许更能见证她的奋斗与贡献。从“全国三八红旗手”到“全国自强模范”,从湖南“百名最美扶贫人物”到“全国脱贫攻坚奖奋进奖”……一路走来,杨淑亭摘下了一顶又一顶令人肃然起敬的桂冠。
前不久,央视报道《扶贫路上的“轮椅女孩”》专门讲述了杨淑亭的故事。此次她获得“全国脱贫攻坚先进个人”,留名于脱贫攻坚历史进程,恐怕并不让人感到意外。
不得不说,一个残疾女性,取得如此成就,实在让人钦佩。这不仅是因为她获得的荣誉之多与高,更在于,她所选择的人生方向,不仅包含了对个体幸福的追求,也始终行进在扶贫助弱的公益轨道上,向外输出着更高维度的社会价值。
“回顾我的创业历程,我深深感到,没有精准扶贫政策,就没有我的今天。”杨淑亭此前接受采访时的话,既讲出了事实,也道出了她的谦逊。毕竟,作为企业家,实现个人的财富自由,同时带动残疾人、村民脱贫,做到“达则兼济天下”,终究也得具备企业家才能。否则,再强的外部助力,也可能是无用功。
根据媒体的报道,复盘杨淑亭的创业之路,可以发现,最初的她,不光看到了仿真花市场的前景,还利用淘宝这一当时新兴的电商平台销售。正是这样一次重要的选择,打开了她的“机会之窗”,开启了她的“逆袭之路”。
优秀的企业家,总是善于借势而为,更好地满足消费者的需求。消费者的需求,技术的发展更新,客户的偏好变化,销售平台的扩展或转移……捕捉住市场的趋势,因时而为而变,才能“站在风口上”翱翔,创造更大的经济与社会效益。
《2020短视频行业发展分析报告》显示,2019年中国短视频市场规模近1007亿元,2020年我国短视频用户数量已占网民总量的87%。“眼下,市场之“势”,无疑在“短视频+直播”。
不少“嗅觉”灵敏的创业者,早已提前布局,借助短视频宣传,带货直播,写就了令人瞠目的创富传奇。杨淑亭其实也捕捉到了这一市场趋势。据澎湃新闻网报道,她在快手上直播开店,同步帮助县里出售牛奶、蜂蜜、辣椒、竹笋等农特产品。显然,越早“入场”,越能赢得先机。
与此同时,为树立良好的企业形象,赢得更加长远的市场发展空间,各大短视频平台也在释放公益力量。比如,快手实行了“幸福乡村带头人”计划,杨淑亭即名列其中,获得了线上和线下的培训已经流量资源等。类似的由市场所催生的“扶助资源”,也是值得抓住的早期红利。
全国脱贫攻坚总结表彰大会的举办,杨淑亭等众多获奖者受到表彰,宣告我国脱贫攻坚战取得了全面胜利,接下来,巩固脱贫攻坚成果,全面推进同乡村振兴,成了接续奋斗的另一个主要目标。而正如中央高层曾指出的,电商作为新兴业态,既可以推销农副产品、帮助群众脱贫致富,又可以推动乡村振兴,是大有可为的。
作为一种电商新业态,如日中天的“短视频+直播”,显然值得鼓励与借力。毕竟,它不仅是市场之“势”所在,具备激活乡村市场、带动农民致富的能力,更以一种技术赋能的方式,实现了“授人以渔”,帮助农民、农村以及农村创业者逐渐实现“自我造血”,让乡村振兴获得更多内生动力。
若将“短视频+直播”视作“新农具”,那么,用好它应当成为各方的共识。广大农民朋友,尤其是杨淑亭这样的乡村创业者,不妨充分发挥自己的市场才能,围绕“短视频+直播”释放更多智慧。各地也应当积极作为,按照此前发改委联合多部门印发的《关于支持新业态新模式健康发展激活消费市场带动扩大就业的意见》,为“短视频+直播”这类拥有广阔前景、兼具社会价值的新业态,提供有效有力的政策空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