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年级科学植物的生长变化教学设计(精选11篇)

科学概念:一粒种子在适宜的环境下能发育成一株植物,并结出许多种子;绿色开花植物通过种子繁衍后代;植物都有自己的生命周期,绿色开花植物一生中会经历种子萌发、幼苗期、营养生长期和开花结果期;植物的生长发育需要阳光、土壤、适宜的水分和温度。

过程与方法:用估算、制作统计图表等数学方法研究科学问题;通过整理观察记录,发现植物生长的规律;用适宜的方法陈述自己的观点。

情感态度价值观:体会生命的神奇,激发学生研究生命现象的兴趣;体会资源共享的快乐,提高合作意识;树立用证据表达观点的意识。

【教学重点】:绿色开花植物一生中会经历种子萌发、幼苗期、营养生长期和开花结果期。

【教学难点】:整理观察获得的信息,发现凤仙花生长的规律,

【教学准备】:(教师准备)为每组学生准备一株硕果累累的凤仙花,一张大白纸;几张主要生长阶段的凤仙花照片。(学生准备)个人的观察日记或观察记录表。

【教学过程】:

一、谈话引入

1、师:经过几个月的种植活动,我们每个人都有很多收获。今天,整理我们观察获得的信息,开个成果展示会吧。

2、生:赞成。

二、我们收获了种子

1、师:统计一下,你观察的一株凤仙花大约收获了多少粒种子?

2、生:(对着自己的观察记录表)汇报。

3、师:引领学生用估算的方法进行统计。(通过统计活动,学生获得了一株植物结出的种子数,意在让学生通过数据真切感受“收获”,体会植物物种得以延续并壮大的原因。)

三、我们获得了植物生长变化的.数据

2、师:指导学生根据观察记录,掌握凤仙花从种子到结出新的种子的生命周期。

3、师:指导学生填写书上P17页上的表格。

4、师:引领学生掌握凤仙花的主要生长过程:种子、种子萌芽、幼苗、开花、结果。

5、师:引领学生了解植物的六种器官:根、茎、叶、花、果实、种子。

6、师:引领学生通过观察凤仙花的生长变化情况,了解植物生长发育需要阳光、土壤、适宜的水分和温度等条件。

7、师:根据单元起始课学生记录的植物生长变化的过程,组织学生自我评价,经历了这样的种植活动,对植物生长变化过程的认识有了哪些提升。

【作业布置】:

家庭作业:阅读“资料库”里《凤仙花》和《多种多样的茎》两篇。了解凤仙花的有关知识;了解“直立茎”、“缠绕茎”、“攀缘茎”、“匍匐茎”。

【板书设计】:

我们的大丰收

植物都有自己的生命周期

绿色开花植物一生中会经历种子萌发、幼苗期、营养生长期和开花结果期

植物的生长发育需要阳光、土壤、适宜的水分和温度

活动目标:

1、对植物的盘曲弯绕现象产生兴趣,认识集中攀缘植物。

3、培养幼儿对事物的好奇心,乐于胆探究和实验。

5、培养探索自然的兴趣。

活动准备:

1、挂图第14号,幼儿活动材料第三册第2930页。

2、在幼儿园附近事先寻找有弯绕植物的场所。

3、记录纸和笔。

活动过程:

1、植物为什么会有弯绕。

出示挂图。你看到了什么你知道它们的名称吗这些植物长得怎样爬山虎长得怎样为什么会爬得这么高呢(引导幼儿说出爬山虎是依靠弯弯绕绕的藤蔓及叶片上的“脚”,向上攀缘的)牵牛花是怎样生长的呢(引导幼儿观察牵牛花茎的攀附缠绕现象,即卷须及茎附着在别的东西上蔓延生长)西瓜长在地里时有一根长长的.“辫子”,这根“辫子”又是怎样的呢这些植物的生长、开花、结果,都离不开弯弯绕绕的藤蔓。

2、找找身边弯弯绕绕的植物。

弯弯绕绕的植物还有许多,让我们去找找看吧。幼儿结伴寻找攀缘植物,并记录。绘画记录不必强调画面的逼真,只要能表现植物的盘曲弯绕现象即可。你找到的是什么植物它的藤蔓(茎、须)是怎样长的

活动结束:

小朋友一起探讨。

教学反思:

在整个活动中利用幼儿的好奇心引起他们的学习兴趣,并且达到了预期目标,效果非常好,甚至超过了预期效果。整个活动既让幼儿体验了实验成功时的快乐、增强了自信心,也知道了保护环境的必要性,同时也培养了幼儿的观察力及动手操作的能力,这个活动在中班开展是非常有意义和有必要的。

【教学目标】

1.能与其他同学共同研究三种土壤的主要差别。

2.能正确使用实验法研究三种土壤的渗水能力,从而推测出三种土壤的保水能力。

3.能通过对比实验总结出某种物体适合生长在哪种类型的土壤中。

4.能对实验结果产生原因进行解释。

【教学重点】

指导学生探究土壤的渗水能力。

【教学难点】

观察同一种植物在不同土土壤里的生长情况。

【课前准备】

配套实验材料、烧杯等。

【教学课时】

2课时。

第一课时,完成活动1及活动2。第二课时,完成活动3及拓展部分。

【教学过程】

一、导入:

不同的土壤对植物的生长有什么影响?植物在不同土壤中生长的情况有什么不同?

二、指导学生探究认识不同的土壤。

1.指导学生观察课文中三种土壤的照片。

2.让学生观察三种土壤,比较它们的颗粒大小、颜色和黏性。

3.其他同学交流自己的发现,共同找出三种土壤的区别。

4.归纳小结。

三、指导学生进行渗水比赛。

1.提出问题,交代活动的任务。

2.让学生猜想哪种土壤的渗水能力强。

3.让学生把自己的猜想填在课文给出的横线上。

4.让学生按照课文给出的实验方案进行实验。

5.学生汇报实验结果。

6.让学生根据实验结果进行归纳小结。

四、指导学生探究豆苗在哪种土中长得好。

1.引导学生根据前面的活动经验进行推测,豆苗在哪种土中长得好。

2.让学生把推测的.结果和理由填在课文给出的横线上。

3.学生按照课文的提示进行实验。

五、指导学生调查适合在不同土壤中生长的植物。

1.提出调查的要求。

2.学生提出不明白的地方。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了解小麦、花生等植物生长的过程,可进行一些科学小实验,了解植物生长的秘密。培养儿童的观察能力。

方法与过程:学会正确的种植方法,在校园里种植自己喜欢的农作物。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通过对农作物生长过程的.了解,让学生知道植物的根、茎、叶有各自的作用。培养儿童亲近自然、关心自然、热爱自然的情感。

活动重点:

在实践中逐步形成探究和科学的态度。

植物的种子。

活动课时:

1课时。

教学过程

一、引入活动

1、秋天来了,人们常说:春华秋实。这是个丰收的季节,给人们带来了喜悦。(尤其是现在由于人工种植,无论春天、秋天,还是冬天,都能吃上水果。)

2、大家观察了整个植物生长的全过程,你们发现植物生长有什么秘密吗?

二、观察并记录在案

1、看书P16—P17页内容,观察牵牛花和黄豆的生长过程,记录它们各阶段的生长情况。

2、交流汇报

3、老师介绍秋天有哪些水果、蔬菜、粮食……,有劳动才有收获。

三、过渡:

在这收获的季节里,我们要学习和发现一些农业知识———植物是如何生长的?即植物的生长规律。

1、老师结合书上P17页的图讲解:

2、植物生长规律:(春种)种子——(浇水施肥、光合作用)植物生长根、茎、叶————开花——结果(果实中含有种子)。

3、讲书上的向日葵生长规律。(书上P17页内容)

4、讲书上的牵牛花和黄豆的生长规律。(书上P16页内容)

5、也有特例:像无花果就不开花。

四、知识扩展:

1、认识各种植物的种子。

(苹果、梨、无花果、葡萄……的种子)

2\讲《十万个为什么》中植物的《植物的秘密》的故事。

五、延伸

看来同学们在实践中真是学到了不少知识,了解了植物生长的过程。植物生长的秘密有许多,同学们还可以去研究很多问题。

1、通过实验和动手活动,使幼儿感知土壤里有水、空气、腐烂物等成分和与植物的关系。培养幼儿的观察、比较及动手操作能力。

2、在活动中,让幼儿体验成功的喜悦。

3、在交流活动中能注意倾听并尊重同伴的讲话。

三盆土(粘土、壤土、砂土)、挖土的铲子、卫生纸、可以种植的菜秧、一小盆水、三只盘子、四个纸杯(其中三个杯子杯底扎些小孔,一个杯子装水)、一只量杯。

幼儿提前两天到种植园,拔出几棵青菜和小草。看一看,植物能不能离开土?观察前几天拔出的青菜和小草。

(1)青菜和小草都干枯了。

(2)因为它们的根离开了泥土,离开土壤就会干枯。

探究的问题:土壤中有什么?

一、用小铲子挖泥土。

(1)土壤里有树根,还有烂了的树叶。

(2)土壤里有死虫子。

(3)土壤里有蚯蚓、蚂蚁。

二、轻轻捏捏卫生纸包的泥土。

(1)纸湿了。

(2)泥土里有水分。

三、把泥土放入有水的杯子中。

(1)有气泡。

(2)泥土中有空气。

四、说一说,植物为什么会在土壤里生长?

(1)植物在土壤里生长,是因为土壤里有肥料。

(2)因为土壤中有水分和空气。

五、比一比,三种土壤(粘土、砂土、壤土)有什么不同?

将三杯土放在三只盘子上,用量杯分别向三杯泥土中浇同样多的水。

(1)砂土里的水很快流到下面的盘子里去了。

(2)壤土里的水只流了一点,其他都被土壤吸收了。

(3)粘土里的'水都在杯口,渗不下去,下面的盘子里没有水。

想一想,植物种在哪一种土壤中,根吸收到的水分和养分最充足?

种一种,哪种土壤最适合植物安家?

幼儿将青菜秧种在三种土壤中,引导幼儿每天观察记录青菜的生长情况。

记录青菜在三种土壤中的生长情况。

1.让幼儿认真观察和认识植物的形态特征,大胆想象植物生长的情景。

2.让幼儿知道植物是有哪几部分组成的,并让幼儿练习用直线表现植物的根、茎、叶。并进行线和形的排列表现。

3.培养幼儿的观察、操作、表达能力,提高幼儿的审美情趣及创新意识。

4.引导幼儿能用辅助材料丰富作品,培养他们大胆创新能力。

5.让幼儿体验自主、独立、创造的能力。

图画纸、白板笔、植物图片

1.导入:小朋友们好,你们抖擞见过哪些植物呢?(让幼儿互相交流,说出自己知道的植物。)

好,今天老师给小朋友带来了许多植物,小朋友仔细观察,看和你见过的一样吗?

2.通过观察,提问:“你们知道植物是由哪几部分组成的吗?”

“叶子有什么形状”

“怎样长在茎上?”

3.通过讨论,启发幼儿想象力。

作画引导:A、植物是怎样从土中长出来的?

教师小结:种子在土壤里发芽,由下向上长,在长长的茎上长出许多叶子,叶子分左右两边长在茎上。

B、在一片植物里,它们长得是不是一般高,一个样子呢?

教师小结:实际上植物生长有快有慢,因此是高高低低的,有的茎粗些,有的茎细些,有的植物长得直直的,有的植物长得弯弯曲曲的。

C、植物结出果实是什么样子的它长在植物的什么部位?

教师小结:有的长在植物上面,有的.长在植物叶子下面。

4.今天,我们一起来画一排植物.请小朋友根据自己见过的或想象的植物把它的茎、根、叶画出来。

6.能力强的幼儿教师则可引导幼儿通过启发和联想,让幼儿在画中添加土壤、水分、阳光

7.幼儿作完画,教师给予评价,培养幼儿审美观。

活动目标

1、了解植物的生长过程,知道各种植物的种子是不同的,并能区分。

2、让幼儿了解植物生长离不开阳光、空气和水。

3、培养幼儿主动探索的习惯和体会成功的喜悦,激起下一次探索的。

活动准备

1、事先搜集有关植物生长的资料和图片。

2、准备各种植物的种子若干。

3、花盆、纸笔若干。

活动过程

一、让幼儿说说植物是怎么来的?请把自己的想法说出来。

二、幼儿讨论:植物为什么会长大?怎样才会长大?

三、幼儿进行小实验:植物无根和有根实验。请幼儿看看实验中哪种植物没有死,了解根的作用。

四、幼儿做种植实验:了解植物的生长过程。

五、孩子的.发现:植物是种子种出来的。不同植物的种子长得不一样:

黄豆的种子是圆圆的、黄色的;

红豆的种子是圆圆的、红色的;

芝麻的种子是黑黑的、小小的、像小花瓣;

绿豆的种子是椭圆形、绿色的;

向日葵的种子是尖尖的、圆圆的、有白色又有黑色的。

向日葵的种子可以吃。鸡冠花的种子很小。

实验中,两种植物都有水时,无根的植物过两天就死了,有根的植物一直没有死;没有水时,无根的植物很快就死了,有根的植物过了几天才枯死。植物的生长需要水、泥沙、空气、阳光、种子。接着孩子又提出了许多问题,有待于进一步的探索。为什么植物会越长越多?是先长根呢?长叶子呢?先长茎呢?为什么是先长根?为什么有些植物没有根也可以活的?是谁把种子放在泥土里的?为什么泥土里会长出植物来?

六、请幼儿把各种植物的种子记录下来,并能对号入座。

活动延伸:鼓励用各种各样的种子拼出漂亮的图案。

环境创设:

1、举办种子图案展。

2、在种植角种几棵易活植物,便于幼儿观察。

教学目标:

1、能根据自己的记录描述植物生长的全过程及其变化。

2、能利用多种方式(包括文字、图画、照片、实物等)记录植物生长的过程及变化。

3、能归纳出使植物生长得更好的因素。

4、能设计对校园进行绿化的规划图。

教学准备:

观察记录、植物生长的各个时期的图片。

课时安排:

2课时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二)学习新课:

1、描述植物的一生。

(1)我们种的植物在从种子到果实的生长过程中经历了哪些主要时期,从自己的记录中找一找

(2)学生搜集整理资料。

(3)分小组对自己的.记录进行汇报。

(4)教师展示一下自己的观察记录,以便让学生了解植物生长过程中经历了哪些阶段

2、怎样使植物生长得更好

(1)师:在种植过程中你有什么感受或是什么发现

(2)学生汇报,交流。

(3)整理发现,并检验发现是对还是错。

(4)师:通过这次终止植物的过程,同学们都经历了劳动的辛苦。现在谁来谈谈“谁知盘中餐,粒粒皆辛苦”怎样理解

(5)教师小结。

3、绿化校园,美化生活。

师:让我们利用有关种植的知识和技能,亲自动手,种更多的树来绿化我们的校园,种更多的花来美化我们的环境。

(三)拓展:

阅读科学在线,了解新的科技信息。

板书设计:

12植物的生长

按时浇水、防虫、除草……

1、通过实验和动手活动,使幼儿感知土壤里有水、空气、腐烂物等成分和与植物的关系。

2、培养幼儿的观察、比较及动手操作能力。

3、培养幼儿对事物的好奇心,乐于大胆探究和实验。

三盆土(粘土、壤土、砂土)、挖土的铲子、卫生纸、可以种植的菜秧、一小盆水、三只盘子、四个纸杯(其中三个杯子杯底扎些小孔,一个杯子装水)、一只量杯。

1、幼儿提前两天到种植园,拔出几棵青菜和小草。看一看,植物能不能离开土观察前几天拔出的青菜和小草。

(1)青菜和小草都干枯了。

(2)因为它们的根离开了泥土,离开土壤就会干枯。

2、探究的问题:土壤中有什么用小铲子挖泥土。

(1)土壤里有树根,还有烂了的树叶。

(2)土壤里有死虫子。

(3)土壤里有蚯蚓、蚂蚁。

3、轻轻捏捏卫生纸包的泥土。

(1)纸湿了。

(2)泥土里有水分。

4、把泥土放入有水的杯子中。

(1)有气泡。

(2)泥土中有空气。

5、说一说,植物为什么会在土壤里生长

(1)植物在土壤里生长,是因为土壤里有肥料。

(2)因为土壤中有水分和空气。

6、比一比,三种土壤(粘土、砂土、壤土)有什么不同将三杯土放在三只盘子上,用量杯分别向三杯泥土中浇同样多的水。

(1)砂土里的水很快流到下面的盘子里去了。

(2)壤土里的水只流了一点,其他都被土壤吸收了。

(3)粘土里的水都在杯口,渗不下去,下面的盘子里没有水。

7、想一想,植物种在哪一种土壤中,根吸收到的.水分和养分最充足种一种,哪种土壤最适合植物安家幼儿将青菜秧种在三种土壤中,引导幼儿每天观察记录青菜的生长情况。记录青菜在三种土壤中的生长情况。

注意事项

1.幼儿取泥土包入卫生纸中时,教师注意引导幼儿选取较湿润的土。这样,纸湿的效果较明显。

2.幼儿向三杯土浇水时,水不宜多,以防水从杯口溢出流到盘中,影响观察。

拓展思路

启发幼儿观察、探索仙人掌为什么能生活在沙漠里,了解不同植物对土壤条件有不同的需求。

学习目标:

1、说明植物细胞吸水和失水的原因。

2、说出植物根尖吸水的主要部位及原因。

3、举例说明植物生长需要的主要无机盐及其作用。

教学重点:

(1)说明植物细胞吸水和失水的原因。

(2)说出植物根尖吸水的主要部位及原因。

教学难点:

(3)举例说明植物生长需要的主要无机盐及其作用。

一、导入新课

农谚“有收无收在于水,收多收少在于肥”,请同学们分析这句话的意义,得出水和无机盐对植物生长的重要性,再提问吸收水和无机盐的器官是什么,

二、植物生长需要水

CAI展示问题

为什么植物的生活离不开水?

1.你认为一棵大树和一棵小草的一生中,两者的需水量一样吗?

2、玉米在幼苗期和开花结果期的需水量也一样吗?

图片:萝卜条在清水和盐水中的变化情况。

1.浓盐水的浓度大,萝卜细胞就______.

2.清水的浓度小,萝卜细胞就_______.

即:哪里浓度____(填“大”或“小”),

水分就往哪里跑!

水分由浓度小浓度大

夏天,用糖拌西红柿,盐拌黄瓜时会有什么现象为什么呢

A洞中水位会_____:

B洞中水位会_______.

CAI展示:根细胞吸水和失水的原理

(四)植物的生长需要无机盐

CAI播放植物生长需要无机盐的视屏及图片得出植物的生长需要无机盐。

土壤中有多种无机盐成分,植物需要量最大的是含氮、磷、钾的无机盐。

要使植物生长的好,就要适时适量地给土壤施用肥料。

氮肥:促进细胞的分裂和生长,使枝叶长的`繁茂

磷肥:促进幼苗的生长发育、花的开放、果实和种子的成熟

钾肥:促进糖类的形成和运输,使茎杆健壮

无土栽培:能满足植物对各类无机盐的需要

合理施肥:

a.根据作物的需肥规律,适时、适量地施肥使植物体茁壮生长,且获得少肥高效的效果。

b.疏松土壤,促进有O2呼吸,从而促进根对必需矿质元素的吸收。

课堂:细胞吸水、失水的原理-------根毛吸水的道理-------合理灌溉。

植物生长需要含氮、磷、钾的无机盐------合理施肥。

一、教学目标:

知识性目标:

1、说明植物细胞吸水和失水的原因。(重点)

2、说出植物根尖吸水的主要部位及其原因。(重点)

二、教学重点:

难点:根细胞失水和吸水的原理和过程。

三、教学准备:

1、准备实验《外界溶液浓度影响根细胞的吸水》的材料。

2、准备进一步探究的实验:两个新鲜萝卜,中央挖两个同样大小的洞,分别加入清水和盐水。

3、FLASH:植物的吸水与失水过程。

四、教学过程:

教学内容教师活动学生活动

导入新课

[讲述]:同学们,你们听说过这样一句农谚吗?"有收无收在于水,收多收少在于肥"。

[提问]:请同学们分析这句话的`意义。

[复习提问]:回忆一下根吸收水分和无机盐的主要部位,为什么?

[小结]:根尖中,成熟区的根毛扩大了根吸收水分和无机盐的面积,因此成熟区的吸水能力最大。

[举例]:一株黑麦具有1381万条根,约有15亿条根毛。

[提问]:你知道水对植物体有什么作用吗?

从字面能理解出:水和肥料(无机盐)对植物生长的重要性。

齐声回答:根尖的成熟区。

惊叹根毛的数量,更直观地理解了成熟区的吸水能力。

同座位互相讨论。

植物的生长需要水

探究实验:外界溶液浓度影响根细胞的吸水

[小结]:

(1)水是植物细胞的主要成分;

(2)植物的生命活动(如光合作用、呼吸作用)都需要水的参与;

(3)水有助于维持植物体一定的形态。

[讲述]:满足植物对水的需要,是保证植物正常生长发育的重要条件。不同植物需水量不同,同一植物的不同生长发育时期,需水量也有很大差异。要根据植物的需求,给予适量的水。

[实验]:外界溶液浓度影响根细胞的吸水。

课前准备好带根的幼苗若干根(每四人小组一根),用清水洗净根部土粒。打上课铃时,将幼苗的根部插入20%的食盐水中。做实验时,将幼苗发下。

[观察]:发下的浸入食盐水中的幼苗根部,有什么现象?

[想一想]:

(1)盐水和自来水相比有什么区别?

(2)幼苗为什么会出现这种现象?

[提问]:自来水是溶液吗?

[解释]:盐水是加了食盐的水,称为溶液。水中溶解的盐的多少,可以用浓度的高低来表示。自来水中溶有极少的无机盐,所以也是溶液。

在书上勾划下相应内容,并加以理解。

观察发现放入盐水的幼苗出现萎蔫现象,根变软,根尖下垂。

THE END
1.可可爱爱的自然图鉴,让孩子爱不释手!(花草也有小秘密)书评在“花草也有小秘密”中,400+幅手绘插图,用心勾勒自然之美,让孩子足不出户就能感受自然界中植物的风姿,每一株花草都配以花、叶、果实与种子的科学观察图以及萌趣的四格漫画,孩子轻松就能看懂顺便开启一场自然观察之旅。 在书中,孩子知道了花草的神通技术——飞行术、驭虫术和防身术,还认识了许多之前没见过的花https://book.douban.com/review/16337470/
2.上海辰山植物园在这深秋初冬的时节,辰山植物园“小植物学家”训练营第12期于11月30日正式开班。本课程为系列课程,旨在培养孩子们能否像植物学家一样学会观察、独立思考和付诸实践的能力。 本期开展的是“小植物学家”训练营初阶班,设置了 4次植物系列探究课程,分别是《玩转树叶》、《有用的茎》https://www.csnbgsh.cn/sites/chenshan2020/static/gonggao-content.ashx?ctgid=ef3aeec8-7468-4bd1-9e3c-a2f65e15f58f&infid=c6417d61-4580-4b0c-a25d-3668fddd8c49&leftbarid=7b9836bd-ecc8-4b28-b01a-b3294818cf45
3.写生训练之《植物写生》尤加利 虎皮兰 龟背竹 波斯蕨(蕨类植物) 龙血树 发财树 红掌 向日葵 荷花 多肉植物 小奖励: 1.累计三次参加年级作品秀的同学开学有小奖励哦~ 2.有突出进步超越自己的同学,也会收到小奖励哦~ 3.如果你觉得自己的作品,欢迎毛遂自荐,要说出理由,来吧!https://www.meipian.cn/2pt1sz3z
4.小学科学新教科版一年级上册第一单元《周围的植物》教案3(2024秋内容提供方:鹿哥教育 大小:79.5 KB 字数:约1.89万字 发布时间:2024-08-23发布于四川 浏览人气:226 下载次数:仅上传者可见 收藏次数:0 需要金币:*** 金币 (10金币=人民币1元)小学科学新教科版一年级上册第一单元《周围的植物》教案3(2024秋).doc 关闭预览 想预览更多内容,点击免费在线预览全文 https://max.book118.com/html/2024/0822/7122126134006144.shtm
5.小学三年级科学植物教案七篇1.引导:照片拍得很清楚,可是我们从照片上发现的东西并不多,刚才很多发现都是大家平时看到大树时留下来的印象。那么生活中你曾经看到过的大树与这照片上的有什么不一样吗?2.学生汇报:(补充图片上没有的知识)3.激发兴趣:同学们的汇报内容真丰富,有的内容大家都看见过,有的内容有人还从来没看见过,而有人可能https://www.51test.net/show/8580166.html
6.好看又好养,新学期植物作业“上新”,你会挑选哪款喜欢的植物?1,简单、可爱、好打理,提升养花兴趣 富贵竹 多肉植物 薄荷 袖珍椰子 2,带花植物 ,花开,花落又一景 月月花 长寿花 向日葵 太阳花 玛格丽特 乒乓菊 多丁 蟹爪兰 3,直观、明显、有个性,了解植物新世界 草莓 苹果彩椒 猪笼草 捕蝇草 4,无毒无害无刺,提升养护植物知识 https://zhuanlan.zhihu.com/p/718555169
7.校本课程简介校本课程本课程由陈静等老师负责开发与实施,为本校初一年级前三个月学生必修课程。 一、课程目标 1.帮助学生正音,让学生了解准确、流利地朗读英语的重要性。 2. 进行音标认读与拼读、字母与字母组合的拼读规则、朗读技巧等集中训练。 3. 帮助学生进行小学与初中的衔接,为他们的心理和思想上做好铺垫。 http://www.htsyzx.wj.czedu.cn/html/article688078.html
8.小学三年级作文动物童话作文一:《小学三年级作文植物童话》9000字 第七课 植物童话 一、讲授面貌标1、颠末引导学习,熟悉童话,发生创作童话的爱好,相识编写童话的要领。2、能凭据植物亲身身特点大胆发扬想象,举行多角度构想,创作风趣的童话。 二、讲授重难点1、 颠末引导学习,熟悉童话,发生创作童话的爱好,相识编写童话的要领。2、能凭据植物https://www.xdyy8.com/wenxue/zuowen/41655.html
9.小学三年级英语手抄报简单又好看(小学三年级手抄报简单又漂亮小学三年级英语手抄报的图片参考 小学三年级英语手抄报参考图1 小学三年级英语手抄报参考图2 小学三年级英语手抄报参考图3 小学三年级英语手抄报参考图4 小学三年级英语手抄报参考图5 小学三年级英语手抄报参考图6 小学三年级英语手抄报的资料参考 一、英语幽默故事 http://44.fyi/a/18558.html
10.西安市优质教育资源共享平台【过程性资料】提升一年级学生识字效率的方法研究资料手册 目录 (一)小课题立项篇………1 西安市基础教育科研“十三五”规划2019年度小课题立项申请·评审表……1 西安市基础教育小课题研究实施方案(开题报告)………3 (二)学生情况调查篇………7 高新一小学龄前儿童语言表达能力调查问卷…http://www.xaeduyun.cn/s26ag/acommonapp/csite/ablog/cblog/ablog/cblog.mblogBrowse.do?blogid=2c90816679e42f6d017a09f1cff3042c
11.二年级语文上册《植物妈妈有办法》说课稿羊:象形字。老师出示图片,帮助分析字形。 豆:笔顺——豆 甲:田字出头 3、指导书写 三、巩固练习 1、选一个自己喜欢的生字,口头组词。 2、读课文。 二年级语文上册《植物妈妈有办法》说课稿2 教学目标: 1、教师引导学生能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理解课文,并背诵课文。 https://www.qunzou.com/jiaoxue/shuokegao/199691.html
12.AR优课小学科学三年级上册《植物的叶》科学植物的叶是新教科版科学三年级上册《植物》三元第5课题的内容。本课程主要带领学生观察各种不同的叶子、了解叶子的构成等,为后续学习植物生长过程中叶子发生的变化做铺垫,引导学生爱护花草树木。 二、教学目标 1、科学知识 了解植物的叶子是多种多样的,不同的植物叶子有不同的外貌特征; https://www.magicloudedu.com/kexue/show/544.html
13.三年级写植物作文(精选5篇)三年级写植物作文范文第1篇 缩写故事 教学目标 1. 理解“摘录和删减”、“改写和概括”的内涵; 2. 学会缩写故事,明确什么地方需要删减,哪些地方需要改写,哪些地方需要概括; 3. 培养学生的语言组织能力和概括能力。 教学重难点 重点:理解“摘录和删减”、“改写和概括”的内涵; https://www.1mishu.com/haowen/13435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