种3000亩地,一年能赚多少钱?

张KF,连云港人,2013年到宿迁市泗阳县D村连片流转了3000亩地,成了一个种田大户。几年下来,他发现,要种好地真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

一、天时,地利,人和

农业并非毫无门槛,这个门槛包括天时、地利还有人和。天时与地利的门槛,为人和的能动性设置了边界。

从事农业的一般门槛可以归纳如下:

第一,水与土需要相互配合。此乃地利。如果单是水源条件,而土质为沙土,难以存水,则水源也无法发挥它的功用。比如苏北地区,黄河带来沙土地,因此基本只能种植旱作物。

第二,雨量与作物成长阶段需要相互配合。此乃天时。作物的成长阶段具有不可逆性,而雨量大小又非人为可控。如果秧苗刚插下去就下大雨,会造成秧苗倒伏。如果在灌浆期下雨,又容易产生水稻病虫害和籽粒空壳化。如果收割期下雨,水稻被水泡过,价格就会大幅下降。这些都增加了作物成长的脆弱性和农业的风险。

第三,质与量需要相互配合。农作物的商品价值,同时依托于品质保证和数量保证。农产品的单价都是以分以角计算,但乘以数量就会表现出较大的价格。种得好而无规模,或者种得多而品质差,都无法达到利益最大化。

第四,管理行为与作物成长阶段需要相互配合。田间管理需要把握作物每个阶段的成长周期,根据作物的具体生长情况安排田间管理的内容和标准。比如,需要根据作物的成长情况决定土壤深翻的深度,根据作物长到第几个叶片而决定喷洒农药的种类和药量,还需要“控旺”,保证一个秆子上只能长2个芽头。

对于家庭农场而言,经营者很难精细监控雇用劳动力的实际用药量和用药方位,所以农民说“你自己不趴在土地上,你收不了东西。如果你自己不懂,就更无法监督请来的人”,“包地谁都想包,但自己不尽心的话,肯定也是亏本的”。

可见,不同于经过精确分工、以物为劳动对象、在人工空间中开展的工业生产活动,农业生产的劳动对象是大自然中的生命。生命的成长没有为管理者留下可返工的空间,管理不但需要精细,而且需要不断动态调整。

管理者不能专精于某一个生产环节,而必须熟悉作物生长的全过程,拥有整体性的综合经验。这种综合经验往往又是模糊而不清晰的,但这种不清晰中又透露着一定程度的清晰,即对温度、湿度、深度的大致要求。

以上还仅仅分析的是小农或家庭农场规模的农业种植环节。仅在种植环节,要取得成功就需要同时跨过以上五个门槛,其中不少还是超出人为控制能力之外的。何况农业要取得收入,又必须参与市场竞争。

而市场本身也是起伏不定、充满风险的,必须拥有充分的市场信息获取能力和预判能力才能驾驭。而对于一般农户而言,市场只是在种植环节的诸多不确定之外,又增添了一层不确定因素。特别是发展经济作物,创造所谓特色农业,只有在农业种植、对接市场和流通销售的各个方面都做到极限,才有可能成功。

而特色农业的发展背后又往往带有行政权力的影子,反映的是地方政府领导的意志。领导的变换和高度行政手段对市场经营行情的判断迟滞,则在市场之外为农业生产更增添一层不确定因素。在多重不确定因素的高度叠加之下,农业经营的不稳定性进一步上升,成功率进一步下降。

在普通小农的农业经营门槛基础之上,种田大户的经营则面临更多挑战。种田大户获利的基础是种植规模上的比较优势,然而大规模种植又同比例地带来更多经营成本和经营风险。

二、租赁合约不稳定

种田大户从多个小农户手中流转土地,进行规模化投入的前提是与他们建立稳定的租赁合约。特别对于佃种异乡的外来种田大户而言,熟悉本地村民,与他们建立相互信任的私人关系,是建立稳定租赁合约的基础。

通常流转土地的村民还是会将本地人与外地人区别对待,比如D村的村民张W、丁RY、王SC分别流转了300亩、200亩和100亩,他们流转的土地质量总体要好于从连云港来的张KF。张KF流转的连片土地多达60多块,抱怨说“村民不把好田给我,因为我是外地人”。

由此可见,外来的种田大户对本地村民是缺乏信任的,虽然表面上的日常交往似乎建立了熟人关系,见面都会相互打招呼。

而在土地确权之前,种田大户普遍对村民不太信任。因此,D村的种田大户最开始以800~850元/亩的租金价格与镇政府签订合同,由村集体对种田大户发包土地。2006年土地确权之后,种田大户对合约稳定性的不确定感才逐渐缓解,开始与村民组长或村民直接签订合同。

可是在土地确权之后,种粮补贴的分配方式又容易成为种田大户与流转土地的小农之间合约关系的不稳定因素。前几年,种粮补贴被分配给流转土地的小农,这其实违背了“谁种地谁得”的政策规定。近年来乡镇采取的办法是,或者将125元/亩(2020年)的种粮补贴给原农户,或者在提高土地租金的基础上将种粮补贴给种田大户,这是为了平衡肥料和农药补贴向种田大户倾斜的政策。

不过有种田大户反映,他们并没有拿到种子补贴、秧盘补贴以及栽稻机插、秧苗植保、烘干的补贴。由此看来,围绕补贴分配而形成的合约不稳定因素并没有得以完全消除。

三、地租与坟头

土地流转成本,也就是土地租金。如果土地租金保持稳定,则种田大户可以根据理性预期选择流转地块。但导致种田大户陷入困境的原因,往往是其所面临的租金上涨风险,以及种田大户与村民持续不断的交涉和纠纷。毕竟种田大户如果赚了钱,流转出土地的村民就会产生从中分利的欲望。

种田大户张KF于2013年初到D村时,当时地租的市场价是650元/亩。到了2020年,他流转的80~150亩一块的土地,租金已经上涨到880元/亩。按照他与村民签订的15年合同,在2028年合同到期前,租金应每3年递增30元,2021年他本应缴纳地租910元。

但根据当前的市场行情,他种一亩小麦所赚取的300~400元纯利润远远不及地租高,他不同意按照合同进一步提高租金。

张KF拒绝涨价的理由,是田里的坟头阻碍生产,增加了生产成本。在张KF流转的3000亩土地上散布着400多座坟堆,每块地上都有8~10个,呈无序排列。2013年,镇政府曾与他签订合同,保证第二年将所有坟堆搬迁完毕。

但执行情况并不理想,如今坟堆只见增多而不见减少,因为村里存在大量80~90岁的老年人,“还有人在不停地死,一年要死好几个”。镇政府给500元让村民迁坟,村民基本没有行动。因为村民信风水,每年清明节还会把小麦往坟堆上堆,破坏庄稼。

种田大户拒绝增加地租,甚至会引起村民上访。张KF对地租涨价的拒绝,直接引发4名60~70岁的离农村民到处信访,骂张KF“做事不厚道”。镇政府也为此做了不少工作,最后张KF只好在镇政府的劝说下,给他们一些“小恩小惠、好吃好喝”。

张KF评价说,“他们都是快要死了,现在想捞一把。这里人好打牌。他们天天打小牌输了10块钱,就寻思土地涨10块钱”。且不论村民动机如何,地租的上涨趋势时时干扰着种田大户的成本计算,为种田大户的经营带来极大压力。

农户之前也确实遇到过种田大户跑路的现象,所以如今若种田大户不给租金,农户就不让其收割。种田大户不仅面临租金上涨的风险,还必须面对租金提前预支、不能赊账所带来的资金回笼负担。

四、基础设施谁来搞?

土地的平整程度、机耕道和水利条件等,都会直接影响机械进入和规模种植的便利性。因此,种田大户的经营需要以对农业基础设施的投入为基础。在泗阳县农村,流转后的土地一般要由种田大户自行平整一部分,再由乡镇使用高标准农田项目资金平整一部分,此外乡镇还要为大户配置路、桥、渠等农业基础设施。

当然,每个乡镇对农业基础设施的投入能力各有不同。为种田大户提供足够的带有公益性质的基础设施,考验着地方政府的财政组织能力。如果乡镇投入能力较差,则对农业基础设施的投入压力就直接转移到种田大户身上。

种田大户如果在农业基础设施方面投入过多,就把自己套牢在一个地方,直到回本之前都无法轻易放弃经营,否则损失就更加严重。

D村所在的乡镇,对农业基础设施的投入较少。因此,笔者访谈过的种田大户,都曾描绘过他们自行建设和完善农业基础设施的艰辛和投入成本之大。以下首先梳理种田大户王F对农业基础设施的投入情况(表1):

表1种田大户王F对农业基础设施的投入情况

据王F描述,他所在的村庄之前没有修过任何水利,流转的土地中有1/3都是农户的撂荒地。那里曾经有个砖厂,所以土壤被挖走,形成一块低洼的芦苇地。

王F自行修建水利设施、平整复垦土地,雇用挖机将树挖掉,雇用推土机开沟修路,自行打破地界、规划田地。王F自己花费1-2万修了一条泥巴路,因为若修石子路就需要多投入15~16万。镇政府不投入,种田大户是没有动力按照高标准建设农业基础设施的。

接下来梳理种田大户张KF的农业基础设施投入。起初镇政府为他修了一次水渠,此外的一切都是靠张KF自行投入,包括使用激光整平仪平整土地,花费几十万修建机耕道,还自建小水渠代替原来的土渠。

五、人工还是机械?

健全完善的农机服务体系,对于减轻种田大户的农业经营压力十分重要。在苏南地区,农业托管服务体系相对完善,包括机耕、机插、机收、植保(打药、施肥)、烘干在内的全环节服务都由合作社完成,被称为“五统一”。

相比之下,D村所在乡镇从事农机服务的本地兼业人员较少,市场上没有临时兼业机械,区域性兼业更弱,因为缺少几级政府的农业补贴。这就导致农业管理各环节处于分散状态,每个环节都需要种田大户自行调度。

这就导致种田大户的农业经营往往成了体力劳动,为了让机械和劳动力与农业生产各环节紧密衔接,种田大户需要付出极高的劳动成本,投入精力进行组织。一旦从外地调来的机械跨区作业不及时,就会耽误农时,影响农业产量。

张KF包地3000亩,但自有机械很少,在机插、植保和收割环节一般都以外包的方式请第三方。张KF的水稻种植投入情况如下(表2)。5月1日~6月30日农忙,最先3天忙于收麦,从6月20日开始插稻子,一直插到7月20日。水稻田间管理集中于6-9月,夏天几乎每天都有管理内容。其中,收割小麦、耕田、插秧、植保、收割水稻,都需使用机械。

之所以避用劳动力,是因为老年人嫌天热、年轻人嫌累导致请工困难,工资最高可以上涨到200元/天。每天晚上6点半就要给工人开工资,否则第二天他就不会再来。张KF使用劳动力曾经一天多达90多人,吃盒饭的成本都要达到1000多元,工人还嫌弃没有肉的10元盒饭,要求盒饭档次提升到12元。这些成本算下来已经逼近甚至超过请机械的成本,况且机械工作速度快,还少了很多监督上的问题。

表2种田大户张KF的水稻种植投入情况

从经营收益上来看,种植水稻每亩能赚500元(800斤/亩,1.2元/斤),种植大豆每亩能赚700元(300斤/亩),而种植小麦则很容易亏钱(表3)。

表3种田大户张KF的大豆、小麦种植投入情况

六、艰难的机械调度

对机械调度的难度,突出反映在需要使用机械的各个农业生产环节。

在小麦收割环节,由于觉得本地收割机质量不好,收割不干净、抛洒量太大,2019年张KF雇了从老家连云港过来的收割团队,使用了8台收割机。后来这个团队解散了,只能过来2台收割机,增加了机械的组织难度。

于是2021年,张KF从淮安雇10台收割机,一台一天能收小麦80亩。提供收割服务的老板从南往北收麦,从四川、湖南、湖北、江西一直收到江苏,然后再去湖南收水稻(4月育秧)。

最开始张KF与收割的老板谈好价格为50元,第二天老板就希望将价格涨到55元。第三天眼看将要下雨,老板进一步将价格涨到60元。如果种田大户对价格稍有犹豫,老板就把收割机开到别处收割了。此时,种田大户与老板的私人关系非常重要。

这笔投入只相当于一年的使用费,因此张KF每年都需要重复投入这笔钱。耙地之后需要刨地和整地。张KF自己买了2台整平器,在本地请2台车以1200元/天的工价整地7~8天。

在插秧环节,张KF在2021年就面临本地插秧机不够的问题,只有临时从东北辽宁调了8台插秧机、从天津调了4台插秧机。张KF负责他们一日三餐以及插秧机的装卸,他们负责运输。

插秧机每天可以插40亩,张KF雇了12台插秧机,由24人操纵,一共插了7~8天。由于肥料腐蚀性太大,国产农业机械质量不过关,5000元一台的机械只能使用一年,而日本的插秧机太贵,一台的价格高达100多万,种田大户一般不会自己买机械,而是雇用大五菱拖拉机。

由于目前无人机的打药技术基本成熟,但撒肥太慢、耗电量高,种田大户一般在打药环节使用无人机。如果不使用无人机打药,张KF需要雇用40人分别扛着机器喷药,喷药过程中可能出现工人跌倒压坏稻子的情况,也可能出现“地头打药多、远端打药少”的用药不均情况。与雇用劳动力相比,无人机“不偷懒”,打药“一米都不落”。

不过雇用无人机的风险,集中于无人机的质量问题。由于本地没有无人机可调,泗阳县的无人机服务只有7~8家,只针对本县服务,每家只有2~3台,还有可能是坏的,张KF只有跨区域调无人机。无人机一台7万元,张KF在植保时使用的无人机有5~6台,由5~6个飞手操作。

为了抢农时、对抗农业中可防不可治的风险,张KF与一家服务于全国各地的无人机服务公司签订合同,并投入10万元(相当于1台半无人机),每次使用服务后从中扣钱,扣钱的价格每次递减,若无人机故障则由公司负责修理,目的是让公司优先服务于他,服务可以“随叫随到”。

无人机一天一夜可以飞2500亩,1人控制2台无人机,还有1人负责灌药。经营无人机服务,按照3~3.5元/亩计算(市场价是4元/亩),一天能挣7000~8000元。但若无人机发生故障,修理成本也不少。无人机经营者工作也很累,经常熬夜,以至于“站着都能睡着”。

七、仓储的压力

种田大户迫切需要烘干房、仓库,有仓库就可以和粮贩子谈价。种田大户可以自己可以组织农机服务,但烘干房和仓库是他们自己组织不了的。

如果张KF拥有烘干房和米厂,他就可以收购粮食,让包地200~300亩的大户入股,进一步扩大规模种植的规模。与他们相比,张KF可以得到更有保障的农机服务,以更低的价格购买农资,以更低的价格收割和刨地,而卖粮食的价格则可以更高,因为张KF在抢农时方面占有优势。比如张KF的稻子高15公分,成熟期则比其他农户要快半个月。

然而制约张KF的最大因素,就是缺乏仓储空间。种植规模达1000亩以上,就可以建设施农业。但是仓储空间需要硬化土地,而农业不产生税收,国土部门不愿意为设施农业用地批地,又不允许调整设施农业用地。

在没有烘干房和库房的情况下,张KF只有放慢收割进度,让收割量与晒干能力、销售能力相匹配,试图最大限度地避免损失。然而如果收割太慢,而又连下3天雨,麦子在地里就出芽了,直接导致卖不出去,招来更大的损失。

在户外晒干,同样面临天气的不确定性。张KF以4元/亩的价格请人在公路上晒粮食,如果遇到雨天就用塑料布(1000多元)盖起来。这种方式只能应对雨势较小的情况。如果雨势太大,造成路面淌水,则收割的农作物必然遇水而发生霉烂。

八、不确定的未来

种田大户表面上看可以赚钱,但是面临极强的细微适配性和极大不确定性的生产逻辑、市场逻辑和乡土社会的逻辑。种田大户需要同时处理与天气、与农作物、与销售市场、与政府、与机械服务市场、与偏好争利的村民的关系。只有将这些关系都处理到最佳状态,才能偶然赚到钱。

张KF说,2021年是他小麦赚钱的第一年,赚了20万,而以前每年都要赔10~20万。

种田大户面临的风险环境极其脆弱。即使天气最好、投入最低、粮价达到最高状态,如果村民提高土地租金,种田大户就必定会亏。而如今中央重点抓“非粮化”,今后粮食很有可能掉价,其结果很可能是大户撑不下去、小户头破血流。政府如果再支持龙头企业,引发市场的过度竞争,种田大户的比较优势将被资本击垮。

从以上分析可以看出,种田大户的经营非常不容易。除非政府在农业基础设施建设、仓储建设方面加大投入力度,减少种田大户的投入成本,同时保证粮食市场的价格稳定,否则,种田大户的经营将难以持续。

THE END
1.种植蔬菜大棚年收入潜力深度分析家庭农场收益计算是什么决定了种蔬菜大棚一年可以赚多少钱? 在现代农业中,种植蔬菜已经成为一种高效的经济活动方式之一。特别是利用现代技术,如温室栽培(大棚),可以在任何季节内提供新鲜的蔬菜,这对于市场来说是一个巨大的吸引力。但是,究竟这种方法一年能赚多少钱,并不简单。这需要我们分析许多因素。 https://www.382hl43py.cn/shui-guo-zi-xun/424337.html
2.种植一亩地收入45万种植一亩地收入45万三农4、种植玉米一亩能赚800元。每亩地的纯利润在300~800元之间,种植一亩地的玉米收益在1800~2400元,减去种植成本1500~2000元。当然,具体收益还需要看市场行情和农民的种植技术水平。 东北50亩地一年能挣多少钱 万元。水稻根据品种和产量,每亩产值在1000至3000元之间,50亩种植的话,一年的收益在15万元。 https://www.kbtob.com/tu-pian-zi-xun/421650.html
3.丰收财富探索农民养殖业的高收益选择在现代农业中,农民不仅要种植粮食,还可以通过养殖各种动物和植物来增加收入。以下是几种农民养殖什么能挣钱的高收益选择。 一、多元化种植 随着市场需求的变化,农民们开始尝试多元化种植,比如蔬菜、水果、花卉等,这些品类价格波动小,且市场需求旺盛,可以保证稳定的收入来源。此外,不同季节不同的作物也能为农户带来持续的https://www.1lhyh3ij.cn/ke-yan-jin-zhan/418144.html
4.富乐丰喷灌设备制造商的微博家庭农场:180亩地一年净赚20万 今年初,中央1号文件首次提出了家庭农场的概念,《河北省农村土地承包条例》也将于11月1日实施。如今,在石家庄经过注册的家庭农场共有5家,全部在赵县。昨日,记者见到了石家庄首批农场主之一李素敏,他的创业 发布者:富乐丰喷灌设备制造商 ?收藏 转发 评论 ?赞 c +关注 https://weibo.com/u/5371227379
5.水稻收获季大户聊收益“今年农场一共种了1000多亩水稻,目前已经收了400多亩,还剩600多亩没收。从已经收获的水稻来看,平均亩产量在600公斤,比去年少了50~100公斤。”11月19日,淮安市淮安区飞鹰家庭农场农场主史相游告诉记者。 不光是产量,稻谷市场收购价格也比去年低。“我打听了一下,目前这里干https://mp.weixin.qq.com/s?__biz=MzA3NDA2NDU3NA==&mid=2654834270&idx=2&sn=23e150d7f12d4e3c58339bc2bf17f211&chksm=856be1b540a7e77b89357dd45ef0a27d01569e15149fa8ee246f14c7c1fd1fbbe1c244f5be6a&scene=27
6.养10只羊一年赚多少钱简介牧场利润:揭秘养10只羊一年能赚多少金钱 在现代农业中,养羊是一种常见的农家副业,它不仅能够提供高蛋白食品,也可以通过销售羊肉、毛皮和其他相关产品来获得经济收益。那么,养10只羊一年能赚多少钱?这个问题对许多想从事这一行当的人来说是一个头疼的问题。 首先,我们需要了解养羊所需的基本条件:良好的饲料供应https://www.jhdy839iwu.cn/sheng-zhu-yang-zhi-ji-shu/159102.html
7.养十箱中蜂要多少成本?一年能赚多少钱?说出来你都不敢相信①、情况最差的时候:第一年赔3380,第二年赔800元。养蜂成本五年一个周期换新重算,以此类推。 ②、情况最好的时候:第一年赚26620元,第二年赚29200元。养蜂成本不管多少,在最好的情况下都是九牛一毛了,可以忽略不计。算到这里听蜂之语心跳加快了好几倍,只是回首往昔最好的情况就从来没有在听蜂之语身上发https://www.meipian.cn/2qbt3v16
8.圈养经济牧场利润50只羊一年能赚多少钱圈养50只羊一年能赚多少钱,取决于多种因素,如地区气候、饲料成本、销售渠道和市场需求等。然而,无论在哪里,一个成功的羊养殖项目都需要精心规划和执行。 首先,我们来看看基本的收入来源。第一是肉类销售。在中国,一头成年绵羊大约重60公斤左右,每吨肉价格在5000元人民币以上。如果每年宰杀50只羊,那么理论上每年的https://www.atqlinnvf.cn/nong-ye-zong-he/334649.html
9.种蔬菜大棚一年可以赚多少钱在当今这个物价日益上涨的时代,种植蔬菜不仅是一种传统的农业活动,更是了一种实实在在的生意。尤其是利用现代科技手段建造的大棚,提供了一个理想的环境,让农民能够全年无休地生产出优质的蔬菜,这样的模式被越来越多的人所采纳。 那么,种蔬菜大棚一年可以赚多少钱?这取决于多个因素,比如地点、品种、管理水平和市场需https://www.3qzuyeya.com/shu-cai-zhong-zhi/610636.html
10.种蔬菜大棚一年可以赚多少钱绿茵丰收大棚农业的利润之谜当然,不同地区、大型企业与小规模家庭农场之间存在差异性,但总体来说,大规模、高效率的大型大棚农业往往能带来更大的经济回报。而且随着技术进步和市场需求不断变化,这些数字也在不断提升。 然而,想要成功并不容易。要想真正了解“种蔬菜大 пенс一年可以赚多少钱”,还需要考虑到初期投资成本——包括土地租金或https://www.l0dm1h3tk.cn/shu-cai-bai-ke/455854.html
11.牧场之谜一百只羊一年能赚多少钱一、牧场之谜:一百只羊一年能赚多少钱? 二、羊的价值 在农村,特别是那些拥有大片土地和肥沃草原的地方,一百只羊被视为一个经济实体。它们不仅能够提供肉类,还能生产高质量的绵羊毛。这两者都是市场上的热门商品,而且价格相对稳定。 三、养殖成本 要想知道一百只羊一年能赚多少,我们首先需要计算养殖这些动物所需的https://www.xdyj9pps.com/yang-feng-ji-shu/466086.html
12.闷声赚大钱游戏公司Funplus是如何一年赚3亿的?根据腾讯科技报道, FunPlus目前向Facebook推出了三款社交游戏,分别是《家庭农场》(Family Farm)、《皇家故事》(Royal Story)和《梦幻老虎机》(Fantasy Slots)。此外,该公司还针对iOS/Android平台推出了一款移动游戏《家庭海滩农场》(Family Farm Seaside)。上述游戏均为免费游戏,玩家可购买虚拟物品和货币。 https://news.yzz.cn/domestic/201412-905459.shtml
13.两个家庭农场的样本剖析对于巨额的资金投入,两个家庭都承认有压力,但他们认为,万事开头难,一开始投入大是正常的。“居家过日子,一开始置办锅碗瓢盆不也得花钱?以后就是纯赚的了。”郭念通很想得开。 家家有本难念的经 当了一年多的农场主,郭念通说他最怕假农药、假化肥。去年,他购买了一厂家生产的小麦除草剂,打了一半,就发现小https://paper.dzwww.com/ncdz/content/20130225/Articel01005MT.htm
14.记者回乡记:10位记者10个家乡故事国内财经财经频道但一些农村进展还是比较缓慢,一家一户的农业生产已经日现短板。“联合收割机下到地里,没法掉头,不然就轧到别人家地里了。”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下,农村土地分配将每个区域分成很多块,承包给不同的家庭。 皖北地区基本上都是平原,如果能够流转土地、连片发展农场,不仅可以保证粮食生产进行农业产业化,还可以运用机械化解https://www.p5w.net/news/gncj/201803/t20180306_2087805.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