化肥工业作为现代工业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在农业生产中发挥着巨大的作用。在全球化肥工业版图中,俄罗斯与中国是排名前二的化肥出口国,占据了全球化肥出口的主要份额。那么,在化肥生产方面,中俄各自的产能又是如何呢?
中国:化肥工业大国
实际上,我国现代化学工业的建立跟苏联还有很大的渊源。虽然在1937年,我国就建立了第一座化肥工厂永利硫酸铔厂,但是产量并不多。加上战争频繁,到1949年底,年产量只有6000吨氮肥,对于当时的14多亿亩耕地来说,杯水车薪。
|“一五计划”时期,苏联援助的156个工业项目里,其中就包含了3座化肥厂的建设,顺带培养了一大批技术人才。1962年,我国消化苏联的成套设备技术,研发出国产2.5万吨级合成氨设备,到60年代中期,我国化肥产量终于突破百万吨大关。
但是这点产量仍然是不够用,不得不从国外进口化肥,特别是邻国日本。日本的尿素化肥都是用化纤布袋子装的,化肥用完,布袋子用颜色染一染还可以用来做裤子,一般人还没有机会穿。只有基层干部才有幸能穿上这种“尿素裤”,现在农村上了年纪的人应该还有印象。
70年代,国际形势好转,我国从国外进口了一批先进合成氨设备,建立了13个大型的化肥工厂,遍布全国13个省份。在80年代以前,为了提高化肥产量,促进农业丰收增产,我国4成的化工投资、半数优质无烟块煤还有进口的硫资源都用于化肥生产,为提高化肥储存运输能力,国家还为大中型化肥厂修建了专用铁路线、输电线路,铁路和码头仓库等。
即便如此,化肥仍然是不够用,要靠“走后门批条子”才能买得到。直到进入90年代中后期,我国化肥产量大幅提升,这一现象才逐渐消失。因为这一时期我国的化肥产量已经超越俄罗斯、美国,跻身世界榜首。
2015年,我国化肥总产量达7627万吨,为近十年最高记录,此后化肥产量开始降低,主要是淘汰了落后低效产能企业。在过去的2023年,我国化肥总产量为5700万吨,跟巅峰期相比,已减少了近2000万吨。
正因为近二三十年,有着充足的化肥供应,我们的粮食产量也逐步增长。从80年代超过3亿吨,再到现在的近7亿吨,同期还生产出8亿吨蔬菜与3亿吨各类水果。这三项农业生产指标都是位居世界第一。可以说,没有现代化肥工业,就没有我国农业的大丰收!
俄罗斯:全球最大化肥出口国
根据联合国农业组织数据,俄罗斯化肥总产量世界第二。同时还是是世界上最大的氮肥出口国,世界第二大钾肥出口国,磷肥出口量居世界第三位,占全球出口总量的15%-20%。
俄罗斯在化肥方面的成就还得从苏联时代说起。苏联时期,其化肥生产占全球总量的五分之一,远超美国。在1962年,它的化肥总产量为为1730万吨,这一数据我国直到八十年代中期才超越。
俄罗斯矿资源非常丰富,有着发展化肥工业得天独厚的条件,不论是其早期用焦碳和煤合成氨以服务氮肥工业,还是后来使用生产成本更低的天然气,苏联从来不缺合成氮肥的能源。同时,其磷矿、钾盐的储备也毫不逊色,居于世界前列,且有大量出口,这也是如今俄罗斯在化肥领域很强势的原因。
数据显示,2022年,俄罗斯化肥折纯产量达2350万吨,这还是受到战争制裁的情况下做到的。据俄罗斯联邦国家统计局数据,在矿物化肥产量方面,俄罗斯已经超过美国,仅次于中国之后,居全球第二。俄罗斯出口的矿物肥料当中,七成流向了发展中国家,最大的出口市场是印度和巴西。
过去5年,俄罗斯化肥出口量占全球的六分之一,是世界上最大的化肥出口国,年出口额近一百亿美元。尽管欧美在制裁俄罗斯,但是在2023年的前7个月,美国仍从俄罗斯进口的价值9.5已美元的化肥,创下历史最高水平。一边进口俄罗斯廉价化肥,一边把高价天然气出口到欧洲,美国人太会做生意了。
综合比较,中俄化肥产业各有优势,中国胜在产能高,但是进口量也不少,需要在高端肥料领域发力。俄罗斯则是生产化肥的原料丰富,可以将成本压到一个极具竞争力的水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