濮阳县农事服务中心由濮阳县政府主导,由县农机中心、县农业农村局、县供销社3家单位具体负责,有众多涉农企业参与,为涉农事务搭建的“一站式”综合服务平台。农事服务中心业务涵盖了农机综合服务中心、濮阳县兴农农机联合社、濮阳县胡状供销合作社、濮阳县泽林种植合作社、濮阳绿色农业发展联盟、东方红、中联重科、福田雷沃等众多农机经销企业及农机维修售后,濮阳县农事服务中心各组成单位运行基本平稳。
农事服务中心整合了政府、市场、社会服务等要素,集农机、农技、农资等服务于一体,形成了产前、产中、产后“一体化”的综合性服务体系。目前,濮阳县农事服务中心设有农机4S店、综合服务大厅、农机停放区、农机维修站、综合办公楼等基础设施,已入驻农业合作社12家、家庭农场13家、农业公司6家、农机公司5家、农机联合社20家、农资公司10家等,为种粮农户提供广阔的选择空间;整合拖拉机11972台、小麦收割机1659台、玉米收割机1548台、履带式水稻收割机378台、无人机320台,种子化肥36种,专业技术人员1245人,每年可为80余万亩耕地提供全方位农事服务,占全县耕地总面积的62.5%。濮阳县农事服务中心在探索创新中蓬勃发展,已成为实现小农户和现代农业有机衔接的基本途径和主要机制,成为转变我县农业发展方式,加快推进农业现代化的重大战略举措。
二、农事服务中心主要做法和成效
1.资源共享、优势互补。濮阳县农事服务中心将农机中心、农业农村局、供销社等职能部门各类涉农资源进行集中整合,同时充分发挥农民经济合作社、农机联合社等市场经营主体力量,为种粮农户提供全方位的农事社会化服务,形成了资源共享、优势互补、互利共赢的发展格局。县农机服务中心积极整合全县农机专业合作社和农机销售维修服务网点,实行销售、服务、维修一体化运营,组织开展规模化订单作业,提供农业全程机械化服务;县农业农村局依托绿色联盟和省农广校,大力开展农业技术服务和农业技术培训,使大批农民的生产技能、管理水平得到明显提高;县供销社发挥流通渠道优势,在全县建成6家供销中心,形成“县供销社龙头+乡供销中心+村直营店”县乡村三级服务网络。
2.一站服务,便捷利民。农事服务中心建立以来,大力发展“互联网+农机作业”,“全程机械化+综合农事服务”等新业态,实现共享农机作业、共享农技服务、共享农资配送、共享耕地植保、共享农产品推广,为农户耕地提供种子、化肥、耕种、浇水、施肥、飞防、机收等全方位的社会化服务,为农户的生产作业提供了便利。濮阳县将服务窗口前移、业务下沉,在农机综合服务大厅内设置牌证办理、车辆检测、补贴办理等8个服务窗口,为全县农机从业人员办理农机购置补贴、农业机械办证换证、农机检测、农业保险等“一站式”服务。农户购买一台收割机,进入农事服务中心大厅内就可以办理上牌、农机保险、分期贷款、农机补贴等,从开始受理到办结不超过2小时,真正实现了“一窗口受理、一次告知、一站办结”的原则。自农事服务中心成立以来,已补贴各类机具2800余台,补贴资金达3300余万元,受益群众达3000余人。
3.立足实际、方式灵活。濮阳县农事服务中心根据普通农户、种植大户和家庭农场主农业发展的不同需求,采取土地托管、新型种植模式推广等多种服务模式。如托管服务可根据农户的实际需求,分为全程托管、多环节托管和单环节托管。全程托管即由社会化服务组织对耕、种、防、管、收、储、加、销等农业生产活动提供全程服务,用户只需获取收益;多环节托管和单环节托管服务即由社会化服务组织对农业生产活动中的某几项或某一项提供服务,农户按照提供服务部分的市场价格向提供农事服务的社会化组织缴纳费用。服务组织通过专业化集约化服务,将先进适用的品种、技术、装备等要素导入农业生产,改进经营方式,提高生产效率,大大提高了农业经营效益,增加了农民收入。如梨园乡种农大户殷和华今年利用当地一家农机联合社派出的三架无人植保机,抓住了重大病虫害防治的关键窗口期,一天之内就完成了300多亩地的“一喷三防”工作。殷和华表示,如果利用专业的服务团队,一个人就能完成耕种收等各方面工作。
5.精准调度,质效齐升。“北斗+农机”是通过在现有农机装备上安装北斗智能监测终端(或利用农机具原有的北斗智能监测功能),开展作业监测和作业补贴,提升农机装备信息化、智能化水平,提高农机购置补贴资金使用效益。农事服务中心高标准、高起点建设农机智慧平台,濮阳县农机部门克服种种困难,“三夏”前15天安装365台小麦收割机智慧终端(“三夏”累计收获小麦17.1万亩),确保了6月1日准时上线,实现了农机部门对在线农机,随时掌握农机分布状况、实时数据采集、作业实时监控,利于科学调度农机,提高了农机工作效率,实现了机手与地块3小时内有效精准对,让机手从“靠经验”到“靠数据”作业,让农民从“会种地”到“慧种地”生产,为农业赋能,使农业生命周期可控,为“三夏”收割机精准调度提供了保障,真正为农业生产插上了科技的翅膀。
三、农事服务中心未来发展方向
以主要粮食作物小麦、玉米、水稻全程机械化服务为重点,集成式提供农业产前产中产后服务、科技推广应用、农业数字化、智能化管理等综合农事服务解决方案。
1.把农事服务中心作为加快农业现代化基础设施建设的先手棋,通过集成式提供农事公共服务,导入先进农业新品种、推广农业技术装备、优化资源投入结构,加快传统农业向现代农业变革重塑步伐,主粮作物综合机械化率90%以上。
2.农业新型社会化服务体系的中心平台。把农事服务中心作为构建小农户与现代农业有效衔接的重要改革路径,以农事服务中心为牵引,重构农业经营组织模式、重塑农业社会化服务体系,破解一家一户干不了、干不好、干了不划算的事。
3.农事新型“一站式”服务综合体。围绕农业全产业链,集成提供“农机+农技+农资”“科技+品牌+数字”服务一体化的综合解决方案。化肥不超过24小时送到田头,农药不超过5小时送到田头,农机服务不超过3个小时与农机手匹配。
4.农业新型智能管理服务平台。推进农事服务中心建设与农业数字化、智能化深度融合,集中推广智能终端技术运用,集成应用于农技服务、农机作业等场景,推动农业生产全过程信息化、智能化,为农业数字化改革打通“最后一公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