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助力传统农业产业走出发展新路子,近年来,四会市黄田镇通过搭建直播平台,培养直播人才,完善供应及配送链等方式,带动农户、企业、合作社走进田间地头开直播,有效拓宽了当地农副产品营销渠道,促进农村发展、农民增收,助力乡村振兴。
困难:销路不畅农产品滞销
6月7日一大早,黄田镇村集体大棚苦瓜生产基地已是忙碌一片,工人们正抓紧采摘、打包,以快速将新鲜的大顶苦瓜配送至消费者手中。而以往,这些农产品只走传统的线下销售模式,销路、价格相对受限。
据了解,黄田镇村集体大棚苦瓜生产基地有42亩,由辖区黄田村等6个村委联合建立,实行“镇政府+村集体+企业”三方合作经营,以提高村集体收入,达到联农带农目标。
“基地主要种植大顶苦瓜、翠玉苦瓜等特色苦瓜品种,并根据不同季节,增加千禧果、贝贝南瓜等农产品种植。”黄田镇村集体大棚苦瓜生产基地负责人李达告诉记者,基地于2021年开始种植,但由于所处位置相对偏僻,其生产的苦瓜等产品只能销往周边农贸市场、超市,收购价格和销路不稳定,“其他零散种植户也普遍面临销售难题,因销路难以打开,部分产品甚至滞销,不得不低价售出。”
四会飞凰饮料有限公司负责人周庆华亦透露,近年来,该公司生产了不少具有当地特色的饮品,如将当地生产的沙糖桔制作成沙糖桔汽水等等。
“以往,公司产品主要是订单式生产,靠供销商拓展销路。”周庆华说,近两年,随着产品品种和产量的增加,该公司也逐渐面临销售难题和短板。
破题:直播助农产品“走出去”
“大顶苦瓜是现在市面上比较受欢迎的苦瓜品种,相比普通的苦瓜,其含糖量要高10%,吃起来更为厚肉、爽口、甘甜”“大顶苦瓜比较多的做法是刺身,既清热下火,也有‘捞起’的好彩头”……连日来,黄田镇村集体大棚苦瓜生产基地热闹不已,不少网络主播达人,纷纷受邀走进该基地,参与直播带货。
这是黄田镇政府积极发挥资源优势,致力为农户、企业搭建电商发展平台,助其拓宽农副产品销路带来的有效体现。“黄田镇是传统农业镇,这里的特色农产品较多,但它们能不能走出四会、走向全国,很大程度上决定了乡村发展的深度。”黄田镇副镇长黄森荣介绍,为让更多具有本地特色的绿色优质农产品从“前景”变“钱景”,让田野里的“土特产”价值链“长”成富民大产业,近年来,该镇在不断引进农业生产企业的基础上,积极完善电商基础建设,帮助农户稳稳走上直播带货等电商赛道,为农业产业发展注入新活力。
黄森荣举例称,上月底,黄田镇举办了乡村振兴社会实践基地乡念优农助农直播合作项目签约仪式,依托该直播平台,建成四会供销优农中心站、广州华商学院四会校区分站等26支直播团队,有效解决了黄田镇电商基础薄弱的问题,为当地农户、企业发展直播奠定基础。
如今,走进黄田镇,可见各大生产基地正火热开展电商销售,主播们走进田间地头和企业生产车间等场所,以现场直播的方式,向各地消费者介绍该镇农副产品以及人文风情,吸引众多网友观看、点赞、下单,有效带动实现当地农产品“出圈”。
深化:完善全链条打造“新样本”
在完善了电商阵地基础上,为打通产业链、供应链等堵点卡点,保障农副产品顺利送到消费者手中,黄田镇政府还致力完善电商发展链条,为当地农户和企业链接专业冷链公司和物流公司。
据了解,得益于当地政府牵头,目前,四会市部分农业企业及种植大户已相继建立稳定的物流及冷链配送,打通了电商发展堵点。其中,乡念优农农业有限公司已与深冷鲜生集团肇庆分公司、京东物流肇庆片区合作。根据协议,三方将充分发挥各自优势,着眼黄田镇农副产品,一体化推动农业宣传营销链、生产供应链、物流运输链、品牌价值链,以领航农业新生态。
“我们公司和京东物流签署了协议,由其进行冷链保障和物流配送。这样一来,不仅节省了我们的销售成本,而且还能确保产品的保鲜保质。”谈及该镇电商发展,李达连连点赞,“这着实解决了我们发展电商面临的农副产品保鲜难题。”
据透露,近一年,黄田镇村集体大棚苦瓜生产基地销售额超100万元,其中,直播带货等电商渠道走量占比超一半。
黄森荣表示,为打造乡村振兴“新样本”,该镇将依托越来越成熟的电商阵地,加强对农户等群体的直播培训,大力培养能策划、精运营、懂直播的人才,进一步带动农村电商做活做新。同时,全面打通冷链和配送等链条,满足当地电商发展需求,帮助农户增收,促进乡村振兴。
(转自西江日报2024年6月12日,转载日期:2024年6月14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