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农人”有新面貌:数字化扎根乡土“新农具”耕耘乡村

和王素美一样,四川攀枝花的敏敏,在接手家里的20亩果园后,决定把握住“短视频+直播带货“的趋势,在2020年10月开通了视频号,将自家水果挂在视频号橱窗售卖。

敏敏家的果园有着三代人的传承,从一筐筐背去集市贩卖,到打包给开车来收购的果商,再到如今的直播带货模式,在敏敏这里实现了销售方式的跨越。在农村熟人社会里,视频号基于社交关系链的推荐机制发挥了作用,通过转发和点赞,更多陌生人来到了敏敏的直播间。一场直播下来,5斤68元的枇杷,能卖出100多单,仅是芒果一个品类,2021年就在视频号直播间卖出了20万箱,交易量200万斤,销售量达1200万。

除了农产品直播带货,返乡下乡的创业者们,也带着“新农人”的标签,在数字与乡村的碰撞结合中开启了一片新天地。

广东茂名的刘泽华就是这样一位带领村民共同致富90后村长。2019年10月,刘泽华牵头成立了化州市高垌仔村种植专业合作社,这是一家集水果种植、销售、电商知识培训等一体化的“新农人”专业合作社,采用“公司+基地+合作社+农户+贫困户”的合作模式与扶贫对接,为有劳动能力的贫困户提供就业岗位,并免费向贫困户提供果苗和技术培训服务。

最初合作社只有10余户村民参与,2020年疫情开始,线下销售遭遇重创,但合作社的销量不降反增,真实转化的经济效益获得了更多村民的认可。刘泽华带领村民们回到田间地头,用短视频将家乡的特产介绍给云端素未谋面的人们,果农们纷纷走上“互联网+农业”之路。

如今,刘泽华两处合作社共有社员140余户,种植基地近1000亩,营收以百万计,乡里乡亲无一户不是他的社员。据估计,2021年合作社村民们的人均收入可以达到从前的3倍。

通讯员贤俊

校对李海慧

地址:南京市建邺区江东中路369号新华报业传媒广场邮编:210092联系我们:025-96096(24小时)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32120170004视听节目许可证1008318号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苏字第394号

THE END
1.农业农村部:让手机真正成为生产“新农具”6月21日,农业农村部启动全国农民手机应用技能培训周。通过开展农民手机培训,有效提升农民数字技能,推动把手机“新农具”转化为现实生产力。 据介绍,今年全国农民手机应用技能培训周期间,将重点培训农民应用手机进行农事作业、销售农产品、丰富文化生活、展示乡村美景等技能,让手机真正成为生产“新农具”和生活“新帮手”。https://sannong.cctv.com/m/a/index.shtml?id=ARTIPmRNNjroff6CupOVZ0c12106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