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央一号文件重磅发布:受益赛道有哪些?界面新闻

昨日,《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做好2022年全面推进乡村振兴重点工作的意见》,即2022年中央一号文件发布。这是21世纪以来第19个指导“三农”工作的中央一号文件。

文丨财联社

财联社2月23日讯,昨日,《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做好2022年全面推进乡村振兴重点工作的意见》,即2022年中央一号文件发布。这是21世纪以来第19个指导“三农”工作的中央一号文件。

中信证券表示,今年的中央“一号文件”,以保障国家粮食安全为核心主线,从耕地数量和质量、种粮收益和积极性、种业振兴和良种研发推广等诸多方面部署,通过释放粮食生产全要素生产力,传达了“中国人的饭碗任何时候都要牢牢端在自己手中,饭碗主要装中国粮”的战略目标。

经财联社梳理,共有以下七个方向的要点和相应的投资主线。

大力推进数字乡村建设加强农村信息基础设施建设

“一号文件”指出了应推进智慧农业发展,促进信息技术与农机农艺融合应用,加强农民数字素养与技能培训,以数字技术赋能乡村公共服务等。而就在2022年1月,中央网信办等多个部委曾印发《数字乡村发展行动计划(2022-2025年)》,提出到2025年,数字乡村发展取得重要进展。

民生证券吕伟等表示,未来数字乡村建设将围绕基础设施、产业数字化、治理与公共服务信息化等要点展开。“一网通办”为代表政务信息化从市向区县下沉,带来较大增量市场,首推新点软件;民生数字化新基建大有可为,重点**网格化管理、数字管网领域的超图软件、数字政通、电科数字,以及安防领域海康威视与大华股份。

确保粮食播种面积稳定、产量保持在1.3万亿斤以上

大力实施大豆和油料产能提升工程

去年末召开的中央农村工作会议中,除了重申种业振兴的重要性外,最引人注意的就是要求“扩种大豆和油料”表述。

2022年,为实现这一目标,围绕对国产大豆玉米种植大户的种植面积补贴、种子化肥农机设备等方面的补贴、种子研发投资等方面或将有新的举措。

保障“菜篮子”产品供给稳定生猪生产长效性支持政策

本次文件中,提到了“加大力度落实“菜篮子”市长负责制。稳定生猪生产长效性支持政策,稳定基础产能,防止生产大起大落。加快扩大牛羊肉和奶业生产,推进草原畜牧业转型升级试点示范。稳定水产养殖面积,提升渔业发展质量。”等表述。

目前,目前我国正处于第四轮猪周期的衰退尾部,目前生猪存栏和母猪存栏同比增速逐渐进入负增长产能出清区间。猪肉价格也已经历了一年的持续回落。

实施农机购置与应用补贴政策优化补贴兑付方式

2022年1月份印发的《“十四五”全国农业机械化发展规划》中,国家对行业发展提出目标,“十四五”末全国农机总动力稳定在11亿千瓦左右,农作物耕种收综合机械化率为75%。展望2035年,国内农业机械化取得阶段性与决定性的进展,以农业生产基本实现机械化全覆盖的目标前进,机械化助力农业农村现代化高质量发展。

严格控制以玉米为原料的燃料乙醇加工做好化肥等农资生产储备调运

本次文件中,有如下表述:“统筹做好重要农产品调控。健全农产品全产业链监测预警体系,推动建立统一的农产品供需信息发布制度,分类分品种加强调控和应急保障。”;“加强智能粮库建设,促进人防技防相结合,强化粮食库存动态监管。”等。

大力推进种源等农业关键核心技术攻关

本次“一号文件”再度强调了全面实施种业振兴行动方案的重要性。提出大力推进种源等农业关键核心技术攻关,推进种业领域国家重大创新平台建设、“启动”农业生物育种重大项目、开展重大品种研发与推广后补助试点。

天风证券认为,针对此前种业行业模仿套牌情况较为严重、原始创新得不到较好保护的情况,一号文件提出了强有力的针对举措。公司方面,转基因技术储备丰富、转基因性状研发领先、品种竞争力强劲的种业龙头企业有望把握种业技术变革机会,依靠优质品种获得更多市场份额。

THE END
1.绿色耕地的双重奏鸣农药与肥料的和谐共生此外,不断发展新技术也为提升农业生产力提供了新的途径。例如,大数据分析可以帮助预测最佳施用时间、数量;同时,与智能设备结合起来,可以实现自动监控并适时调整施用的频率与剂量,这些都是传统方式无法比拟的情况。 值得注意的是,无论采取何种措施,都不能忽视教育培训对于农业可持续发展至关重要。在知识普及层面上,加强https://www.kbtob.com/tu-pian-zi-xun/465685.html
2.推动农业生产(精选十篇)通过各种手段宣传普及农业信息知识,提高广大农民的信息化意识和自觉利用信息、依靠信息的积极性,将稀缺的信息资源转化为现实的农业生产力。一是努力使广大农民认识到网络与他们的生产生活息息相关,能否通过全省农业农村信息化示范项目来典型引路;二是努力促使农民由被动接受信息到主动收集信息,有关部门能否主动送信息上门,https://www.360wenmi.com/f/cnkeyqi9aa37.html
3.中国农业的服务化转型和农业新质生产力的成长(摘编)以发展农业新质生产力为导向推进农业服务化转型,要重点健全面向小农户的农业社会化服务体系,将农业生产性服务业打造成现代农业的战略性新兴产业。要注意坚持创新导向、竞争优先、优势互补、网络联动,推动多元服务主体分层分类和融合共生;注意聚焦支持粮食和重要农产品生产的关键领域、薄弱环节,聚焦支持创新驱动、实践探索和http://www.farmchina.org.cn/ShowArticles.php?url=BjoCZ109BzIDMlc0VGQGYwdo