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业法律法规都有哪些

第一章总则,共9条。是关于《农业法》一些最基本范畴的规定,包括立法的目的、法的调整范围、农业生产经营组织的含义、农业与农村经济发展的基本目标、农业的多功能性、农业与农村的基本制度、国家促进农业发展的基本措施、保护农民权益的原则、政府及其主管部门对农业及农村经济的管理服务职能。这一章的规定,基本上是在原《农业法》的基础上修改完善的,从中可以看出,这次对《农业法》修订的一些基本的要点,如重视增加农民收入和保护农民权益,促进农业产业化经营,促进农业和农村经营体制创新,建立国家对农业的支持保护体系,重视可持续发展等。

第二章农业生产经营体制,共有5条。

第三章农业生产,共11条。

第四章农产品流通与加工,共5条。

第五章粮食安全。

主要做了以下规定:一是保护粮食生产能力,建立耕地保护制度。二是国家在政策、资金、技术等方面对粮食主产区给予重点扶持,建立稳定的商品粮和生产基地。三是对部分粮食品种可以实行保护价制度。四是国家建立粮食安全预警制度和分级储备调节制度。五是国家建立粮食风险基金。

第六章农业投入与支持保护,共11条。

一是确立符合世贸组织规则的农业支持保护政策,按照“绿箱”、“黄箱”政策,规定了财政投入农业资金的使用方向;二是进一步明确中央和地方投入农业的资金增长幅度的要求,加强对用于农业的财政资金的审计和监督管理;三是鼓励农民、农业生产经营组织增加农业投入,鼓励社会资金投向农业;四是在与世贸组织规则相衔接的前提下,明确对农民实施收入支持政策;五是鼓励和支持开展农业信息服务;六是规定建立健全农村金融体系,鼓励金融机构向农业提供金融支持;七是鼓励开展商业性农业保险,扶持互助农业保险,建立和完善农业政策性保险机构。

第七章农业科技与农业教育,共9条。

第八章农业资源与农业环境保护,共10条。

第九章农民权益保护,共12条。

针对目前我国农村比较普遍的侵害农民和农业生产经营组织权益的现象,分别作了规定,以保护农民和农业生产经营组织的合法权益不受侵略犯。

第十章农村经济发展,共8条。

规定了农村经济发展的方针和有关措施。明确了农村经济全面发展的基本方针、措施和目标;重点是对农村经济发展的措施做了进一步的规定,包括:发展乡镇企业;推进小城镇建设;巩固和发展农村合作医疗和其他医疗保障制度;扶持贫困地区发展;增加对扶贫开发投入。

第十一章执法监督,共3条。

第十二章法律责任,共8条。

第十三章附则,共2条。

(二)、《种子法》

立法目的:为了保护和合理利用种质资源,规范品种选育和种子生产、经营、使用行为,维护品种选育者和种子生产者、经营者、使用者的合法权益,提高种子质量水平,推动种子产业化,促进种植业和林业的发展。

什么是种子

种子是指农作物和林木的种植材料或者繁殖材料,包括籽粒、果实和根、茎、苗、芽、叶等。

种子管理的主体:《种子法》第三条规定,国务院农业、林业主管部门分别主管全国农作物种子和林木种子工作;县级以上地方人民政府农业、林业行政主管部门分别主管本行政区域内农作物种子和林木种子工作。

主要农作物的范围:《种子法》第七十四条规定,水稻、小麦、玉米、棉花、大豆为主要农作物,农业部又确定油菜、马铃薯,湖北省农业厅又确定花生、西瓜为主要农作物。

种子生产:

《种子法》第二十条规定,主要农作物和主要林木的商品种子生产,实行许可制度。

主要农作物杂交种子及其亲本种子、常规种原种种子的生产许可证,由生产所在地县级人民政府农业主管部门审核,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政府主管部门核发。也就是说,生产上述种子必须要有生产许可证。种子生产许可证的核发程序:个人申请,报县农业主管部门审核,由省农业主管部门核发。但是,生产种子(农业部)规定必须要具有以下条件:

2、要有种子晒场和烘干设备。

3、有必要的仓储设施。

4、经省级以上行政主管部门考核合格的种子检验人员2名,专业种子生产技术人员3名以上。

只有具备以上条件,才可领取种子生产许可证。

种子经营:

种子经营许可证实行分级审批发放制度。一般常规种子,种子经营许可证由种子经营者所在地县级以上地方人民政府农业行政主管部门核发。主要农作物杂交种子及其亲本种子、常规种、原种种子,由种子经营者所在地县级人民政府农业行政主管部门审核,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政府农业行政主管部门核发。

假劣种子概念:

第四十六条规定:禁止生产、经营假、劣种子。

下列种子为假种子:

1、以非种子冒充种子或者以此种品种种子冒充他种品种种子;

2、种子种类、品种、产地与标签标注的内容不符的;

下列种子为劣种子:

1、质量低于国家规定的种用标准的;

2、质量低于标签标注指标的;

3、因变质不能作种子使用的;

4、杂草种子的比率超过规定的;

5、带有国家规定检疫对象的有害生物的。

《种子法》第六十二条规定:

1、经营的种子应当包装而没有包装的;

2、经营的种子没有标签或者标签内容不符合本法规定的;

4、未按规定制作、保存种子生产、经营档案的;

(三)、《农药管理条例》

农药范畴:

1、预防、消灭或者控制危害农业、林业的病、虫、草、鼠、软件动物等有害生物的;

2、预防、消灭或者控制仓储病、虫、鼠和其它有害生物的;

3、用于农业、林业生产品防腐或者保鲜的;

4、预防、消灭或者控制蚊、蝇、蜚、蠊、鼠和其它有害生物的。

农药管理的主体:

《农药管理条例》第一章第五条规定:县级人民政府和设区的市、自治州人民政府的农业行政主管部门负责本行政区域内的农药监督管理工作。

农药经营单位:

第十八条规定:

1、供销全作社的农业生产资料经营单位;

2、植物保护站;

3、土壤肥料站;

4、农业、林业技术推广机构;

5、森林病虫害防治机构;

6、农药生产企业;

7、国务院规定的其它经营单位。

农药经营应具备的条件:

1、有与其经营的农药相适应的技术人员;

2、有与其经营的农药相适应的营业场所、设备、仓储设施、安全防护措施和环境污染防治设施、措施;

3、有与其经营的农药相适应的规章制度;

4、有与其经营的农药相适应的质量管理制度和管理手段。

农药质量:

什么是假农药

第三十一条规定:

1、以非农药冒充农药或者以此种农药冒充它种农药的;

2、所含有效成份的种类、名称与产品标签或者说明书上的注明的农药有效成份的种类、名称不符的。

什么是劣质农药

第三十二条规定:

1、不符合农药产品质量标准的;

2、失去使用效能的;

3、混有导致药害的等有害成份的。

法律责任:

第四十条第一款规定:擅自经营未取得农药登记证或者临时登记的农药,或者生产经营已撤销登记的农药,责令停止生产、经营,没收违法所得,并处违法所得1倍以上10倍以下的罚款;没有违法所得的,处以10万元以上的罚款。

第四十条规定:生产、经营产品包装上未附标签、标签残缺不清或者擅自修改标签内容的农药产品,给予警告,没收违法所得,可以并处违法所得3倍以下的罚款,没有违法所得的,可以并处3万元以下的罚款。未取得《农药经营上岗证》而销售农药的,由农业行政主管部门责令下岗,并处以当事人1000元以下的罚款。

在中国农业经济的发展关乎着国民经济的发展,对国家发展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而中国又是一个农业大国,发展农业经济必不可少。

THE END
1.中华人民共和国农产品质量安全法第十一条 国家建立健全农产品质量安全标准体系。农产品质量安全标准是强制性的技术规范。 农产品质量安全标准的制定和发布,依照有关法律、行政法规的规定执行。 第十二条 制定农产品质量安全标准应当充分考虑农产品质量安全风险评估结果,并听取农产品生产者、销售者和消费者的意见,保障消费安全。 https://www.lswz.gov.cn/html/zhuanti/n16/n3615/n3676/n4845620/n4845665/n4845710/4845781.html
2.农产品质量安全法律规范有哪些农产品质量安全法律规范有哪些?《中华人民共和国农产品质量安全法》等是核心。同时,产品质量法涉及质量检验和纠纷解决,司法鉴定规定也确保鉴定活动规范。 一、 农产品质量安全法律规范有哪些 农产品质量安全法律规范主要包括《中华人民共和国农产品质量安全法》以及其他与农产品相关的法律法规。 这些规范旨在确保农产品从https://china.findlaw.cn/zhishi/a2156561.html
3.农产品质量安全法律法规汇编《农产品质量安全法律法规汇编》是2012年12月1日中国农业科学技术出版社出版的图书,作者是阿坝藏族羌族自治州农业局组。 出版社 中国农业科学技术出版社 作者 阿坝藏族羌族自治州农业局组 页数 285页 书名 农产品质量安全法律法规汇编 语种 简体中文 出版时间 https://baike.sogou.com/v83980646.htm
4.韩国食品法律法规韩国有一套较为完整的食品安全法律法规体系。在食品安全监管方面主要依据的法律法规有:《食品卫生法》(Food Sanitation Act)及其实施条例、《食品安全基本法》(Food Safety Basic Act)及其实施条例、《食品安全框架法》(Framework Act on Food Safety)、《韩国食品法典》(Korean Food Code)、《食品添加剂法典》(Foodhttp://www.fjbz.org.cn/ESacGov/WebSite/Upload/2127spyncp/2127_597522601_428.html
5.农业实用法律法规规章目录26《中华人民共和国农业法》 27《中华人民共和国农村土地承包法》 28《中华人民共和国农产品质量安全法》 29《江苏省农产品质量安全条例》 30《农产品包装盒标识管理办法》 31《农产品产地安全管理办法》 32《苏州市食用农产品安全监督管理条例》 33《中华人民共和国农业技术推广法》 34《江苏省实施〈农业推广法〉https://www.360wenmi.com/f/filewe6o4wmu.html
6.绿色食品综合法律法规全本书评在线阅读主要包括了广大人民群众应知应懂、实际实用的法律法规。为了辅导学习,附录还收入了相应法律法规的条例准则、实施细则、解读解答、案例分析等;同时为了突出法律法规的实际实用特点,兼顾地方性和特殊性,附录还收入了部分某些地方性法律法规以及非法律法规的政策文件、管理制度、应用表格等内容,拓展了本书的知识范围,使法律http://e.dangdang.com/products/1901081173.html
7.美法日三国农产品食品认证体系简介及启示论文集(一)完善农产品认证法律法规建设,强化制度保障 美国健全的法律、法规体系是农产品认证健康发展的根本保障,而中国的《认证认可条例》没有对农产品认证方面作明确具体规定,应依据《农产品质量安全法》制定专门的农产品认证相关管理办法,一方面从政府的角度对认证机构、认证活动、认可机构、认可活动、实验室和认证人员作出规https://www.foodmate.net/haccp/8/lunwenji/1077.html
8.农业产品安全范文12篇(全文)一是进一步学习农产品质量安全方面的法律法规和业务知识。增强法律意识,熟悉业务,依法行政,依法监管。 二是狠抓以《农产品质量安全法》为主的法律、法规的宣 传贯彻,增强生产者、经营者、消费者的质量安全意识,力争形成全社会关心、支持农产品质量安全工作的良好氛围。 https://www.99xueshu.com/w/ikey1vlqwv2s.html
9.食用农产品的法律界定及常见争议点解析系对预包装食品标签的基本要求,该要求中也并未规定内容物是否不能为食用农产品。这里值得一提的是,GB7718第3.1条规定:“应符合 法律、法规的规定,并符合相应食品安全标准的规定”有的食用产品可以在农业活动中,有的生产者为提高农产品品质,在部分农产品上已经可以达 https://www.360doc.cn/article/52724077_100475417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