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州荔枝省级现代农业产业园:加快推进‘八个一’建设方案整合文旅资源提升“大唐荔乡”品牌

“一骑红尘妃子笑,无人知是荔枝来”。高州荔枝闻名遐迩,早在秦朝末期,高州就开始种荔枝,荔枝种植有2000多年的历史,是我国最早种荔枝的地方。其中,根子镇贡园是高州现存最古老的荔园,据史载有“荔枝博物馆”的美誉。传说唐朝高力士贡奉给杨贵妃品尝的荔枝就摘于高州市根子镇的贡园,“大唐荔乡”因此而得名。而且,高州作为广东省农业大市,农业总产值连续多年名列广东各县(市)第一,曾被誉为“广东省山区综合开发的一面旗帜”,先后获得全国整县粮食高产创建示范县、全国农机安全示范县、国家农产品质量安全县创建试点单位、国家农民专业合作社质量提升整县推进试点县等殊荣。目前,全市已形成荔枝、龙眼、香蕉、北运菜、油茶、南药、生猪、蛋鸡、罗非鱼、鳄鱼等10大特色农产品生产基地。其中水果种植面积达135万亩,年产水果140万吨以上,5大类12个水果品种先后获全国“金、银、铜”牌奖和名牌产品称号,高州被誉为“全国水果第一市”、“中国荔乡”。近期,由中国农村杂志社、农民日报、羊城晚报等多家主流媒体组成的省级现代产业园专题报道组一行前往高州荔枝省级现代农业产业园,考察荔枝产业红红火火的转型升级之路。

硕果累累的荔枝树。受访者供图

“高州是中国荔枝之乡,荔枝种植历史悠久、面积广、产量高、品种全、品质优,荔枝产业是高州农业的主导产业。”高州市农业农村局负责人带领专题组在整片荔枝林里穿梭参观着,一边介绍高州荔枝庞大的种植面积,一边介绍高州荔枝逐步完善的荔枝产业链。据介绍,高州荔枝省级现代农业产业园位于该市根子镇、分界镇,涉及31个行政村、3万户农户、13万人口,规划面积22.2万亩,其中荔枝种植面积10.6万亩。产业园共规划建设23个子项目,其中20个项目为实体工程,3个项目为非实体工程。建设进度和资金使用率位列全省前列。

高州是中国荔枝之乡。受访者供图

政府高度重视全方位推进建设工作

力争把产业园建成全省荔枝全产业链创新引领区

座谈会。吴映霖/摄

在高州建设省级荔枝现代农业产业园,对促进高州荔枝产业发展、推动高州农业现代化具有重要的意义。“我们将充分利用这个大好机会,重点突出农业结构调整示范、农业科技推广示范、规模化大基地示范、加工物流集聚示范、宜业宜居宜游示范、农村创新创业示范、辐射带动示范等功能,着力完善产业园的基础设施,升级园区技术装备,培育一批龙头企业和新型农业经营主体,推动现代生产要素向园区聚集,进一步完善荔枝生产、加工、仓储、流通、销售等生产链条,同时带动保鲜材料制造、物流、电商、产品开发、文化创意、休闲旅游等配套产业,力争把产业园建成全省荔枝全产业链创新引领区、农村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先导区、农村生态文明与绿色发展先行区。”高州市农业农村局局长龙国源向专题组介绍。

规划图。受访者供图

统筹三大农业项目发挥叠加优势和乘数效应

加快推进“八个一”建设方案

据介绍,在产业园核心区内,高州市还获批了国家级荔枝现代农业产业园、国家级田园综合体两个涉农项目。为统筹好这三个项目,发挥项目的叠加优势和乘数效应,高州市邀请了高水平团队进行科学设计,实行多规融合,确定了“八个一”建设方案,即打造一个连接高速公路服务区的荔枝文化展示和物流配送集散区;建设一条展现荔乡风貌的景观大道;打造一批各具特色的荔枝园林;打造一批生态良好、荔乡风貌突出的村落;培育一批荔枝深加工企业;打造一条微商电商专业街;发展一批荔枝产业新业态;树立一批联农带农典型。

“我们将加快推进‘八个一’建设方案的实施,重点在加强基础设施建设、积极招商引资、文化挖掘与品牌包装等方面实现突破、取得实效。”比如,优化园区内交通主干道,升级改造通达产业园的公路,建设完善交易市场、预冷仓储设施以及现代农业智慧园、电商一条街等,提升产业园基础设施建设水平。

另外,还将产业园建设与实施乡村振兴战略有机衔接起来,整合农业、交通、林业、水务、国土、供电等部门的资金及项目,全面推进核心区的环境整治和村容美化,完善核心区的公共服务设施,连片打造美丽宜居乡村。据了解,现代农业智慧园区项目是由高州丰盛食品有限公司承建,同时与华南农业大学新农村发展研究院携手合作,双方在产业园规划、品种选育、标准园建设、荔枝文化挖掘与利用等重点难点方面达成了合作。

其次,预冷设备项目与冷链仓储项目也已经由各实施主体承建完成。比如,由高州市晟丰水果专业合作社承建的预冷设备项目,已购买两台冷链运输车,包装机已安装完成,冷库改造已基本完成,正在调试中;由高州铭景农业发展有限公司承建的冷链仓储项目,目前已完成建设通过验收并投入使用,建设包括8个630立方米的冷库,可同时容纳大约1200吨鲜果。鲜果日处理量达到100吨,预计旺季日处理量可增加到200-300吨,比建成前扩能70%。而由高州市强牌果品有限公司承建的预冷设备项目,目前已征地4000平方米,将用于产业园基础设施改造和升级。

荔枝加工生产车间。吴映霖/摄

整合文旅资源提升“大唐荔乡”品牌

科学规划品牌基础设施建设

如何在原有高州荔枝品牌基础上,整体打造更加具有竞争力的文化品牌?高州市农业农村局局长认为,高州荔枝品牌,一定要做到“内外兼具”与“软硬兼施”。包装好高州荔枝品牌文化,一定少不了挖掘和梳理内在传统荔枝文化、大唐文化、本土文化,融合现代农业文化,从而打造具有特色的荔枝文化软实力。

整合提升贡园、红荔阁、江泽民同志手植“中华红”荔枝树以及浮山、潘茂名故居等景区景点,建设荔枝种质资源圃、荔枝博物馆以及荔枝主题园、观光栈道等新景点,打响“大唐荔乡”品牌,大力发展休闲旅游业。

在贡园内,大家会见到最大的荔枝古树群,这里的荔枝树龄均超过500年以上,最古老的荔枝树龄为1300年以上,荔枝树千奇百态,各具风骚,被誉为“荔枝博物馆”。据史载,唐朝高力士贡奉给杨贵妃品尝的荔枝摘于此园,由此根子被称为“大唐荔乡”。“贡园每年光‘五一’‘国庆节’吸引到的游客就超过上百万人数,最高峰时可以说是人山人海。”根子镇书记笑着告诉我们。

除了贡园,荔枝休闲观光园项目和根子荔枝文化广场项目也已见雏形,前者由高州丰盛食品有限公司承建,后者由茂名市名园农业有限公司承建。

在荔枝休闲观光园内,大家首先看到高州悠久的荔枝文化历史宣传片,穿过仿真的荔枝园林过道,看到各具形态的荔枝品类,有白糖罂、白腊、黑叶、妃子笑、桂味、三月红、糯米糍等十多个。由高州丰盛食品有限公司研发的第四代自动去核机展现了现代荔枝产业的高产量高效能的一面。之后,就是琳琅满目的荔枝产品,有荔枝干、荔枝醋、荔枝酒等。

荔枝产品。吴映霖/摄

还有荔林观光栈道项目,由茂名市名园农业有限公司承建。规整划一的沥青路,一尊“一骑红尘妃子笑”雕塑矗立于信宜市与高州市分界线上。大唐复古风格的城墙沿着山脉而建,时不时显现的石碑上雕刻着荔枝的古诗,据说荔林观光栈道项目建成后,游客们不仅可以吃到鲜美可口的荔枝,还可以看到满园皆是荔枝红的盛景。

“一骑红尘妃子笑”雕塑。吴映霖/摄

其次,高州荔枝品牌的建立,积极调动产业园区各实施主体的积极性。其中,由高州丰盛食品有限公司承建品牌设计与搭建,目前已与天下星农公司签订合同,已完成龙眼、荔枝两类鲜果的调研和包装设计等工作,龙眼的品牌设计策划已完成并投入使用,效果不错。

“高州荔枝品牌建设与运营将是一种全方位的、动态的升级的过程,不仅是通过高品质荔枝的生产,还是荔枝文化的深造与传承、荔枝旅游服务、生态环保、品牌外观设计等各方面内涵。”高州市农业农村局局长郑重地介绍。

大力开展农村“三变”改革

推广“龙头企业+合作社+基地+农户”等经营模式

联农带农示范项目,由高州市强牌果品有限公司承建。已完成场部200平方米的主体建设,并已完成内部装修。联结农民合作社场部已完工,基耕路路基已平整,正在实施路面硬底化。合作社内的部分耕地已新种荔枝。该公司采用“合作社+农户”模式建立标准化种植基地,首期已流转土地190亩,现已与200多户农户签约加入合作社,统一管理,共同致富。“我们每年在荔枝丰收时节会雇佣到当地农民对荔枝或龙眼进行去壳处理,每个农户当天的工资不低于150元/天,或者直接高于市场价格收购当地农户的荔枝或龙眼,以此直接带动农户增加收入。”高州市强牌果品有限公司负责人介绍。

面对未来,高州市农业农村局局长龙国源表示,“作为省荔枝现代农业产业园建设的责任主体,高州市政府高度重视产业园建设工作,把产业园建设作为推动乡村振兴的重要抓手,作为做优传统产业、做强特色产业、做大新兴产业的关键一招,切实抓实抓好。”

此外,积极做好招商引资工作,引进有实力、有经验、有理念的龙头企业,同时大力扶持原有企业做大做强,发展壮大荔枝加工、仓储、电商、物流、产品开发、文化创意等产业,延长产业链,提高荔枝附加值。

THE END
1.农村电商平台助力乡村振兴,推动农业数字化转型与乡村经济发展提速近年来,农村电商平台市场规模不断扩大,越来越多的企业开始涉足这一领域,随着国家对农村电商发展的政策支持,农村电商平台的数量和规模都在不断增长。 2、农产品销售模式创新 农村电商平台通过线上销售农产品,打破了传统销售模式的时空限制,使得农产品销售更加便捷,农村电商平台还通过推广农产品品牌、开展农产品溯源等方式https://www.wgb-lzbh.com/post/1437.html
2.电商新趋势:乡村电商团队崛起,助力共同富裕团队的成长不仅实现了刘天华个人的创业梦想,也带动了周边村民的就业和增收。 这支电商团队的崛起,是乡村振兴道路上的一抹亮色。他们用自己的行动诠释了“团结就是力量”的真谛,为农村电商的发展注入了新的活力。未来,刘天华和他的团队将继续深耕电商领域,探索更多创新模式,为乡村的共同富裕贡献自己的力量。https://www.zgswcn.com/news.html?aid=233786
3.乡村振兴电商平台助力农民增收致富之路公告公示乡村振兴战略背景下,电商平台的发展对助农增收起到了积极作用,通过拓宽销售渠道、提高农产品附加值和带动农村产业发展等方式,电商平台为农民提供了更多的增收机会,面临基础设施建设滞后、农民电商意识有待提高和农产品品牌建设不足等挑战,政府、电商平台和农民应共同努力,加强合作,推动电商平台的健康发展,为乡村振兴贡献力https://www.anzewei.cn/post/712.html
4.发展农村电商赋能乡村振兴大河号社会责任是企业发展的基石,是企业安身立命的根本,平台型企业作为新业态和数字经济的标识性实体,要积极践行社会责任,利用直播电商有效压缩中间环节、重塑交易方式、线上线下融合互动的特点,将市场各方以“最短路径”直接关联起来,打造一体化农产品数字供应链,帮助优质农特产品、滞销农产品线上销售,扎实推进乡村振兴各项政https://bbs.dahe.cn/detail/1676974/0
5.当下农村电商发展瓶颈与突破策略探索综上所述,农村电商在发展过程中面临着交通基础建设落后、网络基础设施薄弱、物流配送效率低、人员素质亟待提高等多方面的瓶颈。要推动农村电商的持续健康发展,需要政府、企业和社会各方共同努力,加大政策支持和资金投入,完善基础设施建设,健全网络体系建设,加强人才培养和引进,提高农产品品牌化水平,逐步推动农村电商的持续http://jjdb.sdenews.com/jjdb/jjdb/content/20241127/Articel04003MT.htm
6.我是新农人离京返乡再创业的他们用智慧农业助力乡村振兴“公司+合作社+农户”带动贫困户脱贫致富 在张邓云、吴东伟的带领下,现在依禾农庄已成为集产业扶贫、金融扶贫、电商扶贫等精准扶贫方式为一体的返创业示范基地,是助推濮阳市农产品上行的核心示范企业。他们热心公益,防疫、抗洪次次踊跃捐款捐物,为受灾群众送去温暖和希望,帮助受灾群众早日恢复生产生活。 http://news.hnr.cn/djn/article/1/1479046957883731969
7.中国农业国际合作促进会数字农业对改善农产品的质量发挥重要作用一、是加速农村电商与农村寄递物流业融合发展,拉动内需助力乡村振兴。数据显示,我国农村地区2021年的收投快递包裹总量达370亿件,带动农产品出村进城和工业品下乡进村超1.85万亿元。赵皖平建议依托“互联网+”,加强城市市场、物流企业与农户农场、农民合作社等衔接,发展专业化农产品https://www.capiac.org.cn/index.php?s=news&c=show&id=25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