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庆市农业农村委员会重庆市财政局关于做好2022年中央农业生产发展等项目实施工作的通知

各区县(自治县)农业农村委、畜牧(兽医)发展中心、财政局,西部科学城重庆高新区改革发展局、财政局,万盛经开区农林局、财政局,市农业融资担保集团有限公司:

为深入贯彻落实党的十九届六中全会以及中央经济工作会议、中央农村工作会议精神,按照中央一号文件部署要求,推动我市现代农业发展,促进农民持续增收,保障市场有效供给,2022年中央农业生产发展资金、农业资源及生态保护补助资金、动物防疫等补助经费、渔业发展补助资金预算已下达各区县(自治县,以下简称区县)和有关单位(详见渝财农〔2021〕121号、渝财农〔2021〕122号、渝财农〔2022〕13号、渝财农〔2022〕41号、渝财农〔2022〕46号、渝财农〔2022〕48号、渝财农〔2022〕49号、渝财农〔2022〕50号文件)。按照《农业农村部、财政部关于做好2022年农业生产发展等项目实施工作的通知》(农计财发〔2022〕13号)等要求,为做好项目实施工作,扎实稳住农业基本盘,加快预算执行进度,确保政策有效落实,现将有关工作通知如下。

一、聚焦重点任务,推动农业高质量发展

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贯彻落实党中央、国务院关于三农工作重大决策部署,坚持稳字当头、稳中求进,按照保供固安全、振兴畅循环的工作定位,重点围绕粮食生产稳面积提产能、产业发展稳基础提效益、乡村建设稳步伐提质量、农民收入稳势头提后劲,调整优化存量、统筹安排增量,强化政策引导、改革完善实施方式,做到政策总体保持稳定、重点任务保障充分、重大试点落实有效,助力牢牢守住保障国家粮食安全和不发生规模性返贫两条底线,推动乡村振兴取得新进展、农业农村现代化迈出新步伐。

(一)全力保障粮食和油料等重要农产品有效供给。深入实施“藏粮于地、藏粮于技”战略,加大粮食、油料生产政策扶持力度,千方百计稳定粮食生产,多油并举提升油料产能。促进畜牧业稳定健康发展,推进渔业绿色发展,统筹抓好蔬菜等生产。

(二)加强耕地保护、种业振兴、农机装备支撑保障。完善优化农机购置补贴,加大对粮食生产薄弱环节、丘陵山区特色农业生产急需机具以及高端、复式、智能农机产品补贴力度,稳定实施耕地地力保护补贴政策,扩大保护性耕作面积,协同推进耕地保护与质量提升。开展土壤普查试点。实施畜禽良种补贴,稳定支持国家级畜禽遗传资源保护,开展生产性能测定,持续提高品种选育水平,提升我国畜禽种业核心竞争力。加快推进农机装备补短板,推进农业用北斗终端及辅助驾驶系统的应用,开展农机研发制造推广应用一体化试点。

(三)大力推动农业产业融合发展和乡村人才振兴。聚焦稳产保供目标任务,统筹布局建设一批国家现代农业产业园、优势特色产业集群、农业产业强镇。统筹推进农业现代化示范区建设。培育高素质农民,实施乡村产业振兴带头人培育“头雁”项目,培育一批乡村产业振兴带头人,加快推进农业社会化服务,引领带动小农户发展。

(四)推进农业资源保护利用和绿色转型发展。深化落实以绿色生态为导向的农业补贴制度改革,推进农业绿色发展体制机制创新,切实保护耕地、草原和水生生物等资源。强化农业生态环境治理,提高地膜科学使用回收水平,促进农作物秸秆综合利用,稳步推进绿色种养循环农业试点。

二、推进资金统筹整合,完善项目管理方式

按照《关于继续支持脱贫县统筹整合使用财政涉农资金工作的通知》(财农〔2021〕22号)、《重庆市继续支持脱贫区县统筹整合使用财政涉农资金试点工作实施细则》(渝财农〔2021〕58号)等要求,进一步创新和完善资金管理使用机制,深入推进财政支农专项转移支付资金统筹整合,落实和完善“大专项+任务清单”管理方式,切实提升政策的精准性、指向性和实效性。约束性任务补助资金不得统筹使用。各区县在完成任务清单及绩效目标的基础上,可在大专项内部统筹安排指导性任务补助资金,但不得跨转移支付项目整合资金,不得超出任务清单范围安排资金,不得将中央财政资金切块用于地方性政策任务。要采取措施防止借统筹整合名义挪用涉农资金。

各区县可在大专项任务清单范围内,结合本地实际,在完成既定清单任务基础上,统筹安排指导性任务补助资金,重点解决制约农业农村经济发展的瓶颈问题。耕地地力保护补贴、实际种粮农民一次性补贴、农机购置补贴、动物防疫强制扑杀补助等直接补贴,以及国家现代农业产业园、优势特色产业集群、农业产业强镇、农业信贷担保业务补奖、秸秆综合利用、耕地轮作休耕等约束性任务补助资金不得统筹使用。

三、强化政策落实,做好项目实施各项工作

(一)细化实施方案。各区县农业农村、财政部门要根据市里下达的任务清单和绩效目标,结合本地实际,分解细化任务、合理安排资金,明确实施条件、补助对象、补助标准、实施要求和监管措施,做到任务清晰、重点突出、资源优化,确保资金规范使用、政策有效落实。各区县农业农村、财政部门和有关单位请于2022年8月31日之前将项目实施方案报市农业农村委、市财政局备案。其中,若脱贫区县按规定要求将纳入统筹整合范围的财政涉农资金用于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需按规定报市级有关部门备案。各项目区县和有关单位对上报方案的真实性、合规性、准确性负责。

(二)强化政策公开。各区县农业农村、财政部门要及时将财政政策和实施方案向社会发布,按规定程序做好补助对象、资金安排等信息公开公示工作,广泛接受社会监督。要通过多种渠道方式宣传解读政策,使广大农民群众、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和基层干部准确理解掌握政策内容,积极营造有利于政策落实的良好氛围。

渔业发展补助资金项目实施方案及任务清单详见渝农发〔2022〕79号。

附件:1.农业生产发展资金项目实施方案

2.农业资源及生态保护补助资金项目实施方案

3.动物防疫等补助经费项目实施方案

重庆市农业农村委员会重庆市财政局

2022年6月30日

附件1

农业生产发展资金项目实施方案

2022年中央财政农业生产发展资金主要用于耕地地力保护、实际种粮农民一次性补贴资金、农机购置补贴、优势特色产业集群、国家现代农业产业园、农业产业强镇、农业信贷担保业务补奖、农产品仓储保鲜冷链设施、社会化服务、农民教育培训、地理标志农产品(农产品“双认证”)、基层农技推广体系、头雁项目、国家级畜禽遗传资源保种场、种畜禽生产性能测定、生猪良种补贴、畜禽监测、绿色高质高效创建项目、农民合作社、家庭农场等方面。具体实施方案如下。

一、稳定实施直接补贴政策

(一)实施耕地地力保护补贴和种粮大户补贴

(二)发放实际种粮农民一次性补贴

二、持续推进农业绿色发展

(一)实施重点作物绿色高质高效行动

(二)深化基层农技推广体系改革建设

三、发展壮大乡村产业

(一)开展优势特色产业集群建设

聚焦优势特色品种,突出重点区县,总体遵循“一体发展、分工协作、整体提升”思路,以“目标导向、市场导向、问题导向”为原则,以“突出全产业链、出口营销带动、弥补集群短板”为路径,围绕良种良繁、标准种植(健康养殖)、初深加工、品牌营销、建设主体、产业联盟、利益联结、工作专班、配套政策等重点工作,推动产业形态由“小特产”转变为“大产业”,空间布局由“平面分布”转变为“集群发展”,主体关系由“同质竞争”转变为“合作共赢”,促进优势特色产业实现转型升级、提质增效,推动产业由大变强,全面提升内在活力和竞争力。

继续建设柠檬产业集群、生猪产业集群、柑橘产业集群、榨菜产业集群,新建脆李产业集群。

(二)创建国家现代农业产业园

按照中央支持、地方负责、市场主导的发展思路,突出一二三产业融合和联农增收机制创新两大任务,着力改善产业园基础设施条件,围绕主导产业建设高标准种植基地,发展精深加工,推动科技集成运用,培育市场品牌,延伸产业链功能,探索实践改革创新,完善利益联结机制,实现现代农业全产业链经营,形成以国家级现代农业产业园为龙头、市级现代农业产业园为骨干、区县级现代农业产业园为基础的“三级联创”发展格局。

荣昌区现代农业产业园:产业园范围涉及昌州街道、广顺街道、双河街道、清升镇、直升镇5个街镇,聚焦生猪种业发展、绿色健康养殖、精深加工、技术创新、大数据智能化服务、品牌市场开拓、联农带农创业增收七大类任务,打造全国生猪种业发展高地、畜牧科技城核心区、生猪绿色生产示范区、生猪集群化引领区、生猪产业服务集聚区和创业创新孵化区,争取到2024年,实现产业园总产值达60亿元以上。

(三)建设农业产业强镇

(四)实施生猪良种补贴

(五)推进畜禽生产监测

(六)推动种畜禽生产性能测定

(七)加强国家级畜禽遗传资源保护

(八)推进地理标志农产品保护与发展

提升县级农产品质量安全检测机构能力。围绕县级农产品质量安全检验检测机构实验室设施设备维修、维护、更新,实验室质量体系文件编写与运行,组织专业技术人员检验检测能力培训,确保通过“双认证”。

四、大力培育新型农业经营主体

(一)支持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建设农产品产地冷藏保鲜设施

支持对象:非脱贫区县符合区县级及以上示范家庭农场、农民专业合作社示范社条件的,以及已登记的农村集体经济组织。

建设地点:在涪陵、江津、大足等21个区县农产品产地实施项目。

建设规模:新建或改扩建农产品产地冷藏保鲜设施527个。

建设内容:重点支持建设贮藏窖、通风贮藏库、机械冷藏库、气调冷藏库、预冷库及其他配套设施设备。

补助标准:按照不超过建设总造价的30%、单个主体补贴规模最高不超过100万元的“双限”,由区县自定补贴标准。

(二)支持农民合作社建设

(三)支持家庭农场

(四)大力推进农业生产社会化服务

(五)实施高素质农民培育

全面保障稳粮扩油和“菜篮子”产品稳定供给。围绕水稻、玉米、小麦等主要粮食作物和大豆油料生产,开展增产提质、防灾减损和重大病虫害防治等全生产周期技术技能培训,因地制宜开展再生稻高效种植技术和蔬菜、水果等经济作物生产管理培训,提升种植水平和产业发展能力。开展畜牧养殖培训,提高动物疫病防控能力。聚焦水产健康养殖和生态养殖,大力培养现代渔民。

服务乡村建设和乡村治理。大力普及三农政策,推动乡村振兴进课堂,开展思想政治、法律法规、村庄建设管理、农业文化遗产保护与发展等培训,培养一批乡村建设、乡村规划和乡村治理人才。遴选有意愿的农民,开展调解仲裁、信息电商、环境卫生、文旅体育、农村改厕等培训,培养一批农村社会事业发展人才。以院校毕业生、农民工和退役军人等返乡入乡群体为重点开展创业培训,帮助补齐农业农村知识短板,培养一批创业创新人才。倡导学法用法,培养一批乡村法律明白人。

支持农民提升受教育水平。持续推进乡村振兴带头人学历提升行动计划,发挥好乡村振兴人才培养优质校作用,支持更多高素质农民用好高职扩招、“一村一名大学生”等政策,不断提升学历层次。积极争取学费减免等补助政策,支持涉农院校探索订单定向人才培养模式。推进农民短期培训、职业技能培训和学历教育衔接贯通。鼓励科技特派团、科技小院参与高素质农民培育。

(六)头雁项目

(七)完善农业信贷担保体系建设

附件:1-1.2022年中央农业生产发展资金任务清单

附件1-1

2022年中央农业生产发展资金任务清单

序号

区县

任务清单

备注

约束性任务

指导性任务

1

江北区

实施耕地地力保护补贴;发放实际种粮农民一次性补贴;对6台套农机购置进行补贴

区县级及以上示范社1个

2

沙坪坝区

实施耕地地力保护补贴;发放实际种粮农民一次性补贴;对9台套农机购置进行补贴

区县级及以上示范社3个;农业社会化服务面积0.5万亩;培育高素质农民100人

3

九龙坡区

实施耕地地力保护补贴;发放实际种粮农民一次性补贴;对18台套农机购置进行补贴

完成建设农产品产地冷藏保鲜设施5个;区县级及以上示范社2个;农业社会化服务面积0.1万亩;实施基层农技推广体系改革与建设项目;支持家庭农场2个

4

大渡口区

实施耕地地力保护补贴;发放实际种粮农民一次性补贴;对2台套农机购置进行补贴

完成建设农产品产地冷藏保鲜设施3个;区县级及以上示范社1个;农业社会化服务面积0.4万亩

5

南岸区

区县级及以上示范社1个;培育高素质农民195人

6

北碚区

实施耕地地力保护补贴;发放实际种粮农民一次性补贴;对184台套农机购置进行补贴

完成建设农产品产地冷藏保鲜设施3个;国家级示范社2个,区县级及以上示范社2个;农业社会化服务面积0.3万亩;培育高素质农民170人;实施基层农技推广体系改革与建设项目;支持家庭农场2个

7

巴南区

实施耕地地力保护补贴;发放实际种粮农民一次性补贴;对1105台套农机购置进行补贴

完成建设农产品产地冷藏保鲜设施3个;国家级示范社3个,区县级及以上示范社9个;农业社会化服务面积3.7万亩;培育高素质农民575人;开展接龙蜜柚地理标志农产品保护,实施县级农产品质量安全检测机构能力提升项目;;实施基层农技推广体系改革与建设项目;中稻示范面积≥7万亩;集成推广绿色高质高效技术模式1个以上;全区中稻—再生稻节本增效5%以上;支持家庭农场10个

8

渝北区

实施耕地地力保护补贴;发放实际种粮农民一次性补贴;对460台套农机购置进行补贴

完成建设农产品产地冷藏保鲜设施3个;国家级示范社3个,区县级及以上示范社4个;农业社会化服务面积4.2万亩;培育高素质农民245人;开展放牛坪梨地理标志农产品保护;实施基层农技推广体系改革与建设项目;支持家庭农场10个

9

涪陵区

实施耕地地力保护补贴;发放实际种粮农民一次性补贴;对3960台套农机购置进行补贴;续建榨菜产业集群

完成建设农产品产地冷藏保鲜设施55个;国家级示范社7个,区县级及以上示范社9个,承担农民合作社质量提升试点重点任务;农业社会化服务面积2.4万亩;培育高素质农民820人;实施基层农技推广体系改革与建设项目;蔬菜示范面积≥0.1万亩;集成推广绿色高质高效技术模式1个以上;全区蔬菜节本增效5%以上;示范基地品种优质化率100%。;支持家庭农场20个

10

长寿区

实施耕地地力保护补贴;发放实际种粮农民一次性补贴;对829台套农机购置进行补贴

完成建设农产品产地冷藏保鲜设施7个;国家级示范社1个,区县级及以上示范社7个;农业社会化服务面积9万亩;培育高素质农民525人;实施基层农技推广体系改革与建设项目;支持家庭农场20个

11

万盛经开区

实施耕地地力保护补贴;发放实际种粮农民一次性补贴;对101台套农机购置进行补贴

完成建设农产品产地冷藏保鲜设施4个;国家级示范社1个,区县级及以上示范社2个;培育高素质农民175人;实施基层农技推广体系改革与建设项目;支持家庭农场5个

12

江津区

实施耕地地力保护补贴;发放实际种粮农民一次性补贴;对1842台套农机购置进行补贴

完成建设农产品产地冷藏保鲜设施89个;国家级示范社7个,区县级及以上示范社26个,大豆玉米带状复合种植合作社2个,国家、市级合作社办公司观察点2个;农业社会化服务面积2.5万亩;培育高素质农民965人;实施基层农技推广体系改革与建设项目;生猪良种补贴0.74万头;中稻—再生稻示范面积≥7万亩;集成推广绿色高质高效技术模式1个以上;全区中稻—再生稻节本增效5%以上;支持家庭农场20个

13

合川区

实施耕地地力保护补贴;发放实际种粮农民一次性补贴;对4420台套农机购置进行补贴;续建柠檬产业集群;续建荣昌猪产业集群

完成建设农产品产地冷藏保鲜设施16个;国家级示范社3个,区县级及以上示范社9个,大豆玉米带状复合种植合作社2个;农业社会化服务面积5.9万亩;培育高素质农民905人;实施基层农技推广体系改革与建设项目;生猪良种补贴1.89万头;支持家庭农场30个

14

永川区

实施耕地地力保护补贴;发放实际种粮农民一次性补贴;对1197台套农机购置进行补贴

完成建设农产品产地冷藏保鲜设施29个;国家级示范社5个,区县级及以上示范社9个,大豆玉米带状复合种植合作社1个,国家、市级合作社办公司观察点1个;农业社会化服务面积10.6万亩;培育高素质农民910人;实施基层农技推广体系改革与建设项目;中稻—再生稻示范面积≥7万亩;集成推广绿色高质高效技术模式1个以上;全区中稻—再生稻节本增效5%以上;支持家庭农场23个

15

南川区

实施耕地地力保护补贴;发放实际种粮农民一次性补贴;对1381台套农机购置进行补贴;创建农业产业强镇

完成建设农产品产地冷藏保鲜设施5个;国家级示范社2个,区县级及以上示范社12个,大豆玉米带状复合种植合作社1个;农业社会化服务面积3.7万亩;培育高素质农民875人;实施县级农产品质量安全检测机构能力提升项目;实施基层农技推广体系改革与建设项目;中稻示范面积≥7万亩;集成推广绿色高质高效技术模式1个以上;全区中稻—再生稻节本增效5%以上;支持家庭农场17个

16

綦江区

实施耕地地力保护补贴;发放实际种粮农民一次性补贴;对2302台套农机购置进行补贴

完成建设农产品产地冷藏保鲜设施65个;国家级示范社2个,区县级及以上示范社15个,大豆玉米带状复合种植合作社1个;农业社会化服务面积2.2万亩;培育高素质农民635人;实施基层农技推广体系改革与建设项目;支持家庭农场25个

17

潼南区

实施耕地地力保护补贴;发放实际种粮农民一次性补贴;对1842台套农机购置进行补贴;续建柠檬产业集群

完成建设农产品产地冷藏保鲜设施68个;国家级示范社3个,区县级及以上示范社4个,大豆玉米带状复合种植合作社1个;农业社会化服务面积4.4万亩;培育高素质农民990人;实施县级农产品质量安全检测机构能力提升项目;实施基层农技推广体系改革与建设项目;支持家庭农场10个

18

铜梁区

实施耕地地力保护补贴;发放实际种粮农民一次性补贴;对1658台套农机购置进行补贴;续建柠檬产业集群;续建荣昌猪产业集群

完成建设农产品产地冷藏保鲜设施65个;区县级及以上示范社6个,大豆玉米带状复合种植合作社1个;农业社会化服务面积2.9万亩;培育高素质农民915人;开展铜梁莲藕地理标志农产品保护;实施基层农技推广体系改革与建设项目;中稻—再生稻示范面积≥7万亩;集成推广绿色高质高效技术模式1个以上;全区中稻—再生稻节本增效5%以上;支持家庭农场15个

19

大足区

实施耕地地力保护补贴;发放实际种粮农民一次性补贴;对1289台套农机购置进行补贴;续建柠檬产业集群;续建荣昌猪产业集群

完成建设农产品产地冷藏保鲜设施69个;国家级示范社6个,区县级及以上示范社11个,大豆玉米带状复合种植合作社1个;农业社会化服务面积4.4万亩;培育高素质农民995人;实施基层农技推广体系改革与建设项目;保护大足黑山羊;生猪良种补贴0.48万头;中稻—再生稻示范面积≥7万亩;集成推广绿色高质高效技术模式1个以上;全区中稻—再生稻节本增效5%以上;支持家庭农场16个

20

荣昌区

实施耕地地力保护补贴;发放实际种粮农民一次性补贴;对1934台套农机购置进行补贴;续建荣昌猪产业集群;创建国家现代农业产业园

完成建设农产品产地冷藏保鲜设施20个;国家级示范社5个,区县级及以上示范社15,大豆玉米带状复合种植合作社1;农业社会化服务面积7.4万亩;培育高素质农民785人;实施基层农技推广体系改革与建设项目;保护荣昌猪;生猪良种补贴1.24万头;支持家庭农场10个

21

璧山区

实施耕地地力保护补贴;发放实际种粮农民一次性补贴;对599台套农机购置进行补贴

完成建设农产品产地冷藏保鲜设施2个;国家级示范社2个,区县级及以上示范社7;农业社会化服务面积2.6万亩;培育高素质农民780人;实施基层农技推广体系改革与建设项目;支持家庭农场10个

22

万州区

实施耕地地力保护补贴;发放实际种粮农民一次性补贴;对3315台套农机购置进行补贴;续建柑橘产业集群

国家级示范社6个,区县级及以上示范社14个,大豆玉米带状复合种植合作社1个;农业社会化服务面积1.8万亩;培育高素质农民925人;实施基层农技推广体系改革与建设项目;生猪良种补贴1.74万头;中稻示范面积≥7万亩;集成推广绿色高质高效技术模式1个以上;全区中稻—再生稻节本增效5%以上。蔬菜示范面积≥0.1万亩;集成推广绿色高质高效技术模式1个以上;全区蔬菜节本增效5%以上;示范基地品种优质化率100%。;支持家庭农场20个

23

梁平区

实施耕地地力保护补贴;发放实际种粮农民一次性补贴;对3499台套农机购置进行补贴;创建农业产业强镇

完成建设农产品产地冷藏保鲜设施6个;国家级示范社3个,区县级及以上示范社10个,大豆玉米带状复合种植合作社1个,国家、市级合作社办公司观察点1个,承担农民合作社质量提升试点重点任务;农业社会化服务面积7.5万亩;培育高素质农民345人;实施基层农技推广体系改革与建设项目;生猪良种补贴1.22万头;中稻—再生稻示范面积≥7万亩;集成推广绿色高质高效技术模式1个以上;全区中稻—再生稻节本增效5%以上;支持家庭农场23个

24

城口县

实施耕地地力保护补贴;发放实际种粮农民一次性补贴;对42台套农机购置进行补贴

国家级示范社1个,区县级及以上示范社5个;农业社会化服务面积3万亩;培育高素质农民640人;实施县级农产品质量安全检测机构能力提升项目;实施基层农技推广体系改革与建设项目;支持家庭农场10个

25

丰都县

实施耕地地力保护补贴;发放实际种粮农民一次性补贴;对3407台套农机购置进行补贴;续建榨菜产业集群;创建国家现代农业产业园

国家级示范社4个,区县级及以上示范社13个;农业社会化服务面积6万亩;培育高素质农民1175人;开展丰都锦橙地理标志农产品保护,实施县级农产品质量安全检测机构能力提升项目;开展国家农产品质量安全县创建;实施基层农技推广体系改革与建设项目;生猪良种补贴0.64万头;中稻示范面积≥7万亩;集成推广绿色高质高效技术模式1个以上;全区中稻—再生稻节本增效5%以上;支持家庭农场17个

26

垫江县

实施耕地地力保护补贴;发放实际种粮农民一次性补贴;对3039台套农机购置进行补贴;续建榨菜产业集群

完成建设农产品产地冷藏保鲜设施7个;国家级示范社2个,区县级及以上示范社7个,大豆玉米带状复合种植合作社1个;农业社会化服务面积7.3万亩;培育高素质农民725人;实施基层农技推广体系改革与建设项目;生猪良种补贴0.76万头;支持家庭农场20个

27

忠县

实施耕地地力保护补贴;发放实际种粮农民一次性补贴;对2118台套农机购置进行补贴;续建柑橘产业集群

完成建设农产品产地冷藏保鲜设施3个;国家级示范社2个,区县级及以上示范社4个;农业社会化服务面积4.7万亩;培育高素质农民450人;实施基层农技推广体系改革与建设项目;支持家庭农场20个

28

开州区

实施耕地地力保护补贴;发放实际种粮农民一次性补贴;对2302台套农机购置进行补贴;续建柑橘产业集群

国家级示范社2个,区县级及以上示范社15个,大豆玉米带状复合种植合作社1个;农业社会化服务面积3.3万亩;培育高素质农民1245人;开展国家农产品质量安全县创建;实施基层农技推广体系改革与建设项目;生猪良种补贴1.99万头;中稻—再生稻示范面积≥7万亩;集成推广绿色高质高效技术模式1个以上;全区中稻—再生稻节本增效5%以上;支持家庭农场20个

29

云阳县

实施耕地地力保护补贴;发放实际种粮农民一次性补贴;对2579台套农机购置进行补贴;续建柑橘产业集群;创建农业产业强镇

国家级示范社4个,区县级及以上示范社15个,国家、市级合作社办公司观察点1个;农业社会化服务面积1.6万亩;培育高素质农民1025人;实施基层农技推广体系改革与建设项目;中稻示范面积≥7万亩;集成推广绿色高质高效技术模式1个以上;全区中稻—再生稻节本增效5%以上;支持家庭农场20个

30

奉节县

实施耕地地力保护补贴;发放实际种粮农民一次性补贴;对1197台套农机购置进行补贴;新建脆李产业集群;创建农业产业强镇

国家级示范社5个,区县级及以上示范社15个,大豆玉米带状复合种植合作社1个,国家、市级合作社办公司观察点1个;农业社会化服务面积3.7万亩;培育高素质农民1010人;实施基层农技推广体系改革与建设项目;生猪良种补贴1.07万头;甘薯示范面积≥7万亩;集成推广绿色高质高效技术模式1个以上;全区中稻—再生稻节本增效5%以上;支持家庭农场10个

31

巫山县

实施耕地地力保护补贴;发放实际种粮农民一次性补贴;对553台套农机购置进行补贴;新建脆李产业集群

国家级示范社1个,区县级及以上示范社5个,大豆玉米带状复合种植合作社1个;农业社会化服务面积1.6万亩;培育高素质农民755人;实施基层农技推广体系改革与建设项目;生猪良种补贴0.66万头;马铃薯示范面积≥7万亩;集成推广绿色高质高效技术模式1个以上;全区中稻—再生稻节本增效5%以上;支持家庭农场17个

32

巫溪县

实施耕地地力保护补贴;发放实际种粮农民一次性补贴;对1197台套农机购置进行补贴;新建脆李产业集群

国家级示范社3个,区县级及以上示范社7个,大豆玉米带状复合种植合作社1个;农业社会化服务面积1.2万亩;培育高素质农民915人;实施基层农技推广体系改革与建设项目;生猪良种补贴0.90万头;马铃薯示范面积≥7万亩;集成推广绿色高质高效技术模式1个以上;全区中稻—再生稻节本增效5%以上;支持家庭农场15个

33

黔江区

实施耕地地力保护补贴;发放实际种粮农民一次性补贴;对691台套农机购置进行补贴

国家级示范社3个,区县级及以上示范社7个,大豆玉米带状复合种植合作社1个;农业社会化服务面积3.7万亩;培育高素质农民600人;实施基层农技推广体系改革与建设项目;种猪性能测定8100头;生猪良种补贴1.28万头;支持家庭农场15个

34

武隆区

实施耕地地力保护补贴;发放实际种粮农民一次性补贴;对921台套农机购置进行补贴

国家级示范社3个,区县级及以上示范社4个,大豆玉米带状复合种植合作社1个;农业社会化服务面积1.5万亩;培育高素质农民645人;开展武隆猪腰枣地理标志农产品保护,实施县级农产品质量安全检测机构能力提升项目;实施基层农技推广体系改革与建设项目;生猪良种补贴0.94万头;支持家庭农场5个

35

石柱县

实施耕地地力保护补贴;发放实际种粮农民一次性补贴;对2118台套农机购置进行补贴

国家级示范社4个,区县级及以上示范社4个;农业社会化服务面积3.6万亩;培育高素质农民915人;开展石柱辣椒地理标志农产品保护;实施基层农技推广体系改革与建设项目;支持家庭农场23个

36

彭水县

国家级示范社2个,区县级及以上示范社12个,大豆玉米带状复合种植合作社1个;农业社会化服务面积5.1万亩;培育高素质农民1172人;实施基层农技推广体系改革与建设项目;甘薯示范面积≥7万亩;集成推广绿色高质高效技术模式1个以上;全区中稻—再生稻节本增效5%以上;支持家庭农场5个

37

酉阳县

实施耕地地力保护补贴;发放实际种粮农民一次性补贴;对921台套农机购置进行补贴;创建国家现代农业产业园

国家级示范社2个,区县级及以上示范社7个,大豆玉米带状复合种植合作社1个;培育高素质农民1295人;实施基层农技推广体系改革与建设项目;中稻示范面积≥7万亩;集成推广绿色高质高效技术模式1个以上;全区中稻—再生稻节本增效5%以上;支持家庭农场5个

38

秀山县

实施耕地地力保护补贴;发放实际种粮农民一次性补贴;对368台套农机购置进行补贴;创建农业产业强镇

国家级示范社1个,区县级及以上示范社1个;农业社会化服务面积2.2万亩;培育高素质农民855人;实施基层农技推广体系改革与建设项目;支持家庭农场10个

39

高新区

实施耕地地力保护补贴;发放实际种粮农民一次性补贴;对4台套农机购置进行补贴

40

农担集团

对政策性农业信贷担保机构开展担保费用补助、业务奖补

41

市水产总站

实施基层农技推广体系改革与建设项目

42

市农广校

培育高素质农民1200人;实施基层农技推广体系改革与建设项目;培育400名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带头人

43

市农技总站

实施基层农技推广体系改革与建设项目;承担全市绿色高质高效技术支撑

44

市农校

45

市农产品安全中心

46

市农机校

47

市畜牧总站

实施基层农技推广体系改革与建设项目;技术指导、培训和种猪精液抽检和评控;推进畜牧业监管监测一体化

48

市农机总站

附件2

农业资源及生态保护补助资金项目实施方案

2022年中央农业资源及生态保护补助资金主要用于耕地质量提升、农作物秸秆综合利用、渔业资源增殖放流、耕地轮作、化肥减量增效等方面。具体实施方案如下。

一、支持耕地保护与质量提升

(一)实施耕地轮作休耕试点

(二)开展退化耕地治理

1.酸化耕地治理

在九龙坡、南川、璧山、永川、璧山5个区县开展酸化土壤治理,每个区县示范面积2万亩。示范作物主要以粮食作物为主,兼有部分油菜、蔬菜等,每个区县建立1个千亩以上相对集中连片示范片,共5个千亩示范片。在集中连片示范区设立标牌,向社会公开展示并接受监督。各项目区县按照因地制宜、综合施策的原则,参考《酸化土壤改良技术规范》(DB50/T1146-2021),采取土壤改良剂配合增加土壤有机质、优化施肥、优化耕作制度等措施进行综合治理。开展同田对比大区试验。示范前后,按照每1000亩采集1个以上土壤样品,开展专项调查评价,加强项目实施效果监测。

2.撂荒地复耕复种利用示范

3.特色经济作物耕地保护与质量提升

(1)开展一批土地连作障碍治理示范。在涪陵区大顺镇实施“黄精绿色高效项目”,建设多花黄精优质高产种植示范基地,开展有机肥施用和水肥一体化建设示范;在沙坪坝区回龙坝镇实施“金沙杏避雨栽培示范创建项目”,对杏园土壤改良提质增效;在开州区敦好镇正阳村实施“茶叶资源及生态保护补助资金项目”,开展化肥减量增效示范、耕地深松等;在潼南区太安镇鱼溅村实施“有机蔬菜基地土壤修复改良项目”,通过绿色投入品和绿色栽培模式,修复有机蔬菜土壤状态;在石柱县桥头镇瓦屋村、长沙村、马鹿村等实施“退化耕地治理项目”,对脆李生产基地实行全园增施有机肥,实行全园深耕作业;在万州区甘宁、龙沙、九池、五桥、长岭、双河口、钟鼓楼7个乡镇实施“三峡柑橘土壤微生物调控项目”,推广有机肥示范,开展同田肥效对比监测。

(2)创建一批种植业“三品一标”示范基地。在涪陵区大顺镇全域创建黄精、淫羊藿市级示范基地;在开州区大进镇红旗村、群和村、年华村、金炉村、紫金村创建茶叶市级示范基地;在南川区河图镇长坪村和冒水村创建茶叶市级示范基地;在江津区西湖镇全域创建果茶市级示范基地;在云阳县双龙镇全域创建柑橘生产柑橘国家级示范基地。

(3)新(改)建一批蔬菜保供基地。在黔江区水田乡全域实施“生态栽培食用菌综合利用项目”,实施生态栽培、绿肥还田等生产食用菌,提高土壤有机质;在合川区钱塘、三庙、南办、古楼、钓办、铜溪、太和、龙市、官渡、大石、云门、双槐、盐井、涞滩、渭沱等乡镇实施“农业生产发展速生菜增种项目”,开展退化耕地和生产障碍耕地治理,开展化肥减量增效示范;在璧山区全区实施“建设蔬菜种植优势乡镇项目”,开展退化耕地和生产障碍耕地治理,主推有机肥+生物农药防治技术模式;在铜梁区全域实施“速生蔬菜增种和生产能力提升建设项目”,加强速生蔬菜种植集成土地酸化板结治理模式,以及以提升生产能力建设为基础的绿色蔬菜生产。

(三)开展化肥减量增效示范

(四)开展第三次全国土壤普查试点

(五)开展耕地质量等级变更调查评价

二、加强渔业资源保护,实施重点水域渔业增殖放流

三、强化农业废弃物资源化利用,促进农作物秸秆综合利用

(一)秸秆综合利用重点县建设。结合各区县秸秆资源、工作基础等因素,在梁平、垫江、永川和江津4个区县开展2022年秸秆综合利用重点县建设,每个秸秆综合利用重点县选择基础条件较好的地块(企业或主体),集中成片至少建设2个秸秆综合利用展示基地,示范展示秸秆综合利用技术和成果,基地统一竖立“全国秸秆综合利用展示基地”标牌。其中,梁平区开展秸秆肥料化、饲料化、原料化或燃料化利用,完善秸秆收储运体系,形成秸秆沃土模式1套。垫江区开展收储网点建设,提升秸秆收储运能力,推动秸秆全量化利用,形成1套秸秆全量利用模式。永川区开展秸秆还田示范片建设和秸秆肥料化、基料化加工体系建设,提高秸秆综合利用能力。江津区开展秸秆肥料化利用,建2~3个大型秸秆中心收储站,提升秸秆收储运能力,提高秸秆综合利用率,四个重点县综合利用率达到90%以上。

附件:2-1.2022年中央农业资源及生态保护补助资金任务清单

2-2.2022年渔业增殖放流水域、品种、规格及数量表

附件2-1

2022年中央农业资源及生态保护资金任务清单

农作物秸秆资源台账子系统填报

测土配方施肥补充采样40个、田间试验试验3个、农户施肥调查30户、技术推广2000亩次、三新配套推广100亩次、三新配套示范100亩次;耕地质量等级变更评价

测土配方施肥补充采样40个、田间试验试验3个、农户施肥调查40户、技术推广113000亩次、三新配套推广5000亩次、三新配套示范300亩次;耕地质量等级变更评价;开展特色经济作物耕地保护与质量提升

测土配方施肥补充采样40个、田间试验试验3个、农户施肥调查40户、技术推广61000亩次、三新配套推广3000亩次、三新配套示范300亩次;建集中连片示范区1个,开展酸化土壤治理示范2万亩;耕地质量等级变更评价

测土配方施肥补充采样40个、田间试验试验3个、农户施肥调查30户、技术推广10000亩次、三新配套推广100亩次、三新配套示范100亩次;耕地质量等级变更评价

测土配方施肥补充采样40个、田间试验试验3个、农户施肥调查30户、技术推广30000亩次、三新配套推广100亩次、三新配套示范100亩次;耕地质量等级变更评价

测土配方施肥补充采样100个、田间试验试验4个、农户施肥调查50户、技术推广342000亩次、三新配套推广10000亩次、三新配套示范500亩次;增殖放流27.2万尾;耕地质量等级变更评价

农作物秸秆资源台账子系统填报;完成0.3万亩大豆玉米带状复合种植

测土配方施肥补充采样180个、田间试验试验12个、农户施肥调查120户、技术推广961000亩次、三新配套推广10000亩次、三新配套示范500亩次;耕地质量等级变更评价

测土配方施肥补充采样140个、田间试验试验9个、农户施肥调查80户、技术推广659000亩次、三新配套推广20000亩次、三新配套示范1000亩次;耕地质量等级变更评价

农作物秸秆资源台账子系统填报;完成0.5万亩大豆玉米带状复合种植

测土配方施肥补充采样320个、田间试验试验13个、农户施肥调查300户、技术推广2966000亩次、三新配套推广10000亩次、三新配套示范500亩次;增殖放流51万尾;耕地质量等级变更评价,开展补充耕地质量等级评定试点;开展特色经济作物耕地保护与质量提升

农作物秸秆资源台账子系统填报;完成1万亩大豆玉米带状复合种植

测土配方施肥补充采样180个、田间试验试验15个、农户施肥调查150户、技术推广1335000亩次、三新配套推广14000亩次、三新配套示范500亩次;增殖放流81万尾;耕地质量等级变更评价

测土配方施肥补充采样60个、田间试验试验4个、农户施肥调查30户、技术推广252000亩次、三新配套推广2000亩次、三新配套示范300亩次;耕地质量等级变更评价

重点县,1.至少建2个秸秆综合利用展示基地,建2-3个大型秸秆中心收储站,秸秆综合利用率达到90%以上。2.农作物秸秆资源台账子系统填报;完成0.5万亩大豆玉米带状复合种植

建设化肥减量增效试点区县,测土配方施肥补充采样380个、田间试验试验18个、农户施肥调查300户、技术推广2605000亩次、三新配套推广70000亩次、三新配套示范10000亩次;建集中连片示范区1个,开展酸化土壤治理示范2万亩;开展第三次土壤普查试点;增殖放流8.15万尾;耕地质量等级变更评价;开展特色经济作物耕地保护与质量提升

农作物秸秆资源台账子系统填报;完成1.1万亩大豆玉米带状复合种植

建设化肥减量增效试点区县,测土配方施肥补充采样380个、田间试验试验11个、农户施肥调查300户、技术推广2687000亩次、三新配套推广78000亩次、三新配套示范10000亩次;增殖放流56.45万尾;耕地质量等级变更评价;开展特色经济作物耕地保护与质量提升

重点县,1.至少建2个秸秆综合利用展示基地,开展秸秆肥料化和基料化加工体系建设,秸秆综合利用率达到90%以上。2.农作物秸秆资源台账子系统填报;完成1万亩大豆玉米带状复合种植

建设化肥减量增效试点区县,测土配方施肥补充采样220个、田间试验试验10个、农户施肥调查200户、技术推广1762000亩次、三新配套推广15000亩次、三新配套示范10000亩次;建集中连片示范区1个,开展酸化土壤治理示范2万亩;耕地质量等级变更评价

测土配方施肥补充采样220个、田间试验试验19个、农户施肥调查160户、技术推广1297000亩次、三新配套推广10000亩次、三新配套示范500亩次;建集中连片示范区1个,开展酸化土壤治理示范2万亩;开展第三次土壤普查试点;耕地质量等级变更评价;开展特色经济作物耕地保护与质量提升

1.开展秸秆示范村和示范镇建设,通过肥料化、饲料化及原料化利用提高秸秆综合利用能力。2.农作物秸秆资源台账子系统填报;完成0.6万亩大豆玉米带状复合种植

建设化肥减量增效试点区县,测土配方施肥补充采样280个、田间试验试验19个、农户施肥调查160户、技术推广1410000亩次、三新配套推广15000亩次、三新配套示范10000亩次;增殖放流16.05万尾;耕地质量等级变更评价;撂荒地复耕复种利用示范2.5万亩

农作物秸秆资源台账子系统填报;完成0.2万亩大豆玉米带状复合种植

测土配方施肥补充采样320个、田间试验试验20个、农户施肥调查260户、技术推广2202000亩次、三新配套推广10000亩次、三新配套示范500亩次;耕地质量等级变更评价;开展特色经济作物耕地保护与质量提升

测土配方施肥补充采样220个、田间试验试验16个、农户施肥调查150户、技术推广1407000亩次、三新配套推广40000亩次、三新配套示范1000亩次;耕地质量等级变更评价;开展特色经济作物耕地保护与质量提升

农作物秸秆资源台账子系统填报;完成0.45万亩大豆玉米带状复合种植

测土配方施肥补充采样240个、田间试验试验9个、农户施肥调查190户、技术推广1685000亩次、三新配套推广50000亩次、三新配套示范1000亩次;耕地质量等级变更评价

测土配方施肥补充采样180个、田间试验试验7个、农户施肥调查130户、技术推广1563000亩次、三新配套推广20000亩次、三新配套示范1000亩次;耕地质量等级变更评价

测土配方施肥补充采样140个、田间试验试验6个、农户施肥调查110户、技术推广910000亩次、三新配套推广8000亩次、三新配套示范300亩次;建集中连片示范区1个,开展酸化土壤治理示范2万亩;耕地质量等级变更评价;开展特色经济作物耕地保护与质量提升

农作物秸秆资源台账子系统填报;完成0.6万亩大豆玉米带状复合种植

测土配方施肥补充采样320个、田间试验试验24个、农户施肥调查300户、技术推广2462000亩次、三新配套推广50000亩次、三新配套示范1000亩次;增殖放流53万尾;耕地质量等级变更评价,开展补充耕地质量等级评定试点;开展特色经济作物耕地保护与质量提升;撂荒地复耕复种利用示范0.5万亩

重点县,1.开展秸秆肥料化、饲料化、原料化或燃料化利用,至少建2个秸秆综合利用展示基地;形成秸秆沃土模式一套,秸秆综合利用率达到90%以上;2.农作物秸秆资源台账子系统填报;完成1.5万亩大豆玉米带状复合种植

测土配方施肥补充采样280个、田间试验试验12个、农户施肥调查220户、技术推广1575000亩次、三新配套推广10000亩次、三新配套示范500亩次;耕地质量等级变更评价

农作物秸秆资源台账子系统填报;完成0.05万亩大豆玉米带状复合种植

测土配方施肥补充采样100个、田间试验试验11个、农户施肥调查70户、技术推广465000亩次、三新配套推广300亩次、三新配套示范100亩次;耕地质量等级变更评价

测土配方施肥补充采样260个、田间试验试验12个、农户施肥调查180户、技术推广1600000亩次、三新配套推广2000亩次、三新配套示范300亩次;耕地质量等级变更评价

重点县,1.至少建2个秸秆综合利用展示基地,形成秸秆全量化利用模式1套,秸秆综合利用率达到90%以上;2.农作物秸秆资源台账子系统填报;完成2.2万亩大豆玉米带状复合种植

建设化肥减量增效试点区县,测土配方施肥补充采样260个、田间试验试验10个、农户施肥调查170户、技术推广1265000亩次、三新配套推广15000亩次、三新配套示范10000亩次;耕地质量等级变更评价;撂荒地复耕复种利用示范0.5万亩

建设化肥减量增效试点区县,测土配方施肥补充采样280个、田间试验试验11个、农户施肥调查210户、技术推广1930000亩次、三新配套推广25000亩次、三新配套示范10000亩次;耕地质量等级变更评价

1.开展秸秆饲料化利用试点,建设青贮材料存放库及购买设施设备。2.农作物秸秆资源台账子系统填报;完成3万亩大豆玉米带状复合种植

测土配方施肥补充采样320个、田间试验试验9个、农户施肥调查250户、技术推广2488000亩次、三新配套推广30000亩次、三新配套示范1000亩次;耕地质量等级变更评价;开展特色经济作物耕地保护与质量提升

测土配方施肥补充采样300个、田间试验试验13个、农户施肥调查230户、技术推广2168000亩次、三新配套推广20000亩次、三新配套示范1000亩次;增殖放流29万尾;耕地质量等级变更评价;开展特色经济作物耕地保护与质量提升;撂荒地复耕复种利用示范0.5万亩

农作物秸秆资源台账子系统填报;完成1.4万亩大豆玉米带状复合种植

测土配方施肥补充采样240个、田间试验试验9个、农户施肥调查240户、技术推广2159000亩次、三新配套推广30000亩次、三新配套示范1000亩次;增殖放流3.3万尾;耕地质量等级变更评价;撂荒地复耕复种利用示范0.5万亩

测土配方施肥补充采样160个、田间试验试验5个、农户施肥调查120户、技术推广1229000亩次、三新配套推广2000亩次、三新配套示范300亩次;增殖放流16万尾;耕地质量等级变更评价;撂荒地复耕复种利用示范0.5万亩

测土配方施肥补充采样160个、田间试验试验9个、农户施肥调查150户、技术推广688000亩次、三新配套推广15000亩次、三新配套示范500亩次;增殖放流12.5万尾;耕地质量等级变更评价;撂荒地复耕复种利用示范0.5万亩

测土配方施肥补充采样200个、田间试验试验15个、农户施肥调查130户、技术推广1329000亩次、三新配套推广5000亩次、三新配套示范300亩次;耕地质量等级变更评价;开展特色经济作物耕地保护与质量提升;撂荒地复耕复种利用示范0.5万亩

测土配方施肥补充采样220个、田间试验试验16个、农户施肥调查140户、技术推广1294000亩次、三新配套推广10000亩次、三新配套示范500亩次;耕地质量等级变更评价

测土配方施肥补充采样200个、田间试验试验9个、农户施肥调查140户、技术推广1142000亩次、三新配套推广10000亩次、三新配套示范500亩次;耕地质量等级变更评价;开展特色经济作物耕地保护与质量提升

测土配方施肥补充采样340个、田间试验试验4个、农户施肥调查180户、技术推广1949000亩次、三新配套推广300亩次、三新配套示范100亩次;增殖放流33.2万尾;耕地质量等级变更评价;撂荒地复耕复种利用示范0.5万亩

1.开展秸秆饲料化和肥料化利用试点,建设秸秆预处理和有机肥生产车间,形成秸秆还田服务体系,提高秸秆综合利用能力。2.农作物秸秆资源台账子系统填报;完成0.5万亩大豆玉米带状复合种植

测土配方施肥补充采样340个、田间试验试验10个、农户施肥调查200户、技术推广1481000亩次、三新配套推广10000亩次、三新配套示范500亩次;增殖放流11.015万尾;耕地质量等级变更评价;撂荒地复耕复种利用示范0.5万亩

建设化肥减量增效试点区县,测土配方施肥补充采样220个、田间试验试验11个、农户施肥调查180户、技术推广1514000亩次、三新配套推广15000亩次、三新配套示范10000亩次;耕地质量等级变更评价;撂荒地复耕复种利用示范0.5万亩

渝中区

耕地质量等级变更评价

测土配方施肥补充采样40个、田间试验试验3个、农户施肥调查30户、技术推广3000亩次、三新配套推广100亩次、三新配套示范100亩次

放流水生生物的检验检疫技术支撑

耕地质量等级变更评价;开展特色经济作物耕地保护与质量提升

附件2-2

2022年渔业增殖放流水域、品种、规格及数量表

放流区县

或任务单位

所涉水域

品种或任务

数量

规格

(万尾、万个)

全市合计

394.2

江津

长江干流,长江上游珍稀特有鱼类国家级自然保护区(重庆段),塘河

长江鲟

0.15

>10cm

中华倒刺鲃

≥10cm

岩原鲤

白甲鱼

长寿

长江干流,长江重庆段四大家鱼国家级水产种质资源保护区

草鱼

瓦氏黄颡鱼

>5cm

长吻鮠

大鳍鳠

万州

长江干流

涪陵

青鱼

≥5cm

唇鱼骨

3-5cm

彭水

乌江干流,乌江·长溪河鱼类自然保护区

鲈鲤

0.2

齐口裂腹鱼

酉阳

酉水河,重庆市酉阳大鲵自然保护区

大鲵

0.015

华鲮

1.5

合川

嘉陵江干流;嘉陵江合川段南方大口鲶水产种质资源保护区(与合川大口鲶县级自然保护区范围重叠);渠江

厚颌鲂

2.5

大口鲶

3.5

3.3

北碚

嘉陵江干流

胭脂鱼

1.2

4.5

奉节

九盘河大鲵裂腹鱼市级水产种质资源保护区

重口裂腹鱼

0.3

云阳

澎溪河

巫溪

大宁河

多鳞白甲鱼

巫山

綦江

綦江河

中华鳖

0.05

>50g

附件3

动物防疫等补助经费项目实施方案

一、补助对象和资金支持方向

2022年中央财政动物防疫等补助经费主要用于动物疫病强制免疫、强制扑杀和销毁、养殖环节无害化处理等三方面支出。

(三)养殖环节无害化处理补助。主要用于养殖环节病死猪无害化处理补助,按照“谁处理补给谁”的原则,对承担养殖环节病死猪无害化处理任务的实施者给予补助。

二、补助标准

三、实施要求

(一)强制免疫补助。市动物疫病预防控制中心要按照政府采购有关规定做好2022年强制免疫等疫苗及其他防控物资招标采购,严格验收、储存、调拨、发放管理,督促指导区县加强疫苗运输、使用等各环节管理并完善管理台账;要按照有关文件规定完成非洲猪瘟防控及监测、马鼻疽考核验收等工作任务。各区县要坚持常年防疫与季节防疫相结合,分类实施强制免疫,确保强制免疫病种应免畜禽的免疫密度90%以上;要按照2022年动物疫病监测计划和流调计划要求,及时开展监测流调,对免疫抗体不达标的及时补免,高致病性禽流感、口蹄疫、小反刍兽疫抗体合格率常年保持在70%以上;要按照《关于全面推进动物疫病强制免疫病种“先打后补”有关工作的通知》(渝农办发〔2022〕94号)等文件规定,及时拨付强制免疫“先打后补”补助经费,多举措调动畜禽养殖场户积极性,采用养殖场(户)自行免疫、第三方服务主体免疫、政府购买服务等多种形式,全面推进口蹄疫、高致病性禽流感和小反刍兽疫疫苗的“先打后补”工作,在2022年年底前实现规模养殖场(户)全覆盖。

(三)养殖环节无害化处理补助。补助资金不得用于重大动物疫病扑杀畜禽、屠宰环节病死畜禽和病害畜禽产品无害化处理。各区县要积极筹措资金,市级以上补助资金下达后,区县财政应在3个月内(即在2022年8月31日前)将2021年1至12月补助资金全部给付到位,并采取定期结算等方式及时发放2022年补助资金,切实减轻病死畜禽无害化处理厂(场)资金压力,调动畜禽养殖场户无害化处理积极性;要按照农业农村部《病死畜禽及病害畜禽产品无害化处理管理办法》、《重庆市病死畜禽无害化处理补助实施方案》(渝农规〔2021〕3号)《关于全面推进病死畜禽无害化处理的通知》(渝农办发〔2022〕5号)等有关要求,严格养殖环节病死猪无害化处理监管,推动建立集中处理为主,自行处理为补充的处理体系,逐步提高集中无害化处理率;要督促完善无害化处理台账管理,按照渝农规〔2021〕3号文件要求按时报送2022年养殖环节病死畜禽无害化处理补助经费申报汇总表等有关材料。

附件:3-1.2022年中央动物防疫等补助经费任务清单

附件3-1

2022年中央动物防疫等补助经费任务清单

强制免疫

强制扑杀(奶牛5头羊2只)

强制扑杀(奶牛6头羊32只)

强制扑杀(奶牛10头)

强制免疫,养殖环节无害化处理(病死猪4266头)

强制免疫,养殖环节无害化处理(病死猪551头)

强制免疫,养殖环节无害化处理(病死猪2848头)

强制免疫,养殖环节无害化处理(病死猪14568头)

强制免疫,养殖环节无害化处理(病死猪1080头)

强制免疫,养殖环节无害化处理(病死猪6225头)

强制扑杀(牛1头羊31只)

强制免疫,养殖环节无害化处理(病死猪23822头)

强制免疫,养殖环节无害化处理(病死猪4401头)

强制扑杀(羊6只)

强制免疫,养殖环节无害化处理(病死猪5146头)

强制扑杀(牛3头)

强制免疫,养殖环节无害化处理(病死猪859头)

强制免疫,养殖环节无害化处理(病死猪11663头)

强制免疫,养殖环节无害化处理(病死猪407头)

强制免疫,养殖环节无害化处理(病死猪11548头)

强制扑杀(牛2头)

强制免疫,养殖环节无害化处理(病死猪64718头)

强制免疫,养殖环节无害化处理(病死猪18895头)

强制扑杀(奶牛13头、耕/肉牛35头、羊9只)

强制免疫,养殖环节无害化处理(病死猪95469头)

强制扑杀(羊74只)

强制免疫,养殖环节无害化处理(病死猪25378头)

强制扑杀(牛2头羊108只)

强制免疫,养殖环节无害化处理(病死猪67头)

强制免疫,养殖环节无害化处理(病死猪97头)

强制免疫,养殖环节无害化处理(病死猪44774头)

强制免疫,养殖环节无害化处理(病死猪32682头)

强制扑杀(奶牛15头、耕/肉牛67头)

强制免疫,养殖环节无害化处理(病死猪49902头)

强制免疫,养殖环节无害化处理(病死猪35427头)

强制免疫,养殖环节无害化处理(病死猪360头)

强制扑杀(猪72头牛23头)

强制免疫,养殖环节无害化处理(病死猪21426头)

强制扑杀(羊170只)

强制免疫,养殖环节无害化处理(病死猪1178头)

强制免疫,养殖环节无害化处理(病死猪18231头)

强制免疫,养殖环节无害化处理(病死猪478头)

强制扑杀(羊58只)

强制免疫,养殖环节无害化处理(病死猪4293头)

强制扑杀(羊124只)

强制免疫,养殖环节无害化处理(病死猪1705头)

强制免疫,养殖环节无害化处理(病死猪75头)

市动物疫病预防控制中心

强制免疫(集中采购强制免疫等疫苗及其他防控物资,非洲猪瘟防控和监测、马鼻疽考核验收等)

THE END
1.中国肥料公司排名(排行榜)说明:中国肥料行业相关产业有哪些?主要分布如下:农化占9.2%,农业占7.3%,有机肥占4.3%,农业科技占4.2%,生物肥料占4.2%,生物科技占4.0%,有机肥料占4.0%,复合肥占3.9%,肥料生产占3.6%,生物科技/生物工程占3.4%,根据企业库算法分析,仅供参考。 中国肥料行业地区分布:主要分布在北京,郑州 北京 8.7%(163) https://m.jobui.com/rank/company/view/quanguo/feiliao/
2.强!湖北这13家上榜《财富》中国500强的企业,个个有“背景”!根据财富中文网最新发布《财富》中国500强排行榜,榜单头部依然是三足鼎立:中石化、中石油和中国建筑。其中前两者的营收之和超过了全部500家上市公司收入的十分之一。 在所有上市公司中,今年榜单最赚钱的5家企业分别是工商银行、建设银行、农业银行、中国银行、中国移动,对应的利润分别为2782.5亿元、2314.6亿元、1839.4亿https://news.hbtv.com.cn/p/828316.html
3.十大尿素品牌氮肥厂家排行十大尿素品牌排行榜,碳酰胺氮肥品牌排行,化肥尿素哪个品牌好 2024年尿素十大品牌榜中榜 尿素什么牌子好?经专业评测的2024年尿素十大品牌名单发布啦!居前十的有:心连心化肥、富岛化肥、湖北宜化、友谊化肥、中煤鄂能化、丰喜、云天化、泸天化LTH、灵谷化工、昊源化工等,上榜尿素十大品牌榜单和著名尿素品牌名单的是口碑好https://m.maigoo.com/maigoo/9630ns_index.html
4.世界500强企业管理制度管理表格全集《世界 500 强企业管理制度管理表格全集》详细目录 身处全球产业革命的今天,中国企业更有必要了解国外企业的管理模式、发展经历,而 每一个 500 强企业从小企业成长为跨国公司的背后,都经历了管理制度的不断创新、不断完 善。 世界 500 强企业优秀的管理模式和管理制度、管理表格,都是杰克·韦尔奇、彼得·杜拉 克https://doc.mbalib.com/view/29fe33cf2dc8011112fdc923976e5cf0.html
5.百强发布武穴这家企业排名上升7位,位列第12位活动发布了“2024中国化肥企业100强”榜单,湖北祥云(集团)化工股份有限公司名列其中,排序12位,与2023年中国化肥百强排序19位相比,向前递进了7位,不仅展示了民营祥云在行业中不断发展壮大的综合实力,而且还展现了公司在发展新质生产力、服务现代农业大发https://mp.weixin.qq.com/s?__biz=MzAwMjEwMzYyNA==&mid=2652506248&idx=5&sn=a277f24f2dc43b86e219f838007e1d32&chksm=8023f2ae29df4f2540138669dfeee867c1103c775e988d6d89a745815f11ad585ca68f2f1a6c&scene=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