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京大屠杀前的南京民族工业

南京在1937年12月沦陷之前,作为国民政府的政治中心,在国内虽然比不上上海和天津两个一线城市,但也已经是国内最为繁荣的城市之一。

高校方面有中央大学,金陵大学,金陵女子文理学院,

媒体方面有中央日报,新民报,南京晚报,中国日报,南京日报,南京人报,中央广播电台等等。

而且民族工业有了相当的发展,具体来说当时南京民族工业第一梯队有至少六个大型工厂:

金陵兵工厂,江南水泥厂,中国水泥厂,中国第一个化肥厂永利铔厂,首都电厂,浦镇车辆厂。

中山陵工程使用的水泥大多就是南京本地工厂制造。

1:金陵兵工厂

该厂是国民政府主力兵工厂之一,前身是1866年创办的金陵机器制造局。

1937年时的厂长是东京帝国大学毕业回国的李承干,他从1931年起担任金陵兵工厂厂长,是我国杰出的兵工专家,从1931-1937年几年内金陵兵工厂得到极大的发展,员工人数和武器产量均提升了几倍。

该厂的代表性武器是1935年定型的民二四式重机枪。

1934年8月23日,中国财政部长孔祥熙与合步楼公司在庐山的牯岭签订了《中德原材料及农产品与工业及其他产品互换条约》,又称"合步楼条约"。

中国用钨砂、锰砂等战略性原料和农产品换取德国的工业产品。

金陵兵工厂由此获得了德国7.92mmMG08式水冷马克沁重机枪的设计图纸。

1935年,金陵兵工厂仿造成功了MG08式马克沁水冷重机枪,

命名为民国24年式重机枪,是当时国军的主要制式装备.

该厂1937年把4300余吨设备物资迁往重庆后,更名为第21兵工厂,在李承干领导下发展为中国抗战时期最大的民族兵工厂,大量生产重机枪,轻机枪,步枪,迫击炮,迫击炮弹等军工产品,尤其是重机枪,抗战时期中国国产重机枪96%由该厂制造。

到1945年全厂员工达到一万人以上,解放后改名为长安机器厂,也就是今天我们熟知的重庆长安集团。当然1945年后该厂一部分迁回南京,成为今天的南京晨光集团。

解放前民族兵工业的标志性武器:中正式步枪,

该枪在国产步枪中累计产量仅次于汉阳造。中正式步枪最早是河南巩县兵工厂生产,

但搬迁到重庆后的金陵兵工厂(在重庆时为第21兵工厂)1943年开始量产后,迅速成为全国最大的中正式步枪生产厂家,并在抗战胜利后继续生产,

从1935年到1949年,中正式枪的总产量大约在60万支至70万支。而重庆第21兵工厂就独占42万余支,为该枪总产量的三分之二。

抗美援朝我军使用的国产步枪主要是中正式,主要产自该厂在重庆制造。

长安集团今天仍然是重庆最大的制造业企业。

2:江南水泥厂和中国水泥厂

南京江南水泥厂1935年由唐山启新洋灰公司股东集资创办开始建设,启新洋灰这家公司写进了历史教科书,是中国第一家民族水泥工厂,1912年还向美国洛杉矶出口了1万余桶水泥。

该厂原名江南水泥股份有限公司栖霞工厂,采用从丹麦史密斯公司购进共年产水泥20万吨的二条湿法回转窑生产线,中国当时设备最先进的大型水泥工厂,这个产能20万吨是什么概念呢?

根据中国水泥协会的曾学敏写的《中国水泥百年回顾-庆祝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55周年》,

包含已沦陷的东北和台湾在内,1937年全中国水泥生产能力为257.2万吨,实际生产101.6万吨。这个20万吨的产能能够占到全中国产能的8%。实际上1949年全中国的水泥产量也仅有66万吨。

1937年11月,刚刚建成的江南水泥厂(图一)完成了第一次空载试机,

但一天后日军在杭州湾登陆,工厂主要负责人陈范有找到德国人卡尔·京特和丹麦人辛德贝格,请求二人保护工厂。

卡尔·京特和辛德贝格抵达工厂后。为让水泥厂免遭日军占领,他们组织留守人员在工厂前、后大门处,挂起德国和丹麦的国旗,并在工厂大门口竖起了“德、丹合营江南水泥厂”的牌子。

1937年12月,卡尔·京特与辛德贝格在江南水泥厂建立起了难民营,救助了一万多名难民。

唯一拍下了南京大屠杀动态影像的美国人约翰马吉,也在1938年2月前往江南水泥厂查看难民情况,并拍下了一些中国人遇难的画面。

解放后于1950年9月才正式开工生产,结束了16年的建厂历程。

1953年,江南水泥厂产量超过20万吨。

1937年的南京还有另外一家大型水泥厂--中国水泥厂(图二,图三),

该厂1921年9月由上海民族工商业者姚锡舟等人筹集白银50万两创办,1923年4月16日开工生产,是我国最早的民族水泥企业之一。

1927年,该厂从德国进口了两条直径2.85m、长60m的湿法旋窑。

1933年,又从德国购进1台日产熟料170吨的湿法旋窑。至此中国水泥厂形成了4台湿法旋窑日产能共715吨的水泥生产线,是当时的中国最大的水泥生产企业之一。

第四个:永利铔厂--中国第一座化肥厂

1934年经国民政府实业部批准,由中国化工之父范旭东先生创建的中国最早的化工厂,被称为“远东第一大厂”,首任厂长是我国著名化学家侯德榜。

范旭东在中国民族工业历史上有极高的地位。

1953年12月全国政协会议期间,毛泽东与工商联代表谈话时说:

“讲到中国的民族工业,有四个人不能忘记:

重工业不能忘了张之洞,轻纺工业不能忘了张謇,

化学工业不能忘了范旭东,运输航运业不能忘了卢作孚。”

该厂在南京江北卸甲甸1934年开工建设,1936年10月主要设备安装完成,投料生产。1937年1月26日产出第一批合格硫酸,1月31日产出合格液氨,

2月5日生产出硫酸铵(中国第一包国产化肥),打破了中国不能生产化肥的历史,不久硝酸装置也顺利产出产品。

永利铔厂以其规模和一流的人才、技术令中外瞩目,是当时具有世界先进水平的联合化工企业,有中国第一套合成氨装置、硫酸装置、硝酸装置、硫酸铵(当时叫硫酸铔)装置等,被称为“远东第一大厂”。

1937年抗战全面爆发后,日本大规模轰炸永利铔厂,工厂受到严重破坏,工厂组织西迁到四川省,日本人占领后于1942年先后运移三次,将全套硝酸设备运至日本九洲大牟田,装设于东洋高压大牟田工业所横段工场。至此,这个中国第一套硝酸设备流落日本。

不仅仅是硝酸制造设备,当时日军还强行将大量其他设备拆卸运往日本,包括8座吸收塔、1座氧化塔、一座浓硝塔等,共计28套设备,1482件,总重量550吨,全为高级合金钢板制成,此外还有价值4万美元的铂金网。

这些设备在日本被安装用于军事生产,

1945年,日本投降,永利公司派人员接收硫酸铔厂,发现厂内原有硝酸制造设备全套被劫一空。遂通过盟军总部与日方进行艰难交涉,经过多番探讨,永利公司派技师长谢为杰、化工研究部副部长赵如晏赴日。

一直到1948年,硝酸制造设备才最终带回中国,图九到图十二为设备重新安装的图片。

该厂是现在的南京化学工业公司,该厂创造了30多项中国化工之最,是新中国化肥工业、硫酸工业、催化剂开发与生产、化工机械制造的领军企业。

在该厂技术人员中,先后有侯德榜、姜圣阶、楼南泉、赵仁恺等五人成为两院院士。

5:首都电厂

该厂建于1910年,是中国第一家官办电厂。

1927年4月国民政府定都南京,该厂有下关和西华门两个发电所,

由于南京用电激增,为了应对发电能力不足的问题,国民建设委员会决定对下关发电所进行扩建,

其中,一期扩建工程于1930年12月28日开始动工建造厂房,

1932年西华门发电所的小型机组全部停止使用,统一由下关发电所供应全市电力。

下关发电所二期扩建工程由当时首都电厂总工程师陆法曾承担整套设计任务,

前期国民政府建设委员会两次委托德国、美国负责下关发电所的续建工程,但因为经费等原因,外国种种制造障碍。

作为首都电厂总工程师的陆法曾决定不再聘请外籍专家,而是带领电厂工程师、工人自力更生进行设计和招标。最终1935年4月安装2台德国西门子公司制造的1万千瓦汽轮发电机组,2台美国燃烧工程公司制造的蒸发量为50吨/时的锅炉,电气设备和其他附属设备等7家制造厂产品。

整个二期工程尽管困难重重,但是最终实现了不聘请外籍专家自行进行扩建设计。

1937年该厂发电量达8755万千瓦时,这在解放前的中国属于规模巨大的电厂了,

实际上1949年全中国的发电量才43.08亿度千瓦时,也即是1937年的首都电厂的发电量放到1949年,也能占到全国的2%。

值得一提的是,陆法曾还在1935年亲自踏勘、设计、架设当时国内电压等级最高的66千伏“京龙线”。解放后该电厂进行大规模扩建,至上世纪六十年代,全厂装机容量达11.5万千瓦,成为当时江苏省最大的火力发电厂和华东电网骨干火力发电厂,承担了江苏省三分之一的发电任务。

至于浦镇车辆厂,就没啥好介绍了的,解放前不具备机车生产制造能力,只是维修,也就是个修理厂,其具备机车制造能力是在解放后的1958年,今天是中车集团南京浦镇车辆有限公司。

1937年时,浦厂拥有建筑面积2.03万平方米,机器设备306台。

THE END
1.化肥十大品牌排行榜化肥品牌排行前十名化肥哪个牌子好2024化肥十大品牌排行榜,查询十大化肥品牌排名,化肥品牌排行榜前十名,化肥哪个牌子好?就上品牌100网。https://m.cnpp100.com/top/huafei/
2.2024中国化肥企业100强榜单发布中国化工化肥企业山东受行业“双降” 影响,2024中国化肥100强企业入围门槛降低0.25亿元。 2023年,化肥行业继续加大研发投入,据不完全统计,100强企业研发投入平均增长5%。 2024中国化肥企业100强上榜企业地区布局基本与中国肥料布局类似,其中华东地区上榜企业最多,数量为31家。 2024中国化肥100强上榜企业按照省份划分,山东、湖北、河北位列前三https://m.163.com/dy/article/JIOCIQV505321327.html
3.中国复合肥公司排名(排行榜)中国复合肥公司有哪些?中国复合肥公司排行榜:心连心、云天化、正大集团、延长石油、新洋丰、江西心连心化学工业有限公司、湖北祥云集团化工股份有限公司、史丹利、川发龙蟒、金正大等。同时还可以了解中国复合肥公司最新招聘,高薪企业,上市公司,人气产品,最新融资,最https://www.jobui.com/rank/company/view/quanguo/fuhefei/
4.化肥品牌排行榜前十名化肥十大品牌排行榜中国品牌网旗下化肥十大品牌排行榜页面为您推荐十大化肥品牌榜单,经过统计有10家品牌成功入选化肥十大品牌排行榜。排名前十名分别是:Sinochem中化、湖北宜化、金正大Kingenta、STANLEY史丹利、YF洋丰、云天化、LUXI鲁西、瓮福WF、芭田、嘉施利https://www.chinapp.com/brand/1822
5.大国农情新中国化肥工业简史02大中小化肥厂齐头并进 在王保京和村民们的玉米丰收的同时,这一年的9月26日,中国近代化学工业奠基人之一、“侯氏制碱法”创始人侯德榜在第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一次会议上发言说,农民增加生产最需要的是化学肥料。他建议国家在建设中相应地增设化学肥料工厂,如氮气肥料工厂、磷酸肥料工厂等。 http://www.360doc.com/content/24/0616/22/44564349_1126384778.shtml
6.红四方肥业:新中国化肥工业史的红色起点之后,侯德榜又亲率研究设计人员来到合肥蜀山化肥厂,开展合成氨联产纯碱试验,于1971年获得成功,建成了我国第一家小联碱厂。小氮肥、小联碱、小化肥、小碳铵、小硫氨是特殊历史条件下的中国创造。之后进行的小碳铵的攻关成功,为我国氮肥乃至化学工业的发展积累了宝贵经验。至上世纪70年代末,原化工部在全国推广兴建了https://www.chinacoop.gov.cn/news.html?aid=1713581
7.拓荒化工路德炳华夏榜——走近中国近现代化学工业奠基人侯德榜(下)1957年9月,这位满腔热血的爱国知识分子光荣地加入了中国共产党。 上世纪五六十年代,侯德榜老骥伏枥,为我国化肥领域作出了突出贡献——基于中国国情创造了具有世界先进水平的合成氨流程生成碳酸氢铵的方法,助力我国建立了1000多个“满天星”小型化肥厂,极大地促进了农业发展。1965年,侯德榜荣获国家科委颁发的“碳化法https://www.tsinghua.org.cn/info/1951/35962.htm
8.2024中国化肥100强企业名单2024年中国化肥企业百强排行榜中国化工信息中心、中国化肥信息中心等单位发布了2024年中国化肥企业100强榜单。榜单旨在为政府和社会提供中国化肥企业的发展现状和态势的权威信息,已成为评估中国化肥企业竞争力的重要参考,其中贵州磷化集团、宜化集团、心连心化肥、中化化肥、史丹利等企业皆入选名单,下面就和小编一起看看2024年中国化肥企业百强排行榜详情https://www.cnpp.cn/focus/351331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