奏响乡村振兴“科技曲”

党的十八大以来,中央高度重视科技创新在乡村振兴过程中的作用,先后出台一系列政策举措,取得了不错的成绩。2019年6月份印发的《国务院关于促进乡村产业振兴的指导意见》提出,建立产学研用协同创新机制,联合攻克一批农业领域关键技术。2023年1月份印发的《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做好二〇二三年全面推进乡村振兴重点工作的意见》提出,推动农业关键核心技术攻关;完善农业科技领域基础研究稳定支持机制。这些接地气的政策表明,发挥好科技创新的关键作用,可以助力乡村产业兴旺,确保农民增收致富。

同时也要看到,在科技创新赋能乡村振兴的道路上,还存在一些亟待解决的难点。比如,乡村产业振兴的实际诉求与科技创新成果之间不匹配,经营主体与科技研发者之间不能直接关联、不易有效对接,农村实用技术型人才有所缺失,优秀青年学生毕业后返乡创业的力度还不够大,农业合作社仍然需要资金、技术、人力、物力的支持,等等。基于此,如何在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通过科技创新促进农业高质量发展,奏响乡村振兴“科技曲”,成为题中之义。

加强科技创新平台建设。科技创新平台是重要的载体,能促进创新主体间的交流与合作。应持续推动农业科技园区重点实验室产业创新中心的建设,使各个创新主体在科技创新平台上发挥更大作用。围绕乡村产业振兴进行技术研发,搭建科技人才合作平台与企业孵化平台,使研发、生产与销售一体推进。应通过科技创新成果的应用,使产学研用快速融合发展。

加大农村人才引进力度。千方百计把中央各部门等实施的基层人才工程项目在乡村落到实处,并扩大规模和支持力度,形成长效机制,例如“三支一扶”计划、特聘或特岗教师计划、青年志愿支撑基层计划等。应为各类人才尤其是大学生提供充分发挥作用的工作平台和生活条件,提高他们的报酬福利待遇,解除其后顾之忧。充实优化基层党政机关、企事业单位领导班子、经营管理和技术技能人才队伍。引导农民工、大中专毕业生、退役军人、科技人员等返乡入乡人员和“田秀才”“土专家”“乡创客”创新创业。创建农村创新创业和孵化实训基地,加强对乡村工匠、文化能人、手工艺人和经营管理人才等创新创业主体的培训,提高其创业技能。

THE END
1.农业农村部召开强化农业企业科技创新主体地位交流会强调加强企业本网讯 9月26日,农业农村部召开强化农业企业科技创新主体地位交流会,部党组书记、部长韩俊主持会议并讲话。会议强调,要认真落实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和全国科技大会部署要求,充分认识强化农业科技企业创新主体地位的重要性紧迫性,牢固树立抓科技必须大抓科技领军企业的理念,着力培育壮大农业科技领军企业,加强企业主导的产学研http://www.moa.gov.cn/gbzwfwqjd/xxdt/202409/t20240926_6463478.htm
2.「科技强国有我」农业科技创新推动乡村振兴农业科技创新为满足这一需求,通过研发高品质的农产品和提升农产品加工技术,延长了农业产业链条,提高了农产品的附加值。同时,农业科技创新还催生了新的商业模式。农村电商的发展使得农产品可以直接对接消费者,减少了中间环节,提高了农产品的销售效率,为农民提供了更广阔的销售渠道,也为电商企业带来了新的商机。农https://baijiahao.baidu.com/s?id=1788696818564930746&wfr=spider&for=pc
3.乡村振兴之(四):科技创新引领乡村振兴的模式科技是“乡村振兴”深层次的驱动因素,立足对于种养农业、乡村环境等传统领域的快速提升,强化产业发展、环境升级、文化创意、管理机制等方面直接带动效应,着眼于长效机制,培育新动能、新农民,通过科技创新减小城乡差距,特别是对于相对贫困地区的乡村,更需要科技为乡村注入动力。实施乡村振兴战略,就是推进农业农村的现代化过https://zhuanlan.zhihu.com/p/420683032
4.梳理《“十四五”全国农业农村科技发展规划》发布,这几点和设施———坚持自立自强与开放合作相统筹。 发挥新型举国体制优势,强化自主创新和关键核心技术攻关,牢牢掌握发展主动权。大力推进开放创新,把握经济全球化和新技术革命带来的战略性机 遇,促进农业农村科技创新整体水平提升。 ———坚持有效市场和有为政府更好结合。发挥市场在创新资源配置中的决定性作用,强化企业创新主体地位http://www.camafa.org/hyzz_hydt/11221020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