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业新质生产力的现实逻辑,什么是农业新质生产力?

(一)发展新质生产力是国际国内形势变迁的时代需求

当前,世界正经历百年未有之大变局,数字化浪潮席卷全球,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步伐加快,世界政治、经济、科技格局快速调整,各国科技竞争和经济博弈暗潮涌动,国际国内发展环境发生了深刻变化,面临的严峻性、复杂性前所未有。我国抓住第四轮工业革命的历史机遇,实现了经济规模的快速扩张和技术创新的持续推进,使美国及其他西方国家感受到了巨大竞争压力。出于对中国崛起的担忧和对自身经济利益的维护,美国和其盟友背离国际合作精神,推动中国经济与世界经济体系脱钩,在高技术领域构筑“小院高墙”,滥用科技霸权打压中国,严重阻碍了我国科技创新和产业发展步伐。站在多重挑战交织的历史节点,生产力发展水平必然要顺应新时代的更高要求[3],培育新质生产力成为应对外部环境冲击、驱动我国经济高质量发展的必然选择。新质生产力作为新发展格局下提出的新概念,被赋予了鲜明的时代特征,符合与时俱进的经济思想,将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的新发展理念作为内在要求。

(二)发展农业新质生产力是聚焦农业强国建设的现实需要

一是在劳动者方面。首先,我国人口红利减弱,农业劳动力成本上升。随着人口结构变迁,进城青年劳动力数量增加,农村空心化和老龄化现象逐渐严重,产业缺乏活力,农业生产后备力量匮乏。其次,我国农业从业者文化程度较低。2020年第七次人口普查统计数据显示,我国乡村地区平均受教育年限为8.99年。但早在1975年,日本农业从业者平均受教育年限约为12年。20世纪90年代,美国许多农场主已拥有硕士或博士学位,平均受教育年限已达到12年[5]。这表明,我国农民受教育水平远低于发达国家同类水平,农民群体整体文化素质偏低。最后,高水平农业科技人才支撑力度不足。随着农业发展要求的提高,引致功能拓展、分工细化、链条延伸,催生了对植保员、农机驾驶员、村级动物防疫员等专业技术人才的需求。《农科智库要报》(2023)数据表明,我国高水平农业科学家比例是0.049‰,美国是0.738‰。这些数据说明当前我国高等农林教育人才培养存在着复合应用型人才少、高层次创新型人才匮乏等问题[6]。

二是在劳动资料方面。首先,我国农业产业科技含量低,机械化水平低。传统劳动资料受到耕地规模、资金、信息和技术等的限制,机械化水平较低,导致生产效率较低,严重影响了农业现代化的发展。其次,现有的农业科技成果在广大农村地区转化率较低。由于农业技术推广不到位,农户实际需要的农业科技得不到满足,二者之间出现“两张皮”的现象,不利于农业科技现代化的实现。再次,农业环境污染带来潜在的环境成本。化肥、农药的不规范使用带来了严重的农村面源污染,致使土壤质量退化。最后,我国在战略性新兴产业和未来产业等领域仍然存在技术创新短板。生物制造、商业航天、低空经济①等若干战略性新兴产业在农业领域尚未普及,以合成生物、生物育种和分子农业②为代表的未来产业当前仍处于孕育萌发阶段。我国农业面临着关键核心技术“卡脖子”的难题,阻碍了农业现代化产业体系的构建和高质量发展。

三是在劳动对象方面。首先,传统农业以小规模分散经营为主,使得生产无法集中。土地细碎化使农民难以实现大规模、连片种植和机械化作业,降低了农业生产的规模效益,同时影响了农业的生产效率。其次,农业生产依赖的传统能源日益枯竭且污染严重。随着人类社会的快速发展,能源需求不断增加,传统能源的开采速度远超过其再生速度,导致资源日益枯竭。在农业生产中使用的各种农机具会大量消耗柴油或者汽油等传统能源,产生大量的废气、废水和固体废弃物,对空气、水源和土壤造成污染。再次,我国农业在发展过程中呈现不均衡的结构。主要以种植业为主,林、牧、渔、副等产业发展缓慢,而种植业中又主要以粮食作物为主,在一定程度上制约了经济作物和饲料作物的发展,同时这种单一的农业结构也会阻碍我国农业高质量发展。最后,我国目前植物新品种保护力度弱低,种业营商环境差。这制约了种业企业和社会资本投资新品种研发的积极性,严重影响了国际种业公司对中国市场的品种资源投入。

以上分析显示,要使我国进入全球农业强国第一方阵,依靠传统生产力水平“量”的发展远远不够。如果没有农业新质生产力引领,我国的农业现代化建设将如“逆水行舟”,不但不能缩小差距,甚至会出现扩大趋势。因此,当务之急是推动农业科技创新与推广在种业种源、农机农艺等关键领域实现重大突破,并将其快速转化为现实生产力,实现农业产业链、创新链深度融合。然而,发展农业新质生产力不能为新而新,要紧密贴合产业发展的实际需求。在确保重要农产品安全稳定供给的基础上,挖掘更优质的人才队伍,依托更尖端的技术设施,推动更高效的资源投入,以实现更高的产出和效益。从长远看,以农业新质生产力引领农业强国建设,可以通过高效集聚创新要素并自主拓展发展新赛道,不断优化现有生产力要素、改善劳动工具、提高劳动者素质,大幅度提升劳动生产率,加速产业结构的优化升级,逐步摆脱传统的人力和资源驱动型增长模式,实现低成本优势向创新优势的转变,以提升全要素生产率和优化生产结构,推动未来产业的诞生和成长,并在主导产业和支柱产业持续迭代优化升级过程中不断更新和壮大,这对推动农业农村农民全面发展、有力有效地推进乡村全面振兴和农业农村现代化至关重要。

二、农业新质生产力的内涵解析

(一)从内涵特征看农业新质生产力

生产力是人们利用自然和改造自然的能力,包括劳动者、劳动资料和劳动对象三要素,是推动人类社会发展进步的决定性力量。生产力决定生产关系,人类社会历史上的每次变迁都是通过以劳动者、劳动资料和劳动对象为构成要素的生产力的跃迁,以及与之相适应的生产关系调整的过程。新质生产力的发展根植于以信息革命为核心驱动的第四次工业革命,是先进生产力的重要表现形式,是由技术革命性突破、生产要素创新性配置、产业深度转型升级而催生出的当代先进生产力。它以劳动者、劳动资料、劳动对象及其优化组合的跃升为基本内涵,以全要素生产率大幅提升为核心标志,特点是创新,关键在质优,本质是先进生产力[10]。相应地,农业新质生产力代表着由科技创新主导的农业生产力跃迁,由新质劳动者、新质劳动对象和新质劳动资料构成,其核心在于“新”与“质”的有机结合。“新”主要表现在传统要素的跃迁上,即“要素新”与“组合新”;“质”主要体现在社会大生产的良性循环上,即高质量、多质性、双质效。

(二)从“新”之要义看农业新质生产力

新质劳动者、新质劳动资料和新质劳动对象的优化组合是发挥新质生产力效能的最充分体现。现代农业生产效率、生产能力的提升和组织形式、生产模式的创新,带动高素质劳动者,高科技、高效能劳动资料与改造、升级、拓展的劳动对象有机融合,促使生产要素组合从传统种养业转向新产业、新业态、新模式。随着农户不断分化、大型农业机械规模经济临界点扩大、信息技术渗透等深刻变革,需要以家庭农场、农民合作社等新型经营主体和生产托管、服务外包等新型经营形态承载农业领域新质生产力,产生“1+1+1>3”的强大动能。

综上,本文将农业新质生产力定义为:以科技创新为驱动,围绕农业强国建设目标,将农业科技化、数字化、网络化和智能化作为主线,从“新”出发,通过嵌入新技术、新模式、新设备,实现农业劳动者、劳动资料和劳动对象等要素的全面提质升级与优化组合,以“质”为落脚点,以“新”促“质”,实质上是“新”与“质”相结合的一种先进生产力。(作者:尤亮,田祥宇)

THE END
1.生产力三要素(生产力三要素的核心)导读目前关于大家提出的生产力三要素这个问题,那么小编今天就去收集了一些生产力三要素的核心相关的内容来分享给大家。1、生产力三要素:劳动资料,劳动对象,劳动者。 2、生产力三要素包含 目前关于大家提出的生产力三要素这个问题,那么小编今天就去收集了一些生产力三要素的核心相关的内容来分享给大家。 https://www.00gg.com/shouji/202412/143027.html
2.玉米产量的构成要素有哪些?玉米产量构成要素是亩穗数,穗粒数,千粒重。 玉米产量构成因素有结果株数,每苞平均粒数和粒重。 1.种子;2.土地肥力和科学施肥;3.田间管理。 决定玉米产量的三个要素是亩穗数、穗粒数、千粒重。 玉米产量由每亩株数、每株穗数、每穗粒数、千粒重 等因素构成。玉米产量的主要因素构成有单位面穗数,每穗粒数和https://www.my478.com/question/20241128/421318301.html
3.基础养殖技术从入门到精通在现代农业中,养殖技术的发展对于提高畜牧业的生产效率、保证动物健康和食品安全具有重要意义。养殖技术培训作为一种有效的手段,可以帮助农民掌握必要的知识和技能,从而提升他们的养殖水平。 2.0 基础知识与技能 为了进行高效的养殖活动,首先需要具备一定的基础知识,如饲料学、兽医学、营养学等。这包括了如何合理配制饲料https://www.msv8oom8y.cn/tu-pian-zi-xun/393313.html
4.20032003-2021年各省农业全要素生产率数据(含原始数据+计算结果) 1、时间:2003-2021年 2、来源:统计年鉴、各省年鉴、农村年鉴 3、指标:有效灌溉面积(千公顷)、农药使用量(万吨)、农用塑料薄膜使用量(万吨)、农业机械总动力(万千瓦)、第一产业就业人数(万人)、化肥施用量(折纯)万吨、农用柴油使用量(万吨)、农作https://blog.csdn.net/m0_71334485/article/details/144213969
5.农业生产力三要素爱问知识人农业生产力三要素 1,劳动者:劳动者本身及为保障劳动者的条件。2,农业生产资源(生产对象):A,基础https://iask.sina.com.cn/b/new2GoppyDJsFZ.html
6.安徽大学2009湿地使者行动资料《农化一百题》湿地保护安徽大学2009湿地使者行动资料 《农化一百题》 目录 一.农化基本常识 1.植物生长发育所必需的营养元素有哪些? 2.农田土壤中的“三要素”指的是哪三种? 3.作物栽培为什么要强调施肥? 4.钾肥在农业生产中的作用有那些? 5.土壤养分调节的主要途径有哪些?http://www.shidicn.com/sf_6CAF9281DD07467192322DDD724D3079_151_chanzhao.html
7.农业时代的生产要素是土地劳动力资本三要素;工业时代增了技术刷刷题APP(shuashuati.com)是专业的大学生刷题搜题拍题答疑工具,刷刷题提供农业时代的生产要素是土地、劳动力、资本三要素;工业时代增了技术要素,包括技术、资金、土地、劳动力四要素;信息时代又增加了信息要素,形成信息、技术、资金、土地、劳动力五大农业生产要素。( )A.https://www.shuashuati.com/ti/be6797f6261a4c9eb46f953b8edc870d.html?fm=bdbdsf6114b1d20bfa423bdf9770f28ce80b2
8.681.农业生产中,肥料是不可或缺的,我们常说的肥料三要素是()681.农业生产中,肥料是不可或缺的,我们常说的肥料三要素是( ) A.氮B.磷C.钾D.硫682.公文上可证实作者合法性、真实性及公文效力的标识有( ) A.文头 B.签发人 99 C.印章 D.签署 【答案】ABC 【解析】第一步,本题考查化学知识。 第二步,肥料三要素是指氮、磷、钾这三种元素,作物需要氮、磷、钾较https://m.hb.huatu.com/changshi/1714491.html
9.水利工程影响农业生态12篇(全文)农业行为不可能离开生产资料的供应,种子、肥料、药剂以及必需的工具,并且参与者可能并不具备专业的知识和技术。在这样的前提下如果市场不能规范,充斥假冒伪劣商品,将会迅速破坏整个产业,一旦出现这种情况,前期的一系列建设将顷刻被荒废,一切努力将化为乌有。所以我在讨论其技术和方案之前首先将建议:①产业最初的建设必须https://www.99xueshu.com/w/ikeyvzgnjfnb.html
10.广东2019年1月自考06270《技术经济学》真题及答案1.农业技术经济学的三要素是指经济、计量和(B) A.技能 B.技术 C.科学 D.农业 2.中观农业技术经济学的研究范围是(C) A.国际和国家水平 B.企业、事业单位水平 C.部门、地区水平 D.农户水平 3.资源报酬递增形态的生产函数曲线是(D) A.上凸的 https://gd.exam100.net/html/2022/jjl_0101/9152.html
11.植物生长需要量最大.被称为农业生产“三要素的无机盐是()A.锌解答:解:植物生活中需要最多的无机盐是氮、磷、钾.含氮的无机盐能促进细胞的分裂和生长,使枝繁叶茂;含磷的无机盐可以促进幼苗的发育和花的开放,使果实、种子提早成熟;含钾的无机盐使植物茎秆健壮,促进淀粉的形成与运输.氮、磷、钾被称为农业生产“三要素”. http://www.1010jiajiao.com/czsw/shiti_id_3d021c80965a4073ff56ad69b9ea7fae
12.温铁军教授认为,农业生产三要素——土地劳动力资金长期的净温铁军教授认为,农业生产三要素——土地、劳动力、资金长期的净流出,是农业这个弱势产业的致命伤。 A对 B错 正确答案 答案解析 略 真诚赞赏,手留余香 小额打赏 169人已赞赏https://www.examk.com/p/177764361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