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肥料市场行情从去年开始的台阶式上涨,持续到今年6月底,着实让人始料不及。今年7月开始的断崖式下滑,又让人心惊肉跳了一把,几乎造成了秋季市场的停滞。如此市场行情确实让行情预测“砖家”门摸不着头脑。
01
2023年影响肥料市场行情因素分析
国际国内农产品价格走势
02
今年经济作物一直处于较高价位,虽然居民蔬菜、水果等生活供应数量没有出现较大问题,但价格从春节过后一直处于较高水平运行但总体价格偏高,助力推高了物价指数,与疫情防控等措施叠加,导致居民生活成本增加。
重点监测的28种蔬菜周均价每公斤5.32元,环比跌4.3%,同比高18.8%。分品种看,20种蔬菜价格下跌,8种上涨,其中,黄瓜价格跌幅较大,环比跌23.4%,西葫芦和油菜环比分别跌17.8%和15.4%,其余品种跌幅在15%以内;青椒环比涨13.9%,其余品种涨幅在5%以内。
国际大宗农产品价格走势
多数大宗农产品价格环比小幅上涨
美国芝加哥商品交易所小麦、玉米和大豆最近期货合约收盘周均价每吨分别为312美元、274美元和550美元,环比分别涨4%、3%和1%,同比分别高22%、35%和17%;泰国100%B级和5%破碎率大米曼谷离岸周均价每吨分别为453美元和439美元,环比均涨2%,同比均高9%;国际糖料理事会原糖周均价每磅17.86美分(每吨394美元),环比涨1%,同比低8%。
豆油和棉花价格环比基本持平
美国芝加哥商品交易所豆油最近期货合约收盘周均价每吨为1535美元,环比基本持平,同比高23%;国际棉花指数(SM级)每磅125.62美分(每吨2770美元),环比基本持平,同比高17%。
03
预计中国产泡菜进口将持续增长
据韩媒报道,受罕见高温、暴雨、台风等极端天气影响,近来韩国蔬菜大幅减产,价格暴涨,韩国农林畜产食品部表示,9月11-19日,首尔可乐市场一颗白菜的批发价高达8992韩元(约合人民币45元),比本月1日至10日上涨了28%。韩国泡菜价格涨不停,相对价格低廉的中国产泡菜进口量持续增长,韩国关税厅进出口贸易统计显示,今年前8个月,韩国进口中国产泡菜累计1.986亿美元(约合13.9亿元人民币),同比增长27.6%。尤其是8月单月泡菜进口额达1337.6万美元(约合9381万元人民币),同比大增41.1%,关税厅预计中国产泡菜进口将持续增长。
化肥原材料行情走势
尿素、磷肥市场行情格经历了2021-2022年大起大落的变动之后,目前正在盘整调控阶段,市场行情在持续不断波动过程中在9月中旬开始出现上升趋势。从大盘情况分析,尿素和磷肥受出口贸易和国内秋季肥料市场疲软的双重影响,短期内会有所回升但抬升空间不大,主要原因是煤炭、天然气进入冬季高峰形成价格支撑。
因此,2023年三大原材料的市场行情波动放缓、幅度变小,复合肥可以依据市场变动及时调整价格保持相对稳定,经销商备肥积极心有所提高,配合度将有所好转,市场操作比较顺畅。
人民币汇率和物价指数状况评估
人民币汇率
中国人民银行一直在通过设定强于预期的货币定价,来限制人民币的损失,人民币汇率今年11月份预测将在美元兑换人民币6.5元左右,预计2023年将维持在6.2左右。
CPI价格指数走向
在猪肉、汽油、服务价格上涨和上年同期低基数等因素带动下,2022年6月CPI(居民消费价格指数)同比增速创下2020年8月以来新高,而PPI(工业生产者出厂价格指数)同比连续八个月回落。国家统计局7月9日发布今年6月份全国CPI和PPI数据。CPI同比上涨2.5%,涨幅比上月扩大0.4个百分点;PPI上涨6.1%,涨幅比上月回落0.3个百分点。
关于接下来物价走势,预计下半年CPI将温和上升,在部分月份突破3%的概率较大,但全年平均水平仍将控制在政策目标以内。同时PPI受去年基数影响,以及全球商品价格上涨动能减弱,将继续保持连续回落态势。结构性通胀压力主要体现在食品方面,随着猪肉价格进入回升周期,其对CPI的压制作用已变为抬升作用。
综合上述情况分析,2023年国家会出台一系列政策部署保供稳价,国内CPI指数会基本保持在5%左右。如:今年中央财政下达资金300亿元为实际种粮农民发放补贴,投放100万吨国家钾肥储备;自5月1日至2023年3月31日,对所有煤炭实施税率为零的进口暂定税率;加快煤炭优质产能释放,完善煤炭中长期交易价格机制等,也将发挥积极的作用。
国际政治经济形势预估判断
2023年国际政治经济局势仍然不容乐观,但中国近年来倡导的经济运行双轨制会取得一定的成效,如:经济内循环机制基本建立,经济恢复工作正在有条不紊的进行中。国际上通过一带一路和上合组织等战略合作机制的形成,将顺势建立起相对顺畅的国际小循环系统,美欧等西方国家对中国的围堵虽然给中国经济发展造成相当程度的影响,但未能打断和阻止中国的崛起和正常运行。
气候因素影响程度分析
据国际气象专家预计,太阳目前正处于一个低水平的活动中,太阳磁场减弱,太阳黑子变少,到达地球的紫外线辐射也在减少,结果将是2023年气候问题导致农业灾害出现的几率会有所降低,基本上可以达到相对风调雨顺的状况。
综上所述,2023年虽然国际形势依然复杂多变,但对于中国来说政治经济基本面向好,涉及到国计民生的重大问题,党和国家政府都在最大限度的调控过程中,国内经济循环和国际贸易此消彼长,化肥原材料氮、磷资源将会通过国有大型企业政策性调控,基本稳定价格行情,不会出现较大程度的波动;钾肥受大环境影响,仍然会处于较高价位但波动不会太大。因此,2021—2022化肥行情出现的大起大落局基本画上句号,2023年农业生产全产业链基本回归到正常运作市场的局面,行情变动幅度将趋缓。
2023年化肥市场行情分析
通过上述影响到化肥行情各要素的分析,2023年化肥市场行情波动幅度较小将会贯穿全年,波动价差基本可以为处在每吨500元以内,相比今年的行情可以说是在可承受的范围之内,肥料企业终于可以收复心情,按照企业发展和市场规律进行操作了。
2023年1-2月份:化肥原材料价格基本平稳,复合肥价格秋季政策可以持续运行,市场比较平静,出现较大波动的可能性不大,冬储保底政策放宽到2月底风险不大。
2023年3-4月份:春季肥料价格将出现小幅变动,对零售价格影响不大,经销商可以考虑驻底调整零售价格,维持市场平稳运行,春季用肥市场状态良好。值得注意的是,4月底将有可能出现价格下挫的情况,对夏季备肥造成不小的冲击,经销商将再次进入惊慌状态;
2023年5-6月份:这两个月原料行情基本处于谷底状态,但下滑幅度不会太大,变化期限也会比较平滑周期变长,由此会导致复合肥企业受市场竞争策略影响,将会出现各显神通竞价争夺市场的局面;
2023年7-9月份:原材料价格大概率出现上行局面,上涨幅度基本在每吨300元左右,对秋季市场运作极为有利。
复合肥市场应对策略
面对2023年相对平稳的基本行情,无论大、中、小型企业,应对方略将转变为应季采购作稳库存,旺季销售比较顺畅,将考验企业的真正实力。复合肥行业洗牌继续加快速度,将面临前所未有的挑战。
1
2
厂家、经销商共同积极组织良性资金流,加大原材料阶段性备货,讲考验复合肥企业的抗风险能力,也是市场立足和维持占有率的关键环节;
3
4
转型升级,关键点是企业核心技术将起到较大的支撑,注重解决种植痛点问题将成为复合肥企业的唯一出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