孔祥智等:筑牢建设农业强国的基础:大食物观下中国的粮食安全三农论剑

关键词:农业强国;粮食安全;食物安全;大食物观;粮食自给率;粮食消费量

农业强国是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的根基,确保中国的粮食安全则是农业强国建设的基础。继中共二十大报告提出建设农业强国的战略目标之后,习近平在2022年中央农村工作会议上的讲话中对农业强国建设作出了系统规划,提出“建设农业强国要体现中国特色,立足中国国情,立足人多地少的资源禀赋、农耕文明的历史底蕴、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时代要求,走自己的路,不简单照搬国外现代化农业强国模式”,并明确“保障粮食和重要农产品稳定安全供给始终是建设农业强国的头等大事”。农业强国建设的中国特色体现在很多方面,而确保粮食安全则是最具中国特色的底线之一。在外部动荡的国际环境和内部大规模农产品供需的环境下建设农业强国,首先要保障粮食等重要农产品的自给自足。保障好中国的粮食安全,是建设农业强国的基础和根本。

一、粮食安全:多维度考量

(一)进一步考察现阶段中国粮食安全概念

1.从粮食安全到食物安全:传统粮食安全观的扩展

2.农业强国建设目标下的粮食安全

(二)进一步考察中国粮食安全的紧平衡态势

长期紧平衡是对中国粮食安全形势的总体判断,而随着近年来中国粮食生产情况的变化与国内外粮食市场环境的变化,增产空间有限、供需错配问题凸显、国际环境动荡等因素对于中国粮食安全紧平衡的维持增添了新的压力。

1.粮食增产空间有限

2.供需错配问题日渐凸显

3.粮食安全形势面临动荡不定的国际环境的威胁

(三)进一步考察中国未来的粮食安全形势

在当前中国粮食安全形势趋紧的情况下考察未来的中国粮食安全形势,一个重要的问题是:未来中国的粮食生产能力能否更好地支撑自身的消费需求?中国的粮食安全问题主要体现在饲料粮安全上,部分是由于我们将粮食产能优先配给了更加重要的口粮生产,从而导致以大豆、玉米为代表的部分饲料粮产能相对不足,难以满足自身需求。因此,粮食安全问题在很大程度上是产能能否满足需求的问题。中共二十大报告明确了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分两步走的战略安排,其中第一步就是到2035年基本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建成现代化经济体系,形成新发展格局,基本实现新型工业化、信息化、城镇化、农业现代化”。若粮食高度依赖进口,农业现代化建设也就无从谈起。那么,到2035年中国基本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之际,需要多少粮食才能满足中国的消费需求?

粮食消费主要分为以下四类:口粮、饲料用粮、工业用粮以及种用粮。其中,口粮、饲料用粮是最主要的消费方式。从世界普遍经验来看,约80%的粮食用于口粮及饲料粮消费。在目前已知中国人均口粮消费量的基础上,饲料粮消费可通过人均肉类、禽类、水产、蛋类、奶类消费加以折算。本文采用罗其友等的折算比例(其中蛋类折粮比采用1.65),根据2013年以来中国的口粮、肉类、禽类、水产品、奶类食品消费数据,对中国2013—2021年的粮食需求量进行计算(如表3所示)。2021年中国人均口粮和饲料粮消费量约为290.96千克,若采用80%的折算比例,意味着中国人均粮食消费量为363.7千克,结合中国2021年的人口数量14.126亿,可估算得出2021年中国的粮食总消费量约为51376.26万吨。

为满足数据列的准光滑性,首先对折算的2013—2021年中国口粮和饲料粮总消费量进行检验,经检验,该数据列所有极比均落在可容覆盖范围内,满足应用条件。进一步参照以上方法,本文采用以对数法改进序列光滑度的改进GM(1,1)模型,以上述2013—2021年的口粮和饲料用粮总消费量数据作为原始数据列进行预测,具体过程从略。表4汇报了2014—2021年根据改进GM(1,1)模型的预测结果与实际结果的平均误差情况,为便于对比,同时汇报了采用传统GM(1,1)模型计算得出的预测值。可以看出,采用改进GM(1,1)模型形成的预测值与实际值的误差均在6%以内,且平均相对误差为3.67%,相比于传统GM(1,1)模型的3.76%更优。因此,采用上述改进的GM(1,1)模型进行预测更为合适。根据模型预测值,可以得出未来中国口粮和饲料粮消费的预测结果(如表5所示)。

据此可以得出2035年中国人均口粮、饲料粮消费量的预测值为365.11千克,依然按照口粮、饲料粮占80%的比例折算,可得出2035年中国预计人均口粮消费量约为456.38千克。该预测数据与于昊辰等采用其他方法所得的预测结果相近,可以互为印证。根据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课题组对中国人口变化的预测结果,2035年,中国总人口将降至13.42亿人,由此可估算得出,2035年中国的预期粮食总消费量约为61246.2万吨,比2021年约增长了19.21%。这意味着在其他条件不变,在用于贸易、储备等消费之外用途的粮食比例不变的情况下,到2035年,中国至少需要达到粮食增产19.21%的目标,才能在粮食自给率不提高的前提下满足中国居民消费需求,保障中国粮食安全。虽然上一个14年中国粮食总产量增长了35.5%,但更应注意到中国粮食未来持续增产正面临单产提升空间有限、耕地面积缩减等多方压力,且预期未来人口的缩减也可能会影响粮食产能。未来保障粮食稳产增产,满足国民消费、对外贸易、国家储备等方面需求的粮食生产任务依然艰巨。

二、粮食安全与大食物观

(一)大食物观的科学内涵

第三,坚持“藏粮于地”“藏粮于技”,增强粮食生产能力。粮食是最基本的食物,树立大食物观的基础,依然是保障好粮食生产。一方面要做好“藏粮于地”,做好耕地保护和高标准农田建设,坚决遏制耕地“非农化”“非粮化”,保证粮食种植面积的稳定和增长。另一方面要推进“藏粮于技”,在种业振兴、农业机械化水平、装备水平提升上下功夫,挖掘粮食单产的提升空间,更好地向生物资源要食物。

(二)大食物观的重要理论和实践价值

1.大食物观是顺应粮食安全向食物安全扩展的重要理论创新

2.树立大食物观是缓解中国粮食安全压力的重要手段

3.树立大食物观是振兴乡村产业,推进农业强国建设的重要推动力

三、大食物观下确保中国粮食安全的对策建议

(一)抓好耕地保护,夯实粮食安全根基

(二)抓好种业振兴,拓宽粮食增产空间

(三)抓好农机装备,增强粮食生产能力

提高农业机械化水平和农业装备水平,是增强中国粮食生产能力,更好地保障中国粮食安全的重要动力。习近平在2017年中央农村工作会议上指出,“保障粮食安全,关键是要保粮食生产能力,确保需要时能产得出、供得上。这就要求……把现代种业、农业机械等技术装备水平提上来”。一方面,粮食种植机械化水平的提高能够直接提高种粮的劳动生产率,提升经营效益;另一方面,蔬菜、花卉等经济作物的农业机械化应用程度以及农机装备水平的提高也可以起到节本增收的作用,从而能够推动土地生产率的提高,节约的土地可用于粮食种植或其他作物种植,更好地缓解中国粮食安全压力。目前中国种粮机械化水平提升的一大瓶颈在于大量山地、丘陵地区存在耕地细碎化、交通不便、水土流失等问题,限制了大型机械设备的应用范围。为此,需要针对山地、丘陵地区等耕地细碎化地区,加强工作方式灵活、适应性强的小型机械设备研发攻关和应用试点,提升中国粮食生产的整体机械化水平。同时,着力提高部分种植规模较大经济作物的机械化水平和先进装备应用水平,通过推广温室栽培、水肥一体化、自动化控制等方式推进其产能和质量的提升,提高其土地生产率和经济效益。

(四)抓好政策保障,提高种粮推动力度

(五)以大食物观为指导,推进国土资源的全面开发和利用

中国现有的林地面积约为耕地面积的2.22倍,现有草地面积约为耕地面积的2.07倍,现有湿地面积约为耕地面积的0.18倍,其中蕴含着巨大的食物生产潜能,对于缓解中国耕地压力、稳定粮食安全形势具有重要作用。为此,应加强对森林资源的开发和利用,可充分利用林下环境阴凉潮湿的特点,发展食用菌种植、中药材种植等产业;充分利用部分光热条件较好、地势相对平坦的山区灌木林地,开展规模化特色种植。充分利用草地资源,在草场的生态承载范围内,合理开展畜牧养殖活动。合理利用湿地资源,可通过稻虾共生、桑基鱼塘等方式,探索湿地资源有效利用与合理保持相结合的经营方式。进一步开发江河湖海的水产资源,2013—2021年,中国人均水产品消费增长了36.28%(见表3),未来随着人均收入的增长和膳食结构的改善,这一消费量还会继续增长,未来应当通过开展科学养殖、合理捕捞,更好地满足居民的消费需求。在对中国现有自然资源进行开发的同时,应坚持可持续发展和生态友好的原则,避免竭泽而渔的开发方式,在充分考察评估环境承载力的基础上进行合理开发和利用,充分防范生态破坏、环境污染等风险。

(作者孔祥智系中国人民大学农业与农村发展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何欣玮系中国人民大学农业与农村发展学院在读博士生;中国乡村发现网转自:《河北学刊》2023年第3期第120-130页)

THE END
1.复合肥网—专业农资化肥行业门户,汇集肥料机械各种优质产品复合肥网,是专业农资化肥行业门户,汇集肥料、机械各种优质产品,提供行业资讯、展会、价格、农业技术等信息。https://www.cnfhf.com/
2.砥砺奋进一甲子,看中国钾盐如何汇聚新力量港口62%白钾报价多已经在2400-2450元/吨,约旦白钾价格在2390-2400元/吨,大颗粒价格在2400元/吨。中小型经销商手中货源有限。虽然在秋季市场,下游复合肥工厂对钾肥需求量并不大,多以生产高磷、高氮复合肥为主,但在秋季市场走货不佳的情况下,部分工厂已经提前开始冬储的准备。http://www.zh-hz.com/HTML/2018/10/30/394290.html
3.阿康用品质感动中国行用阿康肥,荔枝抢先上市,每斤多卖0.2~0.3元“今年每棵果树挂果近300斤,属中上水平。我已经连续使用5年阿康复合肥了,事实证明我的眼光没错。”马杰观如是说。目前,黑叶的价格稳定在3元/斤,由于马杰观的果园管理好,成本控制在1.5元/斤,并且因为果实品质好,能比其他种植户卖出高0.2~0.3元/斤,收益可观。 https://static.nfapp.southcn.com/content/202005/30/c3589627.html
4.中国复合肥十大品牌排行榜近年来农业不断发展,复合肥的需求也非常的大,作为农业生产必不可少的,我国复合肥企业也是非常的多,下面给大家介绍中国复合肥十大品牌排行榜。 1、 云天化 云天化公司拥有700万吨化肥年总产能、637万吨高浓度磷复肥年产能,1260万吨磷矿选矿年生产能力和1050万吨磷矿原矿年开采能力。此外,公司还在云南、河南、内蒙古、https://www.xjxnw.com/m/html/information/infor_win.html?id=1930210
5.芭田股份深圳市芭田生态工程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芭田股份),是集科研、生产、销售、终端服务为一体的国家级高新技术企业;公司主营生产绿色生态复合肥,于2007年9月19日在深圳证券交易所上市,是中国复合肥行业里第一家上市公司(股票简称:芭田股份 股票代码002170)。http://emp.batian.com.cn/index.html
6.中国农业农村信息网原料价格周期性转变对于农化行业来说是挑战与机遇并存。对于原料基础型复合肥产品销售为主的企业,挑战在于成本控制压力增大和供应链稳定性维护压力增大,需要更强化风险管理能力。 机遇则体现在这一变化会加速行业的整合与升级,促使企业加大研发投入、优化产品结构、寻找替代资源,从而推动整个产业链向更高效、更环保的方向转https://www.agri.cn/sj/scdt/202402/t20240207_8607957.htm
7.复合肥生根肥混掺肥齐齐哈尔龙溪肥业有限公司(https://longxi123.gys.cn)主营产品包括复合肥、生根肥、混掺肥等,齐齐哈尔龙溪肥业有限公司负责人朱女士,齐齐哈尔龙溪肥业有限公司希望能与您成为合作伙伴https://longxi123.cn.china.cn/
8.企业中高层时事解读课2022第45期(总期144期)在线培训课程通知明确,参与试点的4家养老保险公司为中国人民养老保险有限责任公司、中国人寿养老保险股份有限公司、太平养老保险股份有限公司和国民养老保险股份有限公司。 商业养老金是养老保险公司经营的新型商业养老保险业务,主要依托保险经营规则创新产品和服务,向客户提供养老账户管理、养老规划、资金管理、风险管理等服务。 https://www.zzqyj.net/?list_89/1427.html
9.金联创指数中心LDPE价格指数2024-12-0910734-10 LLDPE价格指数2024-12-098826-5 PP价格指数2024-12-067720-6 ABS价格指数2024-12-061111042 PS价格指数2024-01-1196977 天然橡胶价格指数2024-12-0617892253 合成橡胶价格指数2024-12-061378655 含氯复合肥价格指数2024-12-0923380 https://zhis.315i.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