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着数字化、智能化时代的来临,如何利用科技赋能农业现代化的发展乡村特色产业如何做到因地制宜地发展新技术深化应用所带来的的新质生产力将会对我国农业带来哪些改变呢
农业科技发展突飞猛进从信息化走向智能化
“自十八大以来,我国农业科技发展突飞猛进,已接近自立自强。一方面,国家和企业对农业科技的投入大幅增加;另一方面,农业科技体制发生较大变化,由过去以政府、科研院所为主,转变为近年培养涌现出一批科技型企业。”农业农村部农村经济研究中心研究员张照新表示。
此外,育种领域和农机研发进展也比较快。“种子是农业的芯片,我们这几年通过加大体制改革,培养一批种业龙头企业,今年种业应该有天翻地覆变化。”张照新说。影响我国农业科技装备卡脖子问题主要体现在大规模农业机械的自动化智能化水平和中西部丘陵地区机械化程度不高两个方面。近年来,我们提出了农机上山的口号,推动农业机械小型化和智能化取得了明显成效。
“从成效看,国家农业科技进步贡献率去年达到63%,农业机械化率整体水平为73%,良种覆盖率超过95%。”张照新说。
河北省饶阳县市是一个传统农业县,拥有多个国家地理标志农产品品牌,其小麦、玉米种植机械化程度超过95%,设施农业比较发达,尤其是小型机械入棚率非常高。
推动数据要素应用用新质生产力增强农业效益
新质生产力是以新技术深化应用为驱动,其发展离不开数据要素的应用。在农业生产领域,发展新质生产力显得尤为迫切。
今年全国两会前夕,第十四届全国政协委员、京东集团技术委员会主席曹鹏提交了《推动农业科技和品牌建设助力农产品加工业高质量发展》的提案。他建议通过政策引导,推动数据要素应用、加强科技创新、培育知名品牌、完善产业链数智化建设等措施。
对于数据要素在农业领域的作用,农业经济研究中心研究员张照新指出,数据要素是新质生产力的核心要素之一,可以提高土地产出率、劳动生产力,并最终提高产业质量,生产出个性化多元化的优质产品,从而提高效益水平。
库伦旗盛临农牧和文旅投资发展有限责任公司董事长王耀辉指出,数据要素的运用让农业生产更加精准化。通过建立综合数据平台,可以压缩市场端和生产端间的环节,从而确保市场和生产有效衔接。他们企业正在做一个本地农产品区域共同体品牌,通过一码溯源提升了产品的附加值,有些产品价值甚至带来翻倍增长。
张照新认为,充分利用数据要素肯定是一个大方向。必须要让数据能生产出来、能共享、能发挥应用作用。
深化农业科技应用政府、龙头企业发挥带动作用
以河北饶阳县为例,王伟佳指出,2023年7月该县遭受洪涝灾害,设施产业遭到毁灭打击,老百姓损失惨重。在河北省委省政府的领导下,饶阳县把这一危机转变为机遇。县政府通过一系列政策引导,帮助农业设施进行改造提升,为新质生产力的应用打下了基础。在数字化方面,包括智能化、信息化设施设备,县政府出台了扶持政策,先进行示范推广,政府进行补贴,农户积极参与。通过水肥一体化物联网技术,该县实现了节水50%,节肥30%,省人工30%的效果,同时西红柿亩均单产提高10%,为农民带来了可观的经济收益。
在中小农户应用农业科技的过程中,龙头企业发挥着重要的带头作用。王伟佳指出,龙头企业在资金、技术、管理和市场方面都具备优势,应该发挥重要作用,特别是在新品质种植方面的示范推广。依托龙头企业的市场捕捉能力和品牌意识,对于地方品牌的打造至关重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