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播种后至1叶露尖,温度以保温为主
二、苗床通风管理
【苗床水分管理】
一、浇水
二、控制秧苗徒长,矮化促蘖
培育壮苗关健是控制徒长,多效唑具有抑制秧苗伸长,促进分蘖的作用,能提高秧苗叶绿素含量,增强酶的活性,利于代谢,增强抗旱、抗寒能力。在出苗后15天喷施,每平方米用15%多效唑0.2-0.3克混合就苗海藻酸碘矮化促蘖效果好。壮苗标准:秧龄30-35天,叶龄3-3.5叶,苗高12-14厘米,单苗根数9-11条,茎粗2.5-3毫米,百株干重3-3.5克,带蘖率30%以上。
【预防立枯病、青枯病】
四月下旬气温忽冷忽热,最容易发生苗期病害,比如说立枯病、青枯病。
一、水稻立枯病
主要因低温多湿、温差大、土壤偏碱、光照不足、播种量过大、秧苗细弱等多种因素所致,严重影响了水稻秧苗素质和水稻单产的提高,所以必须采取以防为主的综合防治措施,预防水稻立枯病的发生和蔓延。
二、水稻青枯病
主要是因为真菌性病害,因发病时期的不同可分为芽腐、基腐和黄枯3种类型。青枯病是生理性病害,多发生在三叶期以后,叶片发青,叶尖无水珠,打卷,心叶卷筒状,严重时稻苗整株死亡。
三、防治办法
1、立枯病防治
做好种子和床土消毒,控制好苗床的温度和湿度,培育壮秧,提高秧苗的抗病力。立枯病在秧苗发病时,应用立枯克星混合就苗海藻酸碘喷施,可有效防治立枯病。
2、青枯病的防治
降低播种量,提倡应用隔离层育苗,可提高地温;通风炼苗时应注意大棚开口下方用编织物等挡住,避免风大直接导致青枯。发病比较重时,灌水上床,待叶片展开后,立即把水排出;严重发病时用瑞苗青水剂,每平方米喷施1毫升,即可治愈。
【插秧前“三带”】
一、带土:能保证插秧质量,有利于秧苗快速返青成活。
二、带肥:每平方米苗床施磷酸二铵150克,然后浇水洗苗,能促进根系发育。
三、带药:每100平方米苗床用4克艾美乐兑水喷苗床预防潜叶蝇,同时喷施75%三环唑或天丰素1500倍液健身栽培。惠农网小编建议提早整地、早插秧,早插秧1天,可抢得活动积温20度以上,有利于水稻在霜前成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