玉米生长发育进程中,所需水分养料、空气和热量等,主要是土壤供给,所以要选择地势平坦,有机质含量高,结构疏松,耕性较好,具有良好的保水保肥和供水供肥能力的地块。否则就会因为土壤在春季干旱不易碎土,整地、播种、盖膜质量不高,造成出苗不全不齐,根据笔者经验,这种土壤能造成缺苗20%~30%。另外土壤通透性差,易造成玉米未老先衰,抽雄吐丝和受精结实受到影响,空秕增多,秃尖增加,千粒重降低。
1.2精细整地
地膜玉米整地总的要求是:适时翻耕,精细平整,疏松丰壤,上虚下实,清除杂草根茬,无坷拉石砾土块,能起到增温保墒防渍。另外可结合施足底肥,达到深、松、细、平、净、肥、软、润等标准。为高质量盖膜创造一个良好的环境条件。一般翻耕深度18~22cm为宜,翻耕质量要求做到深、平、碎、严、全5个方面。春季干旱区播前10~15d进行翻耕晒土,再灌水提墒,然后再翻耕整细、整平盖膜,保墒播种(下种时碎土整细,清除秸杆残渣,检净石块)。冬前要深耕,除冬季雨雪小,春季干旱多风地区之外其他应及时耕地,经过冬春冻融,接纳雨雪,对加速养分分解,减少越冬病虫源有重要作用。
1.3施足基肥
要在测土的基础上,根据不同的单产指标,不同土壤进行配方施肥。在平原区产量较高,大约施农家肥45~60t/hm2、尿素600~750kg/hm2、磷酸二铵262.5~300kg/hm2。在山区、半山区大约施农家肥30~45t/hm2,尿素450~600kg/hm2,磷酸二铵262.5~300.0kg/hm2。除磷酸二铵作种肥外,全部农家肥和2/3的尿素以及所有磷肥应全部做基肥,在犁地时一次性翻入土中。
2选地、播种
2.1选用高产良种
地膜丰产栽培必须要用高产良种配套,因地膜玉米生长发育进程快,生育期缩短,选用当地常规品种则表现早熟早衰,不能充分发挥玉米的增产效果,必须选用丰产抗倒伏的单交或双交高产品种。根据各地生产经验来看,应选择比露地品种生育期长7~15d、所需积温多150~300℃的品种。植株要求田间长相为株型紧凑,叶片上冲,叶片厚,节间短,茎秆粗的品种,如东911,后期发育良好、不早衰、抗逆性强、抗倒、抗病、丰产、优质。
2.2铺膜播种
根据不同情况,通常有3种铺膜方式。一是播种铺膜作业一次性完成,出苗之后再破孔放苗。这种方法利于机械化作业,提高铺膜质量,增温效果好,出苗较整齐,但放苗费工,遇高温或放苗不及时会发生烫苗,此种方法宜于山区、半山区适期早播。二是先铺膜保墒,而后适期播种。这种方法可以趁墒铺膜,利于保墒,播期主动,不易发生烫苗,株行距容易调整,密度有保证。缺点是要增加1次机器作业,浪费人工。三是带肥下种,铺膜、播种、覆土复式作业1遍完成。这是广大玉米产区推广地膜玉米机铺机播的主要方式,深受农区群众欢迎。播种前种子要先在太阳下曝晒,杀菌防毒,然后用辛硫磷或其他农药拌种,晾干后播种,以防治地下害虫及鼠害,保证全苗。地膜玉米播期可比露地玉米提早7~10d,同时要把握适期早播(所谓适期播种,主要指地表5cm的地温稳定的通过12℃)。地膜玉米的播种深度为4cm左右。
3田间管理
铺膜后应及时检查,发现破膜处及边缘未盖上土的要立即用土封严压紧,严防遇大风揭膜。如果是先播种后铺膜的,在出苗期要组织专人按留苗密度的规定及时放苗,同时用土封严膜孔。检查出苗情况,如发现地膜玉米有缺苗现象,应立即催芽补种,适时中耕除草。
为了调节玉米的营养生长,降低植株的高度和结穗部位,改善通风透光条件。在拔节初期可用矮壮素375g/hm2对水40kg对玉米喷雾,能将植株高度降低30cm。在玉米拔节期可叶面喷施喷施宝。为促进玉米雌穗分化发育,降低玉米秆高度,可在玉米抽雄前的大喇叭口时期每亩用乙烯利1500g/hm2对水40千克喷洒在茎叶上,不仅可以促进穗粒发育,还可降低植株高度20~30cm。
4收获
在地膜玉米从蜡熟期进入完熟期时,适时组织收获。待籽粒含水量降低到14%以下时,方能入仓储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