表1:2010—2011年经济学系历届毕业生调查人数统计表
年级
毕业生总人数
2010年实际调查
2011年实际调查人数
实际调查人数
所占比例
06届
57
35
61.40%
9
15.79%
07届
50
13
26.00%
6
12.00%
08届
48
11
22.92%
7
14.58%
09届
134
16
11.94%
29
21.64%
10届
89
0
32
35.96%
合计
478
75
15.69%
83
17.36%
年份
面访人数
长江三角洲
珠江三角洲
湖北地区
问卷数(含网上问卷)
2010年
60
22
25
2011年
51
24
21
111
19
46
158
图1:毕业生工作单位性质分布图
图2:经济学系毕业生职业分布图
图3:毕业生第一年工作收入分布图
图4:毕业生现阶段工作收入分布图
图5:毕业生工作第一年与现阶段收入对比情况分布图
表3:高收入与工作职位关系表
就业方向
高收入人数(人)
受访总人数(人)
行政
3
17
17.65%
销售
26
34.62%
理财规划
4
10
40%
表4:综合能力
表5:培养规格基本要求
表6:经济学系教学管理中存在的突出问题
总人数
性别:毕业年份;政治面貌:专业;
性别:毕业年份:政治面貌:专业:
附件9:
一、问卷设计
首先我们小分队的每一个成员分别认真阅读和分析了2010年历届毕业生调查报告,以及经济学方向人才培养方案,在此基础上我们展开了讨论,设计出2011年毕业生调查的整体框架。7月1日到4日,每天早上8:30—11:00,下午15:00—17:00,大家都会准时来到办公室,查找资料,展开讨论,根据调查框架设计调查问卷,最终形成问卷初稿。
接下来,我们将问卷初稿交给各位指导老师,请他们提出修改意见,在此基础上我们积极与老师沟通,进行问卷修改和完善,7月7日最终形成了此次调查问卷和访谈提纲。
二、团队培训
7月1日—7日,每天晚上19:00,小分队所有成员会准时来到操场进行体能训练,形式多样:跑步、打球、团队游戏,在这个过程中,不仅加速了团队成员之间的磨合,也增强了整个团队的凝聚力。
同时,在问卷设计过程中,我们采取分工合作的办法,要求每个小组就问题展开讨论,不仅提高了工作的效率,也增强了小组团队协作能力。
三、行前准备
1、礼物制作:结合经济学系的特色,我们制作了光盘(内容包括经济学系在校学生开展的精彩的活动以及经济学系老师对各位毕业生的寄语。)作为礼物,希望给每一位经济学系毕业生带去母校的问候。
3、设计路线:根据与毕业生取得的联系情况,我们认真研究了路线决定分长三角、珠三角两路。其中长三角小分队负责采访南京、苏州、上海的毕业生,另外两队则分别调查广州、深圳及除此以外的广东其他地区。并预计在各分队返回以后共同调查湖北省部分县市的毕业生。