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要的现实意义和战略意义。,1.3农产品物流分类,农产品物流的对象是脱离了生产领域的农产品,即农产品物流既服务于农产品消费者,也服务于农产品生产者,且农产品物流不等于农产品流通。农产品物流根据分类标准的不同可以有不同的分类方式:依据农产品物流系统的性质,可以划分为社会化专业物流和企业物流;按照农产品物流系统的空间范围划分,可分为国际农产品物流、国内农产品物流、地区性农产品物流和农村物流等;按照农产品物流组织角度可分为自营农产品物流和第三方农产品物流;,按照按“农林牧副渔”大农业角度,即农产品物流系统作用的对象划分,则分为粮食作物物流、经济作物物流、水产品物流、畜牧产品物流、林材木及林产品
5、物流和其他农产品物流。从农产品物理特性角度分类可分为液体及小颗粒农产品物流、纤维农产品物流、鲜活农产品物流、串味农产品物流、耐储农产品物流;按农产品物流的功能角度分类可分为农产品包装、农产品装卸、农产品运输、农产品储藏、农产品加工。,1.4农产品物流特征,相对于工业而言,农业是自然再生产和经济再生产交织在一起的再生产过程。农产品的生产、流通存在着非人力能控制的风险,再加上许多农产品是人们生活必需品,需求弹性小,这些特殊性使农产品物流表现出明显不同于工业品的特征:(一)农产品物流运作的相对独立性(二)农产品物流量大(三)农产品物流技术要求高、专业性强、难度大(四)加工增值是发展农产
6、品物流的重要环节(五)农产品物流风险大(六)分散集中分散的物流节点特征突出(七)政治含义的商品特征尤为明显,由于不同地区的气候、土壤、降水等存在差异,各地适宜种植品种不同,农产品生产呈现出明显的季节性和区域性特征,而农产品的消费则是全年性的,这就决定了农产品物流过程中需要较大量的库存和较大范围的调度或运输;营养性、容易感染微生物而腐败变质,从而对物流设备和工作人员提出了较高的要求;安全卫生性,对其生产和贮运提出了更高要求,如加工中要求无菌,产品配送过程中不能和有其它气味的商品混运,容易造成窜味,还应注意配送中微生物和重金属的交叉污染等问题,对温度和湿度作出严格的规定等;农产品的交货
8、2568.7万吨,蔬菜瓜果64068万吨,烤烟217.8万吨,茶叶116.5万吨,水果1836.3万吨,肉类总产量6865.7万吨,水产品4747.5万吨,合计全年13亿吨。这些商品除部分农民自用外,大都成为商品,需要物流,数量之大,品种之多,都是世界罕见,发展农村物流是服务“三农”、服务新农村的重要内容。然而,目前我国农村货运的特点是货源分散、运力分散、经营分散、管理粗放,这些极大地制约着农村物流的发展。如何打破“瓶颈”,形成了巨大的农产品物流。,(三)农产品物流技术要求高、专业性强、难度大,农产品自身的生化特性和特殊重要性,使得农产品流通过程中保鲜、储存、加工等环节具有重要的地位,并具
9、有很强的生产性。而且,有些农产品为了方便运输和贮存,在进入流通领域之后,还需要进行分类、加工、整理等活动。比如粮食储存在仓库中,必须定期进行通风、烘干,以控制粮食水分,使粮食的使用价值得到保证;活猪、活牛、活鸡等进入流通,必须进行喂养、防疫,如果收购后进行屠宰,还需要进行冷冻、冷藏处理,这就要求有特殊的加工技术和相应的冷藏设施。可见,农产品在运输贮存过程中,各自要求的输送设备、运输工具、装卸设备、质量控制标准各有不同,使得农产品物流比工业品物流更具生产性,且要求根据农产品各自的物理化学性质安排合适的运输工具,从而保证农产品的性质和状态稳定,以确保农产品品质、质量达到规定要求。,(四)加工增
10、值是发展农产品物流的重要环节,农产品不同于工业品的最大特点是农产品的加工增值和副产品的综合利用。这部分价值是在农产品离开生产领域后,通过深加工和精加工,延长产品链而实现的增值。比如粮食深加工和精加工、水果加工、畜牧产品加工及海洋水产品加工等等。一般来说,其增值环节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一是农产品的分类与包装增值服务;二是农产品适度加工增值服务。比如通过对粮食的研磨、色选、细分或者规格化等生产加工工序,以一定的商品组合开展农产品促销,能够促使农产品流通的顺利进行;三是农产品社区配送增值服务;四是特种农产品运输、仓储与管理增值服务。,(五)农产品物流风险大,农产品生产的分散性、季节性,使得农产品
12、指农产品生产、经营、流通普遍零碎化,没有规模效益;大群体指参加农业生产的主体众多,离散性强,缺少联合,组织化程度低,导致生产盲目性,容易造成农产品买难和卖难的交替出现。这种农产品的“小生产”和“大市场”的矛盾决定了农产品流通过程呈现出由分散到集中再由集中到分散的基本特点。一家一户就其农业生产的单体资源配置、生产能力、生产规模、农产品的产出量和商品量等而言其水平都是较低的。这就决定了农产品生产的“小生产”的基本特征。而农产品的消费却遍布全国城乡。这种“小生产”和“大市场”的矛盾还会存在一个时期。这种情况决定了农产品物流会在较长时期呈现出由分散到集中再由集中到分散的基本特点。,(七)政治含义
13、的商品特征尤为明显,农产品作为附带着社会政治含义的商品,使得各国政府在其生产与流通中都有不同程度的介入。一是农产品的需求收入弹性通常小于1,这意味着随着经济增长和人均收入的提高,就占总消费的份额而言,农产品需求的增长趋于下降,不利于农民收入的增加。二是农产品需求价格弹性也小于1,农产品价格下降所产生的追加需求只能带来比以前更少的收入。这两个因素对发展中国家农民收入有突出的影响,因此,许多国家都不同程度地采取干预政策以保护农民的利益。三是从食品供给安全的角度考虑,政府的干预更是无可避免。,1.5农产品物流系统与运输管理,农产品物流工程、管理与系统。农产品物流系统概念:将农产品通过各个物
14、流子系统的组织与运作,以有效的低物流成本向顾客提供优质服务的机制农产品物流系统构成要素:节点要素、线路要素基本模式:农产品直销模式(农超对接、农商对接、全产业链管理等)、农产品拍卖模式(农产品电子商务等),目前,我国农产品物流系统的主要问题:基础设施建设不完善,交通运输设备落后;保鲜技术水平落后,加工能力较低;农产品物流信息系统(信息技术与信息化)不完善,不能充分发挥其职能;农产品批发市场(主体)体系不健全,市场硬件设施不完善,交易规范化、现代化程度有待进一步提高。,1.5农产品包装,包装是生产的终点,同时也是物流的起点农产品包装:采用适当的包装材料、容器和包装技术,将农产品包
15、裹起来,以使农产品在运输和储藏过程中保持其价值和原有状态的包装材料及包装技术活动。,1.6农产品流通加工,概念:在农产品物流过程中,对农产品进行除杂去废、挑选整理的加工,包括拣选、清洗、切段、包装、计量等简单的加工作业的过程。农产品流通加工的方式:除杂去废、分级分类、清洗、切削分割、粉碎、压缩打包、腌渍、干燥脱水、冷冻冷藏、消毒杀菌、密封包装、催熟。农产品流通加工合理化:与配送相结合、与搭配相结合、与合理运输相结合、与合理商流相结合、与节约相结合。,1.7农产品电子商务物流,在台湾,消费者在购买食品、农产品时,往往会优先购买具有TAP(TraceableAgricultureprodu
16、ct)标志的产品,因为这意味着:该产品是完全可追溯的。农产品电子商务与物流的关系:电子商务包含了商流、信息流、资金流和物流。电子商务下的农产品物流涉农企业运用电子商务技术(指计算机、信息网络等),对农产品的生产、加工、运输、仓储、配送等物流环节进行合理的调配和系统的整合,实现各环节的协同运作,提升物流的信息化水平,最终达到提高农产品物流信息和实体商品传输效率的目的。,现阶段农产品流通的主要问题:,流通成本高。运输成本(约占总成本的30%)、储藏加工保鲜成本(约占20%)、农产品损耗成本(约占10%-20%)、运营成本(如摊位费、交易成本、工商管理费、其他税费等)流通半径小流通环节多流
17、通信息不畅,电子商务下的农产品物流模式:,1、农产品企业物流农产品企业自营物流农产品企业物流联盟农产品企业第三方物流2、农产品供应链物流可分为以生产加工企业为核心或以批发连锁为核心的供应链物流模式。,1.8粮食、果蔬类农产品物流,粮食物流特点:(1)时效性较强(2)受粮食流向制约(3)政策性强(4)物流运作具有相对独立性我国粮食物流格局正呈现出“北粮南运”、“中粮西运”的态势。目前,发达国家的粮食物流已基本上实现了“四散”,即:散存、散装、散卸、散运。,1.9水产品、禽畜类农产品物流,水产品主要分为4类,即:鱼、虾、蟹、贝;按其生长地区可分为海水鱼(咸水鱼)与淡水鱼,
18、其中海水鱼类按其肌肉颜色又可分为红肉鱼类与白肉鱼类,“青、草、鲢、鳙(yng,胖头鱼)”是我国四大淡水鱼类,俗称“四大家鱼”;六畜是指马、牛、羊、猪、狗、鸡;五谷是指稻、黍(sh,一年生草本植物,叶线形,子实淡黄色,去皮后称黄米,比小米稍大,煮熟后有黏性)、稷(j,古代一种粮食作物,通称黄米)、麦、菽(sh,豆的总称);,我国四大著名黄牛品种为:秦川牛、南阳牛、鲁西牛、晋南牛,中国目前是世界第三大牛肉生产国,仅次于美国、巴西。中国的四大名猪是:荣昌猪、太湖猪、金华猪、宁乡猪,其中荣昌位于重庆西部、宁乡位于长沙。中国鸡肉产量居世界第2,仅次于美国。作为食品的中国四大名鸡是:辽宁的沟帮子熏
19、鸡,山东的德州扒鸡,河南的道口烧鸡,还有安徽的符离集烧鸡。,我国畜禽农产品物流现状:,加工产品比例小,活畜所占比例大冷链体系不健全法律法规不够完善管理水平低,(标准、质量、成本等)管理体系不健全,畜禽农产品物流方式的改革:,世界上许多国家都规定了对畜禽必须“集中屠宰,就地屠宰”。我国也在出台类似法律,禁止活畜禽长途贩运,对这一问题加以规范管理。,1.10我国农产品物流重大政策,近年来,我国先后出台了一系列农产品物流政策。从某种程度上表明,中央及国务院各职能部门对农产品流通体系建设的重视。2011年10月8日,国务院总理温家宝主持召开了国务院常务会议,进一步部署加强鲜活农产品流通体系建
20、设。,一、加快发展服务业的意见,2007年3月19日,国务院下发关于加快发展服务业的若干意见(以下简称意见)。意见指出,优先发展运输业,提升物流的专业化、社会化服务水平,大力发展第三方物流;积极发展信息服务业,加快发展软件业,坚持以信息化带动工业化,完善信息基础设施,积极推进“三网”融合,发展增值和互联网业务,推进电子商务和电子政务;完善农副产品流通体系,发展各类流通中介组织,培育一批大型涉农商贸企业集团,切实解决农副产品销售难的问题。意见强调,大力发展各类农民专业合作组织,支持其开展市场营销、信息服务、技术培训、农产品加工储藏和农资采购经营。,二、加强农村市场体系建设的意见,2008年6
21、月,商务部、工商总局、质检总局、全国供销合作总社联合下发了关于加强农村市场体系建设的意见。其内容主要有三个方面:一是完善农村商品流通网络,重点是推动“万村千乡市场工程”和“新网工程”;二是加快建设农产品现代流通体系,重点是进一步推进“双百市场工程”,同时探索试点农产品“农超对接”工作;三是规范农村市场秩序,重点是加强对农村市场的监管,严厉打击各种制售假昌伪劣商品的不法行为,严肃查处各类违法经营案件,同时加强农村市场信用体系建设。“双百市场工程”是支持100家大型农产品批发市场和100家大型农产品流通企业,建设或改造配送中心、仓储、质量安全、检验检测、废弃物处理及冷链系统等。,三、粮食安全中
22、长期纲要,2008年11月13日,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公布了国家粮食安全中长期规划纲要(2008一2020年)(以下简称纲要)。纲要提出,将加快发展以散装、散卸、散存和散运为特征的“四散化”粮食现代物流体系,降低流通成本,提高粮食流通效率。到2010年全国粮食物流“四散化”比例达到30%,到2020年提高到55%。纲要表示,将重点建设和发展大宗粮食品种的区域性、专业性批发市场和大中城市成品粮油批发市场。发展粮食统一配送和电子商务。积极发展城镇粮油供应网络和农村粮食集贸市场。稳步发展粮食期货交易,引导粮食企业和农民专业合作组织利用期货市场规避风险。建立全国粮食物流公共信息平台,促进粮食网上交易
24、划(以下简称规划)。规划提出,鼓励生产企业改造物流流程,提高对市场的响应速度,降低库存,加速周转。合理布局城乡商业设施,完善流通网络,积极发展连锁经营、物流配送和电子商务等现代流通方式,促进流通企业的现代化。在农村广泛应用现代物流管理技术,发展农产品从产地到销地的直销和配送,以及农资和农村日用消费品的统一配送。规划表示,加快发展粮食、棉花现代物流,推广散粮运输和棉花大包运输。加强农产品质量标准体系建设,发展农产品冷链物流。完善农资和农村日用消费品连锁经营网络,建立农村物流体系。发展城市统一配送,提高食品、食盐、烟草和出版物等的物流配送效率。,规划明确,将加快粮食现代物流设施建设,建设跨省粮食
25、物流通道和重要物流节点。加大投资力度,加快建设“北粮南运”和“西煤东运”工程。加强城乡统筹,推进农村物流工程。进一步加强农副产品批发市场建设,完善鲜活农产品储藏、加工、运输和配送等冷链物流设施,提高鲜活农产品冷藏运输比例,支持发展农资和农村消费品物流配送中心。,五、农产品冷链物流规划,2010年7月28日,根据国务院印发的物流业调整和振兴规划要求,国家发展改革委编制了农产品冷链物流发展规划(以下简称规划)。规划提出,将进一步提高肉类和水产品冷链物流水平,增强食品安全保障能力。2015年我国果蔬、肉类、水产品冷链流通率分别达到20、30、36%以上,冷藏运输率分别提高到30、50、65%左右,流通环节产品腐损率分别降至15%、8%、10%以下。规划明确了农产品冷链物流发展的七项主要任务:一是推广现代冷链物流理念与技术;二是完善冷链物流标准体系;三是建立主要品种和重点地区农产品冷链物流体系;四是加快培育第三方冷链物流企业;五是加强冷链物流基础设施建设;六是加快冷链物流装备与技术升级;七是推动冷链物流信息化。,为实现上述目标和任务,规划提出要实施八大重点工程:一是冷库建设工程;二是低温配送处理中心建设工程;三是冷链运输车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