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贵州省食品安全工作新闻发布会现场。
贵州省市场监管局食品安全总监、省政府食药安委办公室副主任熊欢咏介绍全省食品安全工作情况时表示,去年以来,贵州省坚决落实“四个最严”要求,始终坚持人民至上,严把食品安全关口,严守食品安全底线,切实加强食品安全工作。全省未发生源头性、系统性、区域性食品安全事件,食品安全形势稳定向好。
严格压实责任,全力构建有力有效工作机制。贵州省各级党委、政府始终把食品安全作为重大政治任务,持续推动落实食品安全战略。贵州省委、省政府主要负责同志带头落实食品安全“第一责任人”责任,省委常委会会议、省政府常务会议专门听取食品安全工作汇报,研究部署食品安全重点工作。认真贯彻落实国务院食安委《关于建立健全分层分级精准防控末端发力终端见效工作机制推动食品安全属地管理责任落地落实的意见》,成立工作专班,逐级细化实施方案,倒排工期抓落实。截至目前,全省29.34万家食品生产经营企业,均按市、县、乡、村层级对应原则,明确包保干部6.08万人,实现督导检查全员全覆盖任务。
严把安全关口,全力规范食品安全全链条管理流程。一是严把源头安全关,推动受污染耕地安全利用,全面推行乡镇农产品质量安全网格监管员、村协管员制度,推进食用农产品质量安全网格化管理。二是严把生产安全关。强化多批次不合格食品生产企业监管,对2021年、2022年检出不合格的100%开展责任约谈、100%责令停产整改,吊销食品生产许可证4家,注销食品生产许可证22家。编制《白酒生产质量安全检查指南》,建立酒类食品安全风险评估体系,严格实施白酒生产许可。三是严把流通安全关。建立以追溯码为“身份证”的食品安全追溯体系,实现“一码统管”,精准追溯。四是严把餐饮安全关。强化涉旅餐饮、餐饮具清洗消毒、网络餐饮等重点领域监管。开展学校、养老机构食品安全标准化评估试点工作。组织春秋季学校食堂食品安全专项检查,建成校园“互联网+明厨亮灶”智能分析预警一体化服务平台。全省学校食堂和校外供餐单位“明厨亮灶”覆盖率达100%,“互联网+明厨亮灶”覆盖率达77.96%。五是严把粮食收储关。加强政策性粮食质量安全监管,严格粮食入库逐车逐批次检验制度,完成523家粮食企业收购资格备案。
坚持问题导向,全力排查整治食品安全风险隐患。扎实开展“治违禁、控药残、促提升”专项行动。开展农药兽药打假整治,指导豇豆、鸡蛋等重点治理品种种植(养殖)者落实质量安全管控技术,提高质量安全水平。扎实开展“守底线、查隐患、保安全”专项行动。紧扣“摸底数、查隐患、除盲区”三个环节,实施动态排查、动态整治、动态“清零”。扎实开展整治农村假冒伪劣食品专项行动。坚持防治并举、强化联防联控,全力打好三年整治行动收官之战,推动132个农村食品生产经营主体建立食品统一配送渠道,建成农村食品经营示范店1411个,查处了一批典型案件,农村食品市场乱象得以有效遏制。扎实开展监管执法专项行动。组织开展“铁拳”行动、“昆仑”行动和整治生产经营含金银箔粉食品违法行为等执法行动。2022年,市场监管部门查处食品安全行政案件5531件,移交公安机关案件85件。
坚持产管并重,全力构建食品安全保障支撑体系。推进食品安全标准体系建设。制定发布14个食品安全地方标准,完成食品安全企业标准新备案884个,牵头推动10个协作省份开展酒类食品安全国家标准跟踪评价。推进食品安全抽检体系建设。组建贵州省食品安全风险评估专家委员会,邀请13名国家级专家作为顾问,定期开展风险交流。针对性实施食品安全抽检。2022年以来,完成食品抽检25.12万批次、食用农产品质量定量检测8.89万批次。加强检验检测体系建设,全省农产品质检机构通过CMA和CATL“双认证”比例达94.1%。推进食用农产品承诺达标体系建设,指导农产品生产主体统一使用新版承诺达标合格证。推进食品产业发展体系建设,组织开展地理标志农产品和绿色食品申报认证,全省农产品地理标志产品达154个,数量位居全国第8位。批准70家食药物质试点生产企业,指导开展以铁皮石斛、天麻、灵芝为原料的7类食品投产上市。
熊欢咏表示,2023年贵州省食品安全宣传周拟于9月第一周举办,主题是“食安贵州?黔行有我”。届时,将围绕主题集中开展食品企业落实食品安全“主体责任”公开承诺,“食品安全’三进’”系列直播和食品安全科普宣传,以及2023年群众满意度调查等一系列活动。
中国质量报记者提问
贵州省农业农村厅二级巡视员、新闻发言人刘有明就农产品质量安全监管情况回答记者提问。刘有明表示,2023年以来,贵州省农业农村部门全面宣传贯彻执行新修订的《农产品质量安全法》,大力发展绿色优质农产品,开展农资打假整治,加大监督抽查力度,扎实抓好农产品质量安全监管工作,全省农产品质量安全水平稳中向好,未发生重大农产品质量安全事件,保障了人民群众舌尖上的安全。
围绕新修订的《农产品质量安全法》,贵州省认真组织开展宣传培训,截至目前,已对市、县、乡、村农产品质量安全监管员(协管员)和农产品生产主体3200余人开展宣传培训。继续推进承诺达标合格证和农产品质量安全追溯,截至目前,全省11089家生产经营主体已入驻国家农产品质量安全追溯管理信息平台。发展绿色优质农产品,围绕茶叶、蔬菜、水果等农业特色优势产业,积极发展绿色食品、地理标志农产品、名特优新农产品等绿色优质农产品。开展农资打假整治,把好农产品质量安全监管源头关,联合省市场监管局、省公安厅、省人民检察院、省高级人民法院等五部门共同开展农资打假整治行动。2023年以来,全省出动农业执法人员共50277人次,立案1571件,移送公安机关案件(线索)10件。加强农产品质量安全监督抽查,制定并组织实施《2023年贵州省农产品质量安全监督抽查方案》,截至目前,共检测农产品25459批次、合格25379批次、合格率99.7%。
贵州省教育厅二级巡视员朱琴就校园食品安全回答记者提问。朱琴表示,校园食品安全事关师生身体健康,事关千万家庭幸福,事关社会和谐稳定。贵州省委、省政府高度重视学生餐和校园食品安全工作,贵州省教育厅始终把学生健康安全放在首位,坚决抓好校园食品安全工作。
抓好制度完善优化,着力提升工作效率。优化省级层面领导机制,明确部门职责分工,强化责任落实,压紧压实学校主体责任,严格落实食品安全校长(园长)负责制和校领导陪餐制度,严格落实食品采购、贮存、加工、餐(饮)具清洗消毒、食品留样、从业人员健康管理等各环节要求,健全学校食品安全风险防控体系。2023年8月18日印发关于加强学生餐管理工作的通知,从优化供餐模式、狠抓食品安全、注重营养健康等十个方面切实保障学生就餐需求、提升供餐质量、加强学生餐管理,促进学生健康成长。
抓好评议考核工作,着力转化结果运用。今年,将学校“互联网+明厨亮灶”覆盖率达到80%以上和各地开展食品安全日常监督检查、培训等内容纳入今年省教育厅对各地学校食品安全考核的重要内容。同时,要求各地各高校做好日常工作情况报送,全面掌握各地各校食品安全工作情况,定期将情况报送至省政府食药安办。对食品安全专项检查、学生餐专项督导检查中发现整改不落实、走过场的,尤其是屡次不改的,对有关地方和学校主要负责人进行责任约谈。
贵州省公安厅食药环犯罪侦查总队副总队长张开华就打击食品安全犯罪有关情况回答记者提问。张开华表示,贵州省公安机关始终紧紧围绕食品安全“四个最严”要求,依法严厉打击危害食品安全违法犯罪活动。今年以来,贵州省公安机关共侦破危害食品安全刑事案件360余起,抓获犯罪嫌疑人460余人,涉案金额2.1亿余元,有效防范了重大食品安全风险,有力守护了人民群众身体健康和生命财产安全。主要采取的工作措施是:
聚焦组织领导,以“常态化”部署推进落实。贵州省公安厅党委始终高度重视食品安全工作,将其作为一项重大政治任务抓紧抓实,连续5年在全省公安机关部署开展“昆仑”专项行动,并纳入省公安厅2023年度目标绩效管理考评工作的重要内容。强力组织推进,形成一级抓一级、层层抓落实的工作格局。
聚焦发展机遇,以“战略性”思维谋划工作。以贯彻落实新国发2号文件和公安部支持服务保障贵州闯新路的若干措施为契机,制定出台了加强新时代公安食药环侦工作体系建设的意见,强力推进贵州公安食药环侦刑事案件物证检验鉴定中心、食药环情报信息综合应用平台和食品领域快检实验室等项目建设,实现了科学技术与侦查打击的深度融合,全力构建系统完备的食品安全工作体系。
聚焦宣传教育,以“多元化”方式营造氛围。充分利用各类新闻媒体,公布典型案例以案释法,大力宣传公安机关打击危害食品安全犯罪的决心和成效,有力震慑犯罪,不断扩大食品安全宣传教育的覆盖面和影响力。今年以来中央、省主流媒体多次对公安机关护航食品安全进行深度宣传报道,有效传递了贵州公安护航食品安全的好声音。
贵州省检察院检察委员会专职委员杨滨就危害食品安全犯罪有关情况回答记者提问。杨斌表示,目前危害食品安全犯罪呈现三方面的新情况新特点,需要强化防范,依法打击。一是犯罪手段迭代更新。制售有毒有害食品与虚假宣传诈骗、非法传销、养老诈骗等多种犯罪活动交织,危害叠加升级。二是犯罪网络化趋势明显。从传统实体店销售模式向网络销售模式转变,通过网络直播、微商等方式层层销售,以虚假宣传、给予返利等形式吸引大量消费者,销售范围覆盖到全国,受害人分布范围广,侦查取证难度升级。三是犯罪产业化、链条化较为突出。一些案件中,犯罪嫌疑人借助合法公司的外衣,采用企业化经营方式制售伪劣食品,形成产、供、销一条龙犯罪链条,更加具有欺骗性、迷惑性、危害性。
贵州省卫生健康委二级巡视员徐文渊就食品安全风险监测评估及标准等工作回答记者提问。徐文渊表示。贵州省卫健部门按照食品安全“四个最严”要求,以食品安全风险监测评估为抓手,依法履职、主动作为,健全工作机制,强化工作措施,全力障人民群众身体健康和生命安全。
贵阳海关党委委员、副关长蒋莉就进出口食品安全工作回答记者提问。蒋莉表示,近年来,贵阳海关不断在强监管上“下功夫”,优服务上“出实招”,坚决守住进出口食品安全底线,全力服务开放型经济高质量发展,努力满足人民美好生活需要和消费升级需求。
促进特色农食产品出海。严把质量安全关,组织对省内283家出口食品备案生产企业及种养殖基地开展监督检查,敦促企业加强出口食品的质量把控;在业务现场设立了鲜活易腐农食产品查检绿色通道,享受绿色通道企业25家,快速查检进出口货物1249批次、货值1.35亿元;组织对出口白酒、调味料、茶叶等127个样品开展检测,派专人对出口企业进行指导,帮助企业查找质量安全风险隐患,从源头提升出口产品质量、增强国际竞争力,有效维护了贵州食品在国际上的良好声誉。2022年到今年7月,贵州省出口食品货值80.6亿元,同比增长9.6%。
强化政策支持惠企利民。坚持服务为要,先后出台了《促进贵州外贸保稳提质十六条措施》《进一步支持贵州特色优势产业扩大出口十二条措施》等一揽子政策措施;持续深化“放管服”改革,精简进出口食品验核监管证件,压缩出口食品生产企业备案流程,有效降低企业进出口环节的制度性成本;发挥专业优势,积极推动企业用好、用足RCEP协定红利,2022年以来,为企业签发涉及食品产品的RCEP原产地证书货值达2.73亿元,为企业节省进口方关税约1362万元。
营业执照:520000000029527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240824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