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加快打造农业新质生产力推动农业农村高质量发展

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紧紧围绕推进中国式现代化这个主题,对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作出全面部署,专列一章从深化城镇化体制机制、农村基本经营制度、土地制度、强农惠农富农制度等方面明确了新时期农村改革的重点任务。面对新形势、新任务,破解改革难题,要以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为动力,加快培育农业新质生产力,推动乡村全面振兴与绿色低碳高质量发展的融合嵌入、相互赋能,是推动农业农村高质量发展的重中之重。

一、农业新质生产力是农业生产全要素活力激发的生产力

新质生产力是创新起主导作用,摆脱传统经济增长方式、生产力发展路径,具有高科技、高效能、高质量特征,符合新发展理念的先进生产力质态。按照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基本原理,生产力是生产关系乃至社会生产方式的决定性力量,代表着人类改造自然和征服自然的能力,这种能力发展受劳动者、劳动资料和劳动对象等生产要素制约,其水平高低具体体现在劳动者运用劳动资料作用于劳动对象的过程之中。

其二,农业新质生产力是符合宜居宜业和美乡村建设的绿色低碳生产力。劳动资料的全面升级改造是实现农业农村生产力提质增效最重要的抓手。新质生产力就是要用高新技术、数字技术、人工智能技术、现代装备制造技术、现代物流技术等来全面提升农业发展的技术条件,将现代化的技术手段应用于农业农村发展场景,如农业的智能栽培与智慧生产技术的突破、农业大数据存储与算法开发、农业大模型国产化与实用化、遥感技术的农业产业化、农业传感器的研发等,全面降低农药化肥等使用依赖、单位农业生产的能耗以及传统耕作方式对土壤、水等耗费,从而带来农业产业生产的整体升级,农村环境的绿色有机循环,农民生活方式的绿色低碳,打造新时代现代版的富春山居图。

二、农业新质生产力是以绿色为底色、以低碳为亮色、以协同为原则、以文化为纽带的生产力

首先,新质生产力是绿色生产力,发展农业新质生产力要以绿色为底色。农业天然与绿色结缘,要护绿、植绿、增绿,推动人与土地、人与生物生态、人与动物生态之间的良好协作,要把宜居宜业和美乡村建设作为目标,真正让乡村成为“看得见山,望得见水,记得住乡愁”,充满人间烟火。2017年以来,我国实施农业绿色发展五大行动,实现了农业环境保护、文化传承和社会保障等功能的融合发展等,带动绿色农业发展指数持续上升、农业碳排放量大幅下降、农业资源保护和高效利用。通过这些措施,推进了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增强了农业可持续发展能力,提高了农业发展的质量效益和竞争力。实践证明,坚持以绿色为底色,是实现农业农村高质量发展的正确选择,也是发展农业新质生产力的必然要求。

其次,新质生产力是高科技、高效能、高质量赋能的先进生产力,发展农业新质生产力要以低碳为亮色。新时期农业发展要摒弃高耗能、高污染模式,大力发展循环经济、绿色经济,建设低碳耗的田园综合体、村园综合体。要紧密结合经济社会发展全面绿色低碳转型大趋势,构建农业绿色低碳高质量发展空间格局,推进农业产业结构、能源结构、物流结构、城乡建设发展的绿色转型,加快形成节约资源和保护环境的农业生产方式和生活方式。

其三,新质生产力是人文经济发展的生产力,发展农业新质生产力要充分发挥农耕文化、乡村文化的桥梁纽带作用。新质生产力由技术革命性突破催生,而文化是科技进步的母体,因此发展新质生产力必须重视文化的孕育和催化作用。要把农村精神文明建设要同传承优秀农耕文化结合起来,同农民群众日用而不觉的共同价值理念结合起来,切实发挥乡规民约等优秀传统文化教育作用和新技术的引领作用,做好新农民培育工作,使其与产业变革、生产变革的要求相适应。通过办好中国农民丰收节、推进非物质文化遗产和重要农业文化遗产保护利用、加强优秀农耕文化保护传承等,不断赋予中华农耕文明新的时代内涵,成为农业新质生产力战线上的靓丽风景。

三、牢牢把握乡村全面振兴中催生农业新质生产力的着力点

第一,农业技术革命性突破是催生农业新质生产力的关键前提。历史经验表明,科技革命是产业革命和生产力飞跃的动力源泉,培育壮大农业新质生产力,就要聚焦农业科技创新,大力发展新一代农业人工智能技术、无人智慧农场,打造以智能作物监控、无人机耕种、智能牲畜监测、自主农业机械、智能农业设施与设备等为代表的农业物联化,推动传统农业向数智化、绿色化转型。

第二,农业劳动对象、劳动资料、劳动者全要素的整体跃迁是催生农业新质生产力的核心要素。农业农村农民三要素创新性配置是催生新质生产力的重要保障,要充分发挥政府、市场、社会等不同主体的积极作用,创新关键核心技术领域的生产要素配置,集中力量、优化机制、协同攻关,以此保障和促进农业新质生产力的形成。要着眼于塑造适应农业新质生产力的新质生产关系,改革土地管理制度,引导土地经营权的有序流转,健全完善农业经营体系和农业社会化服务体系,更好把小农户引入现代农业发展轨道。

第三,培育适应现代农业转型的新农人是催生农业新质生产力的重要保证。新质生产力是新型劳动主体与新质劳动客体的有机组合,改变着人的劳动形式,把劳动能力解放要求提升到新高度,AI将助力或替代部分人类劳动。一方面,物联网、数字技术、云计算等新技术形态和强大的算力对运用者提出了更高要求,另一方面要绿色赋能、数字赋能、科技赋能、低碳赋能、生态赋能,这些都需要具备相应理念和技术的农民来掌握。因此,要培养与农业新质生产力相适配的知识型、技能型、创新型的新农人,使其掌握与智慧农业、绿色农业相匹配的现代生产工具,读得懂数据并能够对数据进行分析、决策,为发展农业新质生产力做好实践主体准备。

农业农村农民的高质量发展是农业农村现代化的重要基础,发展农业新质生产力是实现农业高质量发展的根本出发点和内在要求,新时代新征程上我们要进一步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精神,围绕发展农业新质生产力深化农业农村体制机制改革,全面释放农业农村农民发展活力,为中国式现代化建设奠定坚实基础。

THE END
1.生产力三要素(生产力三要素的核心)导读目前关于大家提出的生产力三要素这个问题,那么小编今天就去收集了一些生产力三要素的核心相关的内容来分享给大家。1、生产力三要素:劳动资料,劳动对象,劳动者。 2、生产力三要素包含 目前关于大家提出的生产力三要素这个问题,那么小编今天就去收集了一些生产力三要素的核心相关的内容来分享给大家。 https://www.00gg.com/shouji/202412/143027.html
2.玉米产量的构成要素有哪些?玉米产量构成要素是亩穗数,穗粒数,千粒重。 玉米产量构成因素有结果株数,每苞平均粒数和粒重。 1.种子;2.土地肥力和科学施肥;3.田间管理。 决定玉米产量的三个要素是亩穗数、穗粒数、千粒重。 玉米产量由每亩株数、每株穗数、每穗粒数、千粒重 等因素构成。玉米产量的主要因素构成有单位面穗数,每穗粒数和https://www.my478.com/question/20241128/421318301.html
3.基础养殖技术从入门到精通在现代农业中,养殖技术的发展对于提高畜牧业的生产效率、保证动物健康和食品安全具有重要意义。养殖技术培训作为一种有效的手段,可以帮助农民掌握必要的知识和技能,从而提升他们的养殖水平。 2.0 基础知识与技能 为了进行高效的养殖活动,首先需要具备一定的基础知识,如饲料学、兽医学、营养学等。这包括了如何合理配制饲料https://www.msv8oom8y.cn/tu-pian-zi-xun/393313.html
4.20032003-2021年各省农业全要素生产率数据(含原始数据+计算结果) 1、时间:2003-2021年 2、来源:统计年鉴、各省年鉴、农村年鉴 3、指标:有效灌溉面积(千公顷)、农药使用量(万吨)、农用塑料薄膜使用量(万吨)、农业机械总动力(万千瓦)、第一产业就业人数(万人)、化肥施用量(折纯)万吨、农用柴油使用量(万吨)、农作https://blog.csdn.net/m0_71334485/article/details/144213969
5.农业生产力三要素爱问知识人农业生产力三要素 1,劳动者:劳动者本身及为保障劳动者的条件。2,农业生产资源(生产对象):A,基础https://iask.sina.com.cn/b/new2GoppyDJsFZ.html
6.安徽大学2009湿地使者行动资料《农化一百题》湿地保护安徽大学2009湿地使者行动资料 《农化一百题》 目录 一.农化基本常识 1.植物生长发育所必需的营养元素有哪些? 2.农田土壤中的“三要素”指的是哪三种? 3.作物栽培为什么要强调施肥? 4.钾肥在农业生产中的作用有那些? 5.土壤养分调节的主要途径有哪些?http://www.shidicn.com/sf_6CAF9281DD07467192322DDD724D3079_151_chanzhao.html
7.农业时代的生产要素是土地劳动力资本三要素;工业时代增了技术刷刷题APP(shuashuati.com)是专业的大学生刷题搜题拍题答疑工具,刷刷题提供农业时代的生产要素是土地、劳动力、资本三要素;工业时代增了技术要素,包括技术、资金、土地、劳动力四要素;信息时代又增加了信息要素,形成信息、技术、资金、土地、劳动力五大农业生产要素。( )A.https://www.shuashuati.com/ti/be6797f6261a4c9eb46f953b8edc870d.html?fm=bdbdsf6114b1d20bfa423bdf9770f28ce80b2
8.681.农业生产中,肥料是不可或缺的,我们常说的肥料三要素是()681.农业生产中,肥料是不可或缺的,我们常说的肥料三要素是( ) A.氮B.磷C.钾D.硫682.公文上可证实作者合法性、真实性及公文效力的标识有( ) A.文头 B.签发人 99 C.印章 D.签署 【答案】ABC 【解析】第一步,本题考查化学知识。 第二步,肥料三要素是指氮、磷、钾这三种元素,作物需要氮、磷、钾较https://m.hb.huatu.com/changshi/1714491.html
9.水利工程影响农业生态12篇(全文)农业行为不可能离开生产资料的供应,种子、肥料、药剂以及必需的工具,并且参与者可能并不具备专业的知识和技术。在这样的前提下如果市场不能规范,充斥假冒伪劣商品,将会迅速破坏整个产业,一旦出现这种情况,前期的一系列建设将顷刻被荒废,一切努力将化为乌有。所以我在讨论其技术和方案之前首先将建议:①产业最初的建设必须https://www.99xueshu.com/w/ikeyvzgnjfnb.html
10.广东2019年1月自考06270《技术经济学》真题及答案1.农业技术经济学的三要素是指经济、计量和(B) A.技能 B.技术 C.科学 D.农业 2.中观农业技术经济学的研究范围是(C) A.国际和国家水平 B.企业、事业单位水平 C.部门、地区水平 D.农户水平 3.资源报酬递增形态的生产函数曲线是(D) A.上凸的 https://gd.exam100.net/html/2022/jjl_0101/9152.html
11.植物生长需要量最大.被称为农业生产“三要素的无机盐是()A.锌解答:解:植物生活中需要最多的无机盐是氮、磷、钾.含氮的无机盐能促进细胞的分裂和生长,使枝繁叶茂;含磷的无机盐可以促进幼苗的发育和花的开放,使果实、种子提早成熟;含钾的无机盐使植物茎秆健壮,促进淀粉的形成与运输.氮、磷、钾被称为农业生产“三要素”. http://www.1010jiajiao.com/czsw/shiti_id_3d021c80965a4073ff56ad69b9ea7fae
12.温铁军教授认为,农业生产三要素——土地劳动力资金长期的净温铁军教授认为,农业生产三要素——土地、劳动力、资金长期的净流出,是农业这个弱势产业的致命伤。 A对 B错 正确答案 答案解析 略 真诚赞赏,手留余香 小额打赏 169人已赞赏https://www.examk.com/p/177764361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