知农爱农学农为农强农兴农

南京农业大学制定了《南京农业大学“课程思政”教育教学工作实施方案》和《南京农业大学课程思政建设实施方案》,通过示范先行、逐步推广、精准培育、全面覆盖,推进课程思政建设工作,形成具有“南农”特色的“课程思政”教育教学体系。同时,积极鼓励和引导学生参加实践活动,提升教师课程思政建设能力。

制定工作方案,推进课程思政建设

学校研究制定了《南京农业大学“课程思政”教育教学工作实施方案》《南京农业大学课程思政建设实施方案》成立“课程思政”教育教学工作领导小组,研究部署和组织实施“课程思政”教育改革,通过示范先行、逐步推广、精准培育、全面覆盖,分阶段有序推进“课程思政”建设工作,构建思政教育与专业教育同向同行的育人格局,形成具有“南农”特色的“课程思政”教育教学体系。

通识课培育知农爱农情怀

优先推动通识教育核心课程开展“课程思政”教学改革,建设了一批提高大学生思想道德修养、人文素质、科学精神、宪法法治意识、国家安全意识和认知能力的通识课程,包括41门校级通识核心课程、3门校级“秾味思政”选修课、10门“大国三农”系列课程等,其中17门已建成在线开放课程。

专业课强化学农为农精神

2019年学校启动“课程思政”示范课建设工作,首批立项25门课程,建设周期一年,每门给予1万元建设经费;以中期检查为契机,组织青年教师观摩并评选出5门中期检查优秀课程并追加建设经费。2020年第二批立项建设100门“课程思政”示范课,覆盖所有学院所有学科。截至目前,课程思政改革已覆盖学生27000余人次。以2019版培养方案修订为契机,将课程思政纳入教学大纲修订范畴,要求全校2000多门课程在修订教学大纲时明确列出“课程思政”实施方案,引导教师将“中国故事”“农业故事”“名人故事”“南农故事”等思政教育元素融入课程教学中,把学校服务乡村振兴的最新成果、精准扶贫的最新成效、一带一路的最新影响、科技转化的最新动态合理整合到课程内容中。

实践课树立强农兴农使命

积极鼓励和引导学生参加互联网+创新创业大赛、支农支教、精准扶贫等实践活动,以课程思政建设推进农业特色创新创业教育。2018年,我校牵头全省51所涉农高校成立了江苏省大学生“青年红色筑梦之旅”联盟,引导大学生立志投身三农建设主战场,推动大学生创新创业成果与农业产业需求有效对接。

积极开展教师培训,提升教师课程思政建设能力

组织校内专家开展课程思政典型经验交流、现场教学观摩等活动,带动教师建设课程思政的积极性;聘请校内外课程思政方面的专家学者开展在线培训,有效提升教师挖掘思政元素、打造课程思政的能力。将“课程思政”建设情况列入学校教育教学改革研究立项、各学院年度绩效考核指标和教师考核评价中去。

THE END
1.强国必先强农,农强方能国强(人民观点)亲切的话语、殷切的嘱托,传递出重农强农的强烈信号。早在2013年,习近平总书记就在中央农村工作会议上指出:“中国要强,农业必须强;中国要美,农村必须美;中国要富,农民必须富。”我们必须坚持把解决好“三农”问题作为全党工作重中之重,始终把“三农”工作牢牢抓住、紧紧抓好。一滴滴汗水,一季季丰收。促进https://baijiahao.baidu.com/s?id=1754692701375769480&wfr=spider&for=pc
2.植知农爱农情怀,担强农兴农使命从世界发展进程来说,中国的现代化,离不开农业的现代化,农业的现代化,必将成为我国实现完美转型的有力支撑,而农业的现代化是知农爱农兴农的青年职责所在。农为邦本,本固邦宁,党的十八大以来,党中央始终坚持把解决好“三农”问题作为工作的重中之重,作为新时代的青年,我们要深刻认识到农业发展对国家发展的支撑http://www.shijianpu.com/shsjxd/3501.html
3.学习重要指示师生谈厚植知农爱农情怀,践行强农兴农使命引导学生深入探索和理解农耕文化既有助于学生增强文化自信,又助于学生培养对土地与自然的热爱之情,知农方能爱农。 二、践行强农兴农使命需要强化劳动意识 强农兴农的使命不仅是一项崇高的使命,更是脚踏实地的一种精神,而要学生能担当起这项艰巨的任务,需要培育学生自身的劳动意识,去尊重劳动,热爱劳动,积极参与https://mks.hzau.edu.cn/info/1033/7942.htm
4.以知农爱农为本以强农兴农为志近日,习近平总书记给中国农业大学科技小院的同学们回信中强调,“希望同学们志存高远、脚踏实地,把课堂学习和乡村实践紧密结合起来,厚植爱农情怀,练就兴农本领,在乡村振兴的大舞台上建功立业,为加快推进农业农村现代化、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贡献青春力量。”字里话间充分体现了习近平总书记和党中央对青年一代的高度https://www.jianshu.com/p/5204b652475f
5.厚植知农爱农情怀勤练强农兴农本领习近平强调,党的二十大对建设农业强国作出部署,希望同学们志存高远、脚踏实地,把课堂学习和乡村实践紧密结合起来,厚植爱农情怀,练就兴农本领,在乡村振兴的大舞台上建功立业,为加快推进农业农村现代化、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贡献青春力量。 农为邦本,本固邦宁,中国作为拥有14亿人口的大国,粮食问题不容小觑,今天http://www.nqdj.gov.cn/Index/ashow/id/2200.html
6.牢记强农兴农使命担当的回信进一步坚定了我们扎根西部,办好世界一流农业大学的信心和决心。”西北农林科技大学校长吴普特介绍,学校建立了综合素质教育学院,依托秦岭试验林场和黄土高原国家试验站开展“大美秦岭”“九曲黄河”生态文明教育,开设“大国三农”系列通识课程,持续开展劳动实践、乡村调查等活动,学生知农爱农意识和强农兴农使命感不http://m.jyb.cn/rmtzgjyb/202009/t20200908_356552_wap.html
7.山东农业工程学院:加强耕读教育践行爱农兴农使命—山东站—中国教育学校将牢牢抓住“耕读文明”这个软实力,深刻把握、持续落实习近平文化思想和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教育的重要论述,构建完善以文化人、以文育人的爱农兴农新型人才培养体系,推动耕读教育走进美丽校园、浸润师生心田,实现以知农爱农赋能强农兴农,为新时代加强和改进耕读教育贡献“山工院”力量。(通讯员:卢文婧)https://www.eol.cn/shandong/sdgd/202403/t20240327_2575148.s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