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当前地市县广电产业发展的严峻现实
(一)经济新常态
(二)政策新变局
(三)市场新困境
二、以“广电+”为契机,开拓广电产业发展新思路
2014年8月,习近平总书记提出传统媒体和新兴媒体融合发展的战略目标,为广播影视等传统媒体与互联网新兴媒体融合发展指明了方向。2015年两会期间李克强总理在政府工作报告中提出“互联网+”行动计划,“互联网+”成为落实传统媒体与新兴媒体融合发展的契机,传媒行业已经进入大融合大发展时代。当前,广电行业提出“广电+”理念,就是要在互联网+的基础之上,运用互联网技术、平台、思维,最终实现广电全面转型升级。
(一)“广电+”的概念及内涵
“广电+”,概括来讲就是广电的全面转型升级。主要有三层意思:第一个层面就是原有广电的升级,就是要打造升级版的广电。比如,从模拟到数字,从单向到双向、互动,从标清到高清、超高清,此外还有3D电视、3D电影等。第二个层面是指增加的意思,就是广电的扩容,就是广电增加非广电的业务、功能。包括增加电子政务、电子商务、远程教育、远程医疗等其他综合信息服务。第三个层面“广电+”,是当前最迫切的,要通过加上互联网,尽快实现广电技术、内容、业务、形态、功能等各方面的转型升级,全面提升广电的传播力影响力竞争力。当前和今后一段时期,“广电+”将成为广电行业改革发展的方向和路径。
(二)服务用户需求,实现地域特色“广电+”业态创新
当前广电正处于“四个转型”之中,包括从受众向用户转型、从渠道向平台转型、从节目向产品转型和从业态向生态转型。在受众“用户化”的转换过程中,掌握用户需求、顺应用户需求、满足用户需求,创新广电业态,开发多元化多样化的产品和服务,成为广电转型升级的要义。
(二)从线上到线下,打通节目盈利通道
对于地市县级来说应利用渠道优势,建立“频道(频率)+渠道”产业链模式,线上与线下整合运作。“线上”是通过内容播出,打造节目品牌链;“线下”特别应向“三农”、教育、美食、健康、生活服务等领域延伸,如将农业资源包括农药、化肥、种子等的渠道整合,构建农资销售、绿色农产品销售、农业信息咨询服务、农村金融保险等多项业务,打造传媒参与现代农业服务的产业链。如在探索农业项目开发上,山东寿光广播电视台在全国县级市率先成立涉农专业电视频道——蔬菜频道,借助蔬菜之乡的特有优势和中国(寿光)国际蔬菜科技博览会的聚集效应,推广最新科技,传递创富信息,为菜农增收,促进蔬菜产业上档升级服务,目标是打造成为全国蔬菜生产销售与技术服务的电视节目制作商、集成商和节目内容提供商。
(三)运行T2O模式,盘活本地资源
电视传媒和电商的合作除了在服装领域,还有很多领域可以开展。有的电视台已经开始尝试旅游行业的“T2O”商业模式,在绝大部分消费和服务领域都可以尝试开展“T2O”商业模式,地市县级广电可依据不同领域具有的不同资源的特点和不同地域文化特色,合作形式也可以灵活多变。
(四)全面打造地市县“广电+电商”产业生态系统
区域媒体要想改变颓势,必须合理布局产业。综观成功的地市县台的产业扩张都是注重化合反应,不简单叠加,把重组过程、资本运作过程变成体制创新、制度创新的过程,既注重量的积累,更注重质的增长,由内而外,由边缘到核心,由简单到复杂进行产业扩张。
总之,在媒体融合深入发展的时期,在广电行业改革的关键时刻,有理由相信,地市县级广电媒体搭上“互联网+”的快车,以“广电+电商”的眼光、胸怀和气魄,开放一切可以开放的平台,聚集自身一切地域资源和文化优势,运用互联网思维服务用户需求,就一定能够打造出地域特色的媒体产业生态圈,迎来生机勃勃的地市县“广电+”时代!
(本文作者李岚系国家新闻出版广电总局发展研究中心政策所所长、信息所所长、研究员、博士后,张苗苗系国家新闻出版广电总局发展研究中心信息所助理研究员、硕士,莫桦系国家新闻出版广电总局发展研究中心信息所助理研究员、博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