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政策性农业保险巡回宣讲培训月活动(始兴站)现场。图片由市农业农村局提供
农业是国家经济的命脉,然而,干旱、洪水、冰雹等自然灾害的威胁,如同一把利剑,时刻悬在农户的心头。面对这些不可预测的风险,农业保险就像是一把“守护伞”,为农户减轻自然灾害带来的沉重打击。
现状全方位农险体系初步形成
“我今年62岁,从1995年开始种植三华李至今已20多年。”回首种植三华李的岁月,翁源县三华村村民刘尚星感慨万千,“在这20多年里,每一次遭遇灾害,都如同一场噩梦。当看到自己精心呵护的果园在灾害中变得一片狼藉,那些原本茁壮成长的三华李树或被狂风折断、或被暴雨淹没,心里就像被狠狠地揪了一下。”
但自从购买农业保险后,遭遇灾害时,有了这笔保险赔付,他能够重新购买树苗、农资等,不至于因为一次灾害就陷入绝境,让他在面临巨大困难时有了重新站起来的资本,也为他继续从事三华李种植提供了信心和支持。
“今年4月,韶关遭遇两次强降雨灾害,我们种的烟叶都被淹了。”近日,记者在南雄市南亩镇岭下村了解到,受强降雨天气影响,村里的种植大户叶尊文、陈银华种植的70多亩黄烟遭受严重破坏,损失惨重。所幸的是,他们此前在当地政府的帮助下购买了政策性农业保险。
据了解,政策性农业保险是政府通过保费补贴等政策扶持,对种植业、养殖业等因遭受自然灾害和意外事故造成的经济损失提供的直接物化成本保险,受农户、农企欢迎。目前,我市开展的政策性农业保险中央财政补贴险种有水稻、水稻完全成本、水稻制种、马铃薯、普通玉米、甜玉米、花生、甘蔗、能繁母猪、仔猪、育肥猪、奶牛1-3岁等;省级财政补贴险种有岭南水果、茶叶、露地蔬菜、大棚蔬菜、露地花卉苗木、大棚花卉苗木、简易大棚、钢结构大棚、肉鸡、肉鸭、蛋鸡、淡水水产等;地方特色险种有烟叶、兰花气象指数、食用菌气象指数。
成效“扩面、增品”取得新进展
“不少政策性农业保险品种都按要求完成了扩面增品工作。”记者从人保财险韶关市分公司了解到,为响应国家乡村振兴战略,人保财险韶关市分公司做实“扩面增品”,在国家产粮大县南雄市实现水稻中晚造完全成本保险全覆盖,2023年承保面积超45万亩,在不增加农户成本的情况下,为7.93万农户增加1.15亿元的保障金额,同比提升25%的保障力度,为稳定农户种粮收益,充分调动种粮积极性提供有力保障。同时,积极推广集“工程质量+灾毁损失+管护服务”于一体的高标准农田综合保障方案。2023年,累计为仁化、翁源、曲江、浈江4个区县约60万亩高标准农田提供充足的风险保障,为韶关粮食安全再添“保险锁”。
在推进风险减量管理方面,该公司将防灾减灾工作纳入农业保险常态化考核,形成常态化防灾减损服务机制,推动农业保险服务从“事后理赔”向“事前防损”转变。2023年,该公司开展11个农险防灾减损项目,累计投入防灾防损资金超124万元,项目覆盖水利修建、救灾物资宣传等多项防灾减损增值服务。如在林险方面,通过支持防火宣传活动,修建防火救灾通道,树立防火宣传指示牌和捐赠防火物资等共计支付防灾防损资金29万元,对森林防灾防火起到了积极作用。在农房方面,向新丰县马头镇投入6万元用于维修村边水渠,提高农房抗洪能力。
问题部分险种覆盖面不广,政策宣传不够到位
因此,我们应该看到农业保险在快速拓展、发挥重要作用的同时,也面临一些短板和问题。
保险覆盖面有待进一步扩大。目前,我市农业保险的覆盖面还不够广,一些地区和农户还没有享受到农业保险的保障。例如,在一些偏远地区,由于农户的保险意识淡薄、保险服务网络不完善等原因,农业保险的参保率较低。
保险产品和服务有待进一步优化。目前,我市农业保险的产品和服务还不能完全满足农户的需求,一些保险条款和理赔标准不够清晰,理赔流程不够便捷,导致农户在理赔时遇到困难。此外,一些保险公司的服务质量也有待提高,如理赔速度慢、定损不准确等问题,影响了农户的参保积极性。
农户的保险意识和参保积极性有待进一步提高。一些农户对农业保险的认识不足,存在侥幸心理,认为灾害不会发生在自己身上,不愿意购买保险。此外,一些农户的收入水平较低,难以承担保险费用,也影响了他们的参保积极性。
农业保险的风险分散机制有待进一步完善。需要建立有效的风险分散机制,以降低保险公司的经营风险。
建议多措并举,撑稳农业保险这把“守护伞”
党的二十大提出,要全面推进乡村振兴,坚持农业农村优先发展,加快建设农业强国。作为完善农业支持保护制度的重要组成部分,农业保险以其独特的风险阻隔
和经济补偿功能,在贯彻落实乡村振兴战略的进程中迎来了新的重要发展机遇。如何突破当前困境,推动我市农业保险高质量发展,是当前需要高度重视和有效解决的紧迫性问题。
加大政策支持力度。政府应加大对农业保险的政策支持力度,提高财政补贴标准,扩大补贴范围,降低农户的保险费用负担。同时,要加强对农业保险的监管,规范市场秩序,确保保险公司依法合规经营。
创新保险产品和服务。保险公司应根据农户的需求,创新保险产品和服务,提高保险的针对性和有效性。例如,开发针对特色农产品的保险产品,满足农户的多样化需求;利用互联网、大数据等技术手段,提高保险理赔的效率和透明度。
加强宣传教育。政府和保险公司应加强对农业保险的宣传教育,提高农户的保险意识和参保积极性。通过电视、广播、报纸、网络等媒体,广泛宣传农业保险的政策、产品和服务;或组织开展培训活动,向农户普及保险知识和理赔流程。
完善风险分散机制。政府应加快建立农业再保险体系,扩大再保险市场规模,提高再保险的覆盖面和保障水平。同时,要鼓励保险公司开展相互保险、合作保险等业务,实现风险共担、利益共享。
专家指出,农业保险已经成为现代防灾减灾体系中不可或缺的重要组成部分。它为农业生产的稳定和可持续发展提供了有力保障,也为保障国家粮食安全和农户的切身利益立下了汗马功劳。随着农业现代化的不断推进,农业保险的重要性将愈发凸显。我们期待未来农业保险能够不断创新和完善,更好地服务于广大农户和农业发展,为防灾减灾工作持续注入强大动力,为农业繁荣和农户增收作出更大的贡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