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科院最新报告显示:我国化肥施用量连续七年下降

2022年,全国农用化肥施用总量5079.2万吨(折纯),连续七年保持下降趋势。8月31日发布的《中国农业绿色发展报告2023》显示:2022年,全国水稻、小麦、玉米三大粮食作物化肥利用率和农药利用率分别为41.3%和41.8%,总量下降、效率提升,农业绿色发展水平提升。全年全国农产品质量安全例行监测总体合格率达97.8%。

《中国农业绿色发展报告2023》发布会。中国农科院供图

农药化肥减量增效成果显著

8月31日,中国农业科学院和中国农业绿色发展研究会在北京联合发布《中国农业绿色发展报告2023》。中国农业科学院副院长叶玉江介绍,“2022年-2023年,我国农业绿色发展水平稳步提升、农业资源节约保育水平持续提高、农业产地环境保护与治理成效显著、绿色优质农产品供给能力持续提升、乡村生活更加富裕美好、农业绿色发展试验示范深入开展、农业绿色发展理论与科技创新进一步深化、农业绿色发展模式创新取得新进展、新型农业经营主体成为绿色转型的生力军。”

报告显示,2015年-2022年,全国农业绿色发展指数从75.19提升至77.90,提高了2.71。国家农业绿色发展先行区(以下简称“先行区”)农业绿色发展指数平均达到80.45,明显高于全国平均水平,其中,5个先行区农业绿色发展指数超过85,处于全国领先。

在农业资源领域,2022年,全国耕地数量持续净增加约130万亩,东北黑土地保护性耕作面积8300万亩次。全国农田灌溉水有效利用系数从2012年的0.516提升至2022年的0.572。全国农业水价综合改革面积扩大至7.5亿亩,全年新增改革实施面积1.7亿亩以上。

在农业环境方面,2022年,全国农用化肥施用总量5079.2万吨(折纯),较2021年减少2.15%,连续七年保持下降趋势。全国水稻、小麦、玉米三大粮食作物化肥利用率和农药利用率分别为41.3%和41.8%。全国秸秆综合利用率保持在86%以上,秸秆离田利用率达35.8%。全国畜禽粪污综合利用率达到78%,规模养殖场粪污处理设施装备配套率稳定在97%以上。

乡村产业助力农民改善生活

农业产业的发展,为农民增收带来了新的变化。报告显示,2023年全国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21691元,比上年实际增长7.6%,高于城镇居民实际增速2.8个百分点,城乡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比为2.39,比上年缩小0.06。

和美乡村建设成效显著,目前全国农村卫生厕所普及率达到75%左右,农村生活垃圾进行收运处理的行政村比例稳定在90%以上,农村生活污水治理(管控)率达到40%以上。农业农村部会同浙江省开展解剖麻雀式调研,遴选56个典型案例编印成册,推动浙江“千万工程”经验在不同地区贯彻落实。推动北京、黑龙江、安徽、广东启动整治工程,以重点突破带动面上提升。

在农业政策方面,2023年,农业农村部会同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财政部等部门,遴选创建第四批80个国家农业绿色发展先行区,目前先行区总数达到208个。同时,全国各地推动国家农业绿色发展长期固定观测试验站建设,截至2023年底,25个站点累计采集各类试验数据资料达到了97万余份。

监测资源变化助力产业革命

据介绍,《中国农业绿色发展报告》是中国农科院的品牌智库报告之一,从2019年开始,每年发布一次。叶玉江介绍,“报告的目的,是跟踪评估我国农业农村绿色发展的总体水平、主要成就和发展态势,为各地区、各部门践行农业绿色发展理念,树立正确的发展观、政绩观提供指引。”

第十四届全国政协委员、中国农业科学院原党组书记张合成表示,农业绿色发展是农业发展观的一场深刻革命,包括了观念、生产方式和生活方式的全面变革。

张合成进行发言。中国农科院供图

“新质生产力就是绿色生产力,对农业来说,尤其如此,而要实现更高效的农业绿色发展,未来还要做几件事情。”张合成说,“首先,要通过绿色变革来催生新质生产力,而绿色变革首要将各种自然条件认识到位,比如地、水、阳光、空气,自然条件就是绿色生产力。其次,要加快农业发展方式绿色转型,过去说‘一控两减三基本’,也就是严格控制农业用水总量,减少化肥和农药使用量,畜禽粪便、农作物秸秆、农膜基本资源化利用。但现在,农业绿色发展不能仅限于这些领域,而要在更广泛的领域实现系统性、全面性绿色转型。其三,要积极构建农村绿色生活方式,从生活理念、消费方式、节约意识等方面,全面实现绿色发展。”

如何促进农业新质生产力,促进农业农村的绿色发展?张合成认为,要继续深化制度、技术、要素和劳动力供给的改革,以改革法宝推进农业农村高质量发展。

农业绿色发展面临多重挑战

我国是农业大国,但仍不是农业强国,在农业农村现代化的历程中,农业绿色发展正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中国工程院院士、山西农业大学教授徐明岗表示,农业绿色发展是农业发展观的一场深刻革命,因为它将解决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它将解决不平衡、不充分的发展问题,必将加快农业发展方式根本性转变。

徐明岗介绍,近年来,随着我国社会的发展和农业科技的进步,我国农业绿色发展也取得了明显成效,“农业资源环境保护利用得到加强,农业面源污染防治成效明显,农产品质量安全水平稳步提高,农业绿色发展支撑体系逐步建立。但同时,也要认识到,我国的农业绿色发展仍处于起步阶段,还面临一些不足,如贯彻绿色发展理念不够深入,农业生产方式相对仍然比较粗糙,农业优质农产品供给还不足,绿色发展激励约束机制尚未健全等。”

“在粮食安全、乡村全面振兴、美丽中国、绿色减排协同推进的新格局下,农业绿色发展也面临着新的挑战和机遇。”徐明岗说,“挑战之一是实现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提升原始创新能力,包括生物、信息、新材料、新能源等领域的一些颠覆性技术。挑战之二是保障国家粮食安全和重要农产品有效供给,迫切需要强化重大核心关键技术的攻关,提升产业自主可控水平。挑战之三是破解资源环境瓶颈约束,促进农业绿色可持续发展,这就需要健全农业绿色技术创新体系,全面提高资源利用效率。挑战之四是推进乡村全面振兴和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的实现,需要强化乡村产业技术的创新和集成转化,推动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

如何有效促进农业产业的绿色发展?徐明岗认为,当前,农业绿色发展正呈现出新的趋势,“趋势之一是绿色农业投资品研发不断创新,趋势之二是绿色种植与养殖技术的创新,趋势之三是农业污染防治技术的创新,趋势之四是农业信息技术的科技创新,趋势之五是农产品加工储运技术的创新,趋势之六是设施农业与都市农业技术的创新。当前,全球新一轮的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蓄势待发,要紧抓发展趋势,谋划关键核心技术创新的顶层部署,不断提高农业创新力、竞争力。

THE END
1.增加发展含金量(大数据观察)农药秸秆农膜投入品施用量最新数据显示,2023年,全国农用化肥施用量5022万吨,比2012年下降14.0%,科学施肥用药水平不断提升;畜禽粪污综合利用率达78.3%,种养结合农牧循环格局加快建立;秸秆综合利用率达88%,肥料化、饲料化、能源化为主的多元利用方式提质增效;农膜处置率稳定在80%以上,科学使用回收机制日趋完善……我国农用化肥农药施用量连续https://www.163.com/dy/article/JIFAVQIB0530QRMB.html
2.《肥料基础知识200问》太全太实用了!(5)有机肥料来源于自然,肥料中没有任何化学合成物质,长期施用可以改善农产品品质;化学肥料属纯化学合成物质,施用不当能降低农产品品质。 (6)有机肥料在生产加工过程中,只要经过充分的腐熟处理,施用后便可提高作物的抗旱、抗病、抗虫能力,减少农药的使用量;长期施用化肥,由于降低了植物的免疫力,往往需要大量的化学https://www.360doc.cn/article/256492_936179149.html
3.第七期:新农村建设中的环境问题及对策研究我国农田化肥施用水平普遍较高,平均368公斤/公顷,一些农业较为发达的地区化肥施用水平更是大大超出发达国家为防止化肥对土壤和水体造成危害所设置的225公斤/公顷的安全上限。大量施肥不仅减少了施肥增产的效果,而且还会造成土壤板结、污染,最终失去可耕性。我国每年农药总施用量达131.2万吨(成药),平均每公顷施用14.0http://www.cciced.net/zcyj/yjbg/zcyjbg/2006/201607/t20160708_69395.html
4.危险的中国农业!2013年,我国农业种植化肥施用量为5911.9万吨,比2000年增长42.3%,比2010年增长6.3%。发达国家为防止化肥对土壤和水体造成危害而设置了225公斤/公顷的安全上限,我国已经达到了400公斤/公顷以上,远远超出发达国家每公顷225公斤的安全上限。我国过度使用化肥造成土壤地质下降,因此化肥使用量并未与农作物产量成正比。目前在http://www.wyzxwk.com/Article/sannong/2015/07/34813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