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注山东发布信息化扶贫示范镇典型案例14个澎湃号·政务澎湃新闻

8月4日,山东省工业和信息化厅发布《关于印发信息化扶贫示范镇典型案例的通知》。

根据《关于打赢脱贫攻坚战三年行动实施方案》和《关于做好2020年度信息化扶贫工作的通知》(鲁工信工联〔2020〕20号)有关要求,为更好发挥“信息化扶贫示范镇”的示范引导和带动作用,在前期征集的基础上,山东省工业和信息化厅印发“信息化扶贫示范镇”典型案例,要求各地结合实际学习借鉴,加快提升本地区乡村信息化水平。

“信息化扶贫示范镇”典型案例14个:

1.济南市莱芜区茶业口镇

2.淄博市博山区池上镇

3.枣庄市薛城区周营镇

4.东营市广饶县陈官镇

5.烟台市牟平区玉林店镇

6.济宁市泗水县杨柳镇

7.泰安市东平县老虎镇

8.威海市荣成市柳埠镇

9.日照市五莲县户部乡

10.临沂市沂水县诸葛镇

11.德州市宁津县相衙镇

12.聊城市临清市刘垓子镇

13.滨州市惠民县何坊街道

14.菏泽市单县黄冈镇

“信息化扶贫示范镇”典型案例具体内容如下:

一、加强组织领导,完善制度保障

二、引入社会化资金,加强信息化基础建设

积极争取省级信息化专项资金用于“信息化扶贫示范镇”,协调联通、移动、电信、广电、铁塔等企业引入社会化资金,实现境内网络全覆盖,突出重点贫困村,工作重心下移、加大投入,制定专项网络营销和信息惠民的优惠政策,细化工作措施,加强贫困村宽带网络基础设施改造升级,加大宣传力度,倡导贫困户使用信息化设备和服务。

三、发展“互联网+”模式,提升信息化应用水平

1、互联网+医疗。依托为汪洋卫生院配置安装的信息化设备,实现“互联网+医疗”模式,提高医疗信息化水平,方便患者就医;

2、互联网+农业。依托山东石屋人家旅游开发有限公实行“互联网+农业”模式,促进电商平台建设,提高农产品销售的信息化水平;

3、互联网+教学。依托汪洋中学建设信息机房实现“互联网+教学”模式,推进信息化教育水平开展;

4、建立综合信息服务站。依托便民服务站、农家书屋等资源,建设综合信息服务站发挥信息化设备的作用,加强对信息化培训工作,全面提升信息化水平。

下一步将继续巩固扩大信息扶贫效果,更加注重信息服务的可行性和实效性,结合农民生产生活的实际需要,推广农民用的了、用得起、用得好的信息化产品和服务,积极营造依靠信息化享受便利生活,深入发展“互联网+”模式,大力发展农村电商产业,通过多种渠道让茶业口镇的特色农产品通过网络走出去,外部的先进技术走进来,切实增加贫困群众的收入,使互联网在农业生产、农民生活中的作用日益显现。

农村乡村振兴,最大的瓶颈在与信息渠道的闭塞、沟通媒介的匮乏。这个瓶颈,对地处鲁山山区的池上镇尤为明显。开展信息化建设以前,对外沟通渠道多依靠电视、网站获取外部信息,如何将自身优质农产品和旅游资源推介出去还多依靠口口相传。也是这种信息不对应,造成池上镇农产品、旅游产业虽然作用独树一帜的山水资源,却无法形成规模、广为人知,导致生态农业、生态旅游业处于发展末端,自我掌控市场能力不足。

创建为省级“信息化扶贫示范镇”以来,池上镇充分运用项目建设成果,不断加快信息化建设,广泛推介优势资源,鼓励企业和群众运用信息化手段加快发展、致富奔康,群众生产生活得到了极大提升和有力保障,乡村振兴步伐明显加快。

三、强化运用,产业振兴带动作用更加明显。“幸福池上”公众号对外推介作用明显,客商游客通过平台链接池上资源逐渐成为重要渠道之一。建成以来,先后吸引北场花海、食用菌园区等项目落地建设,涌现出八戒开荒、七蜗牛等优质电商平台。近年来,池上镇及所辖聂家峪村、池埠村被评为市电子商务示范镇、村,据不完全统计,2019年全镇接待人数58万人次,旅游收入达8100万元。

作为省级信息化扶贫示范镇,2017年周营镇人民政府成立信息化扶贫工作领导小组,为充分发挥信息化扶贫在扶贫工作中的重要作用,结合农村信息化和扶贫工作实际,成立了新型农民创业项目,并以此为依托,建立多个农村基层综合信息站和专业信息服务站,积极推进当地农民靠信息化、互联网和电商实现脱贫致富。

枣庄市薛城区周营镇新农民创业园以培训淘宝、阿里巴巴等电商平台创业、电商专业人才免费培训、乡村青年电商免费孵化为主。

一是强化电商平台应用方面的培训和电商孵化。立足当地,辐射周边。2018年新农民创业园成立至今,开展培训800余人次,成功孵化电商100余个,50余人长期就业于新农民创业园,开设淘宝、阿里巴巴等店铺50余个,拥有兰微诗、微湖湾、优兰之秀、以凡以恋等多个自主品牌,年营业额2000万左右。

二是强化电商技术人员的培训。针对电商所需的开发、设计、摄影、网红等专业需要,培训了产品开发人员多名、设计师多名,摄影师3人、网红直播人员多名。这些技术人员,兼顾淘宝和技术,协同创业园的其他人员运作整体流程。形成了独立设计开发产品,独立模特摄影,独立淘宝店铺装修设计和网红直播,以及快递物流等相对完善的电商创业产业链。为创业园长期运作发展打下了坚实的技术基础,也为周营镇电商发展做了良好的技术储备。

三是创业带动,抱团发展。创业园坚持园内乡村青年“人手一店,独立创业”的思路,力争每一个人都有一个淘宝店铺或者阿里巴巴店铺,所有的店铺按照园区内的整体规划,统一思路运作,每个店铺的盈利都是属于个人的。创业园给返乡农民工、留守妇女等提供电商所需要的产品资源、运营所需的技术、管理等,让大家能够抱团发展、相互协助,达到电商信息化扶贫带动就业、创业的目的。

四是信息化扶贫,带动乡村振兴。为了切合信息化扶贫工作实际,现新农民创业园参与电商扶贫贫困户15户19人,参与电商免费培训,残疾人电商创业,敬老院慰问等公益。目前新农民创业园成立了专门的农村淘宝部门、农产品宣传部门,致力于电商销售当地特产、农产品,为乡村振兴贡献力量。

新农民创业园先后获得枣庄市总工会授予的“工友创业园”称号、山东省优秀互联网品牌(山东省电子商务促进会)等荣誉。

一、加强领导,强化组织保障

建立起陈官镇信息化建设组织领导机制,成立由镇长任组长,镇工委、扶贫办分管领导任副组长的“信息化扶贫示范镇”创建工作领导小组,村村确定了信息化建设负责人。结合实际,研究制定《陈官镇“信息化扶贫示范镇”建设实施方案》、《陈官镇农村综合信息服务站和信息员队伍建设实施方案》和工作推动措施,确立了建设目标,明确了建设方向。

二、立足实际,推进“信息化扶贫示范镇”建设

(一)完善基础设施,打牢农村信息化发展基石

作为“信息化扶贫示范镇”创建试点,陈官镇不断加强信息化网络宽带基础设施建设,筑牢农村信息化发展基石。积极协调通信运营商,加快推进宽带升级改造和光纤到户,提升农村家庭宽带接入能力,缩小城乡差距,为农村信息化建设提供有力支撑。

(二)开展信息技能培训,提升信息化应用水平

(三)实施信息化惠民政策,拓展居民信息终端普及

协调移动、联通、电信等运营商,着眼于农村市场深度拓展,制定符合村民的优惠上网资费标准,降低农民使用通讯工具的门槛,推进农村居民信息终端普及应用,实现了在有网络覆盖的地方就有营销服务网点,让农民在家门口就能方便快捷地开通、办理各种通讯业务。

(四)完善配套设施,推进综合信息服务站建设

利用陈官镇便民服务中心大厅,配备宽带上网电脑、打印机等办公设备,为全镇居民提供信息服务。同时在贫困村各成立信息服务站,配备信息员,为村民提供服务。

(五)推广“互联网+医疗”应用,广泛服务农村居民

依托“互联网+医疗”健康管理云平台,通过智能云健康监测设备和综合云健康服务平台,让村民享受到便捷的基本医疗健康服务和公共卫生服务。实现了重大疾病预防的及时诊断,减轻了贫困家庭看病负担,基本达到了“小病不出村,大病早预防”的目标。

三、推进措施,助力信息化扶贫工作的开展

(一)基础网络建设助推农村信息化。网络宽带基础设施及“4G网络”的全覆盖,为智能手机、计算机等信息终端的普及创造了有力条件。通过不断的宣传推广互联网应用,进一步提高农民的信息化意识和实践能力。

(二)综合信息服务站便利群众生产生活。充分利用综合信息服务站为农民提供文化教育、农业科技、气象信息、信息技能培训等网络信息查询服务。

玉林店镇扎实落实省、市、区信息化脱贫攻坚工作部署,本着“政府扶持、社会参与;整合资源、共建共享;自愿参与、自主选择”的原则,着力发展信息化扶贫,利用信息化手段服务农村扶贫开发,打造信息化扶贫示范镇。

一、建立健全工作机制。成立“信息化扶贫示范镇”建设领导工作小组,各村设立信息员,负责本村信息化扶贫工作,做到各司其职、各负其责。制定信息化建设工作方案,对扶贫信息员的工作职责进行明确,定期对信息化扶贫建设情况进行调度、督导、检查,确保信息化扶贫工作高质量完成。

二、宽带网络等基础设施全覆盖。镇党委政府积极与联通、移动和电信等网络运营商对接,全镇10个省级贫困村已全部接通宽带,基本实现省扶贫工作重点村中每百户农村家庭拥有智能手机不少于60部、计算机不少于20台、其中接入互联网的计算机不少于15台的建设目标。让农民随时随地接收外界最新信息,做到“足不出户便知天下事”。农户信息终端的普及和应用,可以让农民的孩子通过网络进行听课、学习,可以让农村百姓在网上干事创业,也可以充分挖掘农村的资源,促进农民增收,农村经济发展。

三、建立综合信息服务站。玉林店镇在省级重点贫困村中的小宅村、东桑杭埠村、对阵圈村建设了3处规范的综合信息服务站。农村信息服务站既是农民获取外界信息的重要途径,也是推动信息化扶贫工作关键环节,通过信息服务站农民提高了信息利用意识、学习了更多的信息获取技巧。农民在信息服务站推广、销售自己的农产品,带来了更多、更好的收益。

四、进行信息技能培训。镇政府邀请农技专家、互联网专家和农村电商专业人员对村两委成员、信息员及部分对信息化有兴趣的村民提供技能培训。通过培训,提高了信息员的专业技术水平,提高了农户对信息化的认识,为以后更好的通过网络平台干事创业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泗水县杨柳镇作为山东省2016年度“信息化扶贫示范镇”建设试点乡镇之一,结合当前的三大攻坚活动之一——“扶贫攻坚活动”,现将项目创建有关情况汇报如下:

一、加强领导,强化责任,形成合力。杨柳镇党委、政府,县工信局把信息化扶贫示范镇项目建设摆上重要议事日程,高度重视,精心组织,认真抓好各项工作的落实。杨柳镇成立以党委副书记、镇长任组长、分管领导任副组长、有关科室为成员的创建“信息化扶贫示范镇”领导小组,明确专(兼)职信息化建设责任人,所辖每个省扶贫工作重点村有1名信息员,并制定信息化建设工作方案。牵头单位要切实负起责任,抓好任务落实的牵头组织工作,主要参加单位要根据各自职责分工,积极响应,主动配合,形成工作合力,共同完成好所承担的任务。

四、创建工作开展情况。一是建立健全工作机制:抽调1名信息化建设负责人专门进行信息化建设的工作,并设计科学合理的信息化建设工作方案。二是信息技能培训:通过集中培训、远程教育等方式,使得每村信息员、八成以上村“两委”成员、20%的农村居民家庭参加过信息技能培训。连续三年通过培训农村淘宝、电子商务、信息化扶贫及信息员技能培训等六次培训已经达到以上比例。三是信息网络基础设施:每村接固定宽带,且固定宽带平均接入速率高于10兆每秒,新建固定宽带接入网络全部采用光纤到户方式。四是信息终端普及应用:该项目在建设前、建设中、建成后通过走访调研,使得每百户农村居民家庭拥有智能手机多于60部、计算机多于20台,其中接入互联网的计算机多于15台。五是依托互联网+医疗建设信息化扶贫健康小屋一处,并成功与镇卫生院连成局域网,使信息共享。

一、加大培训力度,不断提升信息化服务能力

根据工作部署,先后对冯庄、郭楼、陈辛庄、西四、贾村、后茶棚村、王台等省市重点扶贫村的信息员开展了业务培训,通过对农村信息员工作规范和服务要求、计算机基础及操作技能、智能手机操作技能、电子商务基本应用等内容的学习,信息员对信息化扶贫工作有了更深入的了解,业务水平有了很大提升。

对部分村干部和村民开展了计算机操作技能、手机操作技能和农村电商培训,邀请电商培训企业对全镇71个村的年轻村民代表进行了农村淘宝培训,在实践中不断探寻信息化脱贫路子。电商带头人解庆丽,通过参加东平县政府组织的电商培训,开设多家淘宝店铺,把东平湖特产卖到全国各地。其中,淘宝店铺—暖娘娘手缝坊,主做手工缝制棉衣,给留守妇女,贫困户提供了更好的就业机会。

二、加快信息服务站建设,促进信息扶贫规范化

为进一步规范信息化脱贫建设,该镇在贾村、朱桥、后仓和西二4个省市级贫困村设立了综合服务站,对服务站进行简易装修,并购置电脑、桌椅等基础设施设备,确保服务站正常投入使用,及时为村民提供多功能信息化服务。同时在贾村和朱桥所在的凤凰社区综合服务站设立了高标准培训会议室,满足村民的多种培训需求,并进行了编织培训、农技培训等多次培训活动。

三、促进互联网+建设,助力全面信息化脱贫

(一)实施互联网+医疗项目,完善医疗保健服务。

依托老湖镇卫生院,建立互联网+健康扶贫信息服务系统,卫生院每个签约医生及乡村医生通过在手机上下载健康扶贫APP这一应用程序,能选择其管辖内的服务家庭,对建档立卡贫困患者进行信息摸底核实,对其进行签约管理和随访服务,记录服务内容,实现健康扶贫无线移动办公。在互联网+模式下,建档立卡贫困户的健康扶贫档案可以在全国健康扶贫动态管理系统中实时更新、实时查询和动态管理,家庭医生或责任村医通过手机对建档立卡贫困户健康服务进行随时随地的动态管理,在手机上直接将慢性病患者和重性精神病患者的随访信息实时录入,与全国健康扶贫动态管理系统无缝对接,完成重点人群随访服务,从而保证了健康扶贫工作及时、规范地开展。

(二)创新互联网+党建模式,加强党员教育管理服务。

在凤凰社区综合服务中心设立带有二维码和操作说明的标志牌,依托灯塔—党建在线app,使广大党员通过手机扫码,就可以加入灯塔党建系统,在app上实现在线学习,党建知识问答,和党建信息获取等服务。灯塔e支部管理员,还可以通过电脑上传本支部的党员大会、党员生活会开展情况等信息。下一步,党建灯塔在线app将陆续实现网上交党费等功能,有利于进一步加强党员教育管理,提高群众工作水平。

创建互联网+教育平台,为贫困儿童搭建平等教育阶梯。在滨湖社区服务站附近设立电子阅览室,为覆盖范围内的贫困儿童提供纸质图书阅览室和电子阅览区域,贯彻扶贫先扶智理念,使我镇贫困儿童都能得到良好的教育环境,促进儿童身心健康成长。

一、取得的成效

二、经验做法

1.发挥村级信息员带动作用,加强信息化培训。一是充分发挥建成的农产品交易中心及甘薯产业社会化服务中心作用,定期组织开展信息化培训会议,对涉及到电商运营、农产品信息发布等内容进行重点培训。二是及时与新时代文明实践相结合,采用点单+派单模式,组织开展电商培训会议及线上销售等课程,切实提高对村级信息员培训效果。三是建议建立健全信息化培训体制,对信息化培训次数、内容、流程等进行规范,采用手把手教学、一对一辅导模式,确保培训实效。

2.发挥电商扶贫辐射带动作用。一是发挥农产品电商交易中心作为镇域范围内龙头企业带动作用,规划建成物料堆放、电商交易、冷冻存储等功能区域,进一步规范厂区建设、扩大厂区规模,发挥示范带动作用。二是与多家电商公司对接,引进电商及物流公司入驻,在收购群众农副产品基础上,依托线上淘宝平台、抖音、快手直播等对农副产品进行宣传推介,提高区域农产品知名度。三是在农产品交易中心配备电子显示屏基础上,对镇域范围内农产品种类、收购价格、品质要求等方面进行公示公开,增强信息发布力度,实现信息资源共享。四是对镇域范围内普通群众农产品进行统一收购、统一包装、统一销售,提高单位农产品价值,与多个村签订农户农产品优先销售框架协议,真正让经济效益惠及群众。

近些年来户部乡在信息化扶贫领域坚持“政府扶持、社会参与、百姓受益”的原则,利用信息化手段积极服务农村扶贫开发工作,让农民享受更多的信息化发展成果,为坚决打赢脱贫攻坚战提供有力保障。

一、打牢基础、服务村民

紧扣时代发展要求、不断更新信息化扶贫手段。在前期创建之初积极开展有线电视入户、“宽带入户”、WIFI覆盖等通信基础建设活动、建立农村综合信息服务站,以农村宽带网络建设和普及为重点,加快贫困地区通信网络建设力度,全乡农村信息网络得到快速发展。全乡行政村已实现光纤到村和4G网络全覆盖。开发了“樱乡户部”信息化扶贫平台,覆盖全乡38个村庄,平台包括魅力户部、樱乡户部、智慧党建、健康生活、脱贫攻坚等板块,实现了旅游、农业、党建、医疗、扶贫等与互联网融合,方便村民学习科技、文化知识。在新时期结合实际积极联系铁塔公司投资30余万在井家沟、松朵山等5个村庄进行基站建设,为下步5G开通打下坚实基础。

二、加强领导、广泛培训

三、与时俱进、创新惠民

下华庄村位于临沂市沂水县诸葛镇,拥有“暖阳牌”红香椿农产品,产品优质,但迟迟打不开市场。信息化扶贫在诸葛开展后,解放群众思想,抱团发展,畅通网络销售渠道。让下华庄产品卖的出卖的好,激发群众脱贫致富内在动力。

一、解放群众思想

诸葛镇结合信息化扶贫示范工作,为下华庄配备了10台台式电脑、1台打印机、1台投影仪、1台笔记本电脑,在下华庄服务的第一书记根据配备的设备,通过投影仪每天晚间为村民播放爱国电影,极大的丰富了村民的业余生活;他们开设了第一书记夜校,每周聘请淘宝、京东等讲解员为村民解决网络销售存在的问题。

二、加强品牌定位

三、做大网络销售

诸葛镇紧紧围绕精准扶贫、精准脱贫,坚持输血与造血相结合,培植发展本地特色产业,壮大村集体经济,增加农民收入。借助电商平台,助力贫困户脱贫。信息化扶贫开展前,群众单兵作战,价格靠贩子说了算,信息化扶贫开始以后,在各方力量的共同努力下,来下华庄村收购红香椿的客商越来越多,价格也有了大幅度的提升,早早地让下华庄的香椿借助互联网的力量销售到全国各地。截至目前,诸葛镇下华村通过网络共销售出了7万多斤红香椿,贫困户户均增收4000余元。

四、发挥信息员重要作用

自入选试点以来,宁津县相衙镇积极开展信息化建设,鼓励和引导信息化技术在重点贫困村的推广应用,极大提升了贫困村信息化建设水平,使村民们切实感受到了信息化扶贫带来的变化。

一、加强基础设施建设

二、免费开展电商培训

相衙镇凭借建设省级“信息化扶贫示范镇”契机,购置笔记本电脑、投影仪等设备,建设了信息化扶贫培训中心,邀请电子商务和农技专家,采用“家门口培训”模式,开展农村电商培训,讲授淘宝开店等内容。同时,相衙镇扶贫站与该镇德州布莱特威毛皮科技有限公司达成合作协议,在公司内设立电商培训中心,培训合格后可直接留厂工作,解决了学员的就业问题。截至目前,该镇电商培训班已累计培训500多人,成功开设网店32家。

三、开展“互联网+医疗”服务

相衙镇投资二十多万元,引进“互联网+医疗”项目,包括公共卫生智能查体终端等6项主要服务设备,免费为村民进行体检。血常规、尿常规、身高、体重等多项检查结果可通过终端直接上传到山东省基层医疗卫生机构应用系统。医生只需携带公共卫生智能查体终端设备就能在就近的医疗网点为村民进行查体,出行不便的老年人和贫困户都能享受到便捷服务。村民只需在设备前刷下身份证,个人信息就可以在设备上显示,非常的便捷。

刘垓子镇成功创建信息化扶贫示范镇,利用互联网+电商扶贫模式的镇级互联网应用电商平台,培养村民通过电商平台进行线上农产品、手工艺品等产品的售卖。借由电商平台,在丰富村民信息化经验的同时,还能扩宽村民自有产品的销售渠道,提升村民的实际增收。

一、信息化技能培训。项目成立后,整合邮政便民服务站、电信代办点、超市等社会资源,建设4处农村综合信息化服务站,并依托农村综合信息化服务站组织农业种植、农耕技术、农业电商方面的专家对信息员、村“两委”、村民代表进行信息化技能培训。

截止目前已在刘垓子镇域内进行产品采集20余次,产品类型涉及水果生鲜类、手工制作类、地方特产类、食用食品类五大种类,产品升级打造6款产品,并针对中国传统节日打造专属节日礼盒,目前刘垓子信息化扶贫电商平台现有产品67款。

三、社区团购推广。为了打通从农村到城市的中间环节,解决农产品上行之困,以集市的形式不同的社区进行扶贫产品的展示和体验,让居民更加详细的了解到原生态的农副产品并持续在线上购买。山东尚可网络科技有限公司携手刘垓子镇在聊城水韵、站前与柳泉等社区,共举办了13场“扶贫产品进社区”大型展销活动。

四、商场地推。在聊城五星广场、铁塔商场及开发区久和社区不定期举办“家乡扶贫,我先行”活动。通过爱心扶贫、发放宣传手册、扫二维码进群、转盘摇奖、个性留影等形式免费品尝镇上特色产品,鼓励行人为家乡扶贫事业助力加油。

六、短视频推广。通过抖音、快手等短视频对吕堂扶贫大棚里的多种天然果蔬进行了不同情境的短视频拍摄剪辑,为刘垓子信息化扶贫电商平台打造出新的获客渠道。

七、合作方推广。聊城藏宝图、团团在线、山东微光联盟电子商务公司等进行合作,协助推广优质绿色农产品。

滨州市工信局严格按照原山东省经信委《信息化扶贫示范镇创建实施方案》(鲁经信信推[2016]437号)、原市经信委《关于做好2017年度信息化扶贫示范镇创建工作的通知》要求,扎实开展信息化扶贫示范镇创建工作。现将何坊街道办事处信息化扶贫示范镇的创建成效及经验做法总结汇报如下。

一、创建成效

1、农村综合信息综合服务站全覆盖。投资创建何坊街道农村综合信息培训中心一处,建立何坊街、钦风街及街道办驻地服务站点三处,采购配备电脑,路由器等硬件设备,实现街道信息化设备全覆盖。省扶贫工作重点村(何坊街、钦风街)农村综合信息服务站覆盖率达到100%。

2、驻村信息员“全覆盖”。高度重视驻村信息员在农村综合信息服务站建设中的作用,确保驻村信息员切实发挥其应有的作用,6个省扶贫工作重点村信息员共12名,含已确定并建立档案驻村信息员2名,服务范围涵盖何坊街道实施方案中要求的2个农村综合信息服务站。

3、信息化扶贫培训常态化。实施农民信息技能培训工程,增强农民信息获取能力,通过集中培训或远程教育的方式,何坊村、钦风村农村信息员培训率达到100%,村“两委”成员培训率100%,农村居民家庭参加信息技能培训率达到70%。2018-2019年,何坊街道信息化扶贫示范镇创建集中培训2期,参加培训230余人。同时不断完善信息化扶贫示范镇创建实施方案,委托滨州市翔源能源咨询有限公司,充分发挥其专业优势,全力推进街道信息化建设工作。

4、“互联网+”全覆盖。有效实施“互联网+”农产品出村进城工程,不断提升“信息化扶贫示范镇创建”水平。深入推进“互联网+农业”、“智慧农业和智慧大棚”战略,不断扩大农业物联网示范应用,继续开展电子商务进农村综合示范,何坊街道“互联网+”智能化水平进一步提升,“智绘何坊”手机APP项目顺利完成,促进了何坊街、钦风街两个省级重点贫困村农村综合信息服务站建设,同时也提升了智能办公,不断助力何坊街道创建“信息化扶贫示范镇”。

菏泽市单县黄岗镇位于单县南部,距县城约15公里,2016年成功申请山东省第一批信息化扶贫示范镇项目。目前,这镇已通过验收,被省工信厅公布为“信息化扶贫示范镇”。现就信息化扶贫示范创建情况汇报如下:

2016年9月,黄岗镇获批创建第一批信息化扶贫示范镇项目以来,镇政府高度重视,成立了以党委书记为组长,分管扶贫工作的镇长任副组长的领导小组,负责信息化扶贫示范镇工作。该镇利用财政专项资金75万元和镇财政配套资金100余万元,筹划实施了信息化扶贫示范镇建设项目,在“互联网+健康”和“互联网+农业”等领域取得了扎实成效。

(一)“互联网+健康”项目。结合地域分布、人口聚集度和村级卫生室服务能力的实际,分片区新建了8处村级健康智慧查体中心,每个健康智慧查体中心可覆盖服务半径5公里,覆盖周围4-5个行政村,为群众提供免费查体服务。每个智慧查体中心都配备了社区型智能云健康监测设备,可对血压、血氧、血糖、血脂四项、血红蛋白、肺活量、尿常规、心电、脉搏、体温、体重、尿酸等11大项,40余小项进行检测。特别是春秋天季节变化,流感、心梗、脑梗等疾病易发期,能配合上级医疗部门为群众提供集中、便捷、高效的健康普查服务。每个智慧查体中心每年免费检测2000余人次,为群众节约查体费用10万余元,全镇累计可为群众节约查体费用100余万元。不仅方便了群众特别是老年群体和贫困群体的就近就医,而且通过早防范、早治疗,显著降低了困难群众因病致贫、因病返贫的风险。

(二)“互联网+农业”项目。黄岗镇新建了7个土壤配方施肥查体查询服务站,一个镇级综合服务站,一个镇级农业技能培训中心,可对全镇39个行政村免费进行土壤采样检测,采集土壤结构及各项指标数据,并提供拟种植作物土壤配方,从而有效提高了测土配方施肥的针对性。通过“省派第一书记”联系山东农业大学教授,结合所有村土壤结构和指标数据,制定了各村科学施肥方案,大幅提高了群众种植收入。同时在全镇所有行政村配备了种养技术视频传输系统,定期邀请种养殖专家在线开展远程种养殖技术培训,群众种养殖技术大幅提高。

THE END
1.养殖户微信群交流平台农场生活共享社区如何创建一个高效的养殖户微信群? 想要创建一个高效的养殖户微信群,我们首先需要明确这个群组的目标用户,即那些对农产品有浓厚兴趣或者从事相关工作的人员。然后,在选择成员时,要注意筛选,让加入此群的人都具有相似的职业背景或共同关注点。此外,为了保持交流顺畅,可以设定一些基本规则,比如每天分享一条与养殖相关的新闻https://www.uszlrttkj.com/te-zhong-yang-zhi-ji-shu/346983.html
2.养殖户微信群共享经验协同发展的智慧之地市场信息 养殖户微信群也是一处获取市场动态的好地方。在这里,会有人发布最新的市场价格信息、需求预测以及相关政策变动等内容。这样,不论是小型家庭农场还是大型现代化养殖基地,都能够及时调整生产计划,以适应市场变化。这对于提升产品竞争力至关重要。 生产管理 https://www.pcr8nv7es.cn/qin-lei-yang-zhi-bai-ke/77729.html
3.养殖户微信群共享经验协同发展的智慧之路市场信息及价格趋势分析 通过加入相关行业专题讨论组,养殖户可以第一时间了解市场动态和价格走势。这对于调整生产计划至关重要,因为过量产出将导致损失,而不足则影响销售能力。同时,与其他商家之间进行交流,可以更好地掌握消费者的需求,从而优化产品定价策略。 https://www.cns1n5uue.cn/niu-yang-yang-zhi-zi-xun/138106.html
4.热门微信群二维码大全,最新交流群一网打尽自然保护区随着科技的飞速发展,微信已经成为我们日常生活中不可或缺的社交工具,而微信群更是让志趣相投的朋友们汇聚一堂,共享信息、交流心得,本文旨在为广大微信用户提供一个关于最新微信群二维码的指南,帮助大家轻松加入心仪的群聊,拓展社交圈子。 一、前言: 在信息化时代的今天,微信群已经成为人们互动交流的重要平台,无论是行业http://qlgeopark.com/post/40444.html
5.养殖户交流社区农场生活分享养殖户交流社区农场生活分享 为什么需要一个专业的养殖户微信群? 在当今这个快速发展的时代,随着科技的进步和互联网的普及,各种各样的社交平台层出不穷。尤其是对于那些从事农业生产、尤其是养殖业工作的人来说,一个专门为养殖户服务的微信群,无疑是一个极为有益且实用的工具。 https://www.fvxfladfl.cn/feng-mi-bai-ke/473970.html
6.养殖户微信群共享经验协同发展的智慧之路资源共享也是养殖户们之间互助互利的一个重要方面。在微信群内,一些大型养殖场会定期向小规模农家提供优质的鱼苗、药剂等物资,而这些农家则会帮助完成一些大的清洁工作或是提供劳动力。这不仅节省了成本,也促进了社区内部的稳定和谐。 市场信息及销售策略 市场信息对于养殖业来说至关重要,而微信群则成为了获取最新市场动https://www.msv8oom8y.cn/nong-ye-zi-xun/322775.html
7.0元购薅羊毛微信群:在0元购物享受优惠的同时,轻松参加薅羊毛活动1. 获取优惠信息第一手:在羊毛群中,会有不少专业人士及时分享各种优惠信息、促销活动,让你第一时间了解到最新的薅羊毛机会。 2. 交流互动更便捷:在微信群中,可以方便地与其他成员进行交流互动、分享心得,让大家更好地薅到羊毛、省钱购物。 3. 参与活动更轻松:在羊毛群中,会有人分享各种0元购物活动的参与方式和http://ao3hkh.jiuyu8.com/post/29426.html
8.农业要闻2024-11-11 韩俊在河北调研时强调 坚持不懈推进农村厕所革命 着力抓好秋冬农业生产2024-11-07 农业农村部关于印发《全国智慧农业行动计划(2024—2028年)》的通知2024-11-01 大力推进智慧农业发展 赋能农业现代化建设 ——农业农村部市场与信息化司负责人解读《农业农村部关于大力发展智慧农业的指导意见》、《全国智慧http://www.sjznky.com/list/154
9.濮阳头条组织开展了“阳光执法”直播活动,对酒类产品、食用农产品等重点品种和饭店后厨、操作间等公众关注的场所进行突击检查,用现场直播的方式宣讲食品安全知识,推动“我为群众办实事”实践活动走向深入。目前,共开展食品安全培训5期、接受培训526人次,开展化妆品宣讲培训12期,参加人员1000余人次,开展直播检查13场、观看人数https://shichangjianguan.puyang.gov.cn/Info/Puyang/3997
10.广东广垦绿色农产品有限公司招聘广东广垦绿色农产品有限公司是广东农垦集团旗下企业,成立于2014年5月,注册资金1亿元人民币。公司推崇返璞归真、绿色环保的生活态度,秉承"绿色广垦,健康未来"的企业使命,善用大自然的力量,尊重大自然的http://food.36hjob.com/company-eiIdJ.html
11.养殖户微信群交流农场养殖经验分享在当今信息化时代,互联网已经渗透到我们生活的每一个角落,无论是学习、工作还是休闲娱乐,都离不开网络。养殖业作为一种传统产业,也无法避免被现代技术所影响。尤其是在农产品的种植和饲养过程中,通过各种社交媒体平台建立起来的小组或群体,如“养殖户微信群”,成为了农民们交流经验、解决问题、分享知识的一大平台。 https://www.deoyjxkbs.com/ke-yan-jin-zhan/347764.html
12.全市农业品牌建设工作汇报精选推荐针对疫情防控期间农产品滞销问题,市农业农村局会同现代农业发展服务中心发动县区农业部门收集汇总滞销信息,并在第一时间通过信息服务平台、微信朋友圈、微信群等方式向相关单位及市民发布,搭建线上产销对接平台。疫情期间共帮助*县*镇福兴地镇销售蔬菜*万斤; https://www.newsipay.com/zhuantifanwen/gongzuohuibao/139383.html
13.全国农资经销商微信群:促进农业发展的纽带爆裂社群业务合作:农资经销商可以通过微信群建立合作关系。例如,一家农资供应商可以与多个农产品生产商合作,提供农资产品并分享市场销售信息。 技术分享:微信群是农业专业人员分享最新农业技术和最佳实践的平台。这有助于提高农业生产的效率和质量。 政策沟通:政府机构代表可以利用微信群与农资经销商交流政策法规信息,帮助他们更好地https://www.adcnma.cn/article/detail/1227
14.农产品品牌营销推广(通过社群做农产品品牌的三个步骤)除了利用网络平台对农产品品牌进行宣传和推广以外,农产品经营企业还可以自己组建微信群、QQ 群等,将消费者群体融合到一个网络环境下,通过发表农产品信息,促销活动,秒杀活动等为群内消费者提供更多的福利,同时,也助于巩固消费者群体之间的关系,通过口口相传的形式,实现品牌推广的目标。https://www.niaogebiji.com/article-648505-1.html
15.共建农业交流微信群,共同分享农业兼职在做农特产品的上行工作。我对于农业的理解就两元:销路+政府。因此也欢迎大家前来沟通交流农业,内容不限于产业规划、商业模式、农产品生产、农产品销售、批发、加工、供应链、生鲜电商、农技、农机具、农业信息化、种子种苗等。 最后希望大家共同分享农业,一同促进农业的发展,并为农业输入更多的管理理念。https://www.douban.com/group/topic/200380174/
16.农产品电商营销与运营PPT课件(共8章)03农产品电商营销方案策划在家里就可以体验土地收获的喜悦——润土土豆图3-1 润土土豆包装营销团队组建3.53.33.43.13.2用户分析农产品卖点挖掘农产品营销策略农产品营销创新模式3.1.1 营销团队的构成要素目标:营销团队必须拥有一个确定的发展目标,指引团队发展,如一年内的销售额达到1000万元。营销团队还可以将目标细分到团队成员身上,集所有成员的https://max.book118.com/html/2022/0410/8016104042004071.s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