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省农业农村厅关于切实抓好2023年冬种工作的通知

为贯彻落实全国秋冬种工作部署会精神,有力推进我省冬季农业生产,夯实明年粮油生产发展基础,现就抓好2023年冬种工作通知如下:

冬种是来年农业生产的第一季,直接关系到农业生产结构布局和粮油生产目标任务的完成。抓好冬种工作,对于确保来春季粮油生产取得“开门红”,稳定全年粮食生产,保障农产品有效供给,增加农民收入,谱写乡村振兴新篇章,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当前我省冬种生产正处于关键时期,各地要切实提高政治站位,增强大局意识,把抓好冬种作为落实粮食安全党政同责的重要内容,摆在突出重要位置,进一步落实责任,紧盯冬种面积扩大、农资有效供应等环节,做到主要领导靠前抓、分管领导具体抓,加大政策扶持,强化科技支撑,深化指导服务,引导农民合理安排生产,切实把冬种工作抓紧抓实抓到位。

各地要根据当地冬季温光条件和产业优势,挖掘冬季农业发展潜力,坚持宜粮则粮、宜油则油、宜菜则菜,努力扩大冬种粮食和油菜播种面积。根据晚稻成熟期和冬种作物适播期,精心组织农机装备和力量保障,合理调度农机具和机手,有效指导跨区作业,抢农时、赶进度,加快秋粮收获进度,及时腾茬整地,压茬推进冬季作物播种。坚决贯彻落实国家扩种油菜的决策部署,把扩种油菜作为今年冬种生产的重中之重,切实压紧压实工作责任,分解任务到县到乡、落实到村到户,明确重点区域、实化推进措施。用好中央油菜扩种资金、省级油菜规模种植补贴等政策,广泛发动种粮大户、合作社等经营主体,充分利用冬闲田、新垦造耕地、抛荒地等扩大油菜种植。抓好小麦最低收购价等政策落实和宣传引导,稳定农民预期,提高种植积极性,确保小麦播种面积稳定、争取有所增加。立足市场需求,进一步引导特色旱杂粮生产,努力扩大种植面积。

各地要充分利用土地资源,扩大冬季作物播种面积,切实减少冬季耕地抛荒,特别要注重永久基本农田和粮食生产功能区的利用,提高综合利用率。要大力发展立体型农业,推行“三园”地套种旱粮、蔬菜等作物,积极引导冬闲田种植绿肥、牧草等,努力实现农田“绿色过冬”。大力发展冬季设施农业,城市周边地区要加强保障型蔬菜基地建设,蔬菜种植优势区和丘陵山地要努力扩种茄果类设施蔬菜和露地越冬瓜菜,调优冬季蔬菜瓜果和食用菌。全面摸清撂荒耕地底数,结合扩种油菜等任务,分类施策推进复耕复垦,坚决防止耕地闲置抛荒。积极推进冬闲田季节性流转,强化技术支撑和社会化服务,提升冬种规模化生产水平。

各地要紧抓冬季降雨少、土壤干燥、劳动力相对充裕的有利条件,大力推进冬修农田水利工作,积极组织开展农田基础设施建设,加快完成高标准农田建设任务,进一步提高粮食综合生产能力。在建项目要加快施工,争取早日完工并及时开展县级初验和市级竣工验收;新建项目要抓紧开展项目招标,积极创造条件早日开工,督促协调项目施工单位安排好人手和机械,争取多地块同时施工,切实加快项目建设进度。构建落实高标准农田和粮食生产功能区常态长效管护机制,加强用途管控,不断提升农田建设、利用、管护水平,为稳定粮食生产、促进农业高质量发展夯实基础。

各地要严格落实农业农村部门负责人包片指导督促粮食生产制度,结合“三联三送三落实”活动,深入冬种生产一线,积极开展生产督导,确保各项目标任务落实落地。积极组织在线服务和专线服务,广泛开展技术培训,面对面进行现场指导,帮助解决技术难题,切实提高技术到位率。大力宣传冬种政策,广泛发布农业科技信息和农产品市场信息,引导农民积极投入冬种生产。进一步培育现代化农事服务中心、农机合作社、植保服务组织等社会化服务主体,搞好代收代烘、代耕代种、供种供肥、统配统施、统防统治等专业化生产性服务,集约高效推进冬种生产。强化农资市场监管,维护市场经营稳定,协调有关部门及时做好种子、化肥、农药、农膜等农用物资调运和余缺调剂。牢固树立抗灾夺丰收思想,加强农业气象服务,完善各项应急防控措施,有效应对强降雨、寒潮等自然灾害,保障冬种生产有序开展。

THE END
1.绿色耕地的双重奏鸣农药与肥料的和谐共生此外,不断发展新技术也为提升农业生产力提供了新的途径。例如,大数据分析可以帮助预测最佳施用时间、数量;同时,与智能设备结合起来,可以实现自动监控并适时调整施用的频率与剂量,这些都是传统方式无法比拟的情况。 值得注意的是,无论采取何种措施,都不能忽视教育培训对于农业可持续发展至关重要。在知识普及层面上,加强https://www.kbtob.com/tu-pian-zi-xun/465685.html
2.推动农业生产(精选十篇)通过各种手段宣传普及农业信息知识,提高广大农民的信息化意识和自觉利用信息、依靠信息的积极性,将稀缺的信息资源转化为现实的农业生产力。一是努力使广大农民认识到网络与他们的生产生活息息相关,能否通过全省农业农村信息化示范项目来典型引路;二是努力促使农民由被动接受信息到主动收集信息,有关部门能否主动送信息上门,https://www.360wenmi.com/f/cnkeyqi9aa37.html
3.中国农业的服务化转型和农业新质生产力的成长(摘编)以发展农业新质生产力为导向推进农业服务化转型,要重点健全面向小农户的农业社会化服务体系,将农业生产性服务业打造成现代农业的战略性新兴产业。要注意坚持创新导向、竞争优先、优势互补、网络联动,推动多元服务主体分层分类和融合共生;注意聚焦支持粮食和重要农产品生产的关键领域、薄弱环节,聚焦支持创新驱动、实践探索和http://www.farmchina.org.cn/ShowArticles.php?url=BjoCZ109BzIDMlc0VGQGYwdo