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业生态学复习资料

1、生态学是研究生物与其周围环境之间相互关系的科学,其中环境包括非生物环境与生物环境,研究对象随研究层次水平而变化

系统由相互作用和相互依赖的若干组成部分结合而成的、具有特定功能的有机整体。

生态系统生物与生物之间以及生物与生存环境之间密切联系、相互作用,通过物质交换、能量转化和信息传递,成为占据一定空间、具有一定结构、执行一定功能的动态平衡整体。

农业生态系统以农业生物为主要组分,受人类调控、以农业生产为主要目标的生态系统。

2、生态学和生态系统的首次提出者。1866年德国学者H.Haeckel(海克尔)提出生态学一词,并定义为研究有机体与其环境条件相互关系的科学,标志着近代生态学的诞生

1935年英植物生态学家坦斯尼(Tansley)第一次提出生态系统概念,即把生物与其环境看作一个动态整体,生态平衡,推动生态学向生态系统阶段发展

3、五大生态危机人口危机粮食危机能源危机资源危机环境危机

4、生态学有那些分支科学按研究对象的生物组织水平可分为个体生态学种群生态学群落生态学生态系统生态学景观生态学区域生态学全球生态学按生物分类类群划分普通生态学动物生态学植物生态学微生物生态学还有更具体的生物类群,如昆虫生态学、鱼类生态学(FishEcology)、鸟类生态学、兽类生态学等此外,还有独立的人类生态学。按生物栖息场所划分陆地生态学(森林生态学、草原生态学、沙漠生态学等);水域生态学(海洋生态学淡水生态学);更具体的划分有:热带生态学、湿地生态学、山地生态学等。按应用领域划分农田生态学农业生态学渔业家畜森林草地污染自然资源城市生态学生态经济学恢复生态学生态工程学景观生态学人类生态学生态伦理学等。按研究方法划分野外实验理论生态学

5、农业生态学的基本概念。是运用生态学和系统论的原理与方法,把农业生物与其自然和社会环境作为一个整体,研究其中的相互关系、协同演变、调节控制和持续发展规律的科学。

6、生态学、农业生态学研究的对象;研究对象是农业生态系统

农业生态学的理论基础和方法基础。生态学原理是农业生态学研究的理论基础,系统论是其方法基础

7、系统的特点有两个以上的组分组分之间有密切联系共同完成一定的功能

9、农业生态系统的特点

组分上生物组分以人工驯化和培育的农业生物为主;人类——大型消费者,同时是管理者、调控者.环境组分包括自然环境和人工环境

结构上系统的组分及其量比关系、空间分布等都受到人类的调控,使农业生态系统满足人类社会的需要

外部关系上输入:增加了大量的人工输入,如肥料、农药、薄膜、农业机械、人力、信息等

输出:农产品的大量输出,水土流失等

功能上系统开放程度高,自身稳定性减弱

调控上自然调控、农民直接调控与社会经济间接调控

1、生物与环境之间的关系包括哪些?光影响生物的生长发育和地理分布,其作用表现在三个方面

光质:不同波长的光具有不同的生态效应

光照强度:阳性植物与阴性植物;C3植物与C4植物

光照长度:长日照植物、短日照植物、中日照植物、中间型植物

-大气圈提供生物生存所必须的碳、氢、氧、氮等元素;保护地面生物的生存条件

-水圈降水量、大气湿度影响生物的生存与分布;直接的生理与生物学作用

-土壤圈提供生物生存的场所;提供生物适宜的生存条件,土壤营养、土壤酸碱度、盐碱度、三相比等;是物质和能量的贮存和转化的场所

1.生态因子,请举例。-生态因子:指自然环境中对生物生存起作用的各种因子,如光照、温度、水分、CO2、O2、土壤PH值、土壤酸碱度等。

-生态因子分类*气候因子*土壤因子*地形因子*生物因子*人为因子

2Liebig最小因子定律植物的生长取决于数量最不足的那一种营养元素。这种元素不但直接限制植物生长,同时也会限制其他因子的效应。

Shelford耐性定律任何一个生态因子在数量上的不足或过多,即当其接近或达到某种生物的耐受限度时,会使该种生物衰退或死亡。生物对每种生态因子都有一个耐性范围,即有一个生物学上限与下限。在此范围内生物才能正常生长与存活

生态型(ecotype):同种生物长期生活在不同环境条件下会发生耐性范围的趋异适应,形成形态、生理和生态特性不同的基因型类群。

气候生态型:

光照生态型:早稻与晚稻温度生态型:籼稻与粳稻南方:短日照生态型北方:长日照生态型

土壤生态型:

土壤水分:水稻和陆稻

土壤重金属:细弱剪股颖、羊茅、

生物生态型:

病虫害:抗病与感病

植物群落:稗与稗草

4.生境(栖息地):在环境条件制约下,具有特定生态特性的生物种和生物群落,只能在特定的小区域中生存,此小区域称该生物或群落的生境。

5.结合生态位理论,阐述高斯竞争排斥原理竞争排斥原理:具有相同生态位的不同物种,在同一生境中不能长期共存;两个物种的生态位越相似,竞争越激烈

同一生境中的群落不存在两个生态位完全相同的物种;同一生境中能够生存的相似物种相似性有限,会发生生态位分离;为了减缓竞争,同一生境中同时存在两个或多个物种时,尽量选择生态位上有差异的类型。6.种群的内禀增长率和环境容量种群在不受环境条件限制下,即食物充足、无种内竞争、无天敌、具有稳定的年龄结构,并且光、温、湿等环境条件处于最适状态,种群以指数方式增长,此时的种群增长率最大,称作内禀增长率

7.农业生态系统中不同生物种之间的关系有那些?举例说明?

作用类型物种相互作用的一般特征

甲乙

中性作用00两个种群彼此都不受影响

竞争直接干涉型--两个种群直接相互抑制

资源利用型--资源缺乏进,双方受抑制

偏害作用-0种群甲受抑制,种群乙不受影响

捕食作用+-捕食者得利,被捕食者受抑制

寄生作用+-种甲寄生者有利,种乙寄主受抑制

偏利作用+0甲共栖者得利,乙宿主不受影响乔木与灌木;地衣、苔藓与树木

原始协作++都有利,但不发生依赖关系蚂蚁与蚜虫

互利共生++都有利,并彼此依赖

8.简述r对策和K对策生物的主要特征,及其在农业生产中的应用?

属于K选择类的生物:个体较大,

寿命较长,

存活率高,

要求稳定的栖息生境,不具较大扩散能力,具有较强的竞争能力,

其种群密度较稳定,

常保持在K水平。

属于r选择类的生物:

个体较小,

寿命较短,

存活率低,增殖率r高,

适应多变的栖息环境,

具有较大的扩散能力,

其种群密度出现大起大落的波动。

农业生态系统r—K对策类型者的合理配置

利用r-生物加速系统的物质循环,减少损失,增加次级产品的输出

利用K-生物稳定农业生态环境

9.描述一个群落的结构需要从哪些方面进行。以及怎样描述种群的结构。

(1)群落的水平结构含义:群落中各物种在水平空间方向上的配置状况

(2)群落的垂直结构包括两个方面:

不同类型群落在海拔高度不同的生境上的垂直分布

同一群落中不同类型物种在垂直空间方向上的分层配置,即成层性,最基本的外貌特征

THE END
1.农业农村部办公厅关于印发主要农产品及农用生产资料价格调查制度我部开展的农产品价格调查工作,经过20多年发展建设,目前已经形成原粮、成品粮、经济作物、养殖产品以及农业生产资料价格调查制度,为粮、棉、油、糖等分品种月度市场监测预警工作和国家农产品流通价格政策制定及宏观决策提供了重要参考依据。 (二)调查对象和统计范围 http://www.moa.gov.cn/nybgb/2019/201902/201905/t20190518_6309474.htm
2.关于设施农业论文范文资料与注重农业科技培训助力设施农业建设有《注重农业科技培训助力设施农业建设》:本论文为免费优秀的关于设施农业论文范文资料,可用于相关论文写作参考。 摘要:近几年,绥中县设施农业发展迅速,随之开展了各种设施农业科技培训.本文主要是针对绥中县设施农业发展的基本情况及种植品种、规模、技术培训情况和存在的问题进行调查,分析并提出对设施农业培训的建议. http://chinachinarussiabelarus43www.anydaily.com/zhuankelunwen/158811.html
3.中医农业科普资料最新动态新闻动态参考资料:中医农业在生产过程中允许使用化学投入品,但有机农业在生产过程中绝对不允许使用化学投入品。中医农业在生产过程中的化学投入品要求标准介于无公害农产品和绿色食品的化学投入品要求标准之间。 8、 中医农业与有机农业在产量方面的对比 参考资料:中医农业投入品可以补充动植物比较欠缺的营养物质,另外,还能提供生http://www.cnzn.org.cn/article/item-310.html
4.玉米科学类毕业论文文献都有哪些?摘要:随着畜牧业的发展和工业消费需求增加,我国玉米在农业生产和国民经济发展中占有越来越重要的地位.玉米稳定发展依靠肥料.为现代玉米绿色高效生产施肥提供参考,介绍目前玉米施肥存在的问题与科学施肥技术要点. 关键词:玉米;施肥;存在问题;施肥技术 链接:https://www.zhangqiaokeyan.com/academic-journal-cn_agriculturalhttps://zhuanlan.zhihu.com/p/527568556
5.[渝粤教育]四川大学营养与食品卫生学Ⅱ参考资料黄色a级片参考资料【 】 7、【单选题】对产品安全性要求由高到低依次排列为( ) A、绿色食品、有机食品、无公害农产品 B、有机食品、绿色食品、无公害农产品 C、绿色食品、无公害农产品、有机食品 D、无公害农产品、有机食品、绿色食品 参考资料【 】 8、【单选题】来自于有机农业生产体系,根据有机农业生产的规范生产加https://blog.csdn.net/m0_53223332/article/details/123732375
6.土地流转农业用地在土地承包期限内,可以通过转包、转让、入股、合作、租赁、互换等方式出让经营权,鼓励农民将承包地向专业大户、合作社等流转,发展农业规模经营[2]。土地流转的模式有土地互换、土地出租、土地入股、宅基住房、股份合作[3]。土地流转的原因:1、承包地地块面积小,不利于生产;2、承包方外出打工影响土地耕种,容易https://baike.sogou.com/v36281.htm
7.农桑的意思农桑的未来 在现代社会,农桑仍然具有重要的意义。随着科技的发展,农业生产力水平不断提高,农业生产方式也发生了深刻的变化。现代农业更加注重科技创新和可持续发展,农桑生产也将继续为人类社会的发展做出贡献。 参考资料 《辞海》 《中国大百科全书》 《农桑辑要》本文https://localsite.baidu.com/article-detail.html?articleId=20564198&ucid=PjbkP1RzP1b&categoryLv1=%E6%95%99%E8%82%B2%E5%9F%B9%E8%AE%AD&ch=54&srcid=10004
8.第一百四十七条生产销售伪劣农药兽药化肥种子罪农药、兽药、化肥、种子等是重要农业生产资料,国家为了加强对农用生产资料的生产和销售,制定了一系列法律和行政法规,建立了比较完整的监督管理制度。如《产品质量法》规定“禁止在生产、销售的产品中掺杂、掺假,以假充真,以次充好”。国务院发布的《兽药管理条例》规定:“兽药的生产、经营和使用,必须保证质量,确保https://www.scxsls.com/knowledge/detail?id=144187
9.中国农业生产资料集团有限公司中国农业生产资料集团有限公司(简称“中国农资集团”)是全国性的集生产、流通、服务为一体的专业经营化肥、农药、农膜和种子、农机具等农业生产资料的大型企业集团,是中华全国供销合作总社本级企业,是中国供销集团有限公司所属全资企业。https://www.sino-agri.com/
10.寒潮资讯,高压线高高的钢塔在下雪天时,可以会承受2~3倍的重量,但是如果有雨凇的话,可能会承受10~20倍的电线重量,电线或树枝上出现雨凇时,电线结冰后,遇冷收缩,加上风吹引起的震荡和雨凇重量的影响,能使电线和电话线不胜重荷而被压断,几公里甚至几十公里的电线杆成排倾倒,造成输电、通讯中断,严重影响当地的工农业生产。http://www.weather.com.cn/science/2014/09/qxbk/ct/2188111.shtml
11.请举例谈谈种群间相互关系在农业生产中的应用请举例谈谈种群间相互关系在农业生产中的应用 参考答案:1.建立人工混交林,林粮间作,农作物间套种。2.稻田养鱼、养萍,稻鱼、稻萍混作。3.蜜蜂与虫媒作物的互相利用。4.生物防 点击查看答案进入题库练习 查答案就用赞题库小程序 还有拍照搜题 语音搜题 快来试试吧 无需下载 立即使用 你可能喜欢 问答https://m.ppkao.com/mip/tiku/shiti/10835726.html
12.山东省农业生产资料协会全国服务热线:0898-88889999 TELEPHONE 如何以“我是男主的白月光,但我只是个女配”来写一篇?CONTACT US 河南人是不是比較帥?CONTACT US 俄罗斯是怎么看待中国俄罗斯这个民族的?CONTACT US 联系电话: TELEPHONE 0898-88889999 在线留言 运输线路Transport Line http://www.sdnzxh.com/
13.中国农业生产(精选十篇)扩大到金融保险、农产品加工、储藏、生产资料生产供给、技术服务、土地农转非和土地开发交易等多个环节, 以此来扩大农业收益[2];黄宗智认为当前农村劳动力的转移与食品消费结构的转型, 为中国发展兼具粮食种植与肉—鱼、菜—果的具有中国特色的小规模劳动密集型农场提供了历史契机, 朝此方向努力, 中国农业可以突破内卷https://www.360wenmi.com/f/cnkey4qqyf45.html
14.微专题:气候对农业生产的影响结合东北地区的作物熟制和耕地类型,分析图示气温、降水状况对该地区农业生产的不利影响。(10分) 【参考答案】东北地区作物一年一熟,春播秋收(2分);春温较常年偏低,春播推迟(2分);生长期缩短(或收获延迟,作物易受秋季低温冷害影响)(2分)。东北地区以旱地为主(2分);土壤中含水量过大,难于耕作(2分);不利于http://www.360doc.com/content/24/1008/18/47115229_1136044389.shtml
15.关于现代农业类论文写作参考范文跟我国现代农业趋势与任务方面第三,农业绿色化发展水平稳步提升.一方面,随着收入水平的持续提高,城乡居民消费需求不断升级.不仅要吃得饱更要吃得好,对农产品质量安全的关注度和要求不断提高,对安全、优质农产品的需求增多,市场需求变化将倒逼农业生产调整,推动农业低碳化、循环化发展.另一方面,随着农业可持续发展机制的逐步完善,农药、化肥使用量零https://51elaw.com/wenxianzongshu/7972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