光“短”就够了吗?当然还得“精”!短视频形式丰富,趣味性、社交性极强,算法不断根据我们的喜好推送内容,让我们一刷就停不下来,哪怕困得眼皮打架也舍不得放下手机。
由于具有几何级数增长般的传播能力,截至2020年12月末,我国短视频用户规模已“疯涨”到8.73亿,各行各业都在积极布局短视频领域,渴望在这个“新战场”上分一杯羹。
那流量从何而来呢?通常是从形式和内容中来。真实、自然、有共鸣、能互动的作品,往往能获得更长久的流量。
目前抖音上的金融类短视频,根据发布内容的不同,可以概括为以下几大类:
“高颜值”类
我们经常能刷到好看的银行小哥哥、保险小姐姐,总是得多看两秒,挪不开眼。除了吸睛的颜值外,他们的短视频又有哪些展示形式呢?我们来具体看看。
金融知识普及教育类
有关理财骗局、保险知识宣传等普及教育类的短视频是各大银行、保险公司官方账号的主要发布内容。以消费者喜闻乐见的形式普及金融知识,是金融机构试水短视频的稳妥选择。根据宣传手法不同可细分为以下几种形式:
诙谐幽默式。在大众印象里,金融知识烧脑难懂,专业人士要么一开口就专业术语,要么严肃刻板一丝不苟。但有些短视频却能把原本枯燥的金融知识以诙谐幽默的方式传达出来,用户在接受信息的同时也提升了品牌好感。“非严肃平安”这个账号发布的视频总是让你猜得中开头,却想不到结尾,比如你能想象题为“如何做一个情绪稳定的成年人”的视频最后却是在教你如何在市场震荡的情况下进行基金定投吗?
情景故事宣传类
借助平台影响力自我营销类
随着金融业务规模的不断扩大以及客户群体的年轻化,传统营销模式的不足日益突显,有的金融机构嗅到商机后,已经开展了新的合作营销方式。
随着金融业务规模的不断扩大以及客户群体的年轻化,传统营销模式的不足日益显现,短视频的崛起丰富了宣传形式、创造了新的营销可能。从以上案例我们可以看到,金融机构可以通过优质的内容,找到精准的用户互动共鸣,从而收获信任扩展获客空间。当前,金融短视频整体仍方兴未艾,用户对优质内容的需求尚未得到充分满足,有待更多有识机构一展拳脚,充分展示金融业的形象魅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