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高于地面的土壤上栽种作物,达到提高地温,防旱抗涝的一种耕作方式。垄由高凸的垄台和低凹的垄沟组成。垄作在中国始见于西周,战国时已盛行于北方,气候冷凉、春季易旱、夏季易涝地区采用较普遍。
垄的构筑
垄的高低、垄距、垄向因作物种类、土质、气候条件和地势等而异。垄的横断面近似等腰梯形。
中国东北地区的方头垄,垄台高约16~20厘米,垄距一般为60~70厘米。垄距过大,不能合理密植;垄过小则不耐干旱、涝害,而且易被冲刷。
在甘薯栽培中有大垄、小垄之别。大垄一般垄台高30~36厘米,垄距80~100厘米,应用较普遍;小垄一般垄台高18~24厘米,垄距66~85厘米,适合于地势高,水肥条件差的地区。
垄向应考虑光照、耕作方便和有利排水、灌溉等要求,一般取南北向。中国西北、东北和沿海地区,垄向多与风向垂直,以减少风害。高坡地垄向与斜坡垂直和沿等高线作垄,可防止水土流失。
垄作优缺点
①垄台土层厚,土壤空隙度大,不易板结,有利于作物根系生长。
②垄作地表面积比平地增加约20~30%,使土壤受光面积增大,吸热散热快;昼间土温可比平地增高约2~3℃,夜间散热快,土温低于平地。由于昼夜温差大,有利于光合产物的积累。
③垄台与垄沟的位差大,大雨后有利排水防涝,干旱时可顺沟灌溉以免受旱。种植薯类时因垄作的土壤含水量少于平作,有利薯块膨大。
④垄台能阻风和降低风速;被风吹起的土粒落入邻近垄沟,可减少风蚀。植株基部培土较高,可防倒伏。
⑤有利集中施肥,可节约肥。
垄作耕法也有一些缺点,应用时要因地制宜。
①固有垄作耕法受农具限制,耕作层浅。
②固有垄作耕法用原始的木制大犁,作业效率低。在人少地多的条件下,不便于精耕细作。
垄作方法
①整地后起垄。优点是土壤松碎,播种或栽种方便。
②不整地直接起垄。优点是垄土内粗外细,孔隙多,熟土在内,生土在外,有利于风化。
③山坡地等高作垄。优点是能增加土层深度,增强旱薄地蓄水保肥能力。
在多雨的季节,垄作比平作便于排水;干旱时,还可用垄沟灌水,又利于集中施肥。促进土壤熟化和养分分解,增加熟土层厚度,有利于玉米根系发育和产量提高。
葡萄为什么要顺坡垄作?
去年的全国一卷文综地理题难度超乎想象,不少全国一卷的考生纷纷表示接收到了葡萄对他们的嘲讽:
该题考查了顺坡垄种植葡萄的有关知识点,原题如下:
垄,即是中间用土高高堆起来,稍高于两侧的土地。
顺坡垄作,又叫顺坡种植,是指垄的方向和坡向平行的种植方式。今年全国一卷给出的例题图,就是典型的顺坡种植方式。
由于顺坡种植的方式比较省力,且顺坡垄有利于排水和通风透光,不少农民仍会采取顺坡垄作的耕种方式。
顺坡垄作加剧水土流失
坡耕地是位于山丘地区的人们赖以生存和发展的生产用地。但与此同时,坡耕地是水土流失的重要策源地,坡耕地面积约占全国水土流失总面积的8%。
不同的耕作方式对坡耕地水土流失的影响也有明显的差异。在我国东北地区常见的耕作方式中,顺坡垄作对土壤侵蚀作用是最为剧烈的。
顺坡垄犹如条条水渠,每逢暴雨来临,地表径流汇集于垄沟内并顺垄而下,容易加剧水土流失。
有学者对比了不同降雨强度下,无垄作种植的坡面与采用顺坡垄作方式种植的坡面的径流量与侵蚀度。经过对比可以发现,在同一降雨强度下,顺坡垄作相较于无垄作的坡面侵蚀量增加了1—2倍。
这是因为在同一雨强下,顺坡垄作使径流沿垄坡迅速汇集,从而导致顺坡垄作的径流总量大于无垄作坡面。
另一方面,在不同降雨强度下,顺坡垄作的坡面径流含沙量均大于无垄作坡面,加剧了对土壤的破坏。
总结一下,顺坡垄作加剧坡耕地水土流失的主要原因是:垄沟的汇流作用增大了坡面的水流速度。而由于顺坡垄中径流侵蚀能力的增大,坡面侵蚀方式由片蚀为主转变为细沟侵蚀为主,对坡面侵蚀能力加强。
横坡垄作保水保土
在不少有关探讨如何控制坡耕地水土流失的论文中,都提出应改顺坡垄为横坡垄,减少对土壤的破坏。横坡垄作与顺坡垄作相对,指的是垄的方向和坡向成垂直的种植方式。由于垄的方向与坡向保持垂直,从而使每条垄都形成了一个个小顺坡,便于保水,保土与保肥。
横垄耕作耕作时大致沿坡面等高线起垄种植
此外,在进行横垄耕作时,结合秸秆覆盖措施,能够增加降雨入渗、减轻水土流失,在一定程度上降低农田土壤养分的流失。
为啥题中的葡萄要选择顺坡垄作的种植方式?
顺坡垄作的方式大大加剧了水土流失,那么为什么题目中的葡萄仍然要选择这种种植方式,而不是选择横坡垄或者梯田呢?
这与葡萄的特性有关。
如同题干给出的,葡萄的生长需要大量的阳光——我国的优质酿酒葡萄种植基地多位于宁夏,新疆等纬度较高,光照充足的西北地区。
一般地势较平的葡萄园多采用南北行向的棚架,这样能充足利用光照,尤其是中午时葡萄根部能受到阳光,有利于葡萄的生长发育。
而山地葡萄园多种植在向阳的斜坡,顺坡势设架,以利于灌、排水等项作业。同时,可最大限度利用光照,节省架材。在北半球,葡萄多种植在朝南的山坡以获得更多热量。
并且,山坡的坡度越大,由于阳光与坡面的夹角加大,光热资源也越丰富。
说到这,也许你仍会有疑问,尽管顺坡光照条件好,可是水土流失问题还是没有解决呀?
这就不得不赞美一下水果中的无私奉献者:葡萄。谭老师地理工作室综合整理葡萄并不挑肥拣瘦,只找那些肥沃的土地扎根,相反,越是贫瘠的土地越有利于葡萄根系向土壤深处生长,汲取养分。
另一方面,这也与当地的气候有关。根据题干给出的条件:北纬52°,气候湿润,再结合顺坡垄作的特点,不难得出当地应是温带海洋性气候。
在总降水量相同的情况下,不同的降水类型对顺坡垄作的坡面径流量也存在着影响。均匀型降水对坡面侵蚀总量较小。而坡面侵蚀总量最大的是峰值型降雨。
因此,总结而言,顺坡垄作的方式有利于排水与采光,适宜葡萄这种喜光耐旱植物的生长,其次,由于降水较均匀,对坡面水土流失造成的影响更小。
而在半干旱地区,降水较少且降水变率大,顺坡的方式不仅不利于截流,反而会加剧当地的水土流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