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来,农业部为贯彻落实中央1号文件精神,在全国启动了“12316,信息惠农家”活动,此举成为“农业科技促进年”中的一项标志性工作内容。
也许有人要说,一条惠农热线能够起到多大作用?其实不然,这条在其它领域看似不起眼的热线,在“三农”领域却可以发挥出极大的经济和社会效应。因为12316涉及的服务对象是中国最大的社会群体,也是最需要服务的社会群体。
按照农业部门的部署,12316的功能锁定为“三农”信息服务,旨在利用现代信息服务条件和资源,按照种、养、加不同行业和农时的需要,及时将农业生产技术信息、农产品(5.570,-0.09,-1.59%)市场营销信息、农资供求信息、防灾减灾信息和农业政策法规信息等发送到千家万户;同时,组织农业生产、市场经营、政策法规等方面的专家和科技人员,对城乡群众、各类机构提出的各种涉农问题进行及时解答。
当地农业部门不曾预料,这个平台用户的发展速度竟如此之快,发展规模竟如此之大。这说明,我们广大的农村群众对于信息服务及咨询指导的需求,是多么的渴望!正因为此,湖北省委办公厅及省政府办公厅才专门发文推广该地经验,全国也有很多地方前往该地学习取经。
宜昌12316的实践证明,这种现代化的信息服务平台在服务“三农”中不仅能够发挥巨大的作用,而且可以在服务中加速拓展信息化市场空间,通过服务启动一个庞大的消费市场,创造出区域性的信息产业经济增长点,可谓一举多得。
其实,类似于这种功能的信息平台在全国各地都有探索,比如有的地方叫“种子110”,有的地方叫“农业医院120”等,只不过12316平台所包罗的事项比较全面,它不仅是某一个县、某一个地区的“三农”信息服务平台,而且已经成为各省乃至于全国的“三农”信息服务平台。
由此,笔者建言,国家农业部门应该将12316作为服务“三农”的全国性重大项目,组建国家级运营管理中心,并推动全国各省、市、县、乡四级平台的搭建,进而实现全国联网。若能如此,将不仅可使全国农业专家、农业机构直接服务“三农”成为现实,而且将可在全国农业系统诞生一家特大型信息产业项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