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机变身“新农具”?电商“进村”催生大批“新农民”

手机变身“新农具”直播成了“新农活”

电商“进村”催生大批“新农民”(国际论道)

9月12日,江西省抚州市东乡区阿里村淘电商创业园里,荆公农业种植合作社社员通过网络直播销售产品。

何江华摄(人民视觉)

一键下单购买各种物品,农产品“入网”销往千家万户,农民变身电商达人、直播博主推销自产“网红”产品……中国农村电子商务的蓬勃发展令世界瞩目。越来越多的外媒将目光投向中国农村地区,讲述中国新一代农民紧跟时代步伐的创业故事,赞叹中国农村持续释放的创新活力。

“走进寻常百姓家”

“装满大大小小、各种形状纸盒子的物流货车隆隆地行驶在稻田之间,穿过狭窄的乡间小路,经过不起眼的农舍,越来越多地进入到中国广阔的腹地。”美国《纽约时报》在报道中描绘了这样一幅场景。

随着中国数字乡村建设的深入推进,电商的触角延伸到广大农村地区。数据显示,2019年上半年中国农村网络零售额达7771.3亿元,同比增长21.0%,增速高于全国3.2个百分点。有外媒惊叹,“中国的电子商务真正走进‘寻常百姓家’。”

“中国电商角力的下一个战场将是中国的中小城市和偏远地区。”美国消费者新闻与商业频道在报道中国今年的“双11”购物节时说,线上购物已经成为中国大城市居民生活不可或缺的一部分,其增长空间相对有限。“电商公司越来越多地转向较小的城市和农村地区。由于生活成本较低,那里的可支配收入仍然相对较高。”

“受益于中国的数字革命、农业技术进步和投入巨资建起的数万公里高速公路和铁路,中国农村地区的消费支出开始快速增长,网购正进入农村千家万户,这对电商企业来说是一个难得的发展机遇。”《纽约时报》说。

美国商业资讯传媒“BusinessWire”称,“为了吸引中国各大新兴城市、城镇和乡村的消费者,电商平台正增加促销资源,以便在提升消费者兴奋度的同时,帮助各大品牌接触这一迅速增长的市场。”有外媒指出,中国的网购正在重塑大城市以外的经济机遇,并创造了前所未有的新零售。

“穷乡僻壤迅速转身”

电商行业向农村地区加速“下沉”,改变的不仅仅是消费习惯。在广袤的山间田野,迅猛发展的农村电商正造就新时代的“新农民”,他们借助网络,告别“丰收的烦恼”,让一大批优质的农产品成为热销“网红”产品。

近日,新加坡《联合早报》的一篇报道讲述了该报记者在重庆中东部地区实地考察的经历。“在重庆奉节县西北的深度贫困乡平安乡,25岁的农村电商文鑫(音)搭上了中国政府力推的电商扶贫快车,在平安乡下辖12个村的站点收购农产品,通过电商平台将其销往湖北、上海、广东等地,告别了祖父辈务农赶集的生活;在重庆石柱土家族自治县,电商集聚的产业园实现了共享资源并提供集中培训。产业园入口的大数据中心显示石柱农产品的实时数据、在各大电商平台上的评价等,让石柱电商掌握市场脉搏。”

这是中国农村发展电商脱贫的一个缩影。2018年中央一号文件首次提出“数字乡村”概念,2019年中央一号文件指出,继续开展电子商务进农村综合示范,实施“互联网+”农产品出村进城工程。在拉美社看来“中国政府的目标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以便让所有公民都享受体面的生活条件。

“穷乡僻壤迅速转身。在中国政府大力推动电商扶贫的背景下,一批电商巨头大规模下乡进村,中国农民成为网民,甚至加入农村电商行列,带动农产品热销,摘掉了戴了数十年的‘穷帽子’。”《联合早报》感叹道。

据新加坡科技媒体“亚洲科技”网站报道,中国农村早已不再是日出而作、日落而息的景象。如今,手机成了中国人民的“新农具”,网络直播成了“新农活”。

美国《财富》杂志认为,中国农村地区特别是贫困地区的一些乡镇村庄,利用电商热潮实现脱贫的故事,是中国政府精准扶贫工作的一部分。《巴基斯坦观察家报》表示,“对中国政府决定到2020年消除贫困、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目标充满信心”。

“创造新的市场机遇”

“中国经济的发展奇迹正在越来越多地渗透到中小城镇和农村地区。”美国《纽约时报》刊文称,中国需要这些地方的消费者,改变经济增长主要依靠工厂、基建等传统动力的状况。中国的许多偏远地区正在赶上富裕的大城市,他们在以前所未有的方式与国内其他地方建立更广泛的经济联系,这对中国经济乃至世界经济增长有潜在的长远利益。该文还援引摩根士丹利一位经济学家的研究数据预测,“到2030年,中国所有的私人消费增长中,将有约2/3来自欠发达地区。”

美国科技媒体“TheInformation”走访中国广东省的农村地区后发现,价格低廉的智能手机普及和当地政府推动贫困地区接入互联网的努力,正在改变农村居民的日常消费方式,并创造出新的市场机遇。

国际投资家吉姆罗杰斯曾说,“中国乡村代表了中国经济的未来,未来30年,中国经济的财富奇迹之一或将由农村开始。”

THE END
1.夏种插秧忙,沃野披“绿装”据了解,水稻是欢口镇的主要粮食作物,其收成的好坏,直接关系到粮食安全和农民的收入。进入6月份,丰县持续高温少雨,为“保灌稳粮”,欢口镇针对农业灌溉用水形势提前谋划、加强协调,有效保障了当地水稻顺利栽种。 通讯员 马强 卓娅孙益鹏现代快报/现代+记者郑阳https://www.xdkb.net/m1/js/j9m7g/480050.html
2.收麥插秧夏日農忙(三夏進行時)新聞報道6月8日,山東棗庄市薛城區周營鎮陶官村高標准農田裡,農民駕駛收割機搶收小麥。 洪曉東攝(影像中國) 6月8日,江蘇昆山高新技術產業開發區白漁潭現代農業示范園迎來繁忙的插秧季,農機手在為插秧機裝,收麥插秧 夏日農忙(三夏進行時)--新聞報道http://cpc.people.com.cn/BIG5/n1/2024/0609/c64387-40253253.html
3.用好“新农具”干好“新农活”农民日报用好“新农具” 干好“新农活”,农产品销售,短视频,训练营,农广校,农特产品,“这次训练营‘干货满满’,既有理论知识,又有实操经验,不仅让我们了解当今电商直播的新模式、新方向,掌握了电商营销技能,更https://wap.cnki.net/touch/web/Newspaper/Article/NMRB202408020062.html
4.“手机成新农具直播成新农活”农民网红直播观众超650万人“手机变成新农具,直播变成新农活,数据变成新农资”,是科技赋能的美好愿景,也是很多村镇希望搭上的快车。但直播售卖的商品质量参差不齐,售后服务跟不上,大部分贫困地区的供应链还在初级阶段,也是不能回避的问题。农业农村部也正在实施“互联网+”农产品出村进城工程,其中一项重要任务,就是教会农民用手机和互联网销售https://news.cctv.com/2019/09/29/ARTIlXxtdKELXVxJdl4F1S4r190929.shtml
5.全国政协委员江泽林:手机成新农具直播成新农活农民从生产者向产销一5月25日上午,全国政协十三届三次会议举行视频会议,全国政协委员江泽林作《加强产业融合促进全面小康》为题的大会发言。 江泽林表示,受疫情影响,我国多地一度出现农产品滞销现象,越来越多的农民利用互联网拓宽销售渠道。“手机成了新农具,直播成了新农活。”在江泽林看来,电商直播不仅是一种营销方式创新,更让农民从https://finance.eastmoney.com/a/202005251497119858.html
6.乌鲁木齐晚报走进乡村看振兴丨耕耘在春天——走进田间看乌鲁木齐市乡村用好“新农具” 干好“新农活” 中央一号文件提出,要培育乡村新产业新业态。深入实施“数商兴农”和“互联网+”农产品出村进城工程,鼓励发展农产品电商直采、定制生产等模式,建设农副产品直播电商基地。 在新疆“淘宝村”米东区芦草沟乡人民庄子村,占地6000多平方米的电商直播基地正在进行建设收尾阶段,吸引了不少http://www.xaas.ac.cn/info/2065/9348.htm
7.天津日报手机变“新农具”,直播成“新农活”,农民变“新网红”。太平镇友爱村率先探索的电商直播实践已深深嵌入乡村振兴的大地,转化为农民实实在在的获得感。 致富找对了路,政府有扶持,乡亲们学得快,短短几年时间,友爱村成了全国有名的“鲜枣之乡”。时至今日,友爱村冬枣林已发展为成熟的冬枣“产业园”,园内冬枣销http://epaper.tianjinwe.com/tjrb/h5/html5/2022-09/19/content_155_6742582.htm
8.推进乡村全面振兴平原:让手机成为“新农具”直播成为“新简介: 【推进乡村全面振兴】平原:让手机成为“新农具” 直播成为“新农活”【展开】2058次播放 相关视频【推进乡村全面振兴】平原:让手机成为“新农具” 直播成为“新农活” 山东三农新闻联播 时间2024-09-08 【秋季田间管理】平原:“飞防”作业忙 丰收有保障 山东三农新闻联播 时间2024-08-19 【助力农民增收http://v.iqilu.com/nkpd/snxw/2024/0908/558694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